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爱民的布政使刘伸

山大王

刘伸(公元1575-1645年),字叔达,号宏宇,别号衷初,广昌旴江镇后塘人,家住来山上,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刘沐,廪生;父亲刘承恩是广昌名师;刘伸兄弟中排行老三,大哥刘作;二哥刘位,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乐清知县;弟弟刘化,贡生,授两淮盐运副使。父亲刘承恩仗义疏财,导致家庭极贫,家徒四壁。刘伸幼年丧父,家中经常断炊,刘伸便去溪流中抓鱼摸虾,拿到街市出售,以购买粮食,难以为继时,只好以糠代饭充饥。刘伸早慧,在母亲赖氏的培养下,十岁便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二十岁补博士弟(秀才),因才华出众,被广昌知县姚舜牧<i>(1)</i>收为门生<i>(注解1)姚舜牧(1543-1622)字虞佐,浙江湖州人,儒学大师,历官新兴、广昌二县知县,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广昌名宦,《广昌县志》有传记。早年他崇尚唐一庵的“许敬之学”,因此自号“承庵”,著有《姚氏药言》、《乐陶吟草》三卷及《五经四书疑问》、《孝经疑问》等,《四库总目》并传于世。</i>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丙午科乡试第十一名成为举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会试第七名,成丁未科进士。1607年,初授山东郓城知县,历安徽歙县知县、工部郎中、京卫武学教授、国子监博士、礼部仪制司主事、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典试河南、礼部祠祭司郎中、河南布政司参政,河南按察使,广西、云南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通奉大夫(从二品衔),封楚公<i>(2)</i>爵位。<i>(注解2)按照明代爵位制度,公侯散阶、勋级皆一品,伯为二品。依照康熙《广昌县志》中《刘伸传》所载,刘伸爵封楚公,应为正一品官衔。</i><br><b>筮仕郓城</b><br> 万历三十五年(1607)夏,刘伸带着夫人陈氏到山东郓城县担任知县。郓城县,隶属山东省曹州(现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东北部,黄河下游。北邻梁山县,东与嘉祥县接壤,南接巨野县,西与鄄城县毗邻,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郓城历来尚武,民风彪悍,描写北宋时期梁山农民起义《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郓城一带,梁山好汉晁盖、宋江俱为郓城人,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等古迹至今犹存。<br> 明代时期生员<i>(3)</i>待遇优厚,<i>注解(3)生员:指明清时代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洪武十五年规定,一旦成为生员,供月米一石,鱼肉盐醋若干,免除家中两个男丁的徭役。在一个需求简单的时代,月米一石,足够让一个勤奋向上的青年,可以衣食无忧地集中精神念书,还可以大大地减轻全家的经济负担。</i>由于万历后期由于财政困难,用于教育的经费锐减,生员的待遇下降,按规定供给生员的待遇被逐渐取消,士子们的生活成了问题;加之士子苦读十余年,本想有一天能金榜题名,因竞争非常惨烈,往往大多数人一事无成,这是看不见的风险;更受政治斗争影响,官场黑暗,士风日下,官学发展式微。导致郓城一带读书人纷纷弃巾<i>(4)。(注解4)在古代,读书人和百姓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读书人用方巾束发,弃巾就是将头上的方巾也不要了,放弃功名,不做读书人。</i>初仕郓城的刘伸,上任第一把火便从整顿儒学开始。他亲自检查生员经费是否足额发放、生员及其家属是否有徭役等情况,发现生员只能拿到规定数额一半的经费,生员家属服徭役则是普遍现象,于是下令必须严格依照规定,足额发放生员经费,免除生员的家属徭役。士子闻讯,奔走相告,当地学风大振。<br>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 “孝,善事父母者”;《左传•文十二年》:“节,信也”; 孔子曰:“义者,宜也”,忠孝节义是古代所提倡的道德准则,提倡传统道德准则,有利于家庭、国家的正常运行;有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消除矛盾,回归原始的理性;有利于增强人际信任,杜绝人人把利己放在首位;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家族关系,从而创造社会安定的氛围。刘伸上任后,第二把火是建设忠孝节义祠。忠孝节义祠,供奉的是道德模范人物,他们起着表率的作用,深受老百姓所拥护,激励人们向模范人物学习。<br> 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败坏,官员贪腐,压榨百姓,人民日益贫困,导致百姓不断起而反抗。面对政治经济困难,以顾宪成、左光斗、邹元标等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他们以身作则,清正廉洁、振兴经济、造福百姓,敢于对自己的利益动手,成为明朝晚期政坛的一股清流,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唤醒整个社会,刘伸便是他们的坚定支持者。他在郓城上任后,为节省开支,立即将县衙的火夫辞退,由自己的夫人下厨做饭。生活极其简朴:“其清苦之行尤明,郓来无两,衣不帛,簋不二,鱼不壁,丝不粱,乃至去亦并无椟可留。”<i>(5)(注解5)来无两:两通辆,指没有马车;衣不帛:身穿粗布衣服;簋不二:每餐只吃一个菜,没有第二个菜;鱼不壁:吃的是蔬菜,没有鱼肉;丝不粱:没有一点精美的饭食,吃的是粗食。