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医圣张仲景(东汉)——四大名医之首</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医光华悬日月</b></p><p class="ql-block"> 司马策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西医体检数据准,医患算计各猜想。</p><p class="ql-block">好歹输液沉渣聚,小病大治废商量。</p><p class="ql-block">血管堵塞搭桥过,哪如清淤流更长。</p><p class="ql-block">高价化疗杀肿瘤,人病难分谁先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单方易生抗药性,治标有法治本盲。(1)</p><p class="ql-block">治病多用化合药,祛病后遗脏腑伤。</p><p class="ql-block">脚痛治脚哪管腿,隔岸观火各不帮。(2)</p><p class="ql-block">慢性疑难不识病,终生服药困虎狼。(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钱后治签协议,生死无责律师忙。</p><p class="ql-block">医药暴利生意好,产销发明事业昌。</p><p class="ql-block">新贵伴随殖民起,炮舰外交霸旗扬。</p><p class="ql-block">依附科技二百年,利弊共存闯各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中医望闻问综合,脉切两腕论八纲。(4)</p><p class="ql-block">三指辩症寸关尺,八法调身理法方。(5)</p><p class="ql-block">脏腑情志唇齿依,天时地利弟兄商。(6)</p><p class="ql-block">君臣佐使配和谐,针灸补泻调弱强。(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生百草复方合,人遵大道流水长。(8)</p><p class="ql-block">四气通窍走经络,五味入脏和阴阳。(9)</p><p class="ql-block">急则治标缓治本,对症下药调经方。(10)</p><p class="ql-block">人主药仆升正气,统兵方药战沙场。(1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病重点是治人,若想健康先预防。</p><p class="ql-block">药食同源传圣贤,百姓常煲滋补汤。</p><p class="ql-block">良效简省少后遗,医养联手保健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福佑中华千百代,流传东亚五洲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药王孙思邈(唐代)——四大名医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西医心醉数术器,身困群山失远方。(12)</p><p class="ql-block">机械思想直来去,生物医学低维忙。</p><p class="ql-block">人似动物鼠试药,身如机器手拆装。</p><p class="ql-block">强在驾车弱识路,善辨黑白不抓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本金铐控医药,营销花语软脊梁。</p><p class="ql-block">病监医院被绑架,钱贡天使贿阎王。</p><p class="ql-block">重利轻义医患斗,贵病贱人慈善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显学谋利打异己,流水复制教学香。(13)</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药圣李时珍(明代)——四大名医之一</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中医原理出易经,阴阳五行定总纲。(14)</p><p class="ql-block">医典师承临床好,生命哲学宇宙场。(15)</p><p class="ql-block">经穴织网连天地,气血推流接大荒。(16)</p><p class="ql-block">一通百通人事和,身心平衡造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为良相退为医,文人通易善岐黄。(17)</p><p class="ql-block">系统直觉悟道远,良效莫测益寿昌。(18)</p><p class="ql-block">天地人和相生好,无为而治是妙方。(19)</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去粗取精继祖业,开疆迭代写新章。</p> <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西药杀菌敌我损,中药调人生态康。</p><p class="ql-block">西医清楚催命短,中医糊涂养寿长。(20)</p><p class="ql-block">西学简明局部优,中学博大整体强。</p><p class="ql-block">风云碰撞惊雷雨,和合光照暖无疆。(2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摩天巨树生华夏,墙内开花墙外香。</p><p class="ql-block">甲午硝烟黑国手,导师宏论赞岐黄。(22)</p><p class="ql-block">霸权难阻中华梦,文化可服四海邦。</p><p class="ql-block">待到鲲鹏腾浪起,追风碧海退天狼。(2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5,1,4 初稿为五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2,12,25 大改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3,1.23.改为七言(三四月润色)</p> <p class="ql-block">缘起:</p><p class="ql-block"> 2008年前后某年,笔者海外回渝探亲,独居大渡口香港城,一日早晨,突然下腹疼痛如裂,急下楼欲求医,奈何地狱疼痛,卷曲如蚕,无力行走,同楼某女士见状,心生恻隐,急驾车送重钢医院,查明:结石堵塞膀胱与尿道之间。若用西医:要么伤身,微创开刀取石;要么昂贵,声波碎石排尿。无论如何,至少数千近万。</p><p class="ql-block"> 幸得某先生提醒:中成药“桑菊饮”可化石。卖两盒24元,仅服一盒,翌日石化小颗粒,随尿排出! </p><p class="ql-block"> 感念善心帮我的陌生女士与先生,奈何人事变迁,无缘找到再次面谢,实为失礼遗憾! </p><p class="ql-block"> 另:</p><p class="ql-block"> 笔者家姐先后两次患头手顽疾,四处求助西医,成年治疗无效;找黄桷坪桐君阁药房某八十老中医,三副汤药,疗效显著,三月痊愈,至今未发。两相对比:中医简单良效,不伤身少花钱,真乃仁心慈术,平民百姓之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附记:</p><p class="ql-block"> 五言句,总感骨多肉少、力有不逮;七言句,就显骨肉丰满,读写畅快。</p><p class="ql-block"> 该诗难度较大,这是笔者古体诗创作中一次艰难尝试,到此花费不少功夫。笔者并非中医或西医专业人士,幸得平日薄积常识,故敢大胆探索。</p><p class="ql-block"> 以诗论医,深知殊为不易。效果如何?读者慢品细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华佗(东汉)——四大名医之一</p> <p class="ql-block">注解:</p><p class="ql-block">(1)单方:西药为化学合成药,多为单剂组方。单方,容易被病毒识别,而自动升级产生抗药性,因此必须加大剂量,这对病患产生危害,直至基本无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标:是指病理产物,本:是指引起病理产物的部位的症状,比如咳嗽有痰,痰是咳嗽的产物,是标。