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与序章

【海风】徐以海

<p class="ql-block">——笔耕四十载文友喜相逢随想</p> <p class="ql-block">图片/海风 唐山 文友</p><p class="ql-block">文字/制作/徐以海</p> <p class="ql-block">  笔耕四十载,文友喜相逢选择在龙年聚福园相聚,还是孟春,又是顺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日顺占全了。文友相见别有一番情趣,话语弥漫,意味深长。尽管有的相见甚少,可在报端、杂志、媒体常常阅尔,见字如见人。今天喜逢,依然如故。尽管文友群里明确交代,因老领导、老文友们年事已高,不要一一握手或拥抱,招手示意即可。可当现场见了老前辈,目睹了老文友熟悉慈祥的尊容,还是违背了群规,用习惯了的方式,热烈亲切握手言情。特别92岁高龄的老局长,老文友老文化人李一詠,年过八十有余的老部长,老战友,老文友杨桂柱,老领导,老会长,老文友张安祥,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思路清晰敏捷,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充满活力。这似乎就是文化人的标签。尽管时间无情不饶人,多少都留下了明显的岁月痕迹。不过,更多了风年韵味的一坛老酒。深沉内敛,老熟稳重,刚毅自信都洋溢在脸上,正谓夕阳无限好,温馨又从容。</p> <p class="ql-block">  让我兴奋不已的是,见到了一级作家,文学创作多面手硕果累累的杨文学老师。更让我激动的是,他现场签名赠送山东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百年沂蒙》上下部全书。这时我也把拙作《平凡的人生》拿出来,他让我也签上名字。我想这是文友最好的交流,真诚真挚的传递。正可谓以文会友,荐书见字如见人。</p> <p class="ql-block">  可当回到家的时候,还是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从记事上小学一路走来,那么多好人,领导,老师,朋友,兄弟姐妹都被我遇见。那一幕幕,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仿佛就在昨天。如是就有了《过往与序章》的小文。也算这次文友喜相逢本人一路走来的随想吧!</p> <p class="ql-block">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句。意思是只要是已经发生的事,都是过去的事。哲理就是不管过去的事是好是坏都不要再惦记,而是要坦然的面对未来。可对我来说,遇到遇见的都是那么好的人,好像没有一点不好的事,去了好事还是好事。我想对我来说,那便是回忆满满的序章!</p> <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次喜相逢相聚,让我也想起这句话,回忆起很多过往的事。也许真的年龄有关,开始怀旧放电影了。</p> <p class="ql-block">  从小我就喜欢文学。记得那时候父亲特别喜欢读书看报,大姐和二姐都是老师,经常买一些小人书。大概四年级的时候,张怀忠老师教我,在造句红艳艳的时候,特别表扬了我。就是那次上学以来我得到了莫大的鼓励,从此好像更加喜欢读书学习。</p> <p class="ql-block"> (小学老师张怀忠)</p> <p class="ql-block">  ( 以上这两张照片是同学看望张怀忠老师在他家合影,每次去都留下吃饭。如今己耄耋之年,去耳背一点,身体特别好,思路清晰敏捷。在这里祝愿老师永葆青春!寿比南山,福如东海!)</p> <p class="ql-block">  其实,那是我到石门亭村大北山顶上玩,向西向北望去,全是山连着山,望不尽头;往东望去,就是弯弯的汶河,那时候水特别深,过河是要坐船的;在往山下望去,一片红红的桃树果树开花,太漂亮了。所以山连山,水弯弯,桃果树开花红艳艳的句子,就这样诞生了。现在想想,就是触景生情,用专业术语的话说,大概就是对景物的描写吧。可那时候,哪懂的,纯是胡蒙的。可就这,我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p> <p class="ql-block">  等到了初中的时候,学校和学生学习就明显的受“白卷英雄”反潮流思潮影响了,尽管如此,我的作文还是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至今我的班主任朱安然老师记得清清楚楚。前年我去看望,他还用当时的方言土话说,那时候你怪柴。其意思就是学习还可以。1975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沂南七中。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实行推荐,竞争非常激烈和残酷,几个人争一个名额。当时我说你们别争了,论家庭出身你们比不过,老头是三八老八路,1940年入党,一等伤残军人,咱们就比分数吧,结果话音未落,全走了。</p> <p class="ql-block"> (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朱安然)</p> <p class="ql-block">  到了高中,学校学生学习冲击影响更大。那时候,学校实行贫下中农进驻管理学校,以劳动为主,经常停课放假。