</i>按惯例,县令出巡,衙役开道,前呼后拥,因古代街巷狭窄,常常导致拥堵,刘伸将这些扰民的陋规一一革除,他出巡时轻车简从,常常微服私访,百姓耳目一新。<br> 明朝时期,百姓除了缴纳正常的税赋外,地方官吏定期征收额外的各种资金,用来送给皇帝,由太监管理,供皇帝使用,此项资金被称为“羡余”,征收这种资金没有依据,但又必须征收,刘伸顶住压力,拒绝征收,为老百姓节省了一笔额外开支,令管理此项资金的太监深感不满。<br> 中国古代刑罚分为正刑、从刑,自隋代起,按《隋律》规定正刑为“笞”、“ 杖”、“ 徒”、“ 流”、“ 死”五刑,这种刑罚体系稳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末。从刑明律中有充军、凌迟、赎金、绢及免官、除名、削爵、禁锢等从刑等。正刑中笞刑适用于轻微犯罪,俗称“打板子”,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罪犯死亡,但如果施刑次数过多,也会对罪犯的身体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对于笞刑的次数,主持案件审理的官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为防止罪犯的身体过分伤害,刘伸规定,笞刑不能超过十下,但对于仗势欺人的则加重处罚,百姓拍手称快。<br> 古时候自然科学落后,人们对自然非常敬畏,如果发生自然灾害,认为这是当地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遭受上天的惩罚,因此官员必须进行祭祀禳灾活动,以祈求上天的宽宥,让百姓感受到官员关怀民生,与民同忧的心情。旱灾发生时,祈雨便是古代官员的一项重要活动,《大明会典》对其有详载:“国家凡遇水旱灾伤及非常变异,或躬祷,或露告于宫中,于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庙、陵寝及社稷、山川,无常仪。”万历三十五年(1607)秋冬两季郓城一带大旱,大地干裂,刘伸心急如焚,他布衣蔬食,五步一叩,连续两天祷于距县衙四五里路的南郊外山川坛,辛苦备至,祈雨诚意,溢于言表,随即天降甘霖,次年小麦大丰收。<br> 刚上任时,郓城百姓听说新上任的县宰是个会试第七名的饱学之士,误认为应该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官员;见他带着夫人上任,以为是一个贪财自润的官员,慢慢感受到刘伸是个廉洁自律,爱民如子的父母官。<br> 万历三十六年(1608),刘伸在郓城担任知县仅一年,便调往政务繁忙的歙县担任县令,“濒行资斧一空,曹州守周公鼎而济之,邑父老争馈赆,一钱不受”<i>(6)(注解6)摘自《康熙郓城县志》载《刘伸传》。</i>刘伸离任时居然凑不齐路费,曹州知府周鼎<i>(7)(注解7)该字为生僻字,左为火字右为鼎字。</i>闻讯,出资相助,才得以成行。临行时,郓城空巷,百姓夹道泣送,争相馈赠,刘伸一物一钱不受。万历四十三年(1615),郓城百姓为表示对刘伸的思念之情,在郓城东郊建刘公生祠,设立去思碑,以永久纪念。明代时期,只有得到百姓十分爱戴的极少数官员,百姓才会自发立生祠纪念。<br> <b>歙县任职</b><br> 万历三十六年(1608)秋,刘伸带着夫人陈氏到歙县担任知县。歙县隶属徽州,现安徽省黄山市,东与浙江昌化县交界,西与休宁县交界,南与浙江淳安县交界,北与宁国府太平县交界,东北与绩溪县交界,西南与浙江遂安县交界、宋代设立徽州府,府治设在歙县,府县同城。 <br> 这里历史悠久,文风昌盛。秦始置县,古称新安,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 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宋以来,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据史志记载,自唐至清,本县(包括寄籍外地)共取进士770人,其中明清两朝共取进士623人,列安徽省各县之冠。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都”,程朱理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新安医学、新安文学及徽戏、徽墨、歙砚、徽菜等都闪耀着徽文化的灿烂光芒,在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因徽州自古繁华,人才辈出,又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政务繁杂,商业发达,是明清两代曾辉煌近四百年的徽商故里。<br> 刘伸歙县上任后,从清查积案开始,清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名叫周炖业的人,在大牢中被关押近八年,感觉过于离奇,于是便重新审查。经查,周炖业是浙江萧山人,在歙县以行医为生,因医术高明,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吕安三是当地街头泼皮,某天,吕安三的朋友王某因急于用钱,找到周炖业借钱,周炖业是个豪爽之人,就借给王某十两银子,过了一段时间,王某将所借银子还给周炖业,周炖业收到银子后,正欲返回家中,路遇吕安三,吕安三声称妻子生病,要周炖业前去家里出诊,周炖业接诊后,感觉吕安三的妻子并无大碍,开了药方便离开吕家,刚到半路,遭吕安三拦截,称其家中被盗十两白银,怀疑是周炖业所为,周炖业并不承认偷过吕安三的银子,于是吕安三报官,官府搜查后,果然在周炖业身上找出十两白银,王某也到县衙作证,声称并没有借过也没有还过周炖业银子,周炖业便被投入大牢,周炖业虽然遭受逼供,但拒绝认罪,直喊冤枉,因此未能结案,继续投入大牢之中。而周炖业在歙县举目无亲,被关押后,无人过问,虽历数任知县,他们本着“新官不理旧事”的态度,案件被搁置不理,导致周炖业被关押近八年。刘伸重新审查后,吕安三迫于压力,承认构陷周炖业,目的是为了获得钱财,王某则因惧怕吕安三报复而作伪证,使得真相大白,周炖业得以释放,吕安三被绳之以法,王某被处以笞刑。<br> 歙县程大约,是个纨绔公子,幼年丧父,寡母纵容溺爱,倚仗大伯在朝廷担任高官,不学无术,仗势欺人,其族兄去世时,听信风水先生,李氏祖坟的墓地为风水宝地,程大约便要求李氏迁坟,以安葬其族兄,遭李氏家族拒绝后,纠集众人将李氏祖坟强行毁坏,李氏告至县衙,时任县令迫于压力,不予处理。