咳嗽是发炎引起的,发炎是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化合药:西药大多是由化学合成药,而且在治病同时会伤及人体脏腑,留下后遗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慢性疑难:慢性病、疑难病。例如:前列腺炎、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西医无法治好,只能让患者终身服药控制,赚你一辈子的钱;癌症,就放化疗,常常是癌细胞没杀死,人先杀死。有些疑难病,西医根本不知道不认识。如:痛风、肩周炎,蛇缠腰、鬼剃头等。对疑难杂病,中医疗效很好,不但可治标也能治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八纲:中医术语。阴阳、寒热、虚实、表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寸关尺:手腕上三个穴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指:中医用三指触摸病患左右两手腕的寸关尺穴位,查脉辨别症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法:中医治病八种方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法方:原理、方法、药方。中医看病辩症治病全过程,就是运用:理法方药的过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脏腑: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p><p class="ql-block">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p><p class="ql-block">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人的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对人体亦有利有弊。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p><p class="ql-block">天时地理:时令节气和地理位置。中医认为,疾病产生和治疗,要考虑人与天时地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君臣佐使:中药方剂配药术语。原意:君主、大臣、僚佐、使者四种人,各起不同作用。方剂中,各种药作用不同,须要合理搭配,药效和谐才可奏效。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补泄:针的旋转方向不同,可以分别起到补或泄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百草:代指中草药。 </p><p class="ql-block"> 复方:中医配药几乎都是几味药以上组成复合方剂,每味中药含有几十种不同成分,一副药共计几十上百种成分,病邪几乎不可能识别并产生抗药性,中药的好处:温和有效,毒副作用小。 </p><p class="ql-block">(9)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同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p><p class="ql-block">鼻子感应的气味,可以走人的七窍,并通达经络,起到调理人体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味: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p><p class="ql-block"> 舌头感觉的味道,可以通达人的五脏,起到运输和调节作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气五味: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0)经方:千百年流传的经典药方。 </p><p class="ql-block">(11)正气:中医的“正气”,指的是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有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中医正气包括了营、卫、气、血、精、神、津、液和腑脏经络等功能活动。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是:人的正气充足,就不会生病。所以,治病时患者是主人,提升正气驱除病邪主要靠人本身;药物是仆人,只是帮助主人提升正气驱除疾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方药:药方、中药。统兵:对不同处方与中药的组合运用,如将军统帅士兵驰骋沙场。 </p><p class="ql-block">(12)数术器:数据、技术、仪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显学:是指一时在社会上处于热点的、显赫一时的学科、学说、学派。 </p><p class="ql-block">打异己:从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国门后,西医为了占领中国庞大的市场谋利,恶意颠倒黑白,抹黑打压中医,污蔑说中医不科学是迷信;中国国民党政府中的疑中医崇西医派甚至要立法取缔中医。在此后的一百多年直到今天,中医还一直被中外西医利益集团联手打击,让颐养中国百姓几千年的文化珍宝生存艰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水香:西医在医学的教学方法如同生产可口可乐的流水线一样,大量复制,医学院和从事西医事业的老师和学生,会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高收入,是非常吃香的谋生手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易经》: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周易》,简称易,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传为西周的周文王姬昌和儿子周公姬旦所著,并因为孔子为《易经》撰写了《翼传》并加以推崇而广为流传。《易经》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它运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论,用八卦的组合排列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分析解说,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也被称为:中国百经之源,诸子百家理论都从中吸取了营养,对中国文化的启蒙与发展,对中国人的性格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教化作用。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阴阳:中国古代哲学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既对立又互相消长的矛盾。如动的、热的、强的为阳,静的、冷的、虚弱的为阴。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行:也叫五行学说,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p><p class="ql-block"> 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中医认为,人体内各种矛盾对立关系如果阴阳失调则生病,如果阴阳平衡则健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5)医典:前辈圣贤所著的经典书籍。比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命哲学:中医是涵盖了天地人多种关系的综合性的生命系统学和统计学,也是经验科学和实证科学的集大成,是用中国的哲学巨著《易经》《道德经》中有关阴阳和五行的理论,去指导建立起来的生命哲学,所以中医不但是科学的,而且达到高于一般科学的哲学宇宙学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师承:中医传统教学方式,是非常严格的师傅带徒弟方式,先收外弟子,待考察人品和才干合格后,再收为内家弟子,其中最优秀者,选定为本门派绝学的传承人。 </p> <p class="ql-block">(16)经穴:经络、穴位。气血:阳气、血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穴位:也叫做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在《山海经》中,大荒指的是时空中历史的远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7) 通易:通晓《易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进入朝廷,争做良相救天下;退隐江湖,争做良医救百姓,故中国历史上不少官僚和诗人作家也是中医,不少中医也是诗人作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著有《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等八九本专著。唐代大诗人杜甫,长期种药卖药谋生,中医也熟稔于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官至太守、礼部尚书(市长、文化部长)他不但有着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而且著书立说,传世有《药诵》《服胡麻赋》等五本著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南宋大诗人陆游,种药养生,也是名医,他还在老家绍兴为人看病。 </p><p class="ql-block">明代大医家李时珍,不但是名医,著有《本草纲目》《七经八脉》《频湖脉学》等八九本专著,也能诗善文。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明清的傅青主,是诗人书法家,还是中医名家,尤其擅长妇科,他最著名中医著作是《傅青主女科》,还有《傅青主男科》(据说已经失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岐黄:黄帝和岐伯。中医宝典《黄帝内经》,以皇帝和岐伯的问答形式写成,歧黄之术代指中医医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直觉:指直观感觉。中医辩证,依靠医生建立在理论、经验和技能基础上的专业直觉,悟性高的中医,运用其专业直觉去辩证,其定性的精准常令西医器械望尘莫及。 </p><p class="ql-block">莫测:两层意思:其一,不靠数据测量,而靠医患感觉;其二,深不可测,非器械可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相生:中国古人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互相生发以及互相克制的关系;后引申为物质之间辩证关系是:相生或者相克。中医认为:给患者治病调理时,无论是天地人相互关系,还是药方中的各味中药的相互作用关系,只要相互融洽调和,就会相互成就生长、彼此救助,这样的组方才是完善良好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无为:指中国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术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无为”的态度用于政治的政策方针,政府无为,百姓自治,最后是:事无事,为无为。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指君主不与民争。用在指导中医:就是治病调病时,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相互作用关系,不要乱作为,不过分治疗干预,适可而止就是最好的调理治疗方法。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清楚:西医治疗疾病靠仪器检测,其数据让人清楚明白,同时因明白就恐惧易死。 </p><p class="ql-block">糊涂:中医无数据检测,靠医患直观感觉感知病症和治疗效果如何,似乎过程糊涂,却使人活得更长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1)和合:和合文化。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了个人的内外和谐、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以及人和自然和谐的多个层面。“天人合一”其实是一种矛盾统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甲午硝烟:指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代表近代列强入侵中国的屈辱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医和中国文化被贬低污蔑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导师:毛泽东主席。他在1958年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3)鲲鹏:出自庄子的《逍遥游》,鲲鹏由鱼化鸟、怒而飞且抟扶摇而上的三次飞跃过程,就是人摆脱欲望束缚,向物我两忘境界靠拢的过程,也正是朝向与道同体的无待境界进发的真正开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碧海:青天。 </p><p class="ql-block"> 天狼:天狼星,是大犬星座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恶星,比喻:侵略、霸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司马策风,2016年 于重庆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司马策风,2009年于加拿大温哥华住家附近</p> <p class="ql-block">司马策风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长重庆,后入加籍,北美中西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加拿大大华笔会副会长、加拿大华人电视台特约时事评论员、加拿大“哈哈镜”喜剧团编导主演,重庆新诗学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曾任北美大型纸质诗刊《北美枫》编辑,加拿大《大华商报》文艺副刊编辑,先后任《汉诗》、《人之悠远》、《酷我.北美枫》等四家中外文艺网刊编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职业身份:前加拿大康福特国际连锁酒店高管、创意设计师、战略策划者、职业经理人。业余身份:作家诗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已出版专著《阳光下的翅膀》、《司马策风抒情诗选》、《文化行吟》,即将出版《麻辣俏皮话》、《红枫雪梅》。</p><p class="ql-block"> 现代诗《重庆火锅》,于2007年入选欧洲华人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乡恋》,2016年荣获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并入选《2018年重庆新诗日历》。</p><p class="ql-block"> 小说《癌》,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中国“银花杯”征文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小说《失落的胡须》荣获2018年“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艺术节年度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海内外发表诗文作品百万字以上,有诗歌散文多篇入选中外各种诗歌散文选本。</p><p class="ql-block"> 另著有工商、文娱策划书多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