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旅游日记之一

锦书

<p class="ql-block">  和同学的江西之约,在那个特殊时期就说好了,等它结束,我们就去赴一场庐山之约。</p><p class="ql-block"> 其实那会西宁已经没有什么“状况”,只是同学约我的时候我怕会有突发状况,谨慎的职业习惯使然。我说,等一切安然,我一定陪你去玩到不想玩,那时,你也退休了,一切都在可控中。</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四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约了两年的江西行终于尘埃落定。</p><p class="ql-block"> 时间充裕,游刃有余,不用提前做计划,完全是想到哪便去哪的随意,我俩都是可随之人,便可有个随意之旅。</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江西行</b></p><p class="ql-block"> 若不是临出发前几天频频出现上饶的负面新闻,江西不用报团。无奈只好百度搜索勉强报了个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三清山</b></p><p class="ql-block">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p><p class="ql-block"> 原计划傍晚落地后直达市中心八一广场,瞻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到达南昌机场,大雨倾盆,到停车场几十米,冲进雨中,雨伞只能护上半身,裤鞋早已湿透。到达安顿的郊区旅馆,翌日午时阴雨霏霏中来到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三清乡的三清山景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那个央视里峰峦叠嶂、苍松叠翠的,有着奇峰怪石、流云飞瀑、还有那画面里最吸引我眼球的形态逼真的“东方女神”,那些仙境般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路上小憩,拍一拍南方的绿植,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也换一换审美的角度:那棵茂密于我们绿化带里的鸡爪槭,飘逸地垂在路边,上面还带着欲落未落的雨珠,清奇可爱。</p><p class="ql-block"> 雨雾蒙蒙之中,三清山真如仙境一般,云雾缭绕,飘飘渺渺、悠悠远远。可惜天公不作美,这里下着毛毛雨,不会湿衣,但直浸脖颈的那种。街上吃饭的时候,我看到了比花盆里大很多的杜鹃花,那神韵、那姿态,可是完全的变了!我以为,上了山会有更多更广能看见杜鹃的范围,心里有了那么点儿期待。</p><p class="ql-block"> 上得山来,苍松翠柏,宛若仙台。高山杜鹃没看着,高山玉兰树倒是看到了一棵,是广玉兰,云雨之中显得那么清爽,城里已谢的玉兰,在这半山腰突兀地开着,好像在高原的秋天见到了一朵晚开的海棠,婉约可爱、妩媚动人!</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中,看见了一座高耸的大企鹅样的模糊山峰,这是这里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不愧为“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险径逶迤接栈道,大峰壁立借雾翻。荒村野鹤写得实在是浅显具象,即有我感叹的窄窄的栈道接险径,又用空灵的“借雾翻”,将那一座座千米多高的山峰形容得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云雾加上雨雾,天空越来越暗,“巨蟒出山”和“东方女神”只能看到模糊的形象,拍不出来,只好装着雨雾里的美好离开,到山顶看一看黄山松一样的景致,开始步入下山的石阶。</p><p class="ql-block"> 下到山脚的广场,天空放亮,雨仍在似有若无地往脖子里丢,对面的山峦云缠雾绕,飘飘渺渺,等待聚齐的时间,雨洗后的黄婵与杜鹃清新地开在路旁高台上,一丛下面叶子绿上面叶子红的植物吸引了我:绿叶的茎秆绿色,红叶的茎秆红色。而且绿茎的上面就是红秆,红秆长出尺许,才是红叶,枝枝如此,无一例外。难不成一枝茎秆还要拎得这么清吗!</p><p class="ql-block"> 雨越来越大,广场上的红花檵木热烈地欢迎着这些陌生的来客。它还有一个别致的雅称:“纸末花”!</p><p class="ql-block"> 于红花檵木美丽的花语“幸福,相伴一生”里,我们离开了道教名山三清山,往婺源出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婺源篁岭——梯云人家</b></p><p class="ql-block"> 清晨,当我们到达离三清山一百公里外的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时,天空依然灰蒙蒙的。虽然这个季节油菜花已经败了,那倒不是问题,我们这里门源的百里花海够你看,从小地里的油菜花够你赏,油菜地里的大小蜜蜂都不知抓了多少,大公蜂的刺也不知“揪”了几根。也虽然看不了网上那红彤彤、黄灿灿的成片的晒秋盛景,能出来,必定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这一点毋庸置疑。</p><p class="ql-block"> 到了篁岭,我们首先坐索道来个空中揽胜,这里虽然是AAAA级景区,但更合我的口味:山上地域辽阔,青翠欲滴;山下徽派建筑整齐划一,让你联想到不远的隔壁就是黄山。坡上一片片的梯田,似有我读书时帮家里平整的感觉,田里快要凋落的油菜花,似是全家人徒手拔菜籽时一不小心一棵长得过于结实的菜秆,让我一个“狗坐蹲”坐在了地上,觉得好笑憋不住一声“噗嗤”刚出口,父亲拉了个黑脸以为我磨洋工玩,已经嘟囔开了,我吓得顾不上疼,赶紧起身继续开干,孩多劳力少的现实容不得秋收时有丝毫的马虎、丝毫的懈怠。</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1.花溪水街</b> </p><p class="ql-block"> 神思恍惚之际,索道到站了。映入眼帘的是对面云海掩映下的坡上连绵的梯田。</p><p class="ql-block"> 跟着父母修梯田,最后一次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们的梯田只是不大的一块,当作义务工来完的,没有眼前的这么密,这么大片。眼前茂密的树木一衬,那梯田,已没了记忆里劳碌的影子,有的,只是新农村乡村振兴号召下奔向富裕的号角,是惠农政策下已经搬迁的乡民们奔向小康的“旅游田”!</p><p class="ql-block"> 回身,就是绿树掩映下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依着山势而建的“花溪水街”,中央水流从上而下穿村而过,水雾缭绕,仙气十足的美丽水街,临水而居的逍遥,虽然这里并不幽静。来一趟村落天街仿古之旅,给平铺直叙的生活添一点点颜色,这便是此行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站在水街入口的台阶,拍着沿水而居的民房,留着古街的美景时,同学随着游人已下到古街抬头找阶上的我了。水汽氤氲,一路向前,两边的石阶平行而下,我俩一会儿在这边拍拍流水的石臼,一会儿在那边看看水中的绿植盆栽,一会儿瞄瞄村民家摆在门口的特色食品,一会儿又回过头欣赏路中央的那股清流。没多久,我喜欢的东西终于又出现了,那是一株淡粉色的杜鹃,就在水街上,就在我要抬脚的石阶旁边。大大的花朵早已抢了细叶的风头。这里是成树的杜鹃,虽然像我曾养过的粉色杜鹃,却是大了很多,营养充足,枝繁叶茂,因而显得敞亮了很多。正高兴呢,上了台阶看见了一抹亮色:一株黄色的杜鹃映入眼帘,它在这古老了五百年的水街上,陡然增添了一片绚丽,让人眼前一亮:它比粉杜鹃还耀眼,和古街的暗色互相映衬,让我疲乏的脚步变得轻盈起来,对着房檐一阵拍,衬着街巷一阵咔咔。紧接着,又是大红色的,同样是喜气洋洋地开着一簇簇,上面还有不知是露珠还是水珠,点缀其上。三种颜色的杜鹃花,弥补了想在三清山看到满山杜鹃的遗憾,也让我看到了大环境下本来贫穷落后的百年老街,在整体规划统一治理通上水之后的新面貌。旧貌换新颜,游客蜂拥来,石崖上另一株粉色杜鹃仿佛在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p><p class="ql-block"> 阳春四月里,它们扫尽了一冬的阴霾,扫去了年轮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古镇古桥,青砖白墙,水磨石阶,满街杜鹃,穿行在这水街的石板路,仿佛见证了水街的百年沧桑。</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2.古村天街</b></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路旁小屋的小年轻口味依次出现在视线里,古老的邮局出现在视线里:篁嶺郵驛,三叶爬山虎爬满了房檐爬满了墙壁,各式花篮点缀路旁,看见“晒秋”的路标,招呼同伴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段清清凉凉的林荫道,天气放晴,便看见了人们晒秋的场景。虽然不是秋天,以“晒”为“名”的篁岭,何能少了晒秋的景致呢!晒嘛,农产品,何时都可晒晒的。</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斜依山坡而建的岭上人家,被郁郁葱葱的绿树保护着出现在前方,脚下是一片竹竿搭起的晒台,上面大大的筛子里赤橙黄绿,各色的农作物此时成了游客们眼中的美景、点缀,红色的辣子黄色的谷,绿色的树叶作垫铺。人们有的拍起了篁岭的村貌,有的拍起了村头上空的云,有的拍着山里人家,有的拍了远处的梯田,年轻人,则大多拍着搞怪的表情,美美的自拍。我则再一次被远处的碧绿色梯田所吸引。那时候我想,同学是不是在说,就知道拍大自然,都不知给我拍拍靓照。说实在的,一来本人不善拍摆拍美女,二来一见自然脑子不够用了,只顾了咔咔,哪管好坏,更枉顾其他。恰此时,一棵尚未展叶的树出现在镜头前,叶子尚小,铺垫在远处的梯田前面,实在是一幅唯美的画卷,匆匆按下手机,效果却差强人意,多少令人遗憾,此一时,也确实有点后悔没有学学摄影。想到这儿,蓦然间发现镜头里又闯进了一片金黄,把它作为一个低和边,这才释怀了刚刚的遗憾,虽然我也只是个爱好者,自己的满意达到就好。</p><p class="ql-block"> 再留一张长长的梯田,我们便坐索道去花海寻芳。</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3.花海寻芳</b></p><p class="ql-block"> 远远看到坡上五颜六色的花海时,首先想到的是各色的三角梅。直到边拍边走到跟前,才发现心心念念的杜鹃又呈现在一块块的梯田里,这是我没有想到的。</p><p class="ql-block"> 出来的时候希望能看到杜鹃(是因为家里的盆花总是养不了一年,等不到二次开放,叶子就会干掉,躯干就会枯萎),但最初的可能是会在三清山。在这层层清晰的梯田里遇到,真的是始料未及,若不是年龄所限,真想离地蹦起来。</p><p class="ql-block"> 绿树掩映下,梯田里大红色、玫红色、黄色、白色、粉色、淡粉色依次绽放,百花争艳,绚烂了整个山坡,明媚了游人的心情,等我抬头,同伴已经和另一个游人在那里互相美拍了。她知道,我拍美拍不在行。</p><p class="ql-block"> 大片的杜鹃花田里远远地还是黄色最出彩。当然了,得有其它颜色相映衬,不然它也仅仅是野牡丹似的一株野花,登不了大雅之堂。