谢氏早年丧夫,孤儿寡母,家有良田数十石,程大约便邀集几个同伙,声称租用,书写契约时,偷偷改写成出卖,谢氏目不识丁,稀里糊涂的签下契约,程大约便将良田据为己有,谢氏见田产被霸占,托人状告程大约,不但没有要回良田,反而被诬毁约而被打出衙门,谢氏欲哭无泪。从此,程大约越发胆大,横行乡里。某日,见有徐姓女子,长相标致,程大约垂涎欲滴,便备了一份聘礼,上门提亲,因程大约臭名远扬,徐家并不答应婚事,于是将女子强行霸占,女子到程家后,坚决不从,被程大约活活打死,徐家到衙门状告程大约,上任不久的刘伸便下令调查,发现程大约为害乡里,无恶不作,将程大约抓获归案。程氏为歙县大家族,在京城和外地担任高官的人员众多,家族势力极大,手眼通天,呼风唤雨,他们动用各种关系对刘伸施压,甚至放风威胁,要求释放程大约,刘伸顶住压力,坚持将程大约处以死刑,因此朝廷大员对刘伸怀恨在心。<br> 歙县程某,家族势力很大,见户部主事杨武烈(8)已经去世,<i>(注解8)杨武烈明万历二十(1592)年壬辰进士,官至户部主事。</i>孤儿寡母,儿子年幼,便将杨烈武的家产据为己有,刘伸主持公道,将被侵占的财产如数归还杨武烈遗孀,百姓欢欣鼓舞,朝廷大员对刘伸更加怀恨。(参考《广昌县志*刘伸传》)<br> 乾隆《歙县志》载: “歙田少土瘠,古所谓荒服也,向无额贡,然考元制夏税,有茶租、地租、丝绵之目……”自古以来,歙县并不适合种养桑蚕,也没有纺织绢丝技术,自元代以来,元朝朝廷为了压榨百姓,下令对歙县征收丝绢物料,衙役为了完成任务,拦截过往运送丝绢的船只,寻找各种借口,予以没收或者强行低价收购,用以充当纳税任务,致使过往商人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他们为了自保,往往武装押运,持械抵抗,轻则财产损失,重则伤害人命,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社会安全。毕竟商人斗不过当地官府,导致绢商不敢轻易经过歙县,也影响了歙县的经济发展。因歙县是个大县,每年财政节余四千六百缗铜钱,这些节余的钱款,被历任知县据为己有,这在当时也是符合惯例的,并不违法,但刘伸并没有自己占用,而是极力说服上级,使用这笔铜钱购买丝绢上交,其余部分购买粮食储存于仓,以备饥荒。刘伸进一步清理弊政,凡是有害于百姓的商税、劳役一概免除,过往商人拍手称快,百姓交口称赞,从此歙县商贾云集,促进了歙县经济的进一步繁荣。<br> 明代徽州府,部分百姓,因迷信风水、贫困无力、习俗束缚等原因,亲人去世后,不及时入土安葬的一种习俗。停丧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数十年,这种现象在一度演变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对当地的社会风俗、民众心理、礼法秩序、社会经济秩序等方面造成较大冲去,也给当地的道德秩序、经济发展、群众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停丧不葬的社会危害性大,群众负担重。由于是长期存在的陋习,根深蒂固,虽然明代后期对此加以治理,但治标不治本,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且愈演愈烈,刘伸对此十分重视,决定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治理。他首先发动宣传,写下《劝葬引》,以教化群众,劝导百姓破除陋习,取得当地百姓的支持;然后动员乡绅在宗族内部,制定族规家法,晓之以理,喻以厉害,规定必须及时安葬先人,否则按族规家法惩处;动员乡绅士大夫、商人以及普通民众,设立义冢、经济资助等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客死他乡、无地安葬的群体,以便他们安葬亲人。由于采取了这些综合措施,使得停丧不葬的顽疾,得到一定程度的遇制,当地风俗焕然一新。 <br> 明朝时期,民间信仰十分兴盛,对民间信仰管理严格,规定了合法祭拜的为正祠,如观音庙、关帝庙、将军庙、东岳庙、城隍庙、妈祖庙等。洪武三年(1370)六月,发布了《禁淫祠制》,对不符合规定的祭祀场所被称为淫祠,这些场所往往藏污纳垢,奸淫妇女,甚至妖言惑众,秘密从事反抗朝廷的活动,因此明朝各级官员都严厉打击非法淫祠。刘伸担任歙县知县后,发现有一寺院,里面有淫僧,伪传佛曲,谣惑四民,挖掘隧道,藏匿妇女,供其淫乐,刘伸拆除寺院,并将淫僧绳之以法。<br>在歙县上任后,留心掌故,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得知歙县湖田原有一座程朱阙里坊,便亲临现场察看,徘徊其下,认真考察。经查询,获得武城县令邑人赵时勉所著的《程朱源流考》、方宏静所著的《三夫子合祀议》,证实了程颢<i>(9)(注解9)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男,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从祀孔庙。</i>、程颐<i>(10)(注解10)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i>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从祀孔庙。、朱熹<i>(11)(注解11)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歙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幼年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依父友刘子羽生活,受业于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刘子羽、刘子翚、刘勉之与刘伸的祖先同宗。</i>三夫子的祖籍都是歙县篁墩人,其中“二程”先生的祖先,居住在篁墩,自从梁朝将军忠壮公灵洗突然兴盛之后,由篁墩迁徙到河北中山、再迁到洛阳礼泉。“二程”先生的渊源有据可查的,见于欧阳公所撰的碑志,碑志写到:“中山程氏源出于灵洗公。”在乡里,佥都御史唐尧臣先生珍藏的元祐诸公墨迹中,有忠壮公灵洗后裔明道先生程颢的“忠壮公后裔”图章一枚。朱熹先生的祖先,居住在篁墩,唐末歙州刺史朱环字陶雅奉命戍守婺源,全家由篁墩迁居婺源茶院,自婺源迁到闽中建阳的同出茶院,《茶院谱》中朱熹亲手写着:“我们家族先祖世代居住歙县篁墩。”