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离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向下一个目的地平谭岛出发。</p><p class="ql-block"> 汽车行驶在京台高速公路上,路面在崇山峻岭中伸展,隧道桥梁交替出现,隧道之多之长让人惊叹!我们常走的苍岭隧道七千多米已觉很长,今天经过的牛岩山隧道竟有9201米。接近福州地界后地势才变得平坦。车子过了福州绕城高速,风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看天气预报,近几天平潭都是刮风天气,可不知道风是如此之大。平潭公铁两用大桥有16多公里长,尚未上桥,见路边的草木被风吹得向地面倾倒,关着车窗也能听到外面的狂风呼啸声。行驶在桥面时,天已渐暗,下面是茫茫大海,不断见到“注意横风”的提醒,经过桥面不平处,觉得车子竟有漂起来的感觉,让人害怕,紧紧地握着方向盘的我手心直冒汗。</p><p class="ql-block">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行到达了平潭县城,天已漆黑。寻找住宿的地方颇费了一番周折,安顿好后急着吃晚饭。到海岛自然是要吃海鲜的,椐据宾馆服务员的指引,我们找到一家自助火锅店。众多的海鲜品种,诱人的鲜度,给人留下挺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平潭岛东濒台湾海峡,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约19公里,面积274.3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南北高中间低,形状似坛,故又叫海坛岛。</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海坛古城,见到一大片具有闽南风格的建筑群,飞檐翘角,色彩艳丽,城楼高耸,牌坊跨街。</p> <p class="ql-block"> 最吸引我的是那座海坛镇总兵署。走进大门,见到“鑰锁东南”四个大字,里面是中国海坛海防博物馆。根据介绍,古代中国,海疆如藩篱,战事多发生在西北边陲。然而明代伊始情势突变,海上危机四伏,威胁日趋严重,海权意识始得苏醒,海防随之发展。海坛、澎湖、南澳,古称“海上三山之目”,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海坛水师始于明,成于清,虽历经二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唯其未变的是自始承担的“镇戍海疆”这一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陈列的是海坛历史演变过程,有发生过的战争状况,英雄人物,船舰模型,兵器装备。有辆运送军粮的木架子车,让人印象深刻,是当年的实物。车轮用木板做成圆型,周边包上铁皮。可想而知,这种轮子在泥土路上行驶阻力有多大,运送物资有多难!</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环岛公路游览。乌云笼罩,狂风大作,与昨日风和日丽的的武夷山像是两个世界。我们经过块石彻成,房屋低婑的村舍。</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越形态多姿,颜色各异的礁石。</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柔软细腻的沙滩。狂风卷起的沙粒打在脸上,疼痛难忍,游客只能躲在建筑物里面。这时还有人在海上风筝冲浪,巨浪中人有时落在水面,有时站在浪尖,有时跌落水下,游客发出阵阵惊呼。真是勇敢者的运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大榕树下憩息。</p> <p class="ql-block"> 望远处,不断转动的风力发电设备成排成片,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这种景象在新疆也见过,是不是祖国的东西两端是大风刮得最起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了平潭岛北边的尽头,叫北部湾。这里是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只有68海里。岩壁上有幅示意图,标注着此处到祖国各大城市的距离,台湾是最近的一处。示意图的上方有座房子,“外婆的澎湖湾”几个字引人注目。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显示出对游子归航的期盼。京(北京)台(台北)高速公路、铁路已筑到了平潭岛,假以时日,终将跨过眼前的海峡。</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个景区叫仙人井,可能天气的原因,游客稀少。仙人井不是一口人工挖凿的井,是一个巨大的由海水侵蚀形成的天然竖井,巨岩为井壁,井底有三个小洞与海洋相通。涨潮时,海浪汹涌撞入井底,声如洪钟,景象壮观。</p> <p class="ql-block"> 仙人井旁边有仙人峰,由几块拔地而起的岩石组成,犹如一把把利刃插向空中。站在观景台,向海上眺望,天色阴沉,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巨浪扑面而来,撞击在海边的岩壁上,发出巨大的声响,让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上有块标牌,上有一大篇文字说明,我看了一下,原来是叙述一件历史悲剧,叫“阿波丸”沉船事件。阿波丸号是一艘日本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万吨巨轮,船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1945年3月28日,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就是我们站立的正前方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攻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除1人外,2009名乘客、船员以及船上装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15万克拉钻石、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以及数千吨大米,其中更有无价之宝北京人头盖骨,全部沉入海底,死难人数超过泰坦尼克号的1503人。</p><p class="ql-block"> 这时,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太平轮事件”。1949年1月,由上海驶往台湾基隆的中联轮船公司客轮“太平轮”,于夜间航行,为逃避宵禁,没开航行灯,晚间23时45分在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与一艘载着2700吨煤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建元轮立刻沉没,船上72人溺毙。太平轮在1分钟后跟着沉没,此时船上的人几乎都在惨叫,落水者因当时天寒而冻死或溺毙,船上有超过900人罹难。</p><p class="ql-block"> 1948年12月3日,在上海长江口海域的“江亚轮”因爆炸而沉没,罹难人数达3000余人,无论是死亡人数还是悲惨程度,都要远超过泰坦尼克号。“锅炉爆炸”是“江亚轮”失事原因最早的解释,持“误触水雷”看法的人认为,抗战后期,盟军在中国东南沿海投放了大量的水雷,由于“江亚轮”偏航行驶进了未扫雷的区域(相同区域曾经沉没过五条船),因而触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还有“军火爆炸”“鱼雷袭击”“定时炸弹爆炸”“触礁”等多种说法,但都未能被完全证实。</p><p class="ql-block"> 人类历史上还发生过两起更严重的海难事件:1940年6月17日,英国的兰开斯特里亚号游轮在法国圣纳泽尔市卢瓦尔河口接送被困的英军士兵时,遭到德军战机袭击并沉没。这次海难导致至少3500人死亡。1945年1月30日,德国的古斯特洛夫号邮轮在波罗的海被苏军潜艇击沉,船上搭载了大量逃难的德国平民,9300余人遇难。</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件都发生在战争期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战事一开,则生命将被置之度外。纵观人类历史,横看当今世界,让我觉得,人是那样的聪慧,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明,认人身体更加愉悦,精神更加舒畅;人又是那样的愚蠢,走出非洲已几万年,也没想出什么办法,停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害。人生在世,最可怕不是风高浪急,天崩地裂,而是人世间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平潭岛的仙人峰旁,望着苍茫的大海,默默地祈祷:平潭的“平”,永远是和平的“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