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戈壁滩到长白山一路跟着走来连载(二十四)

袁耀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毕竟是载入共和国史册的一段历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毕竟是载入人民军队建军的一段輝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毕竟是载入中国导弹火箭型号成长的一段篇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无论历史的长河如何向前奔流,它永远都不会卷走那朵曾经喷射过的历史火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第十九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中远程全程飞行试验后,中国奔向冲天时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中远程弹道导弹一项一项关键技术的相继完成突破,驱动着不同任务的导弹和火箭,一次一次划破苍穹完成预定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组一组重大课题的相继解决,推动了一系列导弹火箭型号系统定型并列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研制走向发射试验,从地面模拟试验转向天空真实飞行,等待验证后又从发射试验场转回到研制单位,然后再次返回发射试验场。这是当年我们导弹火箭发射试验军人,用青春和汗水突破多项关键技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级间分离技术试验,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试验,分离过程中姿态控制技术试验。这三步的技术,都是首先在东北导弹试验场飞行试验成功的,它实现了我国导弹火箭人的心愿和愿望,实现了保证导弹火箭成功点火起飞后,分别顺利,高空发动机点火成功,导弹火箭飞行和分离过程中姿态控制稳定。中远程弹道导弹这三步技术的试验成功,突破了我国研制的多级火箭从发射到飞行,再从飞行到第二次高空中点火,最后从点火级间分离后到飞行控制各系统技术难关。为我国今后的远程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和飞行距离,做了一个最新的技术平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东北导弹试验场,全程飞行试验的中远程弹道导弹,是我国第一种两级火箭,为了保证级间的分离可靠性,采用的是可靠性较高的热分离技术。它是把专家们通过分离运动学计算,级间气动力和气动热计算,还有级间分离风动试验和一比一地面分离试验理,是否合理的分离程序要求是非常须要的。同时在结构上采用斜拉金属杆式级间段,目的是使弹体中间保留一定空隙,以便于第二级的喷焰能顺利排出。还有是在一级前底下方加装玻璃钢隔热层,防止两级分离时气流烧穿一级前底。这样做的一切措施和目的,是否和火箭专家们想要的结果能否达到成功的一致,那就得把导弹火箭发射到天上去检验,去实验,短距离不行得要长距离全程试验飞行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导弹火箭升空飞行到六十千米以上高空,这个时段它的状态基本是在真空环境下的,保证第二级发动机高空能否顺利点火启动成功,这是中远程导弹研制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关,也是我国今后其它型号主动段的关键节点。由于没有借鉴全靠自立更如果能顺利通过这一关,可以有把握的说,我国今后其它新研制型号产品就迎刃而解了。那就是根据发动机推进剂和氧化剂相遇就能自然点火的特殊情形,制造一个第二级发动机在高空真空状态下,跟在地面一样的点火环境,然后根据发动机在真空工作情况,以保证燃烧剂和氧化剂两组元在进入燃烧室有适合的时间差,这样就确保了启动时所有腔道均保持有与地面相同的点火环境,也能可靠两组元点火又不会出现爆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风4号和以前飞行成功的东风3号,最大的不同和不一样的是多了第二级,长细比也加大了。由于两级火箭采用的是先点火后分离,在飞行分离过程中的姿态挖制技术,也是一个关键技术。因为,级间在分离过程中由于姿态系统突然间的变化,不能立即使信号接通,而使得火箭处于暂时失控状态,在分离干扰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姿态角度偏差。为了防止二级起控时航角饱和,在可能出现较大分离干扰的波道中,有意在控制系统放大倍数,在开始几秒时间内取低于额定值,这样既能解决一级二级级间分离时产生的干扰,对二级起控段的稳定牲的影响,又能对大长细比两级火箭弹性振动和晃动的稳定牲,进行姿态控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三步技术都是首先在东北导弹试验场飞行试验中成功完成。