</p> <p class="ql-block">(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陈沈祥)</p> <p class="ql-block">  记得特清楚,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陈沈祥是援教支边来到沂南七中的,看到学校根本不像学生学习园地,都过去几个月的时间,连一篇作文都没安排写,他非常痛心,也非常焦急,可没办法,当时就那样的气候环境。除了到村里帮着整修田地,耕种收割农作物,就是去花山寺国营林场劳动,要不就去汶河里抬沙子搞建设,基本上以劳动为主。为了摸一下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陈老师布置学生作文,题裁不限,内容不限,可自由出题命题,诗歌散文什么都行。</p> <p class="ql-block">  当时县电影院正好放映朝鲜宽银幕彩色故事片《卖花姑娘》,没有请假我就约几个学生直奔二十多里远的县城。可当赶到的时候,一摸兜里没有钱,可把我急坏了,这时候我下意识的到处寻找熟人,就在我完全失望,不,绝望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电影院里出来,那是我大姐,原来学区组织老师看电影。就这样我们几个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这在当时真是一部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的影片,曲折的故事、人物悲惨的命运,深深刺痛了当时观众的心,甚至在电影放映的海报上写出了“请自带手绢”的提示,可见情节感人到何种程度。</p> <p class="ql-block">  回到学校后,影片里花妮妹妹顺姬被狠心恶毒丧尽天良的地主婆烫伤双眼那惊险一幕,久久不能忘怀平静。于是写了《卖花姑娘》观后感作为我的作文:天黑地蒙新人惊,鬼蜮伎俩摆愚阵。惨不忍睹若闻呆,若视闭目佛动心。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老师当时不相信是我写的。可下课我才知道老师的意思,用短短几句把《卖花姑娘》观后感能够表达成这样,写的真的不错。就是从这以后,我对写诗有了兴趣,认为就写几句话,老师居然说不错,当时我真的认为算不上什么诗,因为真的我不懂,只是稀里糊涂写了几句话。可当时沂南七中的诗人消息不胫而走,都知道张庄高中出了诗人。</p> <p class="ql-block">  就在这年冬天没有毕业,我应征入伍来到北京卫戍区。我总觉着还是个学生,可在战斗班,去了执勤站岗就是军事训练,没有你学习的机会。后来我写信给连长,要求去炊事班,那里很少参加军训。让我没想到的是,连长居然答应了(我与摄影的故事已发表)。但当时成了连队的笑话,后来传到营里、团里。我那里知道,炊事班和战斗班差不那里,特别新兵,你学习需要掌握业务知识真的太多了。那时心里总以为还想在学校上学。回顾在炊事班紧张忙碌的工作,倒是多次受到连队嘉奖表扬。可每当想起自己的爱好,心里就特别难受,感到压抑,但那是部队。就在1978年孟春,我写了一首《回愿》的诗。</p> <p class="ql-block">  写就写吧,还找了三排73年河南郑州老兵,也是有名的才人书法大家(据说后来河南豫剧团团长)杨继田的手笔,诗不怎么样,光看字确实很赢人。笔锋强劲、婉转圆润、笔法自然、刚健有力。我早去翠微路照相馆打听明白,要拍成照片,须有单位证明信。我知道要连队出肯定不行,所以写好后,悄悄找到司务长卢有才,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情况,他连认真看都没有,就把连队财务章给盖上了。尽管照相馆说财务章不合适,我还是说了谎话,说连队公章不在,我还急用。相馆的几个人都看了,我也反复解释,感觉没有反动内容,最后就同意给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当拿着洗出的4张诗照,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一种成就感和方向感油然而生。并当即做出决定,一份寄给《解放军报》,一份《北京晚报》,一份《战友报》,自己一份保存。也许是第一次投稿,也许那时候真的还没有完全放开,我心里老是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但一想到我能够向报社投稿了,又有一种非常向往的心情。当然,也盼望希望幻想能见报。现在想想真的太幼稚太搞笑了。不,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吃了螃蟹吧。</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很清楚,一个礼拜五的上午,突然我被通讯员叫到连部办公室,团政治处宣传白干事和连长、指导员都在那里。白干事手里拿着一个信封,非常客气的让我坐下。当时我特别紧张,心碰碰直跳。他第一句话问我你向北京军区《战友报》报社投稿了,我说,“对。《解放军报》,《战友报》还有《北京晚报》”。他认真看着我严肃的说,“能够写稿投稿,这很好。不过首先要通过连部再到营部,最后由团政治处签发,这是《战友报》报社转来的。”说着他从信封抽出那张诗照。并让我说说创作这首诗的动机和要表达的意思。我说:“其实对写这我也不知道顺不顺口,押不押韵,算不算上诗句,反正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的,也就是想自己给自己一个学习计划,因为我挺喜欢文学。