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p> <p class="ql-block">简历</p><p class="ql-block">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北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p><p class="ql-block"> 叶嘉莹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4中华文化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一, 弃医从文 </p><p class="ql-block">她志在传承中华诗词文化</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因为抗战,叶嘉莹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可她最终选择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志在做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p><p class="ql-block"> 从1945年起,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她还接受了哈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思念祖国的她给国家教委写信,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如痴如醉的中国诗词之旅,为逐步恢复生机的中国高等学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此后,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并且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5年定居南开园。</p><p class="ql-block"> 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二, 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p><p class="ql-block"> 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她捐出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迦陵基金”,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她曾说,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致敬!</p> <p class="ql-block"> 叶先生曾托名老师顾随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p><p class="ql-block"> 确实,面对苦难,叶先生从没有选择逃避,也未曾放弃过希望。从宏观来看,叶先生在诗词中传递的主要情绪,可概括为“坚韧”与“进取”。</p><p class="ql-block"> 叶先生17岁那年,母亲因肿瘤到天津做手术,术后感染,不幸在回京的火车上去世了。其时正值抗日战争,她的父亲叶廷元在外地工作,叶先生和两个弟弟寄居叔父家,刚经历丧母之痛又备尝亲人离散的艰辛。叶先生写了《哭母诗八首》,其中第六首说:“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凄凉莫怨无人问,剪纸招魂诉母亲。”从掌上明珠到憔悴委尘,叶先生不只失去了情感上的依托,也遭遇了现实生活的离乱与困顿。</p><p class="ql-block"> 经此波折,叶先生在与顾随先生唱和时,写过这样一首耐人寻味的诗作:</p><p class="ql-block">“尽夜狂风撼大城,</p><p class="ql-block">悲笳哀角不堪听。</p><p class="ql-block">晴明半日寒仍劲,</p><p class="ql-block">灯火深宵夜有情。</p><p class="ql-block">入世已拼愁似海,</p><p class="ql-block">逃禅不借隐为名。</p><p class="ql-block">伐茅盖顶他年事,</p><p class="ql-block">生计如斯总未更。”</p><p class="ql-block"> 狂风撼城既是实景,也是日军侵华的真实写照,当时日本军车放着军乐在路上横冲直撞,骚扰北平城里的百姓。偶遇晴明,天气却寒冷难耐,唯有深宵的煤油灯散发出一丝暖意。叶先生在诗中说,自己要在战乱中入世,为国家做事情,而不是隐居和逃避——这是当时优秀青年学生的觉悟和志业。</p><p class="ql-block"> 高昂的理想和信念使叶先生在苦难中仍抱有希望,这在后期作品里体现为一系列高远的意象和昂扬进取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1983年,叶先生写过一首《蝶恋花》:“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远。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拟追寻遍。明月多情来枕畔,九畹滋兰,难忘芳菲愿。消息故园春意晚,花期日日心头算。”上片意境开阔高远,登楼远眺,海天相接,追逐神山渺远的形迹,要像屈原一样“上下求索”;下片回到眼前,月光入户,兰香四溢,难忘书生报国的心愿,听说当年春意迟后,希望早日归国,不要错过了花期。归国任教让叶先生逐渐与前半生的苦难经历和解,作品中屡屡表现出进取的情怀:“不向西风怨摇落,好花原有四时香”(《金晖》,1992年);“梧桐已分经霜死,幺凤谁传浴火生”“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鹧鸪天·似水年光去不停》,2000年);“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浣溪沙·又到长空过雁时》,2001年)。