它实现了我国火箭人的心愿和愿望那就是,保证火箭成功点火起飞后,高空发动机点火成功,分离顺利,火箭飞行和分离过程中姿态控制稳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步技术的试验成功,突破了我国研制的多级火箭从发射到飞行,再从飞行到第二次高空中点火,从点火分离再到飞行控制多个难关,为我国今后的远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发谢,还有飞行距离做出了先例的一个崭新的技术展示平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风4号中远程弹道导弹,它承先启后是一个重要的型号。因为它既能用于空间探索,又能用于军事打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井内加注后停放十五天再发射,这是用于军事打击的一个很要又很实际的必要具备条件,这是导弹核武器战术技术性能和武器系统性能指标要求,是当年我部队又一新的重大关键技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0年2月9日2日,在东北导弹试验基地,首次采用井下加注后井内停放十五天后的导弹火箭,在发射团各技术中队精心呵护和紧张而有序直接操作控制下,稳妥的提升到井口发射试验平台上。粉刷一新的井口发射平台,身着草绿色的外衣像钢铁战士一样,英姿飒爽承接着从4号发射井内存储熟睡半个多月跃出的导弹火箭,拥着它抱着它等待着那千钧一发时刻到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这次试验的导弹火箭自身结构合理和部件严密,在加上发射试验训练基地事前任务又做了大量工作,也有充分准备,通过加注技术二中队加注后的导弹火箭在井内停放期间,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发射进入发射前的最后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荣与恐惧、辉煌与险境、振奋与严酷同时交织在一起,发射一分钟,苦练一年功,试验讲实在,人人当英雄这是当年东北导弹试验场人真实写照。二月九日发射全过程比较顺利,起飞飞行两级分离,第二级高空点火分离程控都正常,落点偏差小,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停放井内过后的导弹火箭,离开了呵护它的东北导弹试验场,离开了托举它的井口发射平台,离开了呵护它的发射试验人,追赶着从东向西太阳飞向祖国的大西北神奇的荒漠之地。发射时火箭喷出的撕心裂肺吼叫的大山峡谷,一下平静下来,警报声解除的信号从阵地快速传来,场区的人们快步从安全观摩区潮湧般的狂奔向着4号,就想争先看看发射井,看看井口发射平台火箭火焰过后烧蚀怎么样,因为这是上万发射官兵用鲜血和汗水建设和养护起来的首座国产化发射试验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射平台黑了糊了掉皮了,但钢铁结构完全没有变。发射平台热了凉了完成了,但发射任务一直没有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5年5月5日,中央军委批准了东风4号,增加平洞贮存,拖架场坪发射试验这一新的发射试验任务。根据这一指示,国防科委下达了东北导弹试验展开工程施工,要求尽快完成新的拖架场坪发射试验平台。这是东北试验基地即竖</p><p class="ql-block">井发射工程后又一新的发射试验工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拖架场坪发射是导弹发射主要方式之一,它机动灵活隐蔽好,只要公路完好它跨越距离快,准备时间短,发射速度快。还有它可以不分地域,不分环境没有较大的条件,什么地理位置都能完成发射。不足的是,由于它是重要的军事目标,平时是侦查重点,战时则是打击的主要对象。因此,机动移动的发射时间今后生存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0年8月2日,东北导弹试验场又一次迎来了这个不平凡的日子。拖架场坪移动机动发射试验的最后准备时就要到了,人们首次看到了采用拖架的导弹火箭和弹头对接后的整个弹体,竖立在新建的11号场坪阵地。技术五中队的加注官兵和工程技术人员,正在有序进行着火箭二级的高空自动加注连接器的连接,用改进后的加注工程设备进行着推进剂燃料加注任务,当加注完成指令发出后,高空自动加注连接器自行断开,第一次真正做到无人操作。通过这一检验,高空自动加注连接器該系统实用可靠,方便快捷安全可控。为今后机动移动导弹火箭髙空加注提供了一个全新自动操作平台。还有大口径的自动瞄准系统,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得到了实地应用。当自动瞄准指令下达完成后,指挥长下达了点火口令。瞬间导弹腾空而起离开了拖架,不一会一个亮点拖着一条白色烟带,似利剑般的向祖国的西北部冲喷而去,携带着核弹头冷试验导弹飞越祖国的九省一市,弹头高精度向着弹区奔去,落点偏差距离纵向0.079kM,横向1.177kM。这是改进的东风4号携带有效载荷,从东北长白山境内用新的发射试验,也是在这里进行的导弹核武器第二次飞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震天的轰鸣声中,改进行的导弹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火焰,托举着战斗部系统随着快速的升空,划出一道飞天的弧线戴着参试人的希望和祝福飞向遥远的西北边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发谢试验成功意义重大,8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东北导弹试验基地发了贺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1980年10月31日,第二次拖架场考校试验又一次获得成功。