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的故事多

高原星

<p class="ql-block">昵称:高原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240090</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看电视剧《小巷人家》,剧情里为住房的那些闹心事,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回忆。从小到大,工作了,结婚了,也没住过新房子,一家人都是挤在陈旧的老房子里过日子。与电视剧里的状况不差上下,甚至还要穷酸得多。</p><p class="ql-block"> 我一九七六年参加工作,第二年就分到了县辖区的一个乡当乡文书。去报到上班,就有两间藏式房子,一间办公,一间住房,两间房的面积不过十来个平方米。房子的空间矮,不采光。住进去后,只觉得很压抑。为了改善一下住房环境,那时唯一的条件,就是存点过时了的旧报纸。用面粉搅拌成浆糊,把住房的四壁糊上旧报纸(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最好的办法)。既遮丑,又显得整洁一点。确实效果还不错,糊上了旧报纸,一下子房间里就敞亮了许多,觉得效果挺好的,当时都很满意这样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结婚后,爱人在区公所辖区的商店里工作。当时全区公所所在地瓦式平房就不多,区商店就有两敦。这两敦主要用于门市和库房,仅有两间住房。爱人分到一间后,我们就搬家住进了瓦房。虽然瓦房陈旧了点,毕竟空间宽敞多了。墙壁陈旧,不光亮。那时石灰浆水难求,我们就如法炮制,积存旧报纸,还是采取用旧报纸把墙壁装饰起来,依然觉得不错,十分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住房安定下来后,我们又开始添置家具。买木板,找木匠,按照家庭的空间大小,设计定制家具。做了衣柜,箱子,饭桌,凳子,沙发。木工做出来的这些家具都没有刷漆,是自己去商店买清漆、油漆来自己刷。环境逼迫,促使我们能干起来,刷了漆的家具,质量还蛮好的。</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年,我们又调到了县城。县城的住房条件也很紧张。我们分到了几平米的一间住房,厨房在自己房前,用废弃的木板搭建,还要捡点砖块,自己砌砖起灶,烧柴煮饭。</p><p class="ql-block"> 无论在区乡,还是回到县城,我们都要开荒种地,主要种点蔬菜。自己不动手,就不可能吃上新鲜蔬菜。说实话,因为处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得不学做很多事。既当了漆匠,又当了木工,还干了泥匠的活,种菜也是一把好手。体验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带来的成就感。经营小家庭,摸索出不少经验,小家庭的生活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调回重庆,在单位分不到房子,只有挤在父母家。父母也是从高原退休回重庆,在长江北桥头买了一间十几个平方米的私房。房子是吊脚的结构,矮小黑暗,冬冷夏热,尤其是夏天,睡到半夜,风扇吹到通天亮,睡着都直冒汗。一年下来,在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求援单位,允许我们晚上在办公室过夜,晚上铺床,早上收捡。这样熬过了一年,单位才借给我们了一室一厅带厨房卫生间的房子,面积最多三十平方米。拿到钥匙,看到了房子,虽然房子不采光,有点阴暗潮湿,我们还是很兴奋的,赶忙收拾房间,自己动手粉刷房间,刷的石灰还没干透,就搬了进去,有了这个家,心才安定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又隔了几年,我们有了分房资格,也等到了单位福利分房时机,我们分到了半成新的两室一厅,厨房卫生间齐全的旧房。房子采光好,结构也不错。这时我们就大兴土木,请工人师傅设计装修。不到两个月,房子就装修出来了。没过多少天,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搬新家。住进新家的第一天,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家。无法入睡,一再问自己,这是我们的家吗?我们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吗?会不会弄错了,不是在做梦吧。而且还要反复的在怀疑中论证,是真的吗?是不是错觉。入睡后,一觉醒来,又陷入自我怀疑中,总觉得是住在宾馆里。这种经历,这种错觉,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至今还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前半身,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为住房伤透了脑筋,为改善住房条件,动了不少心思,生产了不少故事。后半身,终于如愿以偿,搬进了环境优雅精致、如同花园式的小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再也不会为住房犯愁了。在此,要衷心的感谢共产党,感谢伟大的祖国。是祖国的强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