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鹿方鼎 </b></p><p class="ql-block">商代晚期青铜器,收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5年河南安阳武官北地1004号墓出土,此器长方形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高73.2厘米,口长64.4厘米,宽45.6厘米。</span>深腹平底,圆柱形空足。口下饰一周龙纹,四面中央饰牛角兽面,两侧立鸟,足饰兽面纹,三角纹。此鼎出自商王陵,底部有牛纹。</p> <p class="ql-block">阮元曾说,"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先王之制器也,齐其度量,同其文字,别其尊卑,用之于朝觐燕享,则见天子之尊,锡(赐)命之宠,虽有强国,不敢问鼎之轻重焉。用之于祭祀饮射,则见德功之美,勋赏之名,孝子孝孙,永享其祖考而宝用之焉。"</p> <p class="ql-block">商人重酒﹣觚爵组合,周人重食﹣鼎簋组合</p><p class="ql-block">列鼎制度:</p><p class="ql-block">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可用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王孙满对曰:"..……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p><p class="ql-block">它既是技术的也是艺术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它记录着技术发生发展的历程,也书写着政治、宗教和礼仪含义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b>了解一下三星堆的青铜神树</b></p><p class="ql-block">不仅是古代艺术的杰作,更是古蜀文明的重要象征,反映了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和崇拜。</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先秦青铜器占统治地位的成形方式:陶范铸造(块范法,piece-mold casting )</b></p><p class="ql-block"><b>陶范铸造:</b>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成分要求的液体并倾倒入预先制好的陶质铸型中,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几何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能的器件的工艺过程,是中国青铜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成形工艺,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p><p class="ql-block"><b>铸型</b>通常是的带有内部空腔的封闭实体,空腔即为待铸物体的形状。</p><p class="ql-block"><b>铸型</b>通常是<b>由范、芯以及芯撑组合而成</b>的带有<b>内部空腔的封闭实体</b>,空腔即为待铸物体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夏后开使蜚廉采金于山川,陶铸之于昆吾。"(《墨子·耕柱篇》)</p><p class="ql-block">"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p><p class="ql-block">(《庄子·逍遥游》)</p> <p class="ql-block"><b>殷墟和三星堆青铜器 的合金成分</b></p><p class="ql-block">殷墟青铜器,锡含量高;</p><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器,基本上是锡铅青铜,而且铅高。</p><p class="ql-block">从二里头到晚商时期,王都偏向锡青铜的多量使用,也许表明王都拥有的锡料多于周边地区。</p><p class="ql-block">从器物功能上来说,不需要那么高的含锡量,但是,含锡量高器物的金属光泽发亮,更漂亮,更象吉金。</p> <p class="ql-block"><b>矿料来源与铸造地</b></p><p class="ql-block">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成都平原在商代处于以商周文化核心区域为中心的广域资源流通网络中;这个原料目前来自哪里还存在争议。</p><p class="ql-block">尽管使用了相同的原料,但三星堆青铜器可能存在多个铸造地,面具、立人、神树等非容器类铜器,被认为可能是当地生产的,但对那些商式青铜容器的铸造地,存在争议。</p> <p class="ql-block">这个漏孔是泥芯撑形成的孔洞,是与技术直接相关的,并且漏孔对着范线,这是早中商的特征。殷墟(晚商)这个都不见孔洞了,更别说这么大的孔洞了,就圈足,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做法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殷墟青铜器的圈足泥芯更多使用芯头定位,因此往往没有使用泥芯撑定位遗留的孔洞。</p> <p class="ql-block">图中这个铜罍制作是非常复杂的,竖分五层横分六块,共计需要30块外范,从中可以看出商代青铜制作技术的高超。</p> <p class="ql-block">早商的方鼎,需要这样多块分铸,像拼积木一样,说明大方鼎这种器物是很难铸造的;到了晚商,像800+公斤的司母戊鼎除了耳朵是分铸,其它都是浑铸的,一次性浇铸成型,需要那么多的铜液,需要多人操作,从组织管理、生产实施都是非常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