飞行试验证明导弹火箭全系统符合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新的发射方式可行。发射设备和发射程序符合战斗状态下要求,弹头再入强度和防热性能,全系统在高温低温,加注后停放平洞贮存,雨淋及风载条件下的技术性能指标都符合战斗状态下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信念引响着一个时代,而一个时代又引响着一群人。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我们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而这个信念就这样伴随着我们一生。是他(她)们这帮人常年为发射试验我国的导弹火箭,在荒无人烟戈壁滩,在冻土洪荒林海雪原,在大山深处托举神箭跨入中国航天技术之门。因为,我国战略导弹的研制试验,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尖端武器技术的同时,又极大促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从以中远程弹道导弹的第一二级为载荷的长征一号,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东风基地发射成功后,随着战略导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航天技术也是不断的获得进展于突破。从那时到现在发射了各种类型和用途的卫星、飞船、太空舱,这些的型号技术发射它是紧紧的于中国导弹火箭技术的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火箭腾空而起,天地渡若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像一片飘零的落叶,无论是深秋的黄昏不是隆冬的清晨,当从某个角落拾起,总是能让人们看到点什么。想到点什么,悟到点什么,甚至还能预测到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点什么,看到了由西北酒泉东风导弹综合试验基地而发展的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华北导弹试验基地发展而成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西昌火箭卫星试驴基地发展而成的西昌卫星中心,他们辉煌成就时,人们一定不要忘记还有我国的东北导弹试验基地。她虽然随着我国的形势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出发,撤销不存在了,但是它在我国导弹火箭试验发谢史上是功不可灭的,是永远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它首次完成了我国第一种两级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第一次真正解决了导弹火箭一级二级分离技术,第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飞行姿态控制技术。也是它首次成功完成井下加注,井内存方后,井口发射。还是它首次采用平洞贮存拖架场坪试验发射首次将中远程弹道导弹移动机动成功发射,完成了火箭全系统战术技术指标、两弹匹配、核弹头再入、核弹头引控、发射试验设备和发射程序战斗状态下的试验,都是早前最为先进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了什么,想到了现在我国每年的多次进行卫星飞船和其他运载火箭主动段的发射,不论那一种型号的火箭,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会发出点火起飞,飞行正常遥测正常,二级成功点火一级成功分离。当听到他们这一动人的声音,我们就要想到东北导弹试验场,就是这个冻土洪荒的试验基地,是他们首次跨越我国八省一市,行程5000多公里在我国自己的高空领域,将我国第一种两级火箭进行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它表明我国完全解决了两级或多级导弹火箭的级间连接和分离,发动机高空真空下点火,弹头再入大气层,飞行控制和制导技术。中国火箭型号载重主动段具备远射程飞行能力,把这一运载工具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悟到了什么,悟到了航天事业发展新的时期到来,这是我国国力的必然。但是它不是说来就来,是要通过艰辛万苦才能得到。都是在党中央决策下经过千万航天儿女用他们智慧、他们心血和生命才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预测到什么,预测到以上说的和所做到的一切、将要做到的一切、还有准备要做到的一切,都会让我们中国人会通过这种型号载体去接近太空,去识太空拥抱太空了解太空争服太容入太空。航天科通天盖地,人类生活日新月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