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塞尔维亚巴尔干三国 2024.10.13--10.24.

美丽人生

<p class="ql-block">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到机场迎接中国援助的抗疫物资时,激动地吻了中国国旗,看到那一幕我动容了……心里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到塞尔维亚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今天这个愿望广摄联盟帮我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从白云机场出发飞行12小时抵达贝尔格来德。</p> <p class="ql-block">  贝尔格莱德机场</p> <p class="ql-block">  在飞机上有幸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喷薄而出,天上看日出有与太阳平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太阳光的反射,让我们两眼放光。团友打趣这是名符其实的两眼放电!😀😃😄</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 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是一个内陆国家。塞尔维亚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p><p class="ql-block"> &图片斌哥提供</p> <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 </p><p class="ql-block"> 贝尔格莱德 从战火走来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这座绿意盎然的城市,曾经是战火纷飞的边境地带。在古罗马时代,这里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冲突的边界;在中世纪和近代,这里又是中欧王国和皇帝们角逐的前沿。贝尔格莱德的历史始于卡莱梅格丹公园(Kalemegdan),这座位于上城区高地上的大型要塞。早在公元前3世纪,凯尔特人就在这里建立了据点。后来,罗马帝国不断扩建它,作为多瑙河防线的一部分。在斯拉夫语中,“贝尔格莱,德”意为“白色堡垒”,这可能源于查士丁尼大帝的翻修工程,使其拥有了类似君士坦丁堡的闪亮白色城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网红【泽蒙小镇】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小镇。</p><p class="ql-block"> 泽蒙:处处充满巴洛克浪漫风情的迷人小镇,它处在多瑙河边的山坡上,教堂、广场、风情小街样样不缺,十分有情调的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  白天鹅在蓝色的多瑙河里,悠闲自在地游弋。</p><p class="ql-block"> 图片斌哥提供。</p> <p class="ql-block">  泽蒙在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帝国侵占期间,是奥匈帝国的属地,所以这里的建筑多为古典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多瑙河流经泽蒙,现在是一片非常写意舒适的老城区,河边有很多有格调的餐厅和咖啡吧,因为离贝城很近,所以也是游客必须打卡的地方,很受青睐。</p><p class="ql-block"> 泽蒙有一种闲散自在的气质,开阔的多瑙河,街角的画廊,嘎尔朵什塔下拍婚纱的新娘,树下掉落的核桃,广场上成群不怕人觅食的鸽子,市场上艳丽的水果和鲜花,街头的露天咖啡座,冰淇淋摊子,人们亲切友好的笑脸,共同组成了这种和谐气氛。</p> <p class="ql-block">  戛尔朵什塔</p><p class="ql-block"> 戛尔朵什塔是小镇最高点,站在那里可以饱览泽蒙小镇的全景以及多瑙河景色。</p> <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人普遍对中国人比较友好,尤其是学生见到中国人都会主动用中文“你好!”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第二天)</p><p class="ql-block"> 从贝尔格来德向塞尔维亚西部兹拉蒂博尔出发。</p><p class="ql-block"> 兹拉蒂博尔是一个著名的疗养度假小镇,其自然美景和凉爽的气候使其成为欧洲人暑期休闲度假的胜地。该地区空气清新,群山环绕,溪流和冷泉遍布山间,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贝尔格莱德,清新的空气带着秋天的凉意,临上车不忘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贝尔格莱德 – 兹拉蒂博</p><p class="ql-block"> 遗世独立小木屋 世界上最美的“钉子户”。这座在塞尔维亚国家公园的德里纳河岩石上屹立45年的小木屋,曾经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后再次变热,更是成为明信片级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小木屋的建造背景:1968 年夏天,两个在河里游泳的塞尔维亚少年觉得河中的一块大石头坐着不舒服,于是突发奇想在石头上搭建一个小木屋作为休息的基地。他们像小鸟筑巢一样,一点一点把建木屋需要的材料从岸上运到大石头上,一年后木屋建成。其中有一名少年的亲舅舅,就是带领中国足球队历史性踏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名帅博拉·米卢蒂诺维奇。</p> <p class="ql-block">  从水上小木屋出发前往Mocra Gora小城,体验这里盘旋于山区的八字型窄轨小火车,小火车在林间 穿梭,可以将山区的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萨尔干8号观景铁路始建于1921年,于1925年建成开通,是塞尔维亚的主要运输干线之一。由于当时的蒸汽机车无法在短时间内攀爬如此大的高度差,工程师们设计了8字形的铁轨,使得火车能够在盘山路上缓缓上升,克服了直线上升的难题。这条铁路因此得名萨尔干8号,并成为建筑学和物理学上的工程奇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导游,我们称他迷导,他中文说得相当不错,他在塞尔维亚大学学的中文,后来又到中国北京工作了六年,难怪他说的一口流利的中文。</p> <p class="ql-block">  乘坐萨尔干8号小火车是一次视觉,和心灵的洗礼。火车穿梭在山峦间,每一弯都带来不同的视觉盛宴。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塔拉山谷和茂密的森林,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成了拍摄的道具,大家争相拍美照。😊😊</p><p class="ql-block"> 团友晓晓瑜伽功夫甚是了得。👍👍👍</p> <p class="ql-block">  整个旅程大约2.5小时,包括多次停靠观景点,让游客有足够的自由的时间拍照和欣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  从Mocra Gora小城前往木头村,莫克拉山是兹拉蒂博尔山脉的一部分,这里海拔700米左右,周围树林密布,空气潮湿,在秋冬季节时经常云雾缭绕。</p><p class="ql-block"> 木头村如童话村一般,有咖啡馆、图书馆、餐厅、民宿,还有一个电影院,每个建筑都非常可爱。这个村落由塞尔维亚著名电影导演艾米尔库斯图里卡修建,为了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创造。据说,木头村是由当地原始的木头建筑物组成,最古老的建筑有近1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央金拍摄</p> <p class="ql-block">  再一次感受到了塞尔维亚人的善良与友好。