要说动机,真的说不出来”。人家听了,并不满意。“你不要谦虚,从这首诗看,你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写作基础,听带兵的郭指导员说,在学校你就写诗,而且写的不错”。白干事说道。那是听来的传说,不是那样,有这个爱好,只是喜欢写些感受感想什么的,算不上诗”。我说。“为什么来当兵,当兵后悔了吗”?白干事接着问道。“我父亲是三八年入伍的老八路,跟陈毅老总当兵的。他老人家也是我的偶像,从小就羡慕和崇拜军人,很早也便有了当兵的梦想。所以高中没毕业就应征入伍了。既然穿上了军装,不会后悔,我会好好珍惜”。我说道。这时白干事和连长在认真瞅着我,不住的点头。白干事又接上说:“如果没记错的话,在新兵营你写了不少稿子,被采用广播了很多。当时对你的评价和印象都不错”。“新兵训练是很苦很累也是很紧张的日子,可那是我最充实,最宝贵、也是最幸福的时光。当写的稿子每被采用播讲一篇,别提我有多高兴,浑身充满力量,训练一点都觉得苦累”。我说。“下连队从事炊事工作,是不是感觉不对口,不是你想象中的部队,思想上有了情绪,所以才写出‘朝朝蹉跎梦一曲,九霄云外逃神居。倏然回首往空月,怒怨塞心渊感悟。’的诗句。”白干事看手上诗照说。我听到这话有点急,便急忙摇头,表示不是这样。这时连长说:“这个兵是学森副指导员带来要来的,调炊事班时间不长,和司务长去红星公社换面粉,因装卸太重把腰扭成劳损,到现在还没痊愈,工作表现一直不错,多次受到连队表扬与嘉奖。可惜对写的这些我不懂的。”这时指导员说:“你可以把写诗的意思好好解释一下,白干事代表团里专门了解处理这事”。“好,当时我是这么想的,离开家来部队转眼一年多时间了,可回想过去的这段时光,没有认真好好把工作干好,一天天就像梦一样不知不觉白白过去。当突然意识到的时候,责备、埋怨都涌上心头,但过去的已经没有意义,只有深深的感悟觉醒。所以,便向自己发出警言,不能再像以前平平淡淡稀里糊涂那样工作那样生活,不能逃避,于世无争,应该于世相争。”没等我说下去,白干事接上说:“这就是对你写的:‘尸位素餐平生过?于世相争无逃逋’的解释吗”?“对”。我说。“为了回愿和实现自己许下的这个心愿,我要向天地表白,于是心甘情愿执笔立刻写下了这首小诗作证。这就是我心里想的,也是诗里所表达的意思,当然就诗而言,我也说不上这算不算诗”。白干事瞅瞅我接上说,“这就是最后两句,‘荐意天地摅人间,遂申秉笔即小赋’”。“是”。我说。“说心里话,对诗词诗歌类的作品我不内行,尤其对你写的这诗,你要不解释,真的理解不了。但尽管听了你的解释,是回愿、许愿,积极上进,立誓要干出一番成绩,我想这只是对你个人爱好,站在你的角度确实好像没什么,可认真琢磨分析一下,尤其跳出个人圈子对外人外界而言,问题还是挺严重,不是不妥的问题,尤其‘尸位素餐平生过?于世相争无逃逋。’这两句,不错,这是你发自内心的呐喊,发出的誓言,可别忘了大前提大主体,你现在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一个炊事员,工作岗位在炊事班,在与谁相争,不逃避什么?如果说你确因工作劳损了你的腰,现在已经慢慢好了,让自己坚强起来,走出阴影,脱离困境,勇敢的面对,我们可以理解,但你告诉和表达的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就是这首诗的关键和焦点所在。来的时候,政治处的几位领导也作了交代:第一,这样的诗不能出自一个军人之手;第二,不能外发对外扩散;第三,停止工作,反省5天,写出检查,通报就不下了。”我的天啊!做梦也没想到,稀里糊涂我作了大业。当时我的脑子嗡嗡作响真的要炸了。就在这时,白干事从他包里拿出一份人民日报,顺手递给我。“这是轰动全国的诗人,作家,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利用休闲时间看看他的文章,当然,喜欢爱好写作,是好事,但先从消息,新闻,小通讯,小豆腐块入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什么。接过报纸,我心里得到一种莫大的安慰。打那以后,我就不再写诗歌了,也确实没时间写。也是打那以后,我喜欢上徐迟的报告文学,到退役,我收集了好多他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如《石油头》、《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漩涡中》,当然,还有刘宾雁的《人妖之间》、黄宗英的《大雁情》、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栾菊杰的《扬眉剑出鞘》等作家的文章,这些报纸杂志记得保存20多年,后来老是搬迁才遗弃了。当白干事走了以后,连队就传开了,炊事班徐以海入伍动机不纯,大材小用,泄私愤,闹情绪,联想结合以前,什么腰肌劳损,简直就是思想问题,容不得你辨解,只有沉默。更有人说,这是连长和副指导员线上的,说不准这下会带来麻烦和影响。巧合的是,没过多久,连长和副指导员真的被调走,而且均被平调。对我来说无疑当头一棒,但更多的还是内疚,对不起连长和郭导。</p> <p class="ql-block">  到了1981年,连队调来陆发卿连长,河北石家庄人,身高2.21米,英俊魁伟,先在解放军八一篮球队服役,后在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避难期间担任警卫工作,他了解我的情况后,直接推荐我去中央领导陈锡联、秦基伟、付崇碧、陈正湘等十八位家里搞内勤共20人,我担任带队,月津贴48元(排长当时52元)。到1983年,我退出现役,离开了军营生活。