为了纪念这三位杰出人物,激励和教育后人,刘伸的倡议创祠祭祀三夫子,他的倡议得到乡绅的大力支持,太学生员赵滂积极筹划,刘伸带头捐款,发动募捐,很快就筹得白银九百三十两,养祠田地几十亩,赵滂组织大家,将湖田破烂不堪的古圣堂进行改造修缮,作为程朱三夫子祠,用于祭祀三夫子。祠设三门,三进结构,前堂、中堂高一丈八尺,长六丈,宽五丈,后堂比前堂、中堂高两尺,长宽相同;祠右建聚奎堂,聚奎堂后建集贤院,聚奎堂前立石牌坊,上面刘伸亲笔书写“程朱阙里”,整个建筑群庄严肃穆、美轮美奂。建祠同时,组织赵滂等乡绅,收集整理篁墩的有关资料、掌故,编辑史料,编写出极其珍贵的乡志《程朱阙里志》,并为《志》作序,该志书现存于世,对研究篁墩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br> 刘伸的母亲赖氏(12)听说儿子调往歙县,<i>(注解12)赖鳌山之女,有文才,康熙《广昌县志》中《列女传》有传记。</i>便写信给刘伸,信中告诫儿子道:“歙县是个繁华之地,食指易动,儿需要努力保持平常心态,如同以往,不要获取任何非份之物。”后来因朝廷有令,要求官员在任所孝敬父母,树立榜样,刘伸返回广昌迎接母亲,回家时,携带一块很小的徽墨,作为礼物赠送给哥哥刘位,被母亲发现,母亲责怪刘伸道:“这难道不是江南(江南省原为明朝直属应天府南京的南直隶地区,歙县隶属江南省)物品吗?从哪里得来的?”刘伸羞愧万分,告诉母亲,徽墨确实是自己在街市所购之物,母亲方才作罢。<i>(13)(注解13)见邱兆麟《玉书庭全集》卷之十一《刘水部茹荼绪事序》。</i>刘伸在查办程大约案的关键时刻,深受各方面的压力,甚至直接威胁,刘伸大义凛然道:“这是为民除害,我情愿舍弃这一身官服,也要将程大约绳之以法!”刘伸的母亲听说后,吃饭时,数次为刘伸夹菜,说道:“你的做法非常正确,正合我的一贯理念,你坚持理想,惩治邪恶,如果丢掉官职,我即使与儿回家一起吃糠度日,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i>(14)(注解14)见邱兆麟《玉书庭全集》卷之十一《刘水部茹荼绪事序》。</i><br> 万历四十年(1612)冬,刘伸被调离歙县,随即返回广昌,休假一年,期间儿子刘大年(15)出生。<i>(注解15)刘大年(1613-公元1639年),刘伸之子,字赤生,号方白,生于广昌来山上,乡试会魁,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第五名,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吏部员外郎。</i>万历四十二年(1614)冬返回北京,虽然刘伸在歙县政绩突出,作为报复,仅被任命为工部水司郎中,出浙江南新关榷关<i>(16)(注解16)是一个征收关税的专门机构。它也被称为钞关,主要设在运河、长江、沿海等交通枢纽处,对过往关卡的船只、商品征税。</i>也凸显明朝后期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万历四十三年(1615),歙县百姓为表示对刘伸的思念之情,在歙县步廊巷建刘公生祠,以永久纪念。<br> <b>南新关榷关</b><br> 大运河是明清时期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明清时期在大运河沿线设关收税,从最北端的崇文门开始,设立天津关、临清关、淮安关、浒墅关、南新关等税收机构。<br> 杭州位于京杭运河的最南端,北上可抵苏松、江淮、山东、京津,南下由钱塘水系及海路可连接江西、闽广。南新关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淳祐临安志》第七卷: “朱桥,旧名南星。”朱桥古称柳浦,宋时更名南新,其地依山濒江,为钱塘江重要渡口,明成化中建南新关,关以桥得名。<br> 南新关,专榷竹木板税,《两浙南关榷事书》载:“木植自徽严衢处直抵大江拢塘,各从商人、商贩、行贩之便,陆续赴本部报单挂号,堆垛塘池,挨次领牌开装,其所经由为横河,为直河,顶关验抽毕,或过永昌坝,或入城河发卖。”徽商的木材由徽州、处州(今丽水),经严州(今建德、淳安、桐庐一带),经新安江水系,入钱塘江,抵达杭州,转卖江南各地。“于浙之杭州建抽分,凡商贩竹木,十取其一<i>(17),(注解17)木材按照价值百分之十的税率收取税赋。</i>而是厂遂立,每岁差部臣一人司其事,迄为定制”。刘伸便是工部派遣监督南新关收税的大臣。<br> 万历四十二年(1614)春夏之交,刘伸携带母亲妻子到达南新关上任,浙江一带暴雨连绵,洪水泛滥,“时适淫潦漂木,沈商拥舆而泣。伸与群商约法,所以苏商困者八事” 。<i>(18)(注解18)乾隆《浙江通志》第一百四十八卷《名宦传》中所载《刘伸传》</i>,大洪水将商贩的木料冲得七零八落,被冲走木料的商人血本无归,他们只好抱着刘伸的马车哭泣,希望获得帮助,刘伸经过与商人的沟通后,提出减免受灾商人关税等八条舒困对策,并上报工部,为了填补因优惠商人后税收空缺,刘伸委托织造府<i>(19)(注解19)杭州织造府,负责采办皇宫大内日用的丝、绸、棉等衣料,由工部管理。</i>加征大工(20)三千多两白银。<i>(注解20)指技艺高超的工匠。</i>当年秋天,工部下达指令,仅同意免除商人总额三分之一关税。刘伸查询历年下发南新关的敕书,发现真正的税赋并不重,大部分是历年来太监以皇帝需要为借口,而偷偷增加的税赋,太监借机中饱私囊,刘伸对工部指令十分不满,说道:“我是为天子而当官,难道还要剐商人皮肉,以取媚太监!”于是他直接写信给工部尚书抗疏,信中言辞非常激烈,他要求将南新关历年节余资金,更名为“料银”,全部上交国库,不可让官员瓜分;中涓加税(21)不宜只减收三分之一,<i>(注解21)中涓指宫中的太监。</i>该资金由太监收取,供皇帝使用而应一概免除。因“料银”上交,触犯动了众多官员的切身利益,让工部官员十分不满,而免除中涓加税,则让太监大为恼火,当时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势力熏天,为了报复,他们对报告内容肆意曲解,加以污蔑,所以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但商人知道事情真相后,对刘伸感恩戴德,在南新关镌刻《榷政日录碑》以纪念。<br> 刘伸初到南新关时,母亲赖氏要求刘伸不能动用官署中的财物,告诫道:“有你的俸禄足够我们使用,家中日常所用、家常茶饭,我们自己花钱购买,你决不能动用官署中的东西,榨取商人的骨髓而自肥!”刘伸铭记在心。每当刘伸下班回家后,母亲总是询问当天优惠了商人多少税收,如果听说优惠较多时,则笑颜逐开(22)。