</p> <p class="ql-block">10月15日(第三天)黑山</p><p class="ql-block"> 从兹拉蒂博尔前往波德戈里察</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离开兹拉蒂博尔前往塔拉河深邃峡谷中的【塔拉大桥】,这座高度近两百米的桥,连接了两侧的陡崖峭壁,也曾成为二战激烈的战场和电影《桥》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 《‌桥》是‌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影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Predrag Golubovic和‌Djordje Lebovic编剧,于1969年7月14日在南斯拉夫上映。影片讲述了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炸毁‌德军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桥》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战争影片,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在二战中的英勇抵抗和牺牲精神。影片中的主题《啊,朋友再见》在中国广泛传唱,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紧张的剧情和精彩的动作场面,更在于它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法西斯主义的胜利信念。这部影片在中国老一辈人的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广摄联盟此行全体团员《桥》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  乘小火车穿行于世界自然遗产杜米托尔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 杜米托尔是一座美丽绝伦的天然公园,位于拉什卡河谷,它由冰河形成,分地上地下河。沿塔拉河峡谷行走,可以看到欧洲最深的峡谷,在浓密的松林中点缀着清澈的湖水,隐藏着大面积的特色植物。</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叶片,把色彩变得更亮丽,把林子点缀得五彩斑斓,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黑湖】在浓密的松林中点缀着清澈的黑湖,隐藏着大面积的特色植物。</p> <p class="ql-block">10月16日 (第四天)</p><p class="ql-block"> 从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出发前往布德瓦。黑山 巴尔干半岛西岸的深处。</p><p class="ql-block">【科托尔】</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隐藏在锯齿状山脉和海湾中的美丽小镇【科托尔古城】,古城内保留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漫步于这座亚得里亚海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城里,至今仍能寻找到威尼斯王国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彼德罗瓦拉丁要塞</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 护城墙</p> <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岛】</p><p class="ql-block">这座仅有狭窄小堤与陆地相连但却被开发为世界顶级酒店区的小海岛。驻足观景台,岛上的尊贵与奢华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芭蕾女孩铜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布德瓦】</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城外是停满游艇和布满高档餐厅的现代海滨度假胜地,那城内就是一个布局缜密,铺满错综复杂石板路的欧洲中世纪海防重镇。我们就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中不断穿梭。</p><p class="ql-block"> 游览拍摄完后乘车前往布德瓦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  在古老的巷道里穿梭游逛,领略着异国的风土人情,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10月17日 (第5天)</p><p class="ql-block"> 布德瓦周边游</p><p class="ql-block"> 【海尔采格诺维古镇】</p><p class="ql-block">它位于黑山共和国的科托尔湾入口,它是奥尔杰(orjen)山脚下的一个沿海城镇,城市的名字意为“新城堡”。</p> <p class="ql-block">  让自己随意的穿行于狭长绵延的古巷,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古老教堂、城堡前驻足观赏……</p><p class="ql-block"> 服装广摄联盟提供。</p> <p class="ql-block">  ​【佩拉斯特古镇】</p><p class="ql-block"> 佩拉斯特古镇位于黑山科托尔海湾,是一座从欧洲中世纪保留至今的古老而又美丽的渔村。它背山面海,正对着科托尔湾的维里格海峡,风光绝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科托尔每个海岬附近都有着风景如画的小海湾、美丽的房屋以及古老的教堂,而佩拉斯特便是其中最美丽的小镇之一。</p><p class="ql-block"> 佩拉斯特小镇不大,2公里长的沿海路足以欣赏完它。站在小镇的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海湾和房屋,红色屋顶的小房子里穿插着文艺复兴时期古老的教堂,像极了油画中的世界,漫步海堤,一边拍照一边慢慢去领略古镇里时光雕琢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科托尔峡湾游船</p><p class="ql-block"> 游览拍摄完后乘车前往布德瓦乘游船游览科托尔峡湾。</p> <p class="ql-block">  小快艇飞般地行驶在浩瀚的大海,天下起了小雨,风夹着雨使劲地往我们身体里钻把一个个冻得不行,只好抱团取暖。😂🤣😄</p><p class="ql-block"> 我还好,央金把她的一件外套给了我御寒,她自己穿着一个短袖,硬说自己不冷。我知道她怕我冻着,这份感激我存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  为了避雨,途中改道上岩石上的圣母玛丽亚教堂暂避。</p> <p class="ql-block">  穿着央金的外套照了一张美美的照。😀😀😀</p> <p class="ql-block">  果然圣女玛丽亚保佑,雨停了,云层缝里透出了耶稣光!</p> <p class="ql-block">  导游介绍这是前南斯拉夫潜水艇库,如今有人在里面种起了磨菇。此景不免让人唏嘘不已,好好的一个国家解体成六七个小国。咋不让人欺负呢?!</p> <p class="ql-block">  蓝洞</p> <p class="ql-block">  跟着快艇探寻洞穴内部,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碧蓝的颜色沁动人心。</p> <p class="ql-block">10月18日 (第6天)</p><p class="ql-block"> 布德瓦前往 波黑</p><p class="ql-block"> 游览莫斯塔尔古镇</p><p class="ql-block"> 莫斯塔尔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古镇始建于15世纪,由奥斯曼帝国建造,融合了土耳其和西欧的建筑风格。