</p> <p class="ql-block">  回来后,被安排到张庄镇计生服务站工作,当时正是402大结扎,我分到南沿汶管区,黑白吃住在村里。说实话我不胜任不适合这项工作,半夜上人家摸窝子流产结扎我做不到,后来到山东沂蒙轴承厂。记得我写的第一篇稿子,是当时县人大领导到张庄镇视察,遇见随同的人大办公室副主任王文斌,他说你去小惠家庄采访,写村书记惠新营开山劈荒种植板栗的事迹。当时我提一个很大个的录音机,采访了一个礼拜,写5000多字的报告文学,《一个山村在崛起》。通篇介绍了他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当时拿稿子来到县广播电台,李桂福台长接待了我。看完后告诉我,文章写的不错,典型很好,事迹很感动人,就是太长,咱刚办的沂南周报上不了这么大的,再说没有经费,要不回去你商量一下,让村里赞助2000。我回去一说,惠书记一个劲摇头,他说,这是刚引进的大板栗,苗子都借钱和贷款买的,咱还是不上了。当我把事情一说,李台长也长长叹了口气。后来我才知道,要是别的单位或企业,这样的稿子按当时的规定要求5000元也上不着。那已经给了最大的照顾和优惠。接下来他看我有些焦躁不安,就安慰道,我知道你费多少功夫和精力,尤其你写的那个电影文学剧本,都烂掉了,像这些事情要慢慢来,不是你想的那样。稿子先放这,至于剧本可以在写。记住,从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工作的麻烦与紧张,而是内在状态的焦虑与不安。就是他的这句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与定力。后来,我的电影文学剧本《罪与恨和爱》还是在长影杂志发表。前年我和家属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还聊起这些事,说我很吃苦很有毅力。可他那里知道,我的毅力就是从他说的内在从容来的。</p> <p class="ql-block">  后来,到了1993年,沂南县报已经创刊三年有余,社长由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桂柱兼任,当时不管对企业还是我本人,山东沂蒙轴承厂的稿件时见报端,有时候连篇累牍。就是从那以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国家大二企业,职工1900多人,紧接着踏上省企业改制第一班车,成为山东沂蒙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沂南第一利税大户。2006年,成为全国轴承行业独家境外上市公司。</p> <p class="ql-block">  在那些日子里,写了不少宣传企业的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工人日报,中国企业报,大众日报,临沂日报等经常刊发。</p> <p class="ql-block">  本来我有机会走出企业,离开张元开厂长,到局机关工作,那曾是我人生一次重要的转折,也是最后一次,他也希望我走,可最终还是放弃了,毅然决然留在企业。正是当初的选择,才有了今天的我。虽说没什么成就,但我很充实,也很满足。</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已经退休,我又遇见了人社局老领导车尊友,县作家协会主席高军,县知名作家刘京科等,本来是想让其看看我写的120集电视剧《走出围城的女人》,可他们非让我写张元开厂长。就这样,我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初稿,接下来就由县委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县政协原副主席李尊刚认真指教,还有县新闻中心办公室主任岳希利修改,后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原院长李洪彦指教。最后于2022年7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  当然,在本书采访写作过程中,得到原中共沂南县委书记、临沂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临沂市政协副主席牛泉然,原中共沂南县委书记、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杨荣三,原沂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临沂市招商局局长刘洪明,原中共沂南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日升,原中共沂南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临沂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群众工作部长、信访局长郑法祥,原沂南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县政协主席、临沂市公路局局长公维禹,市委党史研究院原院长李洪彦,原中共沂南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中共临沂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察局长王长利,原张庄镇党委书记、中共临沂