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大医院介入科周记----左股总-股浅-股深动脉血栓闭塞性病变腔内介入治疗一例

刘强-介入科医生

股总动脉由于特殊的解剖和力学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介入治疗的“禁区”,开放手术是该部位病变最常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改变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策略,使其逐渐成为了许多复杂病变的一线治疗方式。 近期一例股总-股浅-股深血栓闭塞性病变行全腔内介入治疗一例。<div>  <font color="#ed2308"><b>病例资料</b></font></div><div><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font color="#333333">患者</font>男性,66岁。左下肢活动后疼痛伴冰冷两天入院。</div> 现病史:两天前(2024-5-22)患者在田里撒化肥后出现左下肢疼痛,皮温低,休息后可缓解。外院彩超提示:左下肢动脉闭塞。<br> 入院查体:右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左侧触诊搏动不清,左下肢皮温低,右侧皮温正常,左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微弱,右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正常。<br> ABI:左侧未测出,右侧0.97。<br> 既往史:冠心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br> 术前下肢动脉CTA提示:左髂总动脉重度狭窄,左股总/股深/股浅开口闭塞。横断位提示血栓形成可能。 术前讨论:<br>  1.左髂总动脉重度狭窄,狭窄近端呈瘤样扩张,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br>  2.左股总/股深/股浅闭塞,结合急性缺血病史,考虑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栓形成或由近端血栓塞所致。因术前检查无房颤及瓣膜疾病等心源性栓子证据,故考虑左髂总动脉瘤样扩张血栓形成可能系栓塞来源。<br> 3.发病以来,患者左小腿皮温低伴活动后疼痛,考虑为急性缺血,临床分级Ⅰ级。<br> 4.治疗策略:<br> a.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他汀、扩血管治疗。<br> b.计划行左髂动脉支架置入。左股总/股浅/股深动脉血栓清除+POBA+DCB+补救性支架。<br> c.根据术中导丝反馈情况选择具体干预方式。<br> d.做好围手术期抗栓管理方案。 动脉造影提示:左髂总动脉重度狭窄伴近端瘤样扩张。左髂内动脉闭塞。左股总/股深/股浅闭塞,血栓形成可能性大。 导丝通过病变顺利,考虑为血栓形成。 Rotarex行股总-股深动脉血栓抽吸,抽吸后见左股深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Rotarex抽吸股浅动脉,抽吸完成后可见股总夹层,股浅开口狭窄,近段纵行条状充盈负影,考虑为血栓机化。 5*80mm球囊扩张股总-股浅动脉,扩张后血流尚可,5分钟后股浅动脉开口再次闭塞,考虑弹性回缩。 5*80mm球囊扩张股总-股深,扩张后见股总夹层,股深开口改善,股浅开口闭塞。 6*60mm球囊扩张股总-股浅,扩张后见股浅血流改善,股深开口闭塞。术中考虑,如不置入支架,股总-股浅-股深血流不能得以有效维持,会出现短期闭塞可能。谨慎权衡后,决定行左股总动脉支架置入术。 6mm*100mm支架置入,6mm*60mm球囊后扩。股总-股浅血流良好,股深动脉闭塞。 穿网眼4mm*100mm球囊股深开口扩张,扩张后血流显著改善。 6mm*60mm球囊扩张左髂总动脉,置入8mm*60mm支架。 再次评估左下肢动脉血流通畅,左股深开口残余狭窄,远端灌注良好。 术后评估<br> 术后即刻: ABI:左侧0.97,右侧1.14。<br> 术后第二日:左下肢皮温回升至正常,静息痛显著缓解,双下肢无肿胀。双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良好。ABI:左侧0.93、右侧0.98。<div><br>  术后药物:<br>  1.阿司匹林100mg/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br> 2.出院后过渡至阿司匹林100mg/日,利伐沙班10mg/日,一个月后更改为阿司匹林100mg/日,利伐沙班2.5mg,bid。<br> 3.积极药物治疗,控制血管事件危险因素。</div> <p class="ql-block">  术后3-6个月随访,支架内通畅,左股深动脉近段中度残余狭窄,血流良好。</p><p class="ql-block">  患者无相关左下肢缺血临床症状,目前口服阿司匹林100mg/日+利伐沙班2.5mg,bid行双通道抗栓治疗。继续随访中。</p> <font color="#ed2308"><b>小结</b></font><div><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font color="#333333">股总动脉</font>(common femoral artery,CFA)粥样硬化闭塞症多为弥漫性、偏心性的重度钙化病变;同时,CFA病变常合并髂动脉和/或股浅动脉、股深动脉病变。CFA随着髋关节屈伸大范围活动且跨越腹股沟韧带。此外,CFA是腔内治疗的常用入路和旁路转流的常用靶血管。</div><div>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及应力特点,使得其腔内治疗的实施一直颇具挑战。在血管外科学界,对CFA区域的腔内治疗策略持审慎态度。 </div> CFA病变分为4型[1]:Ⅰ型为CFA延伸至髂外动脉的病变,未累及股动脉分叉;Ⅱ型为孤立的CFA病变,未累及股动脉分叉;Ⅲ型为CFA同时累及分叉处的病变;Ⅳ型为位于CFA的人工血管吻合口部的病变。 既往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被推荐为治疗CFA病变的首选方法,无论是单独实施动脉内膜剥脱还是作为复合手术的一部分。然而,随着腔内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采用腔内技术治疗CFA病变。<div>  1.腔内治疗--介入无植入。2024年,美国Shammas NW等[6]报道了血管内碎石术治疗CFA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iv><div> 2.腔内治疗-支架植入。2022年,加拿大Tao MJ等[7]回顾性分析2011.1.1至2019.12.31期间有69名患者接受累及CFA病变的腔内治疗。其中13名患者共植入15枚SUPERA支架,无支架断裂。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100%。</div> 2024年5月29日于德国莱比锡召开的血管介入治疗大会(LINC 2024)上,众多专家就CFA的外科与腔内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并借助最新的研究数据,对腔内治疗CFA疾病的潜在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div>  来自伦敦西部血管和介入治疗中心的Martin Malina教授对CFA疾病的两种治疗方式——腔内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内膜切除术进行了深入比较,并提出观点:CFA支架植入术的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而CFA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效果则未达到预期。</div><div> 在血管外科中,通畅率是衡量手术效果的关键指标。支架植入术因其在一期通畅性上取得的满意结果而广受认可。与传统的内膜切除术相比,支架植入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创伤、更低的感染风险、更少的出血和假性动脉瘤并发症,以及更少的系统性并发症。这些优势使得支架植入术成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在对CFA一期通畅率的比较中,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切除术在术后6个月内展现出相似的通畅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手术方式的通畅率开始显现差异。术后一年时,支架植入术的通畅率变化很小,而内膜切除术的通畅率则有明显下降。到了术后两年,支架植入术的一期通畅率在数值上优于内膜切除术。</div> 总的来说,考虑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外科内膜剥脱术作为股总动脉血运重建的金标准正在发生变化。CFA病变的内膜切除术的治疗结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良性和有效。现代腔内治疗技术,如定向斑块切除术(DAART)、血管内碎石术和支架植入(联合或不联合DCB)有可能取代特定病变形态下对内膜切除术的应用。但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