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之外 无边之城</p><p class="ql-block"> 本次湘西行的重点是茶峒,这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真正的边城,正是在茶峒,从文先生完成了《边城》。</p><p class="ql-block"> 茶峒,成就了《边城》</p><p class="ql-block"> 《边城》,名扬了茶峒。</p><p class="ql-block"> 茶峒很小很小,却闪耀着文学的万丈光芒。让人们记住了这个鸡呜三省的边城之地。</p> <p class="ql-block">走进茶峒,青山秀水一帘幽梦,顿觉神清气爽,洗去我一路劳顿风尘。远山如黛,树影婆娑,全倒映在清水江中。没有凤凰古城的喧嚣和五光十色,这里就是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也只有这样的一方水土,才能养育出从文先生笔下,清纯羞涩、活泼健康的翠翠姑娘。</p> <p class="ql-block"> 我漫步在清水江畔的河街上,沿江的吊脚楼还是从文先生笔下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被木棍支撑着的座座吊脚楼,可曾是从文先生《边城》里,盛大节日瑞午时,观看赛龙舟,抢鸭子的最佳观景台?那清翠碧绿的清水江,可曾是书中女主翠翠洗衣的河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我住的民宿20米远,便是沈从文先生在此完成《边城》的旅居之地。</p><p class="ql-block"> 这里清秀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民风成为小说的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乡土情怀的世外之地,展现了湘西的美丽和宁静。也是沈从文先生对三十年代纷繁复杂,动荡乱世中,心中理想化乡土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纯真爱情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对小说的结尾句感到凄美: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p><p class="ql-block"> 时代过去近百年,农耕社会己变成了信息时代。这种纯朴的民风还在吗?这种纯真的爱还在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上《边城》中所描写的翠翠爷爷从事了一生的摆渡船一一拉拉渡,前往“翠翠”岛。</p><p class="ql-block"> 翠翠岛是清水江中的一个小岛。经黄永玉老先生的艺术创造,《边城》成了一本打开的书,立在茶峒这个养育了翠翠的土地上。翠翠和她的小狗阿黄的塑像就在小岛的端头离书不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书中穿过,“书页”上就是小说的文字或插画。游走其间,犹如再次阅读这本小说。一书一世界,如诗如画,化身书海同行人,实在很有创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回拉拉渡,离开翠翠岛,走进渡口山坡上翠翠的家。路边的黄狗,你可还记得翠翠姑娘?</p><p class="ql-block"> 翠翠与爷爷还有阿黄相依为命,爷爷摆渡为生。简陋的家却是翠翠温暖的港弯。屋后的白塔在爷爷去世的晚上轰然倒塌。孤苦的翠翠从此开始等待那个不知道会不会回来的人。</p> <p class="ql-block"> 《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充满乡土文学气息。</p><p class="ql-block">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p><p class="ql-block"> 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时光之外,无边之城,这里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还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一一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交汇处,三省在此都有边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湖南这边的边城茶峒,花5元钱,2分钟,我便渡到对岸重庆秀山的边城洪安。</p><p class="ql-block"> 一幢极有年代感,象一个碉堡式的红色建筑特别醒目的立在渡口。上书四个伟大及伟人的头像。</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游洪安,冷冷清清,简简单单,游人寥寥。</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称边城,但仅是地理概念,与茶峒《边城》毫无瓜葛。吊脚楼也还古朴,还有戏台。伟人的语录还保留多处。果然地处边城,时光比外面的世界节奏要慢一拍。</p> <p class="ql-block">我在重庆秀山的边城洪安,走着走着,转着转着,居然走到了贵州铜仁的边城松桃。</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建筑物构成的场镇或村落,只有青山和绿水,还有国务院1997年立下的界碑。</p><p class="ql-block"> 贵州也得去逛一下呀,坐上小船,驶向贵州,不远处的石礁为界,船只能行至此地。也算看了贵州的山,贵州的水,贵州岸上的树林。</p><p class="ql-block"> 至此,走完了三省,又回到我茶峒的客栈。</p><p class="ql-block">一脚踏三省</p><p class="ql-block">一口吃三省</p><p class="ql-block">一江流三省</p><p class="ql-block">一日游三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边城茶峒漫游了两天,心中一直疑惑着一个问题,何以圆形的边城宣传标志,都缺失了一块?</p><p class="ql-block"> 查询资料不得而知,我在心里思索,最大的可能性是:不圆满。</p><p class="ql-block"> 边城是沈从文心中理想的桃园,那是人性居住的美好之地,是纯洁爱情产生的理想之地。但却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这是一种不圆满。</p><p class="ql-block"> 就连作者本人的爱情与婚姻也不圆满。拼尽全力,死缠烂打追求张兆和成功结婚,却仍被自己的婚外情困扰,哪还有什么圆满。</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是一种遗憾。当然,他并没有与那个时代擦肩而过,他让更多人认识了湘西,了解了那个时代湘西淳朴的民风民情。《边城》一书在1988年评为诺奖,但诺奖只能颁给在世的作者,而从文先生恰恰在该年去世。与诺奖失之交臂,总归也不圆满。</p><p class="ql-block"> 家乡故园,是人们灵魂的皈依处,“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人生、爱情也会不圆满。</p><p class="ql-block"> 我走不出《边城》的故事,我愿意记住那些温暖善良的人,那些纯洁含蓄的爱情,那些边城的纯朴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我也认同人生的不完美,接受世上的不圆满。人生充满了美丽与哀愁。再见,茶峒!</p> <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