电影《出走的决心》带来的几点思考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期,电影《出走的决心》火热播映,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尤其引起了一部分女性观众的情感共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以郑州苏敏的故事为原型,阐述其为什么下定决心出走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影片中主人公李红是一位在婚姻和家庭责任中逐渐迷失自我的中年女性,她的生活轨迹与现实中苏敏的经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与自我追求之间的挣扎与觉醒,具体影视内容在此不做过多描述,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淡个人观影后的几点思考与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思考一:被困住的母亲及女性困境的本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历史潮流的大背景下,李红的年代,她的母亲被外公外婆安排,成为父权社会的嘴替,让李红延续她的命运其实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历史必然,也是大多数跟影片中女主人公一样挣扎在生活困境和婚姻家庭中无法自拔女性的共同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人不仅能顶半边天,甚至部分女性从政、经商、创业……从而实现经济独立,女性地位在逐渐上升甚至比肩和超越男性,然这毕竟是少数。如何让李红式女性变少,首先要懂得关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哪怕扫大街、给工地送饭、当营业员等等也是你的价值所在,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千方百计的救自已于水火人间,才能让你的女儿明白独立的意义和活着的底气在哪里,更是让你的儿子明白不可以轻看她的母亲,学会尊重女性,未来他的婚姻里才可以减少一地鸡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个人认为出走不仅仅是去外面不是家的地方旅行,更是一种相信自己可以做某件事的决心,是决定于此时此刻的改变。我们往往缺的不是吃苦耐劳的能力,而是在没有吃苦前就已经被即将要吃苦这件事情而止住了脚步。如果决定了做某件事,而且论证了利弊,就要勇敢的去尝试去做,不要犹豫和在意别人眼光,因为,出发本身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记得那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性?曾红及一时,火遍全网,而今又过的怎么样呢?谁都知道,“出去看看”绝不是一句口号和心血来潮,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否则将寸步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如果你是年轻未结婚的女性,请一定先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生存生活技能;多去体验世界的同时要学会挣钱,只要自己有全面的能力,赚到足够的钱,才会让你无论在何种关系、何种境地里都有选择的能力。就如电影中小雪,如果经济独立,生活殷实无困难,又何须委屈母亲、委屈自己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思考二:要正确理解电影所表述的意义,不搞男性与女性的对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影片确实让女性无法言说的创伤表达了出来,这是一大进步;但这也是历史社会大背景下的产物和无奈,不应成为男性与女性的对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原型苏敏确实是万千女性命运的缩影,但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买辆车想出走就能出走,毕竟几亿农村女性实力不允许;而且,买车出走仅为自由的表达,而不是生活本身。娜拉出走了也还要继续活得好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故事本身,主人公之所以在痛苦中退让半生、让自我泯灭在家庭中。一是因为觉醒很漫长,男权叙事里对女性主体性的剥夺是隐形的,她的独立是从无意识再慢慢到有意识的觉醒,这个觉醒的过程很痛,只有痛到极限,才最终从当好一个妈妈的社会叙事和要求中醒来。二是因为爱,不可否认,把她自己陷于泥沼里的是因为女性心里有充分的母爱,比如她看到女儿忙不过来,不顾自己的痛苦,主动去分担带孙子,比如她年轻遭受家暴不离婚,因为是考虑女儿的成长,她才自己将痛苦忍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换句话说,她是因为想当一个好母亲和好妻子的朴素愿望,把自己按进了社会已经为女性设置好的模具中,削足适履、克扣自我过了半生,最后,她朴素的、连“当贤妻良母”的愿望都没实现,却让自己变得更贫穷、更委屈、更没有出路了。这个结果原因之一是女主和大多数相同遭遇的女性一样,没有遇到一个知冷暖,懂关爰的好伴侣;其次是一味的忍让和委屈自己换来的却是男主的肆无忌惮和不珍惜。人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剧中男主确实可憎,不但不主动分担家务共克时艰,而是一味地指责、挑刺、数落、制造矛盾,用母爱伟大和为家庭付出是中华传统美德而绑架,最终让女主和太多女性一样陷入自我否定和怀疑中,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落得如此痛苦和最终爆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妻子和母亲,因为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变得这么难?要思考“到底是什么结构让女性因为对家庭的爱而削弱了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觉醒起来的女人都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想法,她们认为:既然男权结构就是一个既定的牢笼,那我们就不要往里面钻了;她们想,如果因为结婚、生养孩子就会踏上削弱自己的路,那最好不要结婚,不要生养,我们只做一件事,就是要强大起来,去工作赚钱,只让自己变得更好。似乎把生育看成“陷阱”,听起来就像在说——“女人最好不要做女人的事,要变成男人,我们就不会这么苦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可否认女人“苦得太一致了”:哪怕生娃前工作能力再强,生娃后也自动降级为职场里不合格的劳动者,就像生育是女人的原罪,自动成了家庭里育儿主力和大部分家务的承担者,因为经济压力和工作时间问题,不得不用上一辈的免费劳动力来带娃,不然顾保姆还“成功解锁”了比没钱更要人命的婆媳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怨气不仅仅针对某个特定的男人,而是来自这个注定会激化家庭矛盾的生育责任分配,其核心是当下家庭负担太重了,而女性因生育带来的贫困和社会边缘化,让她和男性,和社会矛盾加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试想如果社会发展到生孩子能给孕育期母亲发三年的工资,带薪养娃,爸爸也有超长和灵活的育儿假,养娃还有税收优惠,娃的奶粉和保育成本全部社会支付,母亲过几年再就业有专门岗位和培训中介支持,如果要上班有成熟免费的0-3岁托育机构等……就是说,如果母亲的生养成本被整个社会福利支持,那你和丈夫的矛盾肯定会少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给母职和妻职更多经济支撑、精神肯定,才是拯救惨不忍睹的生育率,结婚率,离婚率的根本,不然很多这类女性电影最后又成了恐婚恐育的宣传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作为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才刚刚脱贫,想要达到如此高的社会福利,还需几代人的努力!作为万千众生中的个体,只能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尽量努力生活,看清自己身上的锁链,搞清主要矛盾,不搞简单的男女对立,这样,才有助于你和配偶在婚姻关系中不再内耗,才会让年轻女性用更新的方式去面对婚姻和生育这件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思考三:作为男性,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坚决不做姜武扮演的角色中这种男人(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思考四:选对人生合伙人是关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婚姻中、事业上能持续保有能量的女性,一定是选对了人生合伙人,这样的婚姻根本不用出走。关于选择人生合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爱是基础,但也仅仅是基础,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价值观的一致</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以及他的父母是否认为女性就应该以家庭为重还是女性一样要有自己的事业。经济能力的独立也几乎决定了家庭地位,但前提是你的后方允许你经济独立,允许你成长。因为好的婚姻一定是一起成长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2)要选择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而不是一个看起来对你很好的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没有人能改变一个被塑造了20—30年的人,所以内核好很重要,女性不是“育老公”的人,而是找一个一起“育儿”的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3)可以不用很强, 但至少要互补。</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糟糕的不是对方不强而是还不允许你强,如果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性,有一个求稳妥、愿意投入家庭的另一半也一样会很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在没有进入婚姻前,我们自己的能力已经储备好,进入婚姻时又选对了人生合伙人,这样的婚姻是上乘的,你只会甘之如饴,没有出走一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