<i>(注解22)见邱兆麟《玉书庭全集》卷之十一《刘水部茹荼绪事序》。</i><br> 由于刘伸在南新关的任期内,触动太多权贵的利益,他深知,得罪工部官员问题不大,充其量只是提拔无望,得罪了心胸狭窄的魏忠贤,必将灾祸临头,于是抱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理想,在南新关一年任期结束后,以回家敬养老母为名,愤然辞官,返回广昌,打算过隐居生活。<br><b>构建顺化大桥</b><br> 旴江环绕广昌县城,将全县分为东西两片,县城位于旴江西岸,由于旴江阻隔,明万历十五(1587)年邑人邓大千捐资首倡,在吴家岭佛流口,建造一大型石拱桥,通往对岸大塘,取名文昌桥。万历三十年左右桥梁坍塌后,往来两岸百姓只能依靠涉水或摆渡过河,古代旴江水深浪急,过河非常危险,经常发生行人涉水溺死和船翻人亡的事故,给往来两岸的百姓生活带来十分不便。<br> 万历四十三(1615)年春,刘伸回到广昌,他目睹有人因涉水过河而溺水身亡的惨剧,倍感惋惜,次年,陈所志(1)正好也回家休假,(注解1)陈所志,字六还,广昌长桥人,丁未与刘伸同榜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刘伸为陈所志的侄女婿。便与陈所志等人一起商议,决定在旴江上重建石拱桥,刘伸与陈所志一同考察旴江水文地理环境,认真听取建桥师傅的看法,分析文昌桥倒塌原因,发现文昌桥,存在选址失当的问题,大桥虽然直通赣闽古道,往来方便,过往行人无需绕道,但该处河道宽阔,建桥费用高,且当地河床处于不稳定状态,桥墩基础容易被河水冲刷受损,导致大桥坍塌,于是他们决定改变建桥地址。经考察,文昌桥下游数百米的顺化渡非常适合造桥,此地河道狭窄,为县城周边最窄处,对岸为坚硬的紫砂岩,建桥基础扎实,早在宋代时期此地便建有石桥,虽然元代石桥被洪水冲毁,但可以作为建桥的参考依据,于是决定在顺化渡建桥。<br> 刘伸、陈所志发出倡议,带头捐资,他们的倡议,得到两岸百姓的热烈响应,纷纷解囊,很快就募集到数千两白银,能够满足建桥所需费用,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将上游倒塌后的文昌桥建材,用于构建顺化大桥,百姓出工出力,不计报酬,很快就将大桥建好。大桥设九个桥墩,桥面盖有长廊,供行人歇息,桥长二百八十余米,是一座非常壮观的廊桥。大桥建好后,又在顺化渡桥头建店面两间,用于出租,每年可收取租金四两白银;下面的拖檐<i>(23)(注解23)拖檐指主屋旁边的附属建筑。</i>每年可收取租金三两;另有众多善士捐赠良田共九十一石,所得租金均作为桥梁维修费用。不料,天启丁卯(1627)年六月,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将大桥冲塌<i>(24)(注解24)见同治《广昌县志》第一卷《祥异》,</i>崇祯乙亥(1635)年刘伸、魏应桂<i>(24)(注解24)广昌甘竹人,天启元年(1621)举人,兵部主事、</i>何三省<i>(25)(注解25)广昌旴江人,崇祯辛未(1632)进士,广东提学副使。</i>等人打算修复大桥,无奈因洪水破坏严重,河床发生很大变化,挖掘桥墩基础时困难重重,未能及时完工,后因战乱被迫停工,让刘伸留下深深遗憾。<br> <p class="ql-block"><b>隐居广昌</b></p><p class="ql-block"> 刘伸赋闲在家后,每天在家看书,因与其他学者交流不方便,万历四十五年(1617)便在县城内龙岗山脚下建一藏书阁楼,取名“环山阁”。邱兆麟<i>(26)(注解26)丘兆麟(1572-1629),字毛伯,号太邱。江西临川腾桥村邱家排人。明代后期文学家。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官拜云南道御史、河南巡抚,与汤显祖、祝徽、帅机被誉为“明代临川前四大才子”</i>、陈所志、知县王玺等人常常是环山阁的座上宾。</p><p class="ql-block"> 刘伸与陈所志既是亲戚,又是朋友,也是同榜进士,两人志同道合,无话不谈,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对朝政被宦官把持,忠良之士被排挤,导致国家内忧外患,而忧心忡忡。陈所志清正廉洁,善于沟通,办事有条不紊,兢兢业业,而刘伸则沉默寡言,性格耿直,不善于交际,经常得罪各级官僚,陈所志常常为此而担心,并经常提醒刘伸。</p><p class="ql-block"> 刘伸从杭州返回广昌后,醉心于山水之中,闲暇时间陪伴母亲,督促儿子、侄子的学业,打算以此终了一生。陈所志劝说刘伸道:“哪有含辛茹苦十年为官,而一朝之间就轻易辞职的道理?这难道是对考核所应该持有的态度吗?”后陈所志外出为官,一再写信要刘伸再去当官。刘伸回复道:“我不能矫正克制自己的性格,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又有什么办法能够不辜负平生志向呢?”后来陈所志又回到广昌期间,再次劝说刘伸:“你虽不擅长媚事他人,却擅长于为天下黎民办事,如果不出来做官,又怎能对得起平生志向呢!”刘伸为此而有所动心。<i>(27)(注解27)见同治《广昌县志》艺文志,刘伸所著《祭给谏陈公六还文》。</i></p><p class="ql-block"> 万历四十六(1618)年刘伸的哥哥刘位中举,随即出任浙江乐清知县。</p><p class="ql-block">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即位,由于万历后期政治昏暗,很多官员辞职,导致官员缺额严重,为此,明光宗要求重新启用遭到罢黜的官员,江西按察使谢文锦便荐举了赋闲在家的邹元标、刘伸等人才,刘伸对是否出去任职还在犹豫之中,陈所志又劝说道:“如今新皇刚刚登基,中外各界都在疑虑不定之中,边境也并不安宁,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你不能再这样隐居下去了。”陈所志拉着刘伸非要一起去北京不可,刘伸也感慨道义所不容推辞。天启元年(1621)年刘伸结束了六年隐居生活,携带妻儿与陈所志一起赴京任职。</p><p class="ql-block"><b>京城任职</b></p><p class="ql-block"> 刘伸刚到北京,被任命为京卫武学教授,明代武学的设置,亦始于明初。惠帝建文元年(1399)二月,“始置京卫武学教授一人”,管理武学事宜。