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江郎散人</p><p class="ql-block"> 自从看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书,就心心念念着想去李庄看看。84年前,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急时,流亡到这里的一大批中国文化精英,为延续中华文脉,投身文化抗战,谱写下动人篇章。为此,李庄被誉为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的“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深秋时节,机会来了。我和一群朋友踏上了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镇”的李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座千年古镇,离宜宾城东郊1 9公里,位于长江南岸坝上,被川南层层大山环抱。秋色染山林,江水绕镇流的景色,我们没驻足细瞧。而是急迫地追寻大师们当年踪迹,去倾听他们读书报国,科学救国,文化抗战,延续中华文脉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导游小范先把我们带到了“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这是我见过的最“牛”博物馆,镇前冠“中国”。</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时空仿佛把我们带进那战火纷飞的苦难岁月。</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军阀混战、积贫积弱的中国陷入铁蹄践踏之下。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华北、东南沿线的大学和学术机构被迫向西南迁移避难。国立同济大学在淞沪抗战中被日寇炮击夷为平地,师生仓皇逃离,一路流亡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八步,1938年12月又迁往云南昆明。刚落脚,又遭日军空袭,校舍被炸,学生致死。四年风雨,九省辗转,战火肆虐,无处落脚。于是,同济大学高层决定离昆迁川,找在宜宾的同济校友求援,拟在那里寻找一地落脚。但此时川南已人满为患,流亡之人如过江之鲫,无以插足。</p> <p class="ql-block"> 此事被李庄的士绅罗南陔获知。罗南陔是地方上说一不二的人物。他即刻召集当地权势人物到位于羊街8号的家中厅堂商议,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担当,大家认为李庄有条件也应该接纳同济大学来此落地。古镇李庄有“九宫十八庙”及周边几个大山庄,又靠长江交通便利。为表诚意,罗南陔当场起草了一份“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的十六字电报,发往昆明的同济大学。李庄人的这份电报注定记录史册。从此中国新的文化中心在川南悄然形成。</p><p class="ql-block"> 这边厢,李庄人着手挪神搬佛,腾出禹王宫、祖师殿、东岳庙、南华宫,整出肖家院子、刘家院子、曾家院子,麻柳坪、下麦坝、官山。所有寺观庙宇、会馆祠堂,民房私宅、公共用地,或让与,或租赁,或新建,以迎接同济学子。</p><p class="ql-block"> 那边厢,上万之众的同济师生翻越乌蒙山脉,渡过赤水河,溯江向李庄涌来,把仅三千多人口的李庄填得严严实实。同济师生终于在“日军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能安心放下“一张平静书桌”,潜心学问,科学救国。</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我们沿着铺着石板路的古镇老街,找到了设在祖师殿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又在江岸边找到了设在东岳庙的同济工学院旧址和设在南华宫的理学院旧址。1941年至1946年,同济的近万名教授学生,就是在这里,埋头治学,发愤读书,尽管环境简陋,生活贫困,度日维艰,但为了民族复兴,他们坚韧顽强,义无反顾,埋头在科技救国的使命之中。我们被一位位可敬的学者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童第周、叶毓芬夫妇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1月,著名的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的童第周来到李庄,受聘为同济理学院生物系教授,同时在医学院兼课。但这里连一架显微镜也没有,无法开展胚胎学研究。一日,他意外地在李庄的旧货摊里,发现一台德国造的旧显微镜,货主开价6.5万元,这相当于夫妻俩两年的工资。为了科研需要,他们举债典衣买回了这台显微镜。借用干电池、煤油灯,甚至窗台上的阳光、冬天雪地反光做实验,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克隆技术研究,并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他们的实验论文震惊了国内外生物界学者,被称作是“中国的居里夫妇”。</p> <p class="ql-block">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技史家李约瑟到李庄时,专门拜访昔日在比利时相识的朋友童第周,目睹童第周简陋的实验室,惊讶他能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完成高难度的实验并写出高水平论文,他不解地问童第周:“在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一定要到这样偏僻的山村进行实验呢?”</p><p class="ql-block"> 童第周答道:“因为我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 接纳了来李庄避难的同济大学师生的同时,按踵而来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这些机构落户在李庄的张氏家族住居地板栗㘭(栗峰山庄)和上坝月亮田。</p><p class="ql-block"> 于是,当代一大批中国文化精英集聚到李庄,如傅斯年、李济、董作宾、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等教授学者,他们在物资短缺、贫病交加的环境中,坚守着“科学救国、学术报国” 的信念,甘于清贫、淡泊名利地做学问、搞研究。