</p><p class="ql-block"> 叶先生诗词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就是“移情”与“寄托”。</p><p class="ql-block"> 诗人最初的创作往往是从咏物开始的,叶先生的咏物诗体现出生动传神的效果,比如作于1939年的《小紫菊》:“阶前瘦影映柴扉,过尽征鸿露渐稀。淡点秋妆无那恨,斜阳闲看蝶双飞。”一株长在柴房石阶旁的雏菊,被赋予了征鸿过尽的失落和晚秋的凉意,叶先生将露水想象为雏菊的秋妆,落日余晖中两只蝴蝶围绕雏菊飞舞。这首诗之所以传神,是因为写作时移情于物,即王国维先生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七七事变”后,叶廷元先生南下,五年后才与家里频繁通信,此前家人翘首以待,叶先生将等候父亲归来的心情赋予雏菊,才有“过尽征鸿”的想象,而“淡点”“闲看”这样看似随意的词语与“秋妆”“斜阳”这样的意象搭配,显得更加寂寥、无奈。</p><p class="ql-block"> 《迦陵诗词稿》中最早的作品《秋蝶》也是一样:“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虽然“写境”更多一些,但孤冷凄清的愁绪却更加浓长。</p><p class="ql-block"> 写实中融入真切的个人情感体验,这是叶先生鲜明的创作品格。叶先生后来作品沿用这一手法,达到了更加纯熟的境界。例如作于1980年的《鹊踏枝》:“玉宇琼楼云外影。也识高寒,偏爱高寒境。沧海月明霜露冷。姮娥自古原孤另。谁遣焦桐烧未竟。斫作瑶琴,细把朱弦整。莫道无人能解听。恍闻天籁声相应。”这首词写嫦娥独自居住在月宫,高寒凄冷,却创作出天籁歌声,看似全是想象,却暗合了叶先生在回国后更高远的学术志向:把古典诗词精微的要义播撒到中华大地并扩展到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p><p class="ql-block"> 王国维先生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在那些辗转难眠的日日夜夜,叶先生写作诗词自我排遣,在传统的意象和手法中注入新的主题、情绪与意趣。从这个角度讲,认为叶先生的个体生命与古体诗词的当代发展相互成就,是一点也不为过的。</p> <p class="ql-block"> 心系幼儿教育 </p><p class="ql-block"> 其实,叶先生不仅教中学、大学,带硕士、博士,培养博士后,还非常重视对幼儿和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p><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叶先生曾呼吁在幼儿园开设“古诗唱游”课,最终促成了赵朴初、张志公、叶至善、夏衍、冰心、曹禺、吴冷西、陈荒煤、启功九位先生联名签署政协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同时,叶先生与田师善先生合作编著《与古诗交朋友》,其中收录了由叶先生亲自读诵的导言和吟诵示例。此外,叶先生还应电视台邀请,录制过儿童学古诗的课程。</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叶先生又精心选择了最能代表古典诗词创作水平且适合儿童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作品,亲自审定注释并录制音频课程,即《给孩子的古诗词》,该书一经出版,即广受孩子和家长好评。</p><p class="ql-block"> 在长期的古典诗词教学尤其是对儿童的启蒙中,叶先生强调,吟诵是理解诗词情意和韵律的最佳方法。近些年,叶先生把大量精力放在古典诗词吟诵的整理、传承和教学上。2010年,叶先生主持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吟诵传统”,通过大规模调研和音像资料整理,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记忆,还亲自参与吟诵教学活动,将之录制整理出版。在叶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古典诗词吟诵教学正在幼儿园和小学逐步推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词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叶先生自称:“在创作的道路上,我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诗人,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也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学者,那是因为我在这两条道路上,也都未能做出全心的投入。至于在教学的道路上,则我纵然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师,但我确实为教学的工作,投注了我大部分的生命。”这当然是谦虚之辞。无论作为诗人、学者还是教师,叶先生的成就都足以让我们仰望,其中体现出的文化传承理念,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诗词儿女</p> <p class="ql-block">莲实有心应不死,</p><p class="ql-block">人生易老梦偏痴。</p><p class="ql-block">千春犹待发华滋</p><p class="ql-block">又到长空过雁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巍青</p><p class="ql-block">2024,11,24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