我拍够了花草梯田,她拍够了美拍小视频,我们才心满意足地走向下山的长长的索道。</p><p class="ql-block"> 唯其长远,才又有了从高处欣赏梯田的机会:走到离地面不远的地方,拍的是树梢树缝里一溜一溜长长的梯田;走到离地很高的地方,拍的是那个走着摇摇摆摆的吊桥,以及吊桥旁鳞次栉比碧绿的梯田;来到山顶缆车开始下行了,看见了山林里的徽派民居、树林间看起来窄窄的两条公路;走到与对向线路并行时,拍的是圆圆的缆车,看得见对面的游客挥手致意,互示问候。</p><p class="ql-block"> 还没拍够的时候,缆车停在了半山欣赏油菜花海的地方,下来后按照箭头所示,来到一处不算太高的山顶。一条陡陡的斜坡通往下面的村庄,从山上看,大约有一公里。这是一条简易的路,应该只是游客从缆车下来看油菜花的通道,不是村民平常走的,他们的房子在下面,常走的路应该重新修了大马路。这里游客寥寥,只有三四个人,看完了风景往上走。往下一看,村庄底下的山坡地势颇陡,开辟成了梯田,就不显那么陡了(这个我是亲历者,比较有发言权)。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油菜花已经开败,慢慢变成油菜籽,一个湾数十片梯田,又一个湾还是数十片梯田,期间偶有羊肠小道,点缀一下渐黄的油菜地。</p><p class="ql-block"> 拍完了山坳、拍完了山梁、欣赏完了梯田往上走时,又有几个游客从山上下来,可能是像我一样不怎么想看油菜花,又想猎奇意外收获的游人吧。</p><p class="ql-block"> 上山走到隧道入口,坐上继续下行的缆车,刚才那片梯田更绿了,俯瞰坡上的一块块地,这会油菜杆上大大的叶子已经围住了视野里开败的黄花,满目,只剩满山满坡各种的绿了:树的青绿、深绿、庄稼的翠绿。再往下,又有村落一大片的灰白相间点缀在各色的绿中。目之所及,远处那个吊在梯田半空的吊桥让我眼前随之一晃,弯弯的缆绳拉着直直的桥,我还是觉得晕,虽离得很远。这时对向过来一辆缆车,才转移了视线,看向索道下的山林,红黄绿的树梢或花骨朵点缀在层林之间,稍倾,又看见了青砖灰瓦的一群房子,都是三、四层的小洋楼,气派、整齐。</p><p class="ql-block"> 书中那个大部外迁、房屋倒塌、断垣残壁、用水困难、十室九空、只余孤寡的篁岭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也留在了篁岭人记忆的岁月里!</p><p class="ql-block"> 一眨眼,我们看见了刚才站在山腰拍油菜地的那片山坳,就在脚下。我都有点纳闷,怎么我们走了很远吗,这才到了山坳的顶部?刚才歇脚的塄坎还有我俩的脚印,以及差点崴了脚的土坑。</p><p class="ql-block"> 出了缆车看不见停车场,只好盲目地随着游客们往前走,百米后,才看见了上来时熟悉的商铺,继续前行几分钟,看见停车的地方,我俩这才觉得踏实了。其实也就是心理作用,著名景点,迷路又能迷到哪去,又有路人又有导航,自是一瞬的担心而已,也可能是岁月点点地磨去了原有的旅游自信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月亮湾</b></p><p class="ql-block"> 月亮湾,全国有着许多同名的地方。不是介绍,我们根本无心前往。</p><p class="ql-block"> 走到半路上听人介绍了窗外路过的江湾村:江湾,是目前江西省内唯一一个村落型5A景区,也是江泽民主席的祖籍。</p><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我们没去这个新型村落游览,直奔前面的月亮湾,此一憾事。</p><p class="ql-block"> 婺源的月亮湾,位于秋口镇石门村到李坑村的半路,一座狭长的小岛夹在两岸之间,状如一弯月亮。</p><p class="ql-block"> 听说这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要取景地,我说那么熟悉,还以为所有有水有竹的水乡都大同小异才会有熟悉的感觉,原来是电影里见过。想起电影,想起电影里竹排上顺流而下的潘冬子(祝新运老师饰演),也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小小竹排江中游》,眼前的青山绿水变得格外亲切。走在这边的山下河边,青山绿水,花繁叶茂,看向河对岸是一排排青砖灰瓦白墙的岸上人家,一色的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河中央,画帆点点,皆是游人。网上看见过月亮湾的亮点在于乘船顺流而下,领略两岸的山光水色,然而我们依然只是步行欣赏了一遍,感受一下月亮湾美丽的风景:一簇簇美丽的杜鹃花,一排排漂流的竹筏,一片片小小的茶田,一株株伸向水里的泡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四)景德镇</b></p><p class="ql-block"> 赶到著名的瓷都景德镇,我俩只在外围看了看磁窑的外景,在院子里等他们。这个工厂很大,我俩在绿化比瓷器还瞩目的院子里浏览了一遍又一遍,绿意盈盈,不忍离开。一圈下来,眼中就只有满园的绿,手机里也全是园里的风景,在那个“龍啸门”下的坡前驻足草坪,看了一会三叶草,拍了一会绿树红花,这才走到瓷器厂那里拍了几张瓷厂倒影。</p><p class="ql-block"> 由于接近黄昏,瓷器厂的倒影是今天比较满意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瓷器厂黄昏的瓷窑倒影!)</p> <p class="ql-block">(他们看瓷器我俩看园景。)</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五)石钟山</b></p><p class="ql-block"> 石钟山,这座海拔只有61.8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的据说能发出敲钟一样声响的小山,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区湖口县城区。苏子送其子赴上饶做德兴县尉至湖口观石钟山写下《石钟山记》,此山得以闻名遐迩。</p><p class="ql-block"> 下午时分,艳阳高照。走在小小的石钟山,当年的《石钟山记》音犹在耳,徜徉鄱阳湖,石钟山望湖塔仿佛诉说苏子与儿苏迈难舍的依恋,以及父子乘一叶小舟夜探鄱阳湖,于绝壁下,水波涌进石穴和缝隙,水声激越;两山间有大石在水流的中心,中间有许多窟窿,将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的声音同先前的相互迎合,好像演奏的音乐,于是苏子“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给儿子也给后人总结出了任何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不可以的反诘式哲理——“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有无,可乎?” </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敢夜探绝壁,只在这个以钟命名的小山周围,发发思古之幽情,想想周景王和魏庄子的典故,从靠山的这边看看望湖塔,同样也想象一个望湖的典故,回味一下昭忠祠里曾国藩写给湘军英烈的楹联:</p><p class="ql-block"> 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p><p class="ql-block"> 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p><p class="ql-block"> 其后,走去一公里外鄱阳湖边的一艘大船,朔长江而上,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里游船“听”水。来到鄱阳湖湿地,滩涂上满目的水草是游人拍照的绝佳之处,无论它是作为杂草的芦蒿,还是作为水草可以炒菜的藜蒿。我们没去滩涂边上据说是近代修建的望湖塔,只管徜徉在长长的水草滩里,久久不愿离开,绿草地,现在又能看到多少这样大片郁郁葱葱的长长的水草!好像26年前在曲阜的夫子庙园区看见过。</p><p class="ql-block"> 回程,船行在湖上,我先是看到凌驾于水道之上的鄱阳湖大桥,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江西乃至中国“九五”(交通)重点工程的头号控制工程,也是都昌——九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799米呢!“鄱阳湖大桥”还是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题写。</p><p class="ql-block"> 过了大桥,又看到了悬崖上的石钟山,山上的大片建筑,和那座望湖亭,以及那个作为灯塔的望湖塔。望湖塔高悬在峭壁之上,游船在湖面,远远地可以看到苏子文中那些能发出悦耳之声的石洞,以及水季来临时石壁上高高的流过的痕迹。可以想象,惊涛拍岸之下,那种汹涌澎湃的大浪“穿”过石壁“拍”向石洞时,是怎样的壮观,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极目游船另一侧,远处是江河分界,本来四月应该进入水季了,但近年来鄱阳湖持续面临干旱,现在依然算是枯水期,因而我们看见的长江水是清的,鄱阳湖的水稍显浑浊。顺着分界岭往前,一排数十台风力发电机组像一个个超大的风车,叶片正迎着湖风均匀地运转,吸引了船上游客的目光,原来,这是鄱阳湖畔笔架山上的风力发电项目,集风能开发、观光旅游、环保示范于一体的沿鄱阳湖风电长廊。</p><p class="ql-block"> 这可是这次出来见到的别样的风景,和我们去州县茫茫草甸上见到的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船行了好久,眼前仍然还看得见石钟山,而且越来越近。拍一张清晰的望湖塔,结束我的鄱阳湖之行。 </p><p class="ql-block"> 后来看了别人的视频才知道,应该在石钟山上的望湖亭那里看一江一湖之交汇,还可以从后面窄窄的石阶下到水边,观湖面交汇处江清而湖混的不一样的颜色,石壁半墙上冲刷过的痕迹,和一个个的石缝石洞,想象一下苏子当年感受到的惊涛拍石发出的奇特的声音,是不是像钟声。</p> <p class="ql-block"><b> (六)鄱阳湖</b></p><p class="ql-block"> 其后,走去一公里外鄱阳湖边的一艘大船,朔长江而上,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里游船“听”水。来到鄱阳湖湿地,滩涂上满目的水草是游人拍照的绝佳之处,无论它是作为杂草的芦蒿,还是作为水草可以炒菜的藜蒿。我们没去滩涂边上据说是近代修建的望湖塔,只管徜徉在长长的水草滩里,久久不愿离开,绿草地,现在又能看到多少这样大片郁郁葱葱的长长的水草!好像26年前在曲阜的夫子庙园区看见过。</p><p class="ql-block"> 回程,船行在湖上,我先是看到凌驾于水道之上的鄱阳湖大桥,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江西乃至中国“九五”(交通)重点工程的头号控制工程,也是都昌——九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799米呢!“鄱阳湖大桥”还是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题写。</p><p class="ql-block"> 过了大桥,又看到了悬崖上的石钟山,山上的大片建筑,和那座望湖亭,以及那个作为灯塔的望湖塔。望湖塔高悬在峭壁之上,游船在湖面,远远地可以看到苏子文中那些能发出悦耳之声的石洞,以及水季来临时石壁上高高的流过的痕迹。