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与治务、忠惠马坑河溯源,在冯家堰意外发现明明永乐三年岁贡生、辟荐高州府同知冯骥甫的墓。 冯骥甫之墓 冯骥甫暨荣七公墓,皇清道光乙酉年仲春月谷立 墓碑上的“中垣冯氏碑志”表明此处另一个古地名“中垣”或“中源”,好别与“登垣”或“登源”。 近年改建的冯家堰 冯骥甫的后代世居沙溪两岸。 冯氏尊冯唐为一世祖。汉冯唐,生于秦二世,仕汉,文帝以勇略闻,九十岁拜车骑都尉,总管御林军,略不亚留侯、功不下萧曹、勇不后三齐,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千古名句赞扬。 江南冯氏尊冯唐二十八世孙慈明公为南迁始祖。慈明公,字无轶,南朝梁己巳年生(549年)。仕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摄江都郡丞,遇李密死节,赠吏部尚书、谥号壮武。与夫人徐氏合葬祁门二十都。子三,惇、怦、惮,居平江府(今苏州)。四十一世通公,唐德宗贞元三年生(787年),乾符元年(874年)避黄巢乱,迁歙县黄墩坂和留口,生三子彬、徽、徵。四十二世文徵公收巢有功,唐封兵部尚书,迁休宁冯村。子绍。<br> 安徽省休宁县冯村是浮梁县、东至县冯氏共同的祖居地,居住八、九代时间,后冯氏“人去村空”。为避方腊乱,冯氏自五十一世迁离休宁冯村,五十三世分别从祁门、婺源、浮梁迁往东至。 五十三世嘉公,钦授郎中。嘉幼与房弟丝(叔义公第三子)亲近,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冯丝迁建德桃源,冯嘉便自婺源迁建德登源(疑似今祠村)。其时,田地报荒,开挖内至方岭、外至清潭。冯嘉生子五,仁、义、礼、智、信;维公,叔智公第二子,字文理,宋淳熙七年(1180年)自祁门迁东流塔里。 <div>马坑河上游实宋朝冯氏开拓,今日花园乡桃源村、南安村,便由冯氏开发。<br></div><div>冯氏在桃源经营九代近二百年。</div> 五十六世冯骥先,宋理宗淳祐元年生(1241年),元祖至元元年(1264年)甲子科状元阮登炳榜进士,宋庆宗咸淳三年(1267年)官南康军星子县尉。冯骥甫,明永乐三年(1405年)岁贡生,辟荐高州府同知;子孙世居南安冯家堰。<div>五十七世万一公,丝公四世孙,中前丙子科(1336年)举人,任梧州通判。<br>五十八世冯勉,生于元武宗庚申年(1308年),十四岁入县庠,二十一岁中解元,明年庚午(1330年)科发王文烨榜进士;官清江县丞,升韶州路推官,转升翰林。<br>五十九世仁公后裔冯尚五(冯勉之子),元顺宗元统元年(1333年)癸酉二月初八日生,职授参议,因红巾烽燹迁埠头,为中垣里冯氏迁埠头始迁祖。<br>六十一世右一公,丝公九世孙,避红巾军乱(元大德四年,1300年)迁东参。<br></div> 冯家堰之水源自南边沙溪汪,今名老屋汪。沙溪北流汇入马坑河,谓之“双河口”。 往事越千年,桃源仙境开发者杳无音信。每年立夏日,尧渡镇东村冯氏族人前往桃源、南安祭祖。逢塚便拜,不辨墓谁,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