国难当头,他们将使命置于生命之前,其凛然风骨在战火硝烟中撑起了文化与精神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著名人类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从1937年10月始,奉命押运中央博物馆筹备处保存的一百多箱国宝级的文物,辗转数千里,从南京西迁,1940年冬,转移到李庄安置在张家祠中。一路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其间两个女儿鹤徵和凤徵,因得不到及时医治相继病逝。在这种情况下,李济在李庄张家祠一蹲六年,一直整理研究殷墟文化考古工作。</p><p class="ql-block"> 董作宾是考古学家、甲骨学者,一直蛰居李庄板栗坳住处,将所有精力投入《殷墟文字乙编》与《殷历谱》编制中,常常在一盏煤油灯下伏案开夜车,对殷墟最后三次发掘出土的18405片有字甲骨进行逐片整理著录。《乙编》的问世,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贡献。同时,董作宾又在李庄简陋斗室中完成了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制《殷历谱》,通过甲骨卜辞考证殷商历法,由此再转推确切年代。1945年4月,《殷历谱》在李庄石印出版,被陈寅恪誉为“抗战八年第一书”。从此,董作宾(字彦堂)与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号鼎堂)齐名,被世人称为"甲骨四堂"。</p> <p class="ql-block"> 导游小范最后把我们带来镇郊外的上坝村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在一大水塘的旁边有一座普通的川南民宅,前后两个较大的院落,倒工字型地排着几间平房。这就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家和营造学社四五个学者办公和住宿之处。</p> <p class="ql-block"> 苦难的梁家,1937年从北京一路逃亡到长沙,不幸梁家遭日机轰炸,一家人差点丢了性命。九死一生逃过一刧,梁家捡起随身携带物品,挤上满是逃难人群的车子,颠沛流离又转移到昆明。不久为躲空袭,1940年冬,梁思成负责的中国营造学社,又随傅斯年领导的中央史语所西迁到李庄。从此,他们在这个院落度过了艰难的六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林徽因对生活的坚强和对事业的专注,真的让人感动和敬佩。旅途的劳顿和川南潮湿阴冷气候,使梁思成脊椎软组织灰质化日益严重,每日只能上身佩戴"钢背心"支撑着工作。而林徽因肺病复发,卧床不起。整个李庄缺医少药,贫病交加,几个月功夫,昔日民国多才多艺的美丽女诗人,变成一个憔悴苍老的病人。更大的打击是1941年,林徽因最疼爱的三弟林恒,在对日空战中壮烈牺牲在成都上空。此境情何以堪!</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卧病的林徽因。下图为梁思成的“钢背心”。</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这样的境遇下,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并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拼上性命,继续坚持着他们的学术事业。梁思成除了到处筹借资金,维持这个属于民间学术机构的营造学社外,其余时间和精力就是投入到撰写《中国建筑史》和用英文撰写并绘制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之中。梁、林夫妇一面讨论,一面用一台古老的打字机打出草稿。林徽因只要身体稍感舒适,就半躺半坐地在床上翻阅《二十四史》和各种资料桌籍,为书稿做种种补充、修改、润色工作。床边那一张又一张粗糙发黄的土纸上,留下了病中林徽因用心血凝成的斑斑字迹。</p><p class="ql-block"> 梁、林夫妇的朋友、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到李庄探望她们,被她们的坚毅精神深深感动,他感慨地说:“倘若是美国人,我相信他们早已丢开书本,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境遇上去了。然而,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却能完全安于过这种农民的原始生活,坚持从事他们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在李庄,卧病的林徽因就是躺在这张行军床上工作。</p> <p class="ql-block"> 苦苦坚守在李庄的这些大师学者岂止仅仅从事他们的工作,他们是存续着中华文脉!1946年抗战胜利后,这一群文化精英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学术骨干,到处生根开花,成为中国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知名学者。像梁思成回北京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林徽因、莫宗江、刘致平分别任讲师、教授。据不完全统计,李庄走出去的大师学者有42位成为中国两院院士,挑起科研的重担,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发挥巨大能量。</p><p class="ql-block"> 更可喜的是,避难在李庄的同济大学,抗战胜利北迁后,这科技的“种子”如天女散花在全国开放。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后来,文学院、法学院并入到复旦大学,随后成为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一部分。医学院成为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同济医院。动物系和植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系大部分并入复旦大学。电机系、机械系、造船系分别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等,不胜枚举。幸存下来的同济大学对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中国·李庄,真牛!</p><p class="ql-block"> 走出李庄,我在想,李庄是可敬的,这里有一方胸怀家国的黎民百姓;李庄是幸运的,这里有过一群耕耘中华文化的大师学者。再深想,中国的百姓是可敬的,有他们,国家不会亡;这群大师学者是可敬的,有他们,中华民族的文脉不会断!</p><p class="ql-block"> 2024、11、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