可以想象,惊涛拍岸之下,那种汹涌澎湃的大浪“穿”过石壁“拍”向石洞时,是怎样的壮观,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极目游船另一侧,远处是江河分界,本来四月应该进入水季了,但近年来鄱阳湖持续面临干旱,现在依然算是枯水期,因而我们看见的长江水是清的,鄱阳湖的水稍显浑浊。顺着分界岭往前,一排数十台风力发电机组像一个个超大的风车,叶片正迎着湖风均匀地运转,吸引了船上游客的目光,原来,这是鄱阳湖畔笔架山上的风力发电项目,集风能开发、观光旅游、环保示范于一体的沿鄱阳湖风电长廊。</p><p class="ql-block"> 这可是这次出来见到的别样的风景,和我们去州县茫茫草甸上见到的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船行了好久,眼前仍然还看得见石钟山,而且越来越近。拍一张清晰的望湖塔,结束我的鄱阳湖之行。 </p><p class="ql-block"> 后来看了别人的视频才知道,应该在石钟山上的望湖亭那里看一江一湖之交汇,还可以从后面窄窄的石阶下到水边,观湖面交汇处江清而湖混的不一样的颜色,石壁半墙上冲刷过的痕迹,和一个个的石缝石洞,想象一下苏子当年感受到的惊涛拍石发出的奇特的声音,是不是像钟声。</p> <p class="ql-block">(鄱阳湖湿地中间的落星墩和永福寺塔。)</p> <p class="ql-block">(鄱阳湖上看见的石钟山最后一张望湖塔。)</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七)庐山</b></p><p class="ql-block"> 没到庐山,关于庐山的诗词一首首浮现脑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 从鄱阳湖到庐山180多公里颠簸,下车的时候我都不知还能不能走得了路。但吃了午饭景区车拉到山脚下,那些年少时可谓烧脑的诗词倏忽间,不知从哪个角落蹦跶出来,一下子就又来了兴致。</p><p class="ql-block"> 下车的地方看不到景色,上一个大坡,才看见右首山顶的蓝天,继续前行时,看见一座桥在半山通往右面,桥下及山上巨石嶙峋,还没上山,我俩先站在桥上欣赏起风靡了几千年的景象。先是看见一颗白玉兰从桥下伸到桥上,我都有点质疑,这里怎么会有清新的玉兰?也真是奇怪,这一次江西行看见的玉兰都长在高山、半山,平地一棵一朵都不曾见到,因为已过了玉兰花开的时候。这棵树上,也已经所剩无几,好似在等待这高原来的游人,欣赏山里的花开盛景。顺着树枝再找几朵要看,却发现一股清流自山上涓涓而下,流得还挺急。下山嘛,是挺欢快。</p><p class="ql-block"> 不知上了多少级台阶,路又转到山的左侧来了。只见右侧二十米远处,两股溪流顺山而下,流成了一眼清泉,山高石险,俨然一个深潭。再看眼前,泉水变成了暗绿,旁边的巨石围成了一道屏障,开口处,有一家游人在水边拍照嬉戏。我俩不爱臭美,便就近拍起了景儿。拉近镜头,一棵不知是桃树还是橉木(lìn mù)的枝叶正好伸出在泉水的上方,于是,这两眼细流在快接近水面的地方汇成的一汪水以及俯冲而下“砸”向水面溅起的大片白色浪(水花),以强大的冲击力出现在两绺秀色之下,一绺是脚下的刺叶桂樱,一绺是对岸的橉木(权当是橉木吧),镜头里,三个不同方向的景物变成了一个相框里的景致,至少手机相册里是分不清远近的,只谓一处和谐之景。</p><p class="ql-block"> 爬高一看,里面是一山又一山,一石接一石。虽然那山山低海拔,架不住步步是石阶。此时我已在考虑下山的难处了。转念又想,上去再说,管他的,再不济右侧挪着走呗,反正天还早。这么一想,便觉得“看山不是山”、“看石不是石”了。书没读透多少,给自己找理由时瞬间蹦出来的词句不少。</p><p class="ql-block"> 走了不知多少级台阶,看见正前方一座寺庙样屋子的时候,左前方人声鼎沸,于是你眼前,赫然出现了诗人言下飞流直下的银练,岂止是三千尺,确需用“银河”来形容,确需用“落九天”才能比喻它的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唐朝诗人,李咸用在庐山时以“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比之,徐凝是个现实主义者,比较理性,观察自然时思考着历史和人生的同异,所以他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他对人生的得失持的是达观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古人评太白受道家审美意识影响,追求飘逸洒脱的美,所以写出来的庐山以瀑布奔腾之势论,有自由不羁,飞流直下的幻美色彩。</p><p class="ql-block"> 苏子就不怎么欣赏此诗,谓是恶诗,人遂劣之。只是平直,何至一个恶字?名人一评,大家就跟风不认同。</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眼里有一座庐山,一个人诗里有一个瀑布。</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心中有一个雄宏壮美的庐山瀑布,一泻千里,奔涌而下!</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往下回看)</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瀑布。)</p> <p class="ql-block">  庐山回来,车子将我们放在八一广场,我俩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瞻仰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纪念一下八一南昌起义的前辈!再到滕王阁发思古之幽情:“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p><p class="ql-block"> 本想翌日来登滕王阁,也试试《滕王阁序》到底还记得多少,回去后临时改了计划,留作以后来试吧。</p><p class="ql-block"> 在车上临时订了个民宿(离火车站直线6.5公里),从滕王阁下打车穿过“八一大桥”,经过南昌日报社,帆船一样的造型。晚上订了第二天的高铁、宾馆。下半段的自由行开启。</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浙江行</b></p><p class="ql-block"> 上午到达杭州,当时经验不足,订了火车站对面的一家酒店,入住体验感差强人意,但积累了经验。不过出行方便,门口就是地铁站。</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和同学来江浙,一来是想带她看看没来过的地方,同时也是想来弥补17年前没有导航瞎转悠的遗憾,再者也是想看看那次没有去的绍兴,那个达人荟聚之地——夏禹、勾践、黄宗羲、王羲之、陆游、王冕、鲁迅、蔡元培、钱三强、马寅初等等,还有敬爱的周总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杭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刘改之于西湖写给辛稼轩的一封回信(《沁园春》)里遨游,感佩先贤的智慧,一首词里罗列了三位大“家”,把本不相干的三人置于同一场景进行对话,化用了三位诗人描写杭州风景的名句:东坡“淡妆浓抹总相宜”、白乐天“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留下的,是文化瑰宝,积淀的,是文化底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午天空灰蒙蒙的,我俩来到离酒店6.9公里的西湖边,坐了两站地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出地铁口走向湖边的路旁,到处都是密密的鸡爪槭树,开着红红的鸡爪槭花,让人眼前一亮。鸡爪槭花语是热情奔放,我看叶子才是热情奔放,花的颜色鲜艳,接近大红,阴天的心情为之明朗起来。通海路的绿化带里只有红枫,没见过它。于是一周来稍显疲累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几步就到了湖边,放眼就见了远处的苏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春意盎然的四月里,我又来到了西湖。无数的诗词都是别人的,我平平淡淡地来到了这里,来到了别人的“山外青山”,一如十七年前那个没有手机靠一张嘴问的年代,和同事俩人一路走一路问,来江南寻访我梦里的旖旎、诗里的画卷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西湖四月,桃花零星地开在湖边,此时看到它想到的的确就是淡妆浓抹的西子,不同的是,早先那些湖畔的垂柳不见了,这多少令人感到遗憾。记忆中也是四月,西湖的垂柳垂向湖面,风情无限。雷峰塔傲然挺立,故事里的传说经久不衰。时而故事时而现实,西湖公园里,各种植物展现眼前,各种花卉有生有熟,比如黄菖蒲、水竹芋、鸢尾花、茶花、杜鹃、八角金盘等在公园或花盆见过,大片的杜鹃与茶花一如现时的生活,欣欣向荣,优美的传说与精美的诗词以及郁郁葱葱的绿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这一次,我俩先看看白天的景色吧,有待来日,欣赏夜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遥远的传说中西湖之行告一段落,雷峰塔、灵隐寺、三潭印月、苏堤、断桥,渐渐远去......</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绍兴</b></p><p class="ql-block"> 绍兴,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p><p class="ql-block"> 自从学了《故乡》、《社戏》,便知道了绍兴,后来又知道了绍兴的女儿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及关于绍兴的一些人文历史故事。这里文化积淀,源远流长;书山画海,耳濡目染;这里士重仕途,耕读传家;激励上进,各领风骚。</p><p class="ql-block"> 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去那里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导航发现从杭州到绍兴竟这么便捷,地铁5号线在姑娘桥转轨道交通1号线就可到鲁迅故里。第二天早上早早出发,在大量客人还没到之前到达那里,就可以闲庭信步于那里的青石板路上。</p><p class="ql-block"> 来到绍兴,就来到了鲁迅故里景区。在街口,我俩先被绍兴的烧饼所吸引,也是坐车坐的久了有点饿,那椒盐味的烧饼刚好又符合我们的口味,于是三下五除二就给报销了,还想吃时,又怕再遇着好吃的,便将余下的包装起来。</p><p class="ql-block"> 旁边黄酒铺的门口“站”着穿长衫的孔乙己,仿佛看见中国文人的斯文一面,那脱不下的长衫,那学校里互相打趣、多年后还时不时会在不经意间来的一句“多乎哉,不多也”,感觉既酸涩,又诙谐,仿佛那个放不下斯文又看不上“穿短打”、给孩子们轻松愉快地散黄豆的落魄秀才就在眼前,那个摆了一溜大桶的黄酒铺门口。</p><p class="ql-block"> 顺着孔乙己的“目光”,你又能看到那个童年机灵中年麻木的闰土,再走几步还有河里的乌篷船,荡荡悠悠,在窄小的河道里。</p><p class="ql-block"> 顺着沿街的商铺,不觉间来到了预约好的“鲁迅故居”。