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人

白云放马

<p class="ql-block">马场人</p><p class="ql-block"> 白余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称谓,就像“兵团人、农垦人、石油人、铁道人”一样,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特殊时期,为保障国家和军队建设,组建完成特殊使命的单位人员。</p><p class="ql-block"> 全国大大小小的军马场最多时有四五十个,大多分布在北方的山区草原,少数分布在长江南北的丘陵地带。</p><p class="ql-block"> 军马场建场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养军马,同时发展多种经营,在养活场里人的同时,成为军队军马和粮油副食品保障基地。</p><p class="ql-block"> 随着军队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军马场也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相继移交地方企业管理。</p><p class="ql-block"> 军马场移交企业后的一段时间里,马场人经历了阵痛和煎熬,昔日光环不再,一时之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p><p class="ql-block"> 山丹军马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2001年,山丹军马场移交中牧集团后,适逢几十年未遇的大旱,种植业和养殖业遭受重创。</p><p class="ql-block"> 过去拿工资的马场人,在土地和草场承包后的前几年,由于收入微薄,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曾自嘲地说:“父辈们献了青春献子孙,可他们的子孙却不得不离开生养他们的热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p><p class="ql-block"> 这个全国最大的军马场,曾经拍摄过《牧马人》等四十多部影视剧,让马场子弟引以为傲的军队企业,不得不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p><p class="ql-block"> 2013年,山丹马场移交中农发集团管理。经过移交中牧集团后近十年的探索和适应,企业找准了发展方向,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在中农发集团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脱困致富的新路子。</p><p class="ql-block"> 这是付出了许多人的努力,几乎牺牲了一代人的利益,克服种种困难才换来的全新发展局面。</p><p class="ql-block"> 回顾山丹军马场的发展历史,马场人成为绕不开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建场初期的马场人,除了几百名国民党投诚官兵和牧民,就是上级派来的军队管理干部,还有招工到军马场的周边县市农民。后来,五百多名西藏转业军官,六百多名北京、西安等地知青,近一百名大学生陆续来到马场。随着场区建设蒸蒸日上,军马场需要更多的建设者。成批的复员转业军人,来自省内外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农民来到马场,成为山丹军马场新的建设者。</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有一句著名的口号:“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聚在山丹军马场,为保国防养军马。”</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祁连山和焉支山环抱的大马营草滩上,在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的山区和草原上,顶着酷暑严寒,不畏自然环境的恶劣,牧马、牧牛、牧羊,修渠、引水、种地,教书育人、治病救人,开汽车、开铁牛、开康拜因,修水库、建电厂、开煤矿、采莹石,开办加工厂、酒厂、榨油厂、面粉厂、机械厂、电厂、地毯厂,办服务部、照相馆、理发室,成立基建队,修理连。</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大马营草滩上,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安营扎寨,初步建成了农牧工商业俱全的小社会,实现了自给自足,圆满地完成了军马和粮油保障基地建设任务,为军队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军马和粮油。</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中期之前的马场建设者,被后辈们尊称为马一代。</p><p class="ql-block"> 马场的辉煌始于七十年代,马场的辉煌也主要由这一代人创造。他们建设马场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刊登在各大报刊,创造出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忠诚担当,开拓进取。”的“牧马人”精神,成为那个时代激励马场人不断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以知青和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见多识广,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推动了马场各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p><p class="ql-block"> 马场当时的办学水平不亚于周边地县城里学校,远高于周边乡村学校。</p><p class="ql-block"> 马场的医疗水平不仅能够保障场里人看病就医,还惠及周边农村地区。</p><p class="ql-block"> 庆祝“八一”建军节期间的体育运动会搞得有声有色,推动了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运动的发展。在此期间,山丹军马场的“赛马”会在草原上举办,不仅有速力赛,还有马技表演,吸引着方圆几十里地的群众前来观看。</p><p class="ql-block"> 每年庆祝“六一”儿童节运动会期间,各中学都会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偏远的连队小学学生也会来到场部中学,参加为期三天的运动会。</p><p class="ql-block"> 马场文化东西南北交汇,城市农村交融,不同习俗碰撞,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格局,让马场子弟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多元文化和习俗的薰陶,了解了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中期到二000年之间参加工作的马场建设者,被称为马二代。