正统五年朱简斋奏:“该成国公朱永等,拣选到弓马惯熟幼官一百员,铨选教官训教历代臣鉴及武经等书、使知尊君亲上之道、竭忠报国之心、委臣前去提调、稽其进业、除依奏外、又该本官推访到曾经战陈勇敢当先、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等官纪广等五十一员、本年三月十四日、奉圣旨也,要他熟读武经百将传等书、晓得用兵方畧、以待试用、吏部俱巳奏除训导杨义等六员、前去行在前军都督府两傍空屋内、各另立学分教”。 英宗正统六年(1440)五月,复设两京武学。设教授一员,训导六员,教习勲卫子弟,以兵部司官提调之。又“命都司所应袭子弟年十岁以上者,提学官选送武学”。(《续文献通考•学校考一》)这些学生均为军队年轻军官或武官子弟,入学前已具有相当的武艺基础。武学考试亦相当严格。成化年间(1465~1487),便下令有司,“岁终考试入学生,十年以上学无可取者,追廪还官,送营操练。”(《明史•选举一》)</p><p class="ql-block"> 武成王庙,即姜太公庙,为纪念姜子牙而设立的,姜子牙是商朝末年军事家、政治家、韬略家、思想家,西周开国元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武成王庙以张良配享,选古名将以备十哲,以二八月上戊致祭。洪武二十年七月丁酉,礼部奏请设立武学,用武举,建昭烈武成王庙,仍祀姜太公,明太祖朱元璋废其旧庙。<i>(28)(注解28)见《明太祖宝训》</i></p><p class="ql-block"> 刘伸见武成王庙久废,为更好的弘扬武学精神,激励学生学文习武,疏请重建武成王庙,得到朝廷准许,便捐俸筹资,在武学内建立武成王庙,从祀徐达<i>(29)(注解29)徐达(1332年—1385年4月7日),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i>、常遇春<i>(30)(注解30)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i>、张玉<i>(31)(注解31)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仕元朝,官至枢密知院,归附明朝后屡次随征塞北,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南军主帅李景隆。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的东昌之战中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i>、汤和<i>(32)(注解32)汤和(1326年—1395年8月30日),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广德乡东湖村人。自幼父母双亡,养育在姨母家。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善于谋略,战功赫赫,明初杰出将领。等明代开国元勋。</i></p><p class="ql-block"> 天启二年(1622),刘伸得假返回广昌为母亲祝寿,刘伸的好友陈所志于1621年六月初三日因病去世,刘伸为其撰写祭文。</p><p class="ql-block"> 刘伸结束休假,返回京城,天启三年正月,经云南道御史李日宣(33)核查工作成就,<i>(注解33)李日宣 (生卒年不详) 字晦伯,江西省吉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官至吏部尚书。</i>因政绩突出,升任国子监博士。 天启四年(1624),刘伸的儿子刘大年中举。</p><p class="ql-block"> 天启六年(1626)冬刘伸升任礼部仪制司主事,教习驸马,随即转精膳司员外郎,天启七年(1627年)春主持河南乡试,当时宦官气焰熏天,严重干扰科举考试,大多主考官为取悦宦官,借题献媚,方逢年则因出题讽刺魏忠贤,而削职为民并被廷杖,刘伸因选题中性免遭迫害,取史可法<i>(34)、(注解34)史可法(1602年—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明末政治家、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i>曹如麟等八十五位举人,半数成为名臣。</p><p class="ql-block"> 天启六年(1626)刘伸的弟弟刘化考取贡生,出任两淮盐运副使(从五品衔),天启七年(1627)刘伸的侄子刘大巩中举。</p><p class="ql-block"> 天启七年(1627)二月二十日,河南道御史张捷疏请破限年循格之见,应提拔重用刘伸,称赞刘伸:“其人皆所谓绝孤之韵,绝冷之品,朴诚负衷,投时不足,精心密干,报国有余。”<i>(35)(注解35)见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i></p><p class="ql-block">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8月)刘伸升礼部祠祭司郎中,期间练子宁<i>(36)(注解36)练子宁(1350年~1402年),名安,字以行。江西临江府三洲 (今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黄家村)人。英迈超群,洪武十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建文四年(1402年),因痛斥燕王篡权谋位,大逆不道。燕王恼羞成怒,将练子宁折磨致死,并诛杀练氏族人151人,被放戍边的亲属371人,练子宁的家乡四百八十户人家惨遭横祸,无一幸免,仅幼孙练珍被侍婢救出,藏匿于民间,练氏才幸免被杀绝。</i>、顾宪成<i>(37)(注解37)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别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南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人。东林党领袖。 明末思想家。官至南京光禄寺少卿,因违背了神宗的旨意,触怒神宗,与魏忠贤斗争,顾宪成被削去官籍,革职遣送回家。</i>、高攀龙<i>(38)(注解38)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南直隶无锡(今属江苏)人。中国明末东林党领袖、 政治家、思想家。