实际上鲁迅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房子了,政府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征集鲁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将文坛星宿的痕迹作为传统文化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在“百草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各种参天大树林立,有一片几分地的油菜花,散发着它特有的香气。百草园不再是周家共有的荒芜了的菜园,而是林荫遮蔽,油菜花香,书卷满院!此时的高原,犹在春种时间,有的地方还没下种,江南的四月,不仅仅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了。当年在百草园那一堆野草里,树上的鸣蝉和油菜花上的黄蜂,是否还记得少年的“迅哥儿”和少年的闰土追逐嬉戏的情景!碧绿的菜畦旁,是否还有轻捷的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院里那几颗高高的大树,是否还是当年那高大的皂荚树!那短短的泥墙根里,是否还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p><p class="ql-block"> 此时小雨停了,水榭之上,唱社戏的演员们轻移莲步,嘤嘤地唱着,游人们认真地拍着。</p><p class="ql-block"> 出了鲁迅故居,拉着行李箱在青石板路上慢慢地走,再看店铺旁边小河里的乌篷船,再看高高大大的皂荚树。看导航时,发现沈园也在这条街,便赶紧从网上约好了票。鲁迅故里景区全程免票,但需要预约。未做攻略即来,是因为在江南,无论你去哪里都会是古诗词里、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笔迹、足迹。且不要以为我只是活在古典里的知古不知今的“陆沉”。所以带着同学,就是信步漫游。</p><p class="ql-block"> 回返到差点失之交臂的“沈氏园”,便想起当天笔记里写的:山阴放翁,诗意雄浑,感情失意,(枉有一曲钗头凤)漫诉思情!</p><p class="ql-block"> 陆游感动我的不仅仅是他沙场秋点兵的满腔热情,还有他跟唐婉凄美的爱情,一首《声声慢》,感动多少年!当然啦,那只是文字里深情的美,而不是他们爱情本身之美。时代不同,难以苟同,一来古人的“亲上加亲”是婚姻大忌,二者一个上马驰骋沙场、守僵拓土之人竟然连自己的所爱不能维护,这除了那个时代悲哀的愚忠愚孝在作怪之外,他可能连和母亲争取都没敢想过。</p><p class="ql-block">沈园的风景如画,除了镜头里外满脑子都是电影里他们相遇时的尴尬。</p><p class="ql-block"> 沈园的旖旎里拍了很多风景,也给同学抢了镜头。沈园幽静的小道上此时游人如织,水面的倒影里仿佛有一脸幽怨的陆游前妻,无论是唐姓的表妹还是休妻唐婉,总之在看了一点历史查了几本旧书之后,年少时的痴迷就不再那么真实,而文字的魅力和园子的魅力,却一点也没冲淡历史人物给予我的美好启迪:至少,名冠古今的陆放翁他上马舞刀弄枪安国定邦,为北定中原献平戎策,下马文采飞扬,赋诗过万。“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p><p class="ql-block"> 流连忘返江南园,含笑花里春意暖,亭台水榭杜鹃妖,一池春水心形造,玉兰谢了杏儿绕,出门枝旁仍“含笑”。刚学一首《越人歌》,再到实地访(越国)人文。</p><p class="ql-block"> 走累了的时候,在景区对面林荫下的小菜馆尝一尝绍兴菜,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此时已没有力气去看看越国文化博物馆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继续来到三味书屋,又仿佛看见穿长衫站着喝酒不肯辱没了文人斯文的孔乙己,月下追猹的项圈少年闰土!</p><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吃了绍兴的小烧饼我俩来到对面的杭州站,看见缓缓的露天电梯通往火车站我俩决定一探究竟。站在桥上,桥栏上摆放的红黄月季,在夜色的微风里朦胧摇曳!</p><p class="ql-block"> 再回宾馆,订杭州到苏州动车票居然要抢票,等到早上居然还没抢上,到火车站现场买也没有,再坐地铁到东站的汽车站,不如坐客车去南浔古镇。</p><p class="ql-block">(后记:回来才发现,绍兴最应该去的一个地方却没有去,那就是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近十几年中又因“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更盛的“兰亭”!它就在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这暂时成为了遗憾,却也成为将来去杭州绍兴的一个因由!</p><p class="ql-block"> 期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南浔</b></p><p class="ql-block"> 客车说是三小时到南浔,我还纳闷,不到一百公里怎么需要那么久,结果两小时就到了南浔客运站。</p><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不难寻,就是车难坐,离杭州有点远。</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离汽车站只有两站公交的路程,从汽车站出来到公交站走几百米,不问当地人的话没有明显站牌,因为正在修路。估计是刚刚在开发,街道上比较空旷,路边商铺的人们都不怎么熟悉公交站,本来两站路走过去也不远,我俩拉着行李箱不方便,那里又没有行李存放处。直到看见公交在附近停下,赶紧拉着箱子跑过去。</p><p class="ql-block"> 下了车就看见高高的牌坊上写着“中国魅力名镇”字样。</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虽也是江南古镇,不要门票,也不拥挤,清清爽爽的小镇里,游人聊聊,街巷河道虽没有其它古镇华丽却也没有因旅游污染。依然是拉着箱子,走上石拱桥欣赏两头不多的小船,船上惬意的游客,也在这座算是步行最高处的桥上拍拍河景、拍拍建筑、拍拍相隔数百米处遥遥相对的桥上凉亭与亭子里小憩的人们、拍拍南浔的古风今韵,想着如果刚好碰上上船处,可以在这里享受一会小船游,最终走过的小巷岸边也没有那个“刚好”,便也无可无不可地打消了坐船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走在延伸的街巷,河边还有小说里描述用于淘米洗衣的几级台阶下到河里,眼前立马浮现淘米洗衣的女子仿佛就在河边。拱桥连接着小河两岸的人家,我们在这边走了一段,又从桥上走到对面的街巷河岸浏览一段,青砖白墙与河里偶尔划过的小船,留下一幅江南的水墨画卷,对面打开的木窗下,一个个木质斜盖的四方框子,木板都是条形缝隙,不知这又是作什么用的。收回目光,窄窄的小巷里有一个写着“南浔三道茶”的小摊,花白头发、略显沧桑的大叔叼了一根烟在向我俩招徕生意,摊上小桌旁,坐着两位年轻姑娘,品着茶刷着手机,我俩怕这种小众口味喝不惯,没敢尝试,幸而有一墩蔷薇吸引了我们,不然在这一小段只有我们几个人的石板路上,多少会弥漫一丝不好意思的气息。小巧玲珑的蔷薇在仲春里显得那么清秀,粉白相间之间,犹如这未被沾染的水乡。继而,一颗长到河面之上的大树开枝散叶,遮天蔽日般呈现在我们面前,顺着树冠看去,刚好是河对面一栋绿色藤蔓爬满的小二楼,木制的窗扇打开着,密密的藤蔓孔隙,依稀看得出五个蓝底白字的店名:云水谣客栈,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也许,这是一家一度热闹非凡的客栈,在“三年”或者更早的时候因故倒闭了,也或许,店主人只看到了作为古镇的商机,没考虑到这座除喜欢江南文化以及旅行社的关注之外鲜有人知的古镇面前尚未被大众熟知的现实。一楼又有淘米洗衣的台阶伸向河里,楼下的河里又刚好经过两只小船,蓝色布幔浅浅地飘在上面,褐色船桨浅浅地划开,一艘船又有两排灯笼红红地点缀其上,悠悠地载着各自的两三个游客并排前去。</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就到了古镇的算是镇口,一颗近十米高的大概是枫树上吊着三排“南浔古镇”四字的红灯笼,树根用错落有致的竹子围起来,墙上有幅装饰,蓝白相间,云、帆、山、海、日出、房子,上面“悬”着一幅精美的传统图文,杂居其中而不觉乱。</p><p class="ql-block"> 到这里,快到了进来镇的对岸,小桥流水,青砖白墙,已看见牌楼里面的广场了。再拍几幅小桥流水,再看一眼小船凉亭,于旁边的小饭馆尝尝不一样的风味,看不见公交,索性打车去了车站,那的士手机的显示地是西宁,却也没多想,思绪尚在古镇的静默里流连。</p><p class="ql-block"> 从南浔泰安路汽车站坐车去下一站——苏州。</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江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18px;">(一)苏州</b></p><p class="ql-block"> 苏州园林是多少年都看不烦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b>1.齐门路</b></p><p class="ql-block"> 从泰安路汽车站出了南浔,沿着快速路往东北方向走了66公里,就到了苏州站旁边的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1.7公里位于姑苏区齐门路的小旅馆,实际走了3.1公里,离拙政园只有一公里。想着带同学多走几个地方,这里就只约了两天。</p><p class="ql-block">网上订的旅店条件比较简陋,但出行性价比绝对高,也考虑了住在热闹的平江路,但去拙政园去苏州站都没有这里方便。比起十七年前,这一次自由行可是方便了不知多少倍。记得上一次和老丁还是一路打问着去的拙政园,出来后又是一路找着来到了一个老乡开的面馆吃了一顿。当时好像对面都是地,吃饭很不方便。</p><p class="ql-block">在小旅馆休息时,还记得给孩子的闺蜜说一声,她在苏州大学读的书。一说后她立马给我推荐平江路的美食。出来后沿着祁门路往南走,还没走到平江路,先到了高德地图推荐的人气美食店“哑巴生煎”,可惜排了队没等轮到我们就售罄,我们来的太晚了。不想往前走,是因为在江西时起了鸡眼,这几天小有不便。此时刚好看见路边有个老人的小三轮里售卖热气腾腾的青团、米糕,各买了几个。现做的钢筋锅里蒸屉上的青团,与超市里包装的无法比。还买了乌梅,先尝后买,吃了一个像提子的味道,大概是葡萄和李子嫁接的,味道不错,一斤二十,买了半斤尝尝。 </p><p class="ql-block">在婺源篁岭山顶的缆车出口有很多村民于雨中售卖,没敢买。</p><p class="ql-block">晚饭用小吃打发了,同学的朋友说苏州的同里古镇不错。看看不是很远,我们决定早上起来再看路线。</p> <p class="ql-block"> <b>1.齐门路</b></p><p class="ql-block"> 从泰安路汽车站出了南浔,沿着快速路往东北方向走了66公里,就到了苏州站旁边的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1.7公里位于姑苏区齐门路的小旅馆,实际走了3.1公里,离拙政园只有一公里。想着带同学多走几个地方,这里就只约了两天。</p><p class="ql-block"> 网上订的旅店条件比较简陋,但出行性价比绝对高,也考虑了住在热闹的平江路,但去拙政园去苏州站都没有这里方便。比起十七年前,这一次自由行可是方便了不知多少倍。