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高衔接:名师工作室引领语文教学新实践刘伶俐:萍乡市初中语文刘伶俐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

萍乡市初中语文刘伶俐名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11月22日,名师工作室以“读写贯通,落实初高中作文衔接实践”为主题的“送教下乡”暨乡村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顺利落下帷幕。2024年秋季,“三新”来了,立足“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我们初中语文老师要怎样教语文呢?作为萍乡市首届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我开始进一步思考语文学科要如何立足教学实际,落实“三新”,尝试贯通衔接之路。初步思考的结果是:学段衔接的重心是精准把握学情;学段衔接的抓手是精研课标与教材;学段衔接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素质。总之,初高衔接研究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体成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是初高学段衔接教学不能一厢情愿,仅凭某一种理念或方法,以为可以包治百病解决问题,而应把课标的理念与复杂的教学现实联系起来,调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综合施治,化解难题。</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学段衔接”的概念,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相应学段的教学内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健康成长。有关调查显示,初高衔接教学是当今基础教育必须积极探索的真空地带。</p><p class="ql-block"> 假设初中老师不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考的具体要求,高中老师不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中考的具体要求。老师们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也就很容易造成知识和能力上的断层和盲区。</p><p class="ql-block"> 感谢志同道合的朱小蓉老师愿意跟我主持的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动,率先垂范,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初高衔接好课《细漉珍珠,妙裁云锦——议论要言之有据》,并指导我完成了示范课《抽丝剥茧巧布局,理清脉络精论证——如何进行有效说理》。“她很有思想,我在她的作品里,看到了她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对学科的整体理解和对教学理念学生立场的坚守推进,这是难能可贵的。”(市高中语文教研员朱红梅老师语)。</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尊敬的市教研室主任汤华对工作室活动的睿智引领,让老师们越来越有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感谢市教研室陈峰主任对工作室活动的鞭策,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感谢市初中语文教研员黄英老师对工作室的悉心指导,专题讲座高屋建瓴,指引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感谢承办方彭高镇中学的鼎力支持,呈现出了乡村教师独有的教学风采。感谢经开区教研室陈海英老师及经开区各学校对活动的积极响应和高度配合。</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活动还将继续,我们将努力传递价值,启迪思考,分享经验。让老师们有获得感,让我们共同奔赴热爱的山海,拥有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