官至刑部右侍郎,魏忠贤恨之入骨,天启六年(1626年),阉党遣缇骑拘捕时,以旧为大臣不可辱,自沉而死。</i>、杨涟<i>(39)(注解39)杨涟(1572年7月10日-1625年8月28日),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中国明末谏臣,东林党的重要人物,“东林六君子”之一。官至左副都御史,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天启五年(1625年),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i>、左光斗<i>(40)(注解40)左光斗(1575年-1625年), 字遗直,一字共之、拱之,号浮丘、苍屿。 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桐城)人,明朝晚期名臣、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官至左佥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被奸宦魏忠贤以受贿诬,矫旨下狱受酷刑而死,时年五十一岁。</i>等几十名蒙冤去世的官员,受到朝廷分别给予的辍朝示哀、赐祭、配饗、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典例,都是经由他上疏奏请而获得。</p><p class="ql-block"><b>河南任职</b></p><p class="ql-block"> 崇祯元年(1628)冬,刘伸被提拔为河南布政司参政,上任前请假,返回广昌探视母亲,并为按察使吴思学(41)撰写墓志铭,<i>(注解41)吴思学(1547-1614),广昌长桥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i>崇祯二年春,刘伸返回河南赴任。 </p><p class="ql-block"> 万历至天启年间陕西地区饥民与贫军“相聚为盗”, 天启七年(1627),陕西澄城县的饥民被迫造反,杀死知县,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崇祯元年(1628年)高迎祥于陕西安塞,率众起事,自称闯王,他们队伍不断壮大,并从陕西向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扩展,成为燎原之势,李自成率领农民军陆续进入山西。崇祯二年十月至次年五月,后金兵犯内地,“京师戒严”,各地驻军应诏驰援,山西兵在山西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官张鸿功的带领下,于崇祯二年十二月来到京城地区,最初兵部令山西兵驻通州,一天后改调昌平,刚到昌平,又调驻守良乡。按照当时的规定:兵至驻地,当天不准开粮,次日才给予粮饷,因此,山西兵连续数日得不到粮饷,饥困交加,于是外出劫掠,耿如杞、张鸿功惩处违反纪律的士兵, 引起军队哗变,士兵随即逃散,返回山西,人数多达五千余人,哗变的士兵返回山西后,加入农民军,这些士兵都掌握着较高的军事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军战斗能力,于是“晋中流贼”从此“遂炽”,他们被称为“晋寇”。河南与山西交界,河南风声鹤唳,狼烟四起。</p><p class="ql-block"> 刘伸一上任,与巡抚都御史丘兆麟一起,组织人员修缮洛河要津关口,加固城池,沿河设防,新修阌乡等多处要塞,亲自处置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防守工事很快就完工,他们备足粮草,添置军械,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遇到寇警,他身先士卒,带领援军处置险情,因准备充分,“晋寇” 知道防备严密,知难而退,不敢犯境。</p><p class="ql-block"> 丘兆麟去世后,河南新任巡抚都御史范景文<i>(42)(注解42)范景文(1587年11月29日-1644年4月25日),字梦章,号质公,又号思仁,河北吴桥人。中国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i>因刘伸在备战中的突出贡献,向朝廷极力推荐,刘伸加衔为正三品俸禄,仍为河南左参政,崇祯三年(1630)冬转任河南按察使。</p><p class="ql-block">魏卓是广昌甘竹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因将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的马皇后侄子绳之以法,被朱元璋杀害。刘伸在担任礼部祠祭司郎中的时候,向祠官详细咨询魏卓的事迹,为弘扬魏卓刚正不阿的精神,刘伸向皇上奏请为魏卓追加谥册。崇祯三年(1630),刘伸担任河南按察使时,亲往魏卓墓地砍伐杂木,清除杂草,凭吊忠烈,为魏卓扫墓。崇祯六年(1633),经刘伸等人的不懈努力,省学台批准,魏卓入祀乡贤祠,刘伸致祭文。</p><p class="ql-block"> 崇祯六年(1633),刘伸母亲去世,刘伸守孝三年。</p> <b>守制在家 </b><br> 崇祯六年(1633)在家守孝的刘伸,因“诸郡县建塔,皆镇在下流,平西独置诸中上之麓顶,址部位无乃几谬盭”, 策划在旴江下游,兴建一座宝塔供奉文曲星,意在“兴正文教之治”。经刘伸与风水师勘探,在中坊赵陂洲附近,“横江如虹,锁襟带环屏嶂,此何所也?文运将亨,会有挥剑其巅者。”符合建塔条件,当地村民谢氏家族乐于捐地,以襄胜事。刘伸的提议,得到时任广昌知县王玺的大力支持并带头出资,广昌各界人士积极响应,纷纷解囊相助。经商议,由母丧守制在家的刘伸主持修建,工程于崇祯六年七月开工,百姓出工出力,崇祯八年(1635)九月落成,为七层中空砖塔,外置回廊,内有螺旋形状楼梯通往各层,顶层设魁星阁,此塔位于旴江之侧,往来广昌舟船,皆从其下经过,成为广昌地标。宝塔落成,刘伸非常高兴,写下《鼎塔记》,铭刻于石碑。<br> 崇祯六年(1633)刘伸、刘位、刘化兄弟一行,前往建宁客坊寻根问祖。据刘伸家谱记载,刘伸祖籍为福建省建宁县客坊,其祖先孟二公迁居广昌后塘,孟一公后裔依然居住在客坊,刘伸按照家谱舆图考察,在野外顺利地找到了其祖先冀公的墓地,证实家谱所载,在刘伸的主持下,联手孟一公、孟三公后裔在客坊扩建刘氏大宗祠,联修家谱,崇祯七年(1634),宗祠落成,家谱修订完成。