记得上一次和老丁还是一路打问着去的拙政园,出来后又是一路找着来到了一个老乡开的面馆吃了一顿。当时好像对面都是地,吃饭很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在小旅馆休息时,还记得给孩子的闺蜜说一声,她在苏州大学读的书。一说后她立马给我推荐平江路的美食。出来后沿着祁门路往南走,还没走到平江路,先到了高德地图推荐的人气美食店“哑巴生煎”,可惜排了队没等轮到我们就售罄,我们来的太晚了。不想往前走,是因为在江西时起了鸡眼,这几天小有不便。此时刚好看见路边有个老人的小三轮里售卖热气腾腾的青团、米糕,各买了几个。现做的钢筋锅里蒸屉上的青团,与超市里包装的无法比。还买了乌梅,先尝后买,吃了一个像提子的味道,大概是葡萄和李子嫁接的,味道不错,一斤二十,买了半斤尝尝。 </p><p class="ql-block"> 在婺源篁岭山顶的缆车出口有很多村民于雨中售卖,没敢买。</p><p class="ql-block"> 晚饭用小吃打发了,同学的朋友说苏州的同里古镇不错。看看不是很远,我们决定早上起来再看路线。</p> <p class="ql-block"> <b>2.同里古镇</b></p><p class="ql-block"> 去古镇之前先介绍个新交通工具——吴江智轨,是苏州市吴江区第一条建成运营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线路、是江苏省首个虚拟轨道交通工程,连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即地铁)同里站和同里古镇,止于同里古镇站,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5.1公里,全部为地面线路;共设置2座车站,全部为地面车站;采用3节编组列车。</p><p class="ql-block"> 在网上看见各个古镇,从来都不记是哪省哪市哪县哪镇,因而她一说就在苏州立马来了兴致。即使现实当中的没有网上的好,也要亲临现场一睹风采。再者常住户推荐的应该不会差到哪里。</p><p class="ql-block"> 从宾馆走到北寺塔站坐上4号线到同里站出来,在旁边的同里公交站坐了吴江智轨T1示范线,一站直达。到那后从携程上买票,第一次购买可享五元优惠。买了票就跟着别的游客往里走,走了不远看见比南浔古镇的高很多的、写着“同里”二字的牌坊。走了几步,又遇到个售卖“马蹄”(荸荠bí qí )的,蹲在路边兜售,买了还给削皮,动作麻利,不由我记起在海南的“酱紫烤鱼”里拉下的那一小袋只吃了一个而省着的马蹄。那还得自己削来吃。那个人还对游人们解释着吃得惯再买。我买时他问吃不吃得惯,我说我吃得惯。</p><p class="ql-block"> 吃着“马蹄”一路前行,不觉间到了水上人家,左首是河右首是人家,看起来镇子比南浔大,刚看见的小河没有南浔的宽。 </p><p class="ql-block"> 因为来得早,镇里游客不多,一颗枇杷树,结满李子大小的果实,想象枇杷成熟的时候,该是怎样的满足,空运过去,已然不是当初的模样、当初的口感。到了拐弯处,一溜溜装扮一新的船只一字排开,感觉比绍兴古镇南浔古镇的稍大一些,船工船娘一个个精神抖擞,想来这同里的小船生意极好。我一般不敢坐,怕掉进水里。从桥上下去,看上去是古镇的商业核心区,两边都是当下流行的吃的喝的,各种奶茶店咖啡店小吃店不一而足,店铺门前,是两行高大翠绿的树,树冠之高非我高原古城的绿植可比,站在下桥的坡处,眼前的树冠成一个大大的凉棚,给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温馨的治愈感。此时不禁又想起王老师略带土味的“江南的绿呀......”拐进一条巷子,青砖白墙翘角檐的小二楼两边并列,我俩吃着江南的糕,走上另一座桥,此时视野开阔,站在桥中间,整齐的街巷分列两旁,远处一簇高大的树木掩映在苍穹与碧水之间,同学轻抚桥栏,留下江南美景如斯。</p><p class="ql-block"> 桥旁一颗枫杨,半在河上半在水,长长的穗儿垂向河面,那画面,美得不要不要的。那情景,简直想把拿相机的小高叫来。原来,那就是枫杨浅绿色的花。</p><p class="ql-block"> 下了桥,又看到一个写着“古镇同里”的牌坊,走进里面,难道这才是真正的主街?往里走了几步,左首的一个伯乐乐器行墙上写着“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现在的宣传真浪漫啊!店铺的窗户下面又写着“我在同里很想你”!两边的商铺门前,依然是两排长长的大树,人们穿行在林荫遮蔽的古镇商业街,商业的气息似乎不那么明显了。</p><p class="ql-block">我俩又拐进一条水街,一座小小的石拱桥又跨河而建,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似一座圆圆的拱门镶嵌在水上。原来这里是“同里新江南风情商业街”。旁边又是比较大的一条河,江南的垂柳长长地飘在河面上方,拍照时,镜头里出现了“桃花坞酒吧”,店门紧闭,应该是“口罩”原因关闭了,我们算是疫毕后的第一个春天出来的、到达这条两边商铺林立而尘封三年的水边第一波游客吧。因为都关闭,其他人不往这边走,和已经恢复如初的热闹街道其实不远,也就隔个一排商铺吧。</p><p class="ql-block"> 从外面看,商铺里的尘土薄薄地覆盖在桌椅器具上,有的茶店门口还原样摆着桌椅,桌上放着包装精致的餐巾纸盒,里面的纸还像刚刚抽过,似乎客人刚刚离开的样子。一个店铺的门口,挂着灯笼,灯笼上写着“转角爱酒吧”,灯笼已风吹日晒短短几年就发白了,灯笼旁是长方体摄像头,窗棂是木头的窗格,风格像我家童年的窗,颇为亲切。再往前,又是一个叫做“19街区 小酒馆”的店,刷成黑色的木板店名旁边一长溜写着“打造你身边的演唱会”,另一边的木板上写着“原创音乐”。“转角爱酒吧”临水的一面墙上,四块木板横着写有四个店名,相互错开,似是这一排有这四个店铺的意思,内容分别为咖啡、沙龙、艺术品交流、艺术茶厅。当年的盛况依稀可辨,说有商业气息也好,说有艺术品味也罢,毕竟在小百姓眼里,热闹是不可少的吧!</p><p class="ql-block"> 快到出口的岸边,一颗垂向河面的枇杷树上,结着密密麻麻的果实,枝头被它们压弯了腰一闪一闪,闪现在水面之上。</p><p class="ql-block"> 回到候车站,到底是吴江智轨示范线,候车站虽是个凉棚,设施新颖,设备高端,看着电视等车,车来了。</p><p class="ql-block"> 车费支付方式支持多种电子支付手段。乘客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苏周到、智慧苏州、智慧吴江、银联云闪付等APP中的电子乘车码进行支付。</p><p class="ql-block"> 在免费期间,虽然乘客可以免费乘车,但仍需进行刷卡或扫码检票。</p><p class="ql-block"> 智轨一站就到同里站,再坐4号线到北寺塔站出来,左边刚好是报恩寺大门口,寺里的钟声敲响,往东走一公里左右,就到地儿了。一路上枇杷果实、鸡爪槭红红的花瓣,无一不转移着一天的疲累导致的不想挪脚,在店铺的琳琅满目与绿化的目不暇接里不觉就到宾馆了。</p><p class="ql-block"> 歇了歇,到哑巴生煎吃包子。今晚终于排到吃了个包子,可是我咬了一口觉得不是我要吃的口味,是年轻人喜欢吃的半生不熟型,吃不了!吃了点其它的,还有同里古镇买的饼子,忘了叫什么,也忘了是不是酒酿饼。</p> <p class="ql-block"><b> 3.苏州园林</b></p> <p class="ql-block"> <b>(1)留园</b></p><p class="ql-block"> 留园是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江南园林中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2007年,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直线4.3公里,我俩走过齐门桥坐31路在上塘街公交站下车走了近一公里,看见了留园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留园很美,美到不知铺陈怎样的文字,留园让人流连忘返,却不知如何下笔,留园很小,小到我只记住了门口的故事:留园最后的主人盛宣怀,出资培养了两位特别出色的女佣,一位是吕葆贞,后来的赵四小姐的母亲;一位是倪桂珍,宋氏三姐妹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留园三绝,我们姑且记住冠云峰、楠木殿和鱼化石。</p><p class="ql-block">陆游的《留园》:独抱幽树冷于霜,沈默含情忍复长。 描绘了留园数目重叠、景色清冷的幽静气息。 </p><p class="ql-block"> 王实甫的《留园》:留园昨日已相忘,千年后世再登临。 写的是留园的历史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王硕的《留园》:山水一程,园林十里。 说的是园内的山水景致在一段路程中不断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园内布局精巧,园中景点众多,游览起来宛如穿越了十里园林之长。</p><p class="ql-block">  出门较早,留园较小,出来的时候还不到九点半。回到宾馆歇歇脚,吃点同里的酥饼,同学的同事已出发前往宾馆方向会合。我俩也刚好坐车前去。</p> <p class="ql-block"> <b>(2)狮子林</b></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湖石假山灵动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往后面的拙政园过去,路上看见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忠王府,由于时间关系,加之苏州的朋友已等在狮子林,只好放弃观赏。我俩折返往狮子林,与她的同事回合。</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建筑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宗祠,有硬山厅堂二进。</p><p class="ql-block"> 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园的主厅,建筑高敞宏丽,堂内陈设雍容华贵。小方厅为歇山式,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腊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这是我最向往的景色,可惜来的时间不对,有待以后补上这份遗憾。</p><p class="ql-block"> 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傍水而筑,木制装修雕刻精美。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 </p><p class="ql-block"> 飞檐翘角的狮子林出来后在狮子林南墙上看见了从北京圆明园遗址拓下的乾隆手书“狮子林”题字。</p> <p class="ql-block"> <b>(3)拙政园</b></p><p class="ql-block">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里提到了拙政园闹市中的幽静。有人说五百多年来拙政园就像中国文人的心灵桃园,在城市之中栖居着一个“心远地自偏”的梦。园林是中国人的造梦艺术,寄托着建设者们的生活梦想。也许是的!</p><p class="ql-block"> 从狮子林出来走到不远处的拙政园,边走边从网上买票。