</p><p class="ql-block"> 马二代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马场子弟,从小生活成长在马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也是对马场感情最深的一代。</p><p class="ql-block"> 除考学和招工留到地方的部分人,绝大多数都成了马场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操着马场人特有的普通话,自信和豪迈地工作在马场各个岗位上。</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山丹军马场,在周边地县城市农村人的眼中,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马场职工拿着工资,穿戴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还领着军用劳保,吃穿不用愁,每月还定量供给大米和青油。马场的家属们干着基建和农活,虽然辛苦,也有一定收入。如果农村姑娘嫁到了马场,全家人都会受到村民的羡慕。所以马场子弟的骨子里,透着一种天生的自豪。</p><p class="ql-block"> 这代人也能吃苦耐劳,在马场各行各业上干得同样出色。</p><p class="ql-block"> 他们可以把霍去病任命为马场的第一任场长,他们也可以把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辛勤培育的“山丹马”比肩原子弹。</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四所军队院校,十几年来连续招收全军军马场子弟。四军校为山丹军马场培养了几百名农牧业、医疗卫生、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山丹军马场还选送高中毕业生到省内外师范院校、农牧业大学、中专和技校培养人才。加上军地院校函授培养的大批人员,马场职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p><p class="ql-block"> 七八十年代,马场各行各业还涌现出了许多自学成才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过不俗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后期,军马对部队的作用越来越小,粮油基地的作用也微不足道。马场面临着经营体制管理和生产方向变革的双重挑战。马二代也成为遭受冲击最直接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马二代是马场人数最多的一代人,他们的经历就像坐过山车,经历过自豪和骄傲,也经历过彷徨和失落,最后到自强和自立,终于又挺起了不屈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二000年后的马场建设者,叫做马三代。他们大多是马二代的后代,也有场外招聘来的大中专毕业生。</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马二代陆续退休,马三代面临着生态环保优先的生产经营任务,在广袤的田野和草原上,书写山丹马场新的发展篇章。</p><p class="ql-block"> 从九十年代后期,马场很少招工,马二代的大部分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这种结局让马场老辈人难以接受。</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不论是考上学在地方工作的马场人,还是在外打工的马场人,大多都成了行业的佼佼者。在他们身上,流淌着先辈们的血液,骨子里融进了马场人不惧困难、勇毅前行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勤劳勇敢,朴实善良。</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讨饭来到马场的外地人,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几个馒头或一碗面,一般都不会让讨饭人失望。甚至一些讨饭的老人,寒夜还会被留宿,走的时候,场里人还会送一些食物和衣物。</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年秋收时节,周边农民都来“帮忙”秋收。只要不抢粮油朵子,收割机洒在地里的粮油,都会让他们进地捡漏。二场和三场附近的一些农民,通过一些手段,在马场庄稼地里弄的粮食和油菜,比自己一年收获的还多。马场人也会挤出一部分口粮和衣物,接济生活困难的亲戚。</p><p class="ql-block"> 来自全国各地的马场人,无论城乡,都能相处的很融洽,彼此结下了邻里、同事和同学情谊。曾经的马场人,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对马场的那份真挚感情,从来没有改变过。</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回首几十年前的马场生活,想想马场一块生活过的人,心里就有一种暖流涌遍全身。</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念那段岁月,并不是想要回到过去。我们是难忘故乡的山山水水,难忘故乡并肩工作、生活、学习过的伙伴,难忘马场人战天斗地建设家乡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最熟悉的声音是军号声,曾经从清晨到傍晚,都能听到它嘹亮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曾经住过的平房叫营房,母亲们都被称为家属,这是军队管理留下的印迹。</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工作生活的地方远离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人的生活习俗,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热爱自己的家乡,又向往着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马场人这个标签贴在我们身上,就成了一种永恒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p> <p class="ql-block">马场畜牧业</p> <p class="ql-block">马场知青</p> <p class="ql-block">马场教育</p> <p class="ql-block">马场医疗</p> <p class="ql-block">马场春播秋收</p> <p class="ql-block">马场文化</p> <p class="ql-block">马场其它行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