古镇保留了许多古罗马之前的伊里亚人生活的痕迹,其墓地和要塞的遗址仍能找到‌。莫斯塔尔古镇是一个多文化交汇的地方,居民主要有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尼亚人,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使得古镇更加独特和有趣‌。</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莫斯塔尔古镇的石路上,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古镇的建筑风格古朴,街道用鹅卵石铺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古镇依河而建,河边的餐馆大多提供本地特色的烤肉和餐食,用餐期间可以欣赏古桥和内雷特瓦河的美景‌。此外,古镇还有许多值得游览的古迹,如卡拉乌贝格清真寺、方济各会教堂、布拉加苦行僧修道院等‌。</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莫斯塔尔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宁静而美丽。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世纪的氛围,体验多元文化的交融,享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在莫斯塔尔古镇,最引人注目的景点是横跨内雷特瓦河的莫斯塔尔古桥。这座古桥始建于16世纪,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人工拱桥,因其优美的弧线和宏伟的形态被喻为内雷特瓦河上的彩虹。 </p> <p class="ql-block">  这间不起眼的建筑曾是土耳其浴室。这间浴室还有一个别名叫“”不许害羞的浴室”。此名的来由是因为一场火灾,火烧起来的时候不害羞的就跑出来了,害羞的不敢出来的就被烧死了!因此,当地人就给浴室取了这么一个别名。😂🤣😂</p> <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 (第7天 ) </p><p class="ql-block"> 从莫斯托尔小镇前往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 游览萨拉热窝古镇</p><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是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城,多种族融合(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的萨拉热窝萨,曾被称为欧洲耶路撒冷。</p><p class="ql-block">看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老电</p><p class="ql-block">影的人就知道一定要去钟楼,就是影片中叛徒要瓦尔特来接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老城城区的清真寺、土耳其式的街道、巴扎市集都是步行可到达,可以在这里溜达逛拍。来这里的游客都会逛的巴扎市集,可以看到很多土耳其风格的工艺品。</p><p class="ql-block">虽说处处都有伊斯兰教的踪跡,却又不难看到天主教教堂,及不少奥匈帝国时期样式的建筑物,神奇的萨拉热窝展现出了混搭的异国风情。</p> <p class="ql-block">  跟着“瓦尔特”走进英雄之城一一萨拉热窝,对萨拉热窝的了解除了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还源于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中的英雄瓦尔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内心中一直都充满着强烈的英雄主义崇拜,也因瓦尔特而对萨拉热窝这座城充满了向往……</p> <p class="ql-block">  站在黄堡,可以俯瞰整个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拍摄地。影片中瓦尔特在钟楼上阻击敌人并从钟楼上用绳索滑下逃生。</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片断</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影片中救了游击队员的铁匠铺,照片中的老人,就是电影中的铁匠的儿子。因为这部影片影响了中国一代人,所以铁匠铺几乎来到萨拉热窝的中国人必打卡之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而生意特红火。</span></p> <p class="ql-block">  永恒之火为纪念二战献出生命的士兵。</p> <p class="ql-block">  永恒之火!</p> <p class="ql-block">  市政大厦</p> <p class="ql-block">  波斯尼亚特色的Ćevapčići碎牛肉手指烤肉和Sudžuk辣牛肉肠配Somun饼,小菜有洋葱和Kajmak奶酪。还点了Šopska salata奶酪沙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喜欢坐在街小桌,点 一小杯咖啡,悠闲自得的喝半天。我也学着他们点了一份,袖珍小杯两口就喝完了🤣</p> <p class="ql-block">  拉丁桥的故事: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拉丁桥附近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这一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等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p> <p class="ql-block">  10月20日(第8天 ) </p><p class="ql-block"> 从萨拉热窝出发前往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行车时间较长大约7个小时左右。</p> <p class="ql-block">  【彼德罗瓦拉丁要塞】。登上彼德罗瓦拉丁要塞,你将可以俯瞰多瑙河的悠悠河水流淌而过,壮阔河景一览无遗。要塞也是诺维萨德城市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东正教大主教的皇宫</p> <p class="ql-block">  自由广场</p><p class="ql-block"> 从老城的自由广场开始,寻着历史的足迹慢慢探索。沿途会经过市政厅、自由广场、诺威萨主教座堂、天主教门等众多景点,可以在美食街上任选一家餐厅品尝原汁原味的伏伊伏丁那美食。</p> <p class="ql-block">  超大披萨,全团人吃了一大一小,味道地道,比在国内吃的披萨要好吃。</p> <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诺威萨玛丽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团友斌哥拍摄。</p> <p class="ql-block">  10月21日(第9天)</p><p class="ql-block"> 诺维萨德前往贝尔格莱德</p><p class="ql-block"> 参观诺维萨德近郊的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古老小城观光,这里以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和葡萄酒生产闻名,你将在小镇的红酒生产中心免费品尝红酒,聆听迷导详细讲解小镇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小镇葡萄酒庄园。