门口的介绍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担任苏州织造,期间购下拙政园的一部分供家眷居住。后因升任江宁织造,推荐其妻弟李煦居住于此,李家在此居住约二三十年之久。曹雪芹的母亲在怀孕途经苏州时,因临产而在李家生下了曹雪芹。后来,曹雪芹多次随母亲到苏州拙政园小住。相传曹雪芹就是在这里完成了《红楼梦》,而《红楼梦》里的场景也来自于拙政园。最早看见这段文字,是在18年前,当时还觉得不靠谱。</p><p class="ql-block"> 位于姑苏区和狮子林毗邻的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中部为其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怡人。拙政园的整个环境虽由人做,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每年春季都要举办杜鹃花展,盆景杜鹃、高山杜鹃、七彩杜鹃等将近两百种品类的杜鹃争奇斗艳,我们进园看见的第一盆花就是一大盆杜鹃花,约有一人之高。家里养过几次,要么只开一季,要么没有这高。往前走,杜鹃、石榴处处绽放,坡上两颗大大的三角梅,红色花紫色花枝头刚好铺陈在行人路过的地方,又一片含苞待放的杜鹃挡住了路,原来不是花挡住了路,而是旁边的路让拍花的游客挡住了。刚刚迈过杜鹃丛,几株小小的茶花呈现开来,许是另一种品种,适合绿化带里成丛种植的灌木种。若不是叶子,可能你会当成深色的蔷薇。</p><p class="ql-block"> 江南的诗意孕育了多少文人墨客,江南的“湿意”孕育了多少风景名胜。在这里,我又见到了篁岭水街看过的大红杜鹃和黄色杜鹃,还看到了淡绿色的杜鹃。曲径回廊,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园林清幽,诗画江南!</p><p class="ql-block"> 这里夏季还会举办荷花展,可惜我们无缘得见了。</p><p class="ql-block"> 从拙政园出来我们仨有点累,也有点饿了,毕竟已过了饭点,在路边小亭子买点小吃尝尝,她的同事于巷子口一个饭馆请我们吃特色菜,走到小旅馆旁边有家洗脚的,又请我们洗脚。出来神清气爽,这次远足长出的鸡眼此刻也感觉消失了一般,没有丝毫不方便之处了。聊天得知,她居然就住在我们院的一号楼,还是我们那的媳妇,这几年来苏州给女儿看孩子。于江南待了几年,她自是也高兴见到退了休的她同事我同学。感谢她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以及苏州特色。</p> <p class="ql-block"><b> (二)南京</b></p><p class="ql-block">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又是江南烟雨时,烟雨朦胧中走进了画里的江南,诗里的江南。</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夫子庙,细雨霏霏之中,“南京夫子庙”牌楼前一排或许是曾经查验核酸的验票口样的挡杆用绿布盖着,行人稀少。能在现实版的江南烟雨里行走的游客毕竟少数,雨巷里,黄绿色的树叶被雨洗得发亮,商铺前两排整齐的红灯笼容易让人想起秦淮河上的歌女。往里走,想在街巷里找个适合北方人吃的特色小吃,还真是不那么容易,商业街的小吃还没开张,没走几步雨却下大了,江南的雨里行走,比高原还要刺骨。于是在一个平时不会走进的叫卖店“思贤庄”买了个稍厚的围巾围了两圈,瞬间就隔绝了刺骨的寒。来到秦淮河边,河里彩船济济,对面青砖白墙,窃以为这个雨天就会这么宁静安然了。雨越下越大,不得不穿上江西买的雨鞋。走过“秦淮小吃城”,跨过“来燕桥”,江南的文友说,江南的燕子会在家境殷实的人家才落脚筑巢。</p><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便是乌衣巷了。 走到这里,便会浮现东晋的那些才子才女们。我的眼中,他们并不是什么宰相王侯,仅只是这条巷子里博学多才、学贯古今的名士大儒:善行书、通音乐的谢安;诗人、文学家谢灵运;才女谢道韫;书法家王羲之一门(谢道韫乃王凝之妻,也是王氏一门。)</p><p class="ql-block"> 想起孩三岁时教给她的《乌衣巷》,忽闪着乌溜溜的黑眼珠念念有词的样子,慰藉了多少个周末的傍晚,憨憨地,在母校那个满是我青春印记的小镇上。</p><p class="ql-block"> 雨雾中,乌衣巷开始人来人往,街上慢慢地多了伞堆——团队。看见古色古香的一个店铺,是年轻人喜欢的“茶颜悦色”,左边一个仕女头像挂牌,孩说那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实体店之一,让我进去尝尝看,和她同学寄来的茶包一样不。时间关系,没有进店,潜意识里还是认为都是奶茶店。</p><p class="ql-block"> 茶颜悦色旁边,是小说里屡屡出现的“江南贡院”,这里有古代文人几多经历几多梦。</p><p class="ql-block"> 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张謇、陈独秀等皆出于此,金陵文化之昌盛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们接触到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多少是出自这里!我们虽不推崇单一的学院派,但学院派有真材实料我们去学习也未尝不可。</p><p class="ql-block"> 途中“古秦淮”、“秦淮小吃城”、“来燕桥”、“李香君故居”、“乌衣巷”、“王谢故居”粗略看过,再经由始建于1899年的“中华中学”坐车去雨花台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坐公交从西门进去的雨花台,眼前郁郁葱葱,如果不是纪念革命前辈,的确是个绿树成荫休闲散步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先烈们在这样幽静的环境里长眠,应该会清静安然!</p><p class="ql-block"> 林荫大道上,走来一队凭吊先烈的职工,他们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我也在心里默默地悼念,倍感当下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p><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先烈的敬仰之心离开雨花台,我们来到中山北路的“法桐一条街”。我们只知这是蒋介石耗资从法国买来两万棵梧桐送给夫人的礼物,却不知这些达官显贵们耗费了老百姓多少血汗钱。</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作为漂亮的行道树,法桐其实就是二球悬铃木,它并不是产自法国,而是法国人先种植在上海的法租界。它也不是梧桐,只是和我国的梧桐很像。其实之前在少林寺景区就看到过。</p><p class="ql-block"> 现在南京的许多街道,都种植了相当多的法桐在道路两旁,净化空气又美化环境。</p><p class="ql-block"> 欣赏了一路的法桐,导航找地铁口走到南京主干道的后一条街,这里没有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不是高楼大厦,这里是寻常百姓家。一个门头写着“小百花巷”的院子或是里弄,窄窄的巷子里人们来来往往,一条竹竿搭在两边的一楼屋檐上晾晒衣物,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经过,晾晒的裤脚掠过她的头发。走出巷子口,看见墙上墨绿的字竖悬于其上:</p><p class="ql-block">“璇 </p><p class="ql-block">子</p><p class="ql-block">巷”。</p><p class="ql-block"> 出了璇子巷没多远便是三山街地铁站,坐到玄武门站出来,看见玄武门三个大字,想起17年前来时,就一堵城墙,周围只一汪湖水,散步的人都是寥寥无几,现在修的要靠导航才能找得到。那会我和同事在离南京站一公里左右的酒店随便一走就看见它了,还悠闲地溜达了会。门口有帐篷及工作人员,期初以为是验票,到跟前发现是疫情期间用过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进了门,发现远不是当年的模样,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林荫大道延伸向前,晚春花卉竞相绽放,杜鹃还是那么绚烂,我以为暮春的江南,杜鹃早已落幕。因为天色向晚加之阴沉沉的,公园里游人不多,偶尔还路过一两个锻炼跑步的,看着是那种不间断不停止的类型,健步如飞,丝毫不是为锻炼而锻炼。</p><p class="ql-block"> 湖面上波光粼粼,各种游船停在上面,如果天晴,也许我会拉着同学乘船欣赏一番四围的风光吧!</p><p class="ql-block"> 虽然天气阴沉沉的,湖面的风光拍得不怎么明丽,岸边的林荫大道,现在看着还是有再去欣赏的冲动。拍着林荫大道和道上的同学时,小雨淅淅沥沥开始下,同学将卫衣帽子拉上,而我根本就不想拿出雨伞,而是尽情地在雨里拍着江南的美景。虽然雨景从来也没怎么拍好过。走到“雨花茶”那里,雨开始大了起来,往回返已经有点远了,于是收起手机,大步流星开始找起了出口,同学说,这里有没有门呀,我说,应该会有的,既然是公园,另一面肯定还会有出口。嘴上说着,其实心里也没底,只是根据这里的公园推理了一番安慰同学也安慰自己而已。心想反正是市内,大不了找不到再返回去,潜意识里还是担心公园下班后会锁门但没敢说出来,怕她失去信心。即便如此,还看见了一簇田旋花样的花,在雨中很可爱的样子,不失时机地拍了下来。要是父亲或老公在,一定会骂我不分缓急。</p><p class="ql-block"> 平时从来没有在雨中如此气定神闲欣赏过风景,这天,雨中映在湖面上的树梢拍了,雨中的栾树穗儿拍了,雨中挨着城墙的高高的绿植拍了...</p><p class="ql-block"> 拍了那么多,城墙往前终于找到了出口,原来玄武湖公园是在城墙外(玄武门外)。此时已是五点半了,江南四月的五点半,已是华灯初上,远处万家灯火,眼看细雨菲菲,同学连我的导航也不敢相信了,天阴加之快黑了。这会我反而不怕锁了,她怕被锁在公园里,哈哈,不要票的公园锁它干嘛!看见矮矮的以为堵住的铁栏杆,她认为锁住了,我说这么低的护栏,即使锁住了我俩也能翻过去啊!近前一看,原来是绕来绕去的也可能是口罩期间做的圆管栏杆。出来上了桥,雨洗得路边的灌木红绿相间,此情此景,又让我忘记了是在雨中,看到我俩坐车经过过的中央门东站,她才放了心。我不怕,是因为知道玄武湖离火车站和宾馆都不远,周围没有建筑的时候溜达过,只是如今建筑在上,只能靠着导航找。没走多远就看到下榻的宾馆了。</p> <p class="ql-block"> <b>(三)扬州</b></p><p class="ql-block"> 同学的同学说刚好要到扬州去办事,拉我俩过去。我俩让他先去办正事,我们已经订好了车票门票,自己过去。</p><p class="ql-block"> 默念着课文里那些关于扬州的诗词句章,我俩8:04就到了南京站,坐车到扬州,从扬州站坐七站的K1到“琼花观(皮市街)”公交站下车,已是10:55光景,往前走一公里,就看见个园大门了。</p> <p class="ql-block"><b> 1.个园</b></p><p class="ql-block"> 之前只知道,个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是一座集自然美、人文美和历史美于一体的园林,以其独特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主要景点包括宜雨轩、抱山楼、住秋阁、丛书楼、清漪亭以及觅句廊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进了园子,一块“世界遗产”的碑下面写“中国大运河 个园”。