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长朱承增,原沂南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县人大第一副主任满玉成,原沂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王俊庆,原沂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桂柱,原沂南县工业局局长,沂南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王京良,原沂南县界湖镇委书记、县劳动局局长车尊友,原沂南县安监局局长马士专,原沂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荣海,原沂南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姜自忠,原沂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薛杰,沂南县作家协会主席高军,沂南县知名作家刘京科,原沂南县文联主席兼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仲崇军,原沂南县新闻中心办公室主任岳希利,沂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陈云等同志大力支持帮助,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还是想说,好人都被我遇到遇见了。取得这点成绩,是老领导,老朋友,老文友们指导、支持、帮助分不开的。更让我不能忘怀感动的是,用手中的笔,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上级领导部门,没有忘记,多次给予表彰奖励,在这里,真诚的道一声,谢谢你们的关怀关爱!我用手中的笔,一如既往。</p> <p class="ql-block">  这大概就是文友聚会我的感想感慨吧!相信各位文友和我的心情一样。一路走来有说不完的往事,更有回忆满满的序章。正如杨部长在致辞里说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文聚友,天长地久。对人生的要求追求,不需要那么华丽,只要自己感觉幸福,比什么都强。</p> <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文友们龙年吉祥!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鱻鱻!事业燚燚!</p> <p class="ql-block">附:八十年代文友聚会通讯录</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15日)</p><p class="ql-block">排名不分先后</p><p class="ql-block">李一咏:13583962082</p><p class="ql-block">杨桂柱:15853910390</p><p class="ql-block">杨文学:15165129365</p><p class="ql-block">张安祥:13573904556</p><p class="ql-block">高 军:13953961796</p><p class="ql-block">高文前:15339999333</p><p class="ql-block">滕厚强:13869978985</p><p class="ql-block">石 珂:13505395866</p><p class="ql-block">岳希利:13869939859</p><p class="ql-block">高自宝:13053959064</p><p class="ql-block">王绪堂:13002796995</p><p class="ql-block">胡金华:15854993668</p><p class="ql-block">程雪冰:13969989789</p><p class="ql-block">徐以海:18264972389</p><p class="ql-block">冯尚余:13854926799</p><p class="ql-block">徐从江:13668692786</p><p class="ql-block">罗顺孝:15092932962</p><p class="ql-block">孙全军:13869992469</p><p class="ql-block">谢会余:13645491080</p><p class="ql-block">阚积红:13969996167</p><p class="ql-block">高西存:15563693323</p><p class="ql-block">艾增堂:13705499922</p><p class="ql-block">李 欣:13280561772</p><p class="ql-block">刘泽峰:13581067659</p><p class="ql-block">高庆福:13589698499</p><p class="ql-block">刘唐山:13646495638</p><p class="ql-block">程彦爱:13210660892</p><p class="ql-block">孙兆明:1358393975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