</p> <p class="ql-block">  品红酒</p> <p class="ql-block">  圣尼古拉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语言高中</p> <p class="ql-block">  圣萨瓦大教堂(Hram svetog Save) 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世界十大教堂,因此也是贝尔格莱德10景点之一。该教堂供奉的圣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始人和中世纪塞尔维亚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  鼎鼎有名的东正教圣萨瓦教堂,地下金碧辉煌的厅内布满了东正教主要人物的壁画,不仅是教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普通观光者不可错过的看点。</p><p class="ql-block"> 走进教堂着实让人震撼:宏大的空间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程度让人无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教堂出来参观多瑙河与支流萨瓦河交汇处的【卡莱梅格丹公园】。这里曾是中世纪的军事要塞,至今古城堡与城墙耸立。游览【米哈伊洛大公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贝尔格莱德胜利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第10天).</p><p class="ql-block"> 行程的最后一天(自由活动)我们选择到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遗址。</p><p class="ql-block"> 25年前的“五八事件”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站在这旧址纪念碑前心潮澎湃,历史的一幕再次浮现:</p><p class="ql-block">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发生于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悍然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通讯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发表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25年前的今天,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中国人民珍视和平,但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p> <p class="ql-block">  缅怀烈士,记住这笔血债!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p> <p class="ql-block">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4日),是南斯拉夫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不仅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总统,还是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南共联盟)的总书记和主席,更是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元帅。铁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战后创建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制定了“积极共处”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成为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的重要人物。</p><p class="ql-block"> 铁托出生于克罗地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曾加入奥匈帝国军队,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俄军俘虏。在俄国期间,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参加了十月革命。1918年,铁托加入了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南斯拉夫支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0年,他回到南斯拉夫,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党,并积极参与了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活动。</p><p class="ql-block"> 铁托的革命生涯充满了坎坷和斗争。他曾多次被捕入狱,但始终坚定信仰,不屈不挠。1937年,他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总书记,开始领导全党进行反法西斯斗争。1941年,当南斯拉夫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他担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总司令,指挥了多次重大战役,最终配合盟军解放了全部国土。</p><p class="ql-block"> 战后,铁托在南斯拉夫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担任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总统。他提出了“铁托主义”,主张南斯拉夫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苏联的干涉和控制。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铁托还积极推行不结盟运动,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等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一起,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铁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英雄气概。他不仅是南斯拉夫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的杰出代表。他的逝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哀悼,他的政治影响也一直延续到南斯拉夫解体之后。铁托的一生是南斯拉夫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篇章。</p> <p class="ql-block">  铁托铜像</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贝尔格莱德!再见了塞尔维亚!此时耳旁再次响起了“啊,朋友再见”的雄壮又熟悉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出国游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这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不论是基础建设,交通,吃住,花钱等远不及国内便利。下了飞机,脚踏在祖国的土地上,团友们不由地感叹:啊!还是咱们国家好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