</p><p class="ql-block"> 院子里好多竹子,也好多蜡梅(俗称腊梅)。我是查了百度知道的,当时查的南方植物太多,并没有把小杏子一般大的它和花期很长的蜡梅联系起来,也有点不可置信。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翠竹水榭,是我喜欢的景,留恋的韵。见了竹子拔不动脚,见了盆景亦然。个园一片僻静处,有一片不大的地方陈列着几十株盆栽,驻足欣赏,每一盆都在石架或石座上,各种造型各种风格,让我想起17年前于瘦西湖景区里看到时用胶卷相机一一记录的情形,那方的、圆的花盆里栽了各种绿植,倾注了园林工人几多心血几多汗水。个园不大,竹子不少。穿过一条凤尾竹走廊,仿佛看到一列守疆保土的士兵,有序地站在那里。个园不大,绿茵不小。高高大大的绿植旁有细细长长的树成长,红红的槭树倒映在湖中,也红在水里。</p><p class="ql-block"> 恍惚之中,已在出来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她同学语音说已在个园门口的“江南一品”等着请我们吃包子,我心想合正我的胃口,简单、实惠。没想到去了还有几个客人,于是荤菜素材、小吃特产,一桌的淮扬菜让我们不知够吃哪个,实在有叨扰之嫌。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一碗一个大大的狮子头,还有各种口味的大包子、烧麦,以及那好喝的汤。到底是在扬州啊,那味儿至少我爱吃。他年有遇,一定请这位同学喝场酒,当然啦,得叫个我们青海的“东家”。</p><p class="ql-block"> 饭后出来去河对面的停车场坐车时,见到离进口稍远的石刻“个园”,顺手又“留”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b>2.瘦西湖</b></p><p class="ql-block"> 同学送我们来瘦西湖南门后到北门处等着,许多年里不知道已多少次陪着家乡人来过瘦西湖了。</p><p class="ql-block"> 忘了没有手机的年代一路问人一路坐车过去的瘦西湖,是从哪个门进去的,时间一长,都没有印象了,除了记忆里老师讲的作业:烟花三月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二十四桥明月夜......牧之不愧为宰相之孙,文韬武略,后世流芳。</p><p class="ql-block"> 进门就觉得熟悉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岸的一座带着两个亭子的长廊,以及湖里的金顶游船。走几步,便是江南四月盎然的桃树,在波光粼粼的碧绿湖水映照之下,春意盎然的韵味立现,真可谓不知转入此中来啊!从桃树与岸柳缝隙看向对岸,画舫似的两只彩船并列岸边,等待着游人的到来。一不小心,遇见了一株晚开的桃,一树桃花只剩下两朵,迎接这高原的远客。一路上,拍了不知多少棵垂向湖面的桃树,以及青绿、翠绿的植被。这里,就是瘦西湖一景“长堤春柳”。一簇高高的毛竹出现,两个着鲜艳服装的阿姨拍照留念,墨绿色的竹子衬得她们红色黄色的身影更加青春。转而,她们又跑到旁边的芍药丛中去。我却驻足于茂密的海棠花(还是紫叶李?江南的花树,实在也是分不清呢!)前,去看那一树繁花。当又一朵桃花转移了我的视线时,湖面上的“嘎嘎”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几只大鹅游到了岸边,一只黑色的带着两只白色的小鹅,游来游去,在桃树下徘徊,大概是在觅食吧!</p><p class="ql-block"> 拍了垂到湖上的又一枝桃枝,和一株大概是凤凰木的清翠的绿,抬头许多人站在不远处的木桥上,扶着栏杆拍照。我脚下的路旁,出现了一片叫“大花葱”的紫色花,植株直立,圆球密集,还真的有一点点像我们山里的沙葱(野蒜儿)呢,只是我们的沙葱远没有它这么大、这么密。</p><p class="ql-block"> 不觉到了“园中之园”“徐园”门口。徐园构筑于“桃花坞”旧址,位于瘦西湖“长堤春柳”北段,原清初翰园桃花坞故址。被誉为瘦西湖的屏风。园名题字一行一草,可谓独具一格!园中湖水荡漾,花木繁盛,尤以几朵黄菖蒲,占尽风情好风物。</p><p class="ql-block"> 徐园出来,继续往北走去,绿杨阴里,花香鸟鸣,任是我看树拍花,也叫不出江南一众的花,一地的绿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西岸一直往前,余下的风景就留给未知的岁月吧!</p><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座朱红色的木桥,桥上几个游客在拍照、流连,周围桃柳相拥,碧绿的湖水映照下,他们似是画中人。我们姑且叫它“红桥”吧,虽然它不是瘦西湖上著名的那个“大虹桥”,那个是三孔拱形石桥,亦非红色。</p><p class="ql-block"> 往前,是淤泥堆积而成的小金山,山上树木葱茏,花草相间,一棵硕大繁茂的绣球荚蒾(俗称木绣球)开在道旁,花儿朵朵都是好多层,简直赛过绣球。对岸远远一座寺庙似的黄色建筑,一看写着“钓鱼台”,它原来叫做“吹台”,传说中乾隆皇帝钓过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可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南边的椭圆形洞中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有人说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堪称绝妙。</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并没有做什么攻略的我俩,只是凭着文化江南的印迹,漫无目的地来到了这里,想象着杜牧字里行间的神韵,就这么盲目地走上了江南的腹地,观景致、看人文、吃美食、瞎溜达就是我俩此行的目的,顺带听听她这个地理老师的补课,还有我这个半吊子语文历史爱好者的胡诌。</p><p class="ql-block"> 想着历史故事,行进在凉爽的林荫道上,右首湖面上微风轻抚,风摆杨柳,一株石榴树,轻缀仨花苞,原来没有细细看过的石榴含苞欲放之时,比花蕾还好看呢!</p><p class="ql-block"> 此间经过一座比较宽大的拱桥,想从桥上看看风景,于是走向上桥的台阶。这是有石阶的桥,拾级而上,站在桥中间看向下面:河道里一排惠风和畅,两边高大的树木树梢隔空握手,河边一溜整齐摆放着二十几艘有简易棚子的船,船舱用绿色油漆,棚顶用绿白相间条纹,旁边还随意地停着四条小木船,大概是前几年淘汰下来的吧。走过来桥的这边不远,又看到一座木桥,这一次是桥墩桥栏台阶全木头。也不知是旧建筑还是为了方便新建,还是原来就有。</p><p class="ql-block"> 继续走了一段,看到一棵大大的枫杨长长的穗儿吊在湖面时,从桥上往不远处就看到了那个标志性建筑——五亭桥:瘦西湖一景。上了五亭桥,看见湖里有画舫往这边驶来,在桥上拍了点风景,下桥又继续看树缝里的风景。看到一片鹅掌楸,美丽如鹅掌的叶子,碧绿如果实的花苞,黄黄的花,这江南独有的花,再收进我的镜头里,留在关于江南的记忆里。 鹅掌楸的旁边,是几颗樱桃树,因为是黄色,当时没敢往樱桃上想,要不,怎么也得摘一个尝尝,结的果太繁了!</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花丛,是一个吊着盆栽的花廊,人们在那里流连打卡。好多小花,还有个不大的瀑布流向湖里。几只鹅在湿地上悠闲觅食。</p><p class="ql-block"> 最喜欢的扬州盆景博物馆那天没开,这是一件憾事。这次来就想起十几年前在这里第一次看那么多盆景的激动心情。在草坪里叽叽喳喳叫的喜鹊指引下,我们走过又一座桥,拍过又一片花,走马观花,来到了北门。</p><p class="ql-block"> 从瘦西湖北门出去,远远望见对面的蜀岗山上一座寺庙,原来是大明寺内高耸的栖灵塔。时间仓促,也玩累了,不好再去欣赏当时的扬州知府欧阳修主持修建并住过的平山堂,以及堂上那块追念欧阳修的“风流宛在”匾了。</p><p class="ql-block"> 大明寺,只拍个照片,唐代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在此受戒,寺庙因此出名。</p><p class="ql-block"> 同学推荐我们去总统府看看,于是拉到南京总统府前,一看周一休息,便又让我们逛逛前面的1912街,我俩自己去逛,他去接小孩。拍了张总统府门口,留待以后再来。走进新建的1912,感受一下复古的商业街,和各地的步行街一样,里面是各种咖啡店酒吧民谣餐吧,拍了点巷里的紫槐,顶上的绿饰,道旁的大树,个别的门面,从位于太平北路58号的“茶客老站”到了街上。出来走到街上,看了看马路边一溜的梧桐,一溜的银杏,想象着这里秋天银杏叶黄的时候,一定很美。</p><p class="ql-block"> 导航公交到金桥市场,穿过一个小公园,走着走着发现是宾馆东面的一条河边。绿意莹莹的樟树后面,竟有一棵结满果实的半大杏树,杏儿已经有桂圆那么大,家乡的杏子怕是只结了毛杏儿,花开败也没多久。</p> <p class="ql-block"><b> (四)镇江</b></p><p class="ql-block"> 城际列车二十几分钟就到镇江了。</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去镇江,其历史地位远比现在重要。</p><p class="ql-block"> 镇江拥有3000多年的建制史,涌现出刘裕(寄奴)、萧统、沈括、米芾、宗泽、刘勰、葛洪、茅以升等万古流芳的人物,留下众多历史遗存、诗文典籍和传说故事,我们所熟知的《世说新语》、《梦溪笔谈》、《文心雕龙》等传世巨著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还有“水漫金山”、“刘备招亲”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有北固山、金山寺、西津渡、甘露寺、梦溪园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就想着去西津渡看看古渡口,然后再做定夺。</p><p class="ql-block"> 初到此地,我们出站竟然是火车站后(南)广场。一看行人稀少,我想应该是走错出口了。不过还好,也有公交站,但没有要去西津渡的,问了路人,说到对面坐。坐了从正面广场开过来的17路五站后到达金山公园(金山寺),传说中法海将白素贞压于塔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 1.金山</b></p><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的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寺之一。</p><p class="ql-block"> 进门,首先看见了黄色墙上四个大字:“东晋古刹”!可能是对古刹不太感兴趣,我们没有去后院的山上,此憾以后再补。</p><p class="ql-block"> 沿着寺右面往里进,看到一片不知是湖还是海的地方。岸上树木掩映,湖里碧波荡漾,走着走着,旁边出现一个法海洞,一个白蛇洞。我俩没上山,却在寺后看见了山上的寺塔顶,它倒映在湖中,仿佛能看见白娘子。沿着湖的周围漫步、遐思,这传说中的法海老和尚竟将白娘子从270公里外的西湖镇到了这里。 </p><p class="ql-block"> 各个角度的金山寺在黄色围墙的映衬下显得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历史在这里沉淀,神话在这里传说,美丽的风景与动人的传说同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寻访、猎奇、观景。