<br> 崇祯七年(1634)春,刘伸的侄子刘大巩考取进士,出任滁州知州。次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率十万大军围攻滁州,刘大巩与李觉斯、卢象升密切配合,取得滁州保卫战胜利。<br>崇祯八年(1635)刘伸的弟弟刘化,由于母亲去世,悲伤过度,因病去世。<br><b>复出任职</b><br> 崇祯九年(1636),刘伸出任广西按察使,因政绩突出,一年后,升广西右布政使。崇祯十一年(1638)刘伸出任云南右布政使,任前返回广昌休假。<br> 崇祯十年(1637),刘伸的儿子刘大年以二甲第二名(全国第五名)考取进士,出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正五品衔)。崇祯十一年奉使南京, 回广昌探亲。晚明时期,战火纷飞,家人劝其留在家中,等局势明朗之后还朝,但因战事紧急,刘大年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返回北京。经过济南时,得到消息,清兵将要大举围攻济南,受巡抚张秉文邀请,携带家眷随从入城,协助巡抚张秉文守御北门,驻守济南弱兵不足千人,孤立无援,坚守长达两个月之久后,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初二日,清军从南门攻入,城溃后,率领军民抵死巷战,被俘骂贼,身披五刃而死。刘伸晚年失子,悲痛万分。<br> 崇祯十四年(1641年),刘伸出任湖广右布政使。<br> 崇祯十五年(1643),刘伸出任福建左布政使。<br> 海盗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的海洋活动中,对海上贸易和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明初,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被消灭后,他们的部下流落海上,成为骚扰中国沿海地区的海盗,为此大明帝国实行了历史上最为严格的海禁政策,撤销了市舶司,关闭了对外贸易市场,又下令严禁海边的渔民下海通商,甚至几次将沿海渔民强行内迁。对带货物下海与外国进行交易者,一律处斩。明朝严厉的海禁政策,给一直依赖从中国进口货物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于是沿海渔民大肆走私,后来又与日本武士相互勾结,武装对抗官府,成为海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倭寇。明朝后期,东南沿海由陈虎、陈佳等海盗把持,气焰嚣张,因陈虎、陈佳足智多谋,官府屡次围剿,损兵折将,未能成功剿灭,而陈虎、陈佳势力不断扩张,拥兵四千余人,成为东南一害。<br> 崇祯十六(1644)年三月,陈虎、陈佳突然率领海盗攻打古田县,萧奕辅、刘伸出奇兵擒获关日奎,迫使陈虎接受招安,陈佳随即逃亡浙江舟山一带,刘伸说道:“纵敌一日,后患无穷。”于是与浙江巡抚董象恒联系,协同追剿。萧奕辅、刘伸命令游击陈秀率领曾士英、庞兆魁及把总林习山、陈顺等率领领战舰十七艘,精兵一千五百名,前往浙江追剿。陈秀身先士卒,于五月二十七日俘获陈佳大船一艘,抓获海盗二十九名,七月初一取得北麂洋之捷,抓获海盗头目吴恕。海盗已成惊弓之鸟,他们联合战舰四十艘,占据普陀、海口等要害处,负隅顽抗。七月初五日,擒获小哨船一艘,击沉海盗船两艘,溺水海盗无数,抓获海盗四十四名,取得东洋尽山大捷。七月二十一日,海盗出其不意,进犯沙埕,刘伸已先派出李一根、李朝炜在沙埕严阵以待,浙江副将黄斌卿、贺君尧等率领大军与陈秀部汇合后,尾随海盗,到达沙埕海域,与李一根、李朝炜两边夹击,海盗拼死抵抗,血战一天一夜,海风正猛,吹向敌舰,陈秀用火焚烧敌舰,敌军乱成一团,陈佳随即中弹身亡。此战击沉敌舰三十余艘,海盗大部被歼。七月二十二日,又在东甲外洋俘获海盗战舰三艘,擒获高口等二十六七名海盗大小头目。接着又消灭了海盗陈倍赞、吴救贫,从此福建、浙江一带的海盗全部剿灭, “而东南半壁,从此可以帖然矣。”<br>因萧奕辅、董象恒、刘伸精心谋划,运筹帷幄,调度有方,当机立断,后勤保障有力;而陈秀、黄斌卿、贺君尧等将领骁勇善战,舍生忘死,大获全胜。东南沿海海盗被彻底清剿,参战官兵加官进爵,刘伸因功被封为楚公。<br> 刘伸因围剿海盗陈虎、陈佳,殚精竭虑,劳累过度,积劳成疾,随即请求退休。南明朝廷见刘伸年事已高,风烛残年,批准刘伸致仕。南明隆武元年(1645),一代名宦刘伸因病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br> 刘伸有子一人,刘大年,进士,兵部主事;孙三人,长孙刘邦寀,副榜贡生;次孙刘邦瑞,荫监生;三孙刘邦治(阶六),清代举人,信宜知县。<br> 刘伸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从政几十年,经过自身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官至从二品的左布政使,爵封楚公,《浙江通志》、《江西通志》、《建昌府志》、《广昌县志》、《郓城县志》俱列为名宦,撰写传记,其秉公执法,执政为民,造福百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廉洁的作风,严厉的家教,无私的忠诚,值得我们借鉴;儿子刘大年,赤胆忠诚,以身殉国,值得我们怀念;母亲赖氏,母仪垂范,有才有德,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br><br><div>附:参考文献<br><div>1、康熙《广昌县志》<br>2、同治《广昌县志》<br>3、顺治《浙江通志》<br>4、雍正《江西通志》<br>5、乾隆《建昌府志》<br>6、康熙《郓城县志》<br>7、乾隆《歙县志》<br>8、邱兆麟《玉书庭全集》卷之十一《刘水部茹荼绪事序》。<br>9、《闽龙门墨田忠文刘氏宗谱》<br>10、《两浙南关榷事书》<br>11、《清代官书记郑氏亡事》<br>12乾隆《福州府志》<br>13、《明实录*熹宗实录》<br>14、《兵科抄出南赣巡抚陆问礼题本》<br>15、《兵部题「推补福建水标游击」稿》<br>16、《兵部题行「推补福建巡抚标下中军游击」稿》<br>17、《兵科抄出福建巡按李嗣京题本(崇祯十六年九月初三日到)》<br>18、《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