从另一条路回去的树上,李子和无花果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这些远方的客人,小蔷薇也露出了欢欣的笑容,夺我眼球的,更是那千年的古树伸展在湖面之上,仿佛美丽的青蛇,化身千年的古树,探身湖面,探看白蛇的讯息。站在石拱桥上,眼前的枫杨垂下长长的穗儿,微风一吹,一簇簇就像吊在半空荡秋千的一群孩子。吊在湖面的同时也吊在林荫道上、行人头顶。正行时,又有一朵茶花,突兀地开在灌木丛,鲜艳得你就想走过去摘下它,闻香识花。走几步,几朵玫红的丽花开在花园里,让我们早几月看到了它们美丽的衣裳。</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看到一条河,岸边是更为浓密的大树,对岸是更大的林带,随便站在某处向前拍去,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参天大树、水中倒影、曲廊画栋、庙宇亭台、以及桥下黄顶的画舫。在“灵山白龙”桥上看了会风景,我们没有过桥,因赶路,下桥走出。这“雄跨东南二百州”的金山,走马观花就先欣赏到这里,时光回转,再来换个角度,一定会是不一样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b> 2.西津渡</b></p><p class="ql-block"> 镇江之西、云台山麓的西津渡,长不过八百米,却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都历史街区,这里的待渡亭,是古人迎来送往的场所。这里,是“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张祜写羁旅诗《题金陵渡》抒发中唐时期诗人客愁的地方;是三国“火烧连营”故事存在的地方;是王安石奉旨复出北上出发的地方;是辛弃疾任镇江知府登临北古亭,感叹报国无门写下《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地方;是南宋守将韩世忠驻兵西津渡抗御金兵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重要景点有昭关石塔、救生会、观音洞、英国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 216坐到西津渡古街,下车一抬头,首先看见的是满街的梧桐树。走了半截,看到了西津渡古街后山上的塔。</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前面刚好是一个团队,在入口处被要求买门票,我们也跟着买了。当时只怀疑了一下,网上不是不用买的吗,可看到本来用于核酸检测的隔段,以为是现在到了旅游旺季要买的。没多想,跟在后面就进了街里,仿佛那个古渡口还有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在待渡口聚集,一首首吟咏着他们引以为傲的经典句章。</p><p class="ql-block"> 古街的确很整齐,整齐的两排房子后面的云台山成了清晰的屏障,整齐到屋顶的楼角排列半空,顺着街往山腰走去,上台阶看见的是张祜的塑像,以及题有《题金陵渡》诗的石刻:</p><p class="ql-block"> 题金陵渡</p><p class="ql-block"> 唐 张祜</p><p class="ql-block">金陵津渡小山楼,</p><p class="ql-block">一宿行人自可愁。</p><p class="ql-block">潮落夜江斜月里,</p><p class="ql-block">两三星火是瓜州。</p><p class="ql-block"> 塑像一侧就是许多年前从这里南来北往的待渡亭,两排长条椅上坐着休息的游客,亭子两边的对联清晰如昨:“古渡千秋难羁归客 大江万里好送行舟”。</p><p class="ql-block"> 张祜塑像上面是始建于唐代的小山楼,一说是张祜诗中住宿的驿站,当年他开窗面对着涛涛长江,遥望对面(瓜州)的三两星火。现在,楼檐下有余秋雨先生题写的“金陵渡”匾额,楼台上凭栏俯瞰,可见古街老宅上的层层青瓦。</p><p class="ql-block"> 正走时,一处石墙上刻着“一眼看千年”,墙下用玻璃罩罩着一个考古大坑,呈阶梯状排列着历代西津古街的路面遗迹,真的是一眼千年啊!</p><p class="ql-block"> 在古街的青石板路上,有四道券门,门楣上分别刻着“飞阁流丹”、“共渡慈航”、“层峦耸翠”“同登觉路”,不由让我浮想联翩......这时,从“同登觉路”往里就看见了路中间的昭关白塔(或昭关石塔),两面都有“昭关”字样,塔高五米,建于元代武宗年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p><p class="ql-block"> 石塔旁边是“救生会”,一个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我们买了门票竟忘了去里面参观,或者是当时觉得不感兴趣没去也未可知。心情是一时一时的,谁知道呢!</p><p class="ql-block"> 救生会对面是“观音洞”,上面有石刻。</p><p class="ql-block"> 往前走几步是建于1864年的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属镇江博物馆。时间关系,没去参观一下。在那个不平等的《天津条约》里,镇江是长江沿线被迫开辟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89年被激怒的镇江民众焚烧。</p><p class="ql-block"> 走过半山腰的古街区,来到一处圆门,一看是下去的台阶。下了台阶,是一个大戏台。 </p><p class="ql-block"> 下了几十层台阶,西面是民居与店铺,商业街。后来想起,我买过的镇江香醋。逛累了,也走完了古街景区,想着吃完饭有兴趣再上山看看近年来修的云台阁。导航找网上推荐的美食店。网上只显示具体地址,看距离,就在前方一百米远,原来是戏台斜对面,名字叫“周家二小姐的菜”西津渡店。挑了推荐发布的其中三样:水晶肴肉,鲜炖蟹粉狮子头,美人桃花泪。可惜今天没有美人桃花泪了,重新点了个翡翠松仁汤。狮子头远没有扬州的大,味道可口,汤好喝。</p><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就不太想上山,沿着布满梧桐树的街道走了走,已经要赶车去镇江站,只好匆匆作别这座古镇返回南京。有缘再来看看它的市中心和城区。</p> <p class="ql-block"><b> (五)南京 阅江楼</b></p><p class="ql-block">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扬子江畔;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但明太祖朱元璋欲修未成,仅建有阅江楼地基后停工;1999年2月续建;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因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撰《阅江楼记》而闻名,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p><p class="ql-block"> 镇江回到南京站。从南京站找导航推荐的10路车,找半天没见,走到火车站西那一站才发现有十路。坐10路到“兴中门”下车,发现周围在搞修建,沿着窄窄的街道步行二百米就看见了城门,细一看,“仪凤门”赫然就在山脚下,或者说阅江楼就在城门旁!遂想起朱元璋为纪念打败农民军的“应天大捷”而建的阅江楼,以及建成后让宋濂写的《阅江楼记》,文章在对朱元璋歌功颂德的同时也委婉规劝。</p><p class="ql-block"> 想着这篇文章,走上平台,先是一个四柱牌匾,上刻“阅江揽胜”,上去台阶才是阅江楼山门,上写南门,进去后拐,向左后方的楼梯,这里楼梯宽敞,石阶颇陡,上去有个“狮岭雄观”,原来阅江楼就位于狮子山巅。拾级而上,便到了楼后山也就是城墙处。从地图看,阅江楼是被城墙围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上了城墙一路都是平坦步道,左首的城墙下是绿植、池塘各种风景,也许曾经是护城河吧。右首半高砖墙护着的是山体及树林。往前看仪凤门城楼门洞巍然屹立,本可以进城楼参观,有路标,那天刚好维修,没能进去。</p><p class="ql-block"> 沿着城墙般的砖道继续前行,左边是城垛,城垛前方清晰可见的是仪凤门从上到下整个全貌,门楼下车流人流来回穿梭匆匆而过。右边是各种的绿植,抬头,已看见了山上的楼体,高耸入云,威武雄壮!</p><p class="ql-block"> 一直往前,林深树密,由于已是傍晚时分,游人稀疏,更显幽静雅致。路面也成了石子儿花纹点缀铺就的地板。顺着林立的大树向外看去,城市变成了一幅优美的画,若隐若现!</p><p class="ql-block"> 拍了很多叫不上名的树,很多看不够的景,意犹未尽,就已经到了“江南第一楼”牌坊下面,还刻有对联:“千古江声流夕照,九天楼影俯朝飞”。从牌坊往上,已经看得见二层檐翘结构的山门以及门楣上“政通人和”四个大字。即便如此,也得经过栾树三角槭树等等许多个植物阴凉才到平台之上。从这里上数级台阶,一个宽敞的场地,一座巍峨的四层楼体呈现在人们眼前:飞檐翘角,鳞次栉比。用“危楼高百尺”来形容亦不为过。这里的“危楼”用来形容楼房的高度和危险程度,以突出其惊险和险峻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想不到,六百多年后他和群臣的《阅江楼记》才派上用场,结束了几百年有“记”无楼的历史,成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奇观!</p><p class="ql-block"> 这明面只有四层的阅江楼且如此气派,倘七层全部外露,又将是中国历史上何等雄壮之事!</p><p class="ql-block"> 想象着这明显具有明朝风格的阁楼的百年历程,扑捉着周围一应辅助建筑,眺望远处的城市,以及城市中一座像东方明珠一样的高塔,百年沧桑千年巨变,六朝古都在时代的洪流中飞速发展,将六百年前的楼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辉煌的建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今天,距离朱元璋携众文臣书写的那些《阅江楼记》650年了,他自己的阅江楼记社会上并不怎么留名,反而是大臣宋濂的《阅江楼记》流传千古,皇帝也知道,这篇写得最好。</p><p class="ql-block"> 看完了阅江楼,从左首的宽敞台阶下山,可以欣赏两边的树林美景。一路欣赏一路拍照,台阶两侧众多形状各异的小石狮子、广场护栏上的大石狮子也被我收进了镜头,以供慢慢欣赏。这还是得益于观察仔细的同学,是她说狮子有各种姿态。下到山门已经五点过,脚板疼得不想往里走几百米看长江大桥了,于是往回走两百米来到兴中门站。天也不早了,我俩决定吃了再回,车站后面刚好看见一个“兴河食府”,东北味,应该吃得惯。要了个炒山药、油炸耦合、再要个发糕,好像是红薯粉做的,褐色。都挺合胃口,吃的舒服,剩的打包。</p><p class="ql-block"> 早上同学比原计划早一小时起床。我们吃了头天的发糕耦合,公交两站到火车站,坐地铁很快就到了机场,过了安检进去才八点半,机票9:40,实在无聊,就到眼前的麦当劳打发时间,多少年没进了。</p><p class="ql-block"> 为期两周的随意行在黄金周酒店涨价之前结束,回顾这一次,有收获也有遗憾。说遗憾是因为江西的景点除了井冈山都集中在东、北部,独独井冈山景区孤“悬”西南,路途遥远,我们还要赶时间,不是客观上的赶,是怕时间太久身体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这也挺好,留一丝遗憾,他日再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