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湖茫宗湖南醴陵三都李氏源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他们怎样生活,怎样繁衍,后人怎样,我们怎么会居住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个不可回避而又永恒的话题。在古代,李氏来源于嬴氏。皋陶,轩辕黄帝与正妃螺祖的嫡系曾孙。他辅佐尧、舜、禹三代帝王,担任大理、执掌司法刑狱。遂以官命族为理氏。至商纣王时,世袭理官的理征因直谏触怒纣王而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躲避追杀。几经辗转,定居豫东鹿邑。因沿途忍饥挨饿,食李树果实李子充饥,维持生存。为报“李子”保命之恩,且理、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从此,中国有了李姓。后人尊称皋陶为李姓始祖,利贞为得姓始祖,开启了李姓数千年繁衍史。沧海桑田,岁月悠悠。以李利贞为李姓第一世,传至道家始祖老子(即李耳)已是17世,汉“飞将军”李广33世,唐高祖李渊56世,唐太宗李世民57世,世民十四子曹王明58世。唐玄宗“安史之乱”时,肃宗拥有两员大将,一是曹王明五世孙、镇守武昌郡太守李皋,二是镇守西平郡太守,忠武西平王李晟,史称二将南北响应,为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之臣。曹王明之子右卫大将军李偲四世孙李宗,投军叔父李皋,参加平定“安史之乱”,建有功业,世袭“长江令”。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李宗六世孙李崇任荆洲刺史。乾宁三年转任洪州刺史,时年遇兵变身亡,葬江西省新建县观生米山阳(墓文化大革命被毁,原址改建新建县农机站)。</p><p class="ql-block"> 此次事变后,李崇家人无心官场,子李蓬弃仕隐居江西临川大岗之乔上。蓬之子李胜(70世)由乔上迁居江西丰城县正信乡(今段潭乡)。曾孙李从,字伯顺,择湖建村,名下三个儿子,珪宗居湖茫,瑽宗居筱塘、珝宗居大陂。当地俗称“湖茫三宗”,即下李,为丰城县李姓望族,繁衍人丁十万有余。</p><p class="ql-block"> 胜公被后人尊为湖茫李氏始迁祖,称湖茫族史第一代,尊伯顺公为湖茫李氏开基祖。至尚勤公已是族十七代,生有两子,彦明、彦昇。明初因江西填湖广,遂决定彦明公留守湖茫,彦昇公举家西迁,徙居湖广湘潭县石潭乡(双峰县土库宗澜后人族谱有记载)。开荒置田,勤耕养家。夫人袁氏生子宗澜、宗源、宗瀚,女适刘。宗源夫人徐氏生子南阳、南瑛、南哲。南哲名爱,明洪武丁丑十月(公元1397年)生。永乐年间,由湘潭县石潭乡迁新化县陶林,落户谋生(双峰土库族谱记载)。夫人桂氏生子五、世球、世魁、世用、世广、世演。世用夫人叶氏生子与佐、与坚、与恕,为胜公二十二代孙。与坚公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生,字良彝,聚妻王氏,生子万胜,继妻唐氏生子万成、字贤八。弘治年间,坚公携家由新化陶林东迁,落户醴陵西乡神福港李家渡,与先期徒居此地与盘公汇合,接买十八都段江口廖伟等田业。后又携子万成东迁醴邑八都官僚置办田产。明嘉靖十六年丁酉没、葬八都长冲。万成公万历十九年九月十二日殁,葬东乡八都官僚傅海塘尾中咀望月形坤山垠向。坚公、万成公、时信公及夫人二00八年改葬三都栗山咀。万历年间,万成子国晓字临宇,举家由东乡官僚迁醴南、买田买地定居三都(今醴陵市东富镇芷泉村)。其子孙安居乐业四百余年,繁衍子孙近三千人,称当地望族。三都后人尊与坚公为始迁祖,临宇公为开基祖。三都修谱,始于乾隆年间。学龄公、字方英,有志修谱,整理了旧谱谍,未成谱本,皇悦公承父志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怎奈有心无逮。至道光辛卯年(公元1831年),在含芬公努力下终成谱本,为湖茫三都李氏分支始修族谱。清咸丰丁已(1857年)二修初谱,家杰公等倡修。三修族谱继光公(字紫庭)倡修,光绪三十二年成谱。初修、三修族谱失传。时过百年,四修族谱依据神福港李中彐保留的二修残本,以及李柱春保留的民国三十五年脉谱,发动族人,广集龄禄、集族人之力、如愿已成。主修忠毛、主编开福。三都首祠为方英公祠,方英公在世时有意修祠,但有志未果。其孙大本号敏斋,继承方公之志,举族人之力建祠,建祠中不幸逝世,子含芬接力,于乾隆癸丑年(1793)竣工。后建有象九公祠,含公祠、跃公祠、洪公祠等支祠。文化大革命中,近两百年的方英公祠,遭拆祠建校。2016年在原址续建李氏宗祠,倡建开福等。三都族人,忠孝爱国、尊儒倡学、勤耕守业、兴工营商,子孙兴旺、人才辈出。学龄公,清康熙登仕郎,貤赠修职郎,大学士。惶悦公,清乾隆贡生,岳洲巴陵县训导。含芬公,清嘉庆大学士。家熙公,清道光贡生。声拱公,清同治大学士。继光公,清光绪国子监杖贡、恩贡,授官江西九江府判。子序芸和夫人王昌国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同盟会,王昌国民国初为醴陵县议员,湖南省参议员,湖南妇女联合会主任。庭裕公,安源煤矿路矿俱乐部任职,1925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时,两次舍身保卫刘少奇,解放后两次受邀到少奇家做客。君九公,国民革命军180师少将师长,参与湖南和平解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兵团办公室主任,湖南省商业厅副厅长、湖南省五届人大常委。序辉公,民国中央警官学校毕业,曾任石门县县长。序炎公,黄埔军校毕业,民国上海龙华公安局局长,醴陵南区抗日大队长。序家公、黄埔军校毕业,国民革命军空军司令部财务处长,云南空军总站少将主任。崇勋公,台湾“总统”办公室中将主任。克模公民国空军司令部会计科科长,台湾中华航空公司财务处少将处长。序芬公,株洲治炼厂高级工程师。崇明公、广州铁路局副局长。崇科公,教授,台湾作家,著有《西北雨》、《手铐和银子》、《李崇科小说选》等文学作品。德贻公、美贻公,民国十七年参加农民运动,成立农会,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称三都兄弟二烈士。冬发公,抗美援朝21军63师炮兵班长,英勇牺牲、评为烈士。序长、序朝、序涵、序中四公,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德尧,抗美援朝某团宣传干事,解放军某师机要科长,萍乡市委档案局长。崇孝,高级工程师,长沙拉扦刨研究所副所长,拥有发明专利、获九四年首届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常光、硕士研究生、益阳市副市长、副厅级;晓刚,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航空可靠性综合试验室副主任。湘陵,台湾大学博士研究生、教授。忠琳,援越抗美越语翻译,国家外经委办事员,湖南省革委会档案局机要科副科长。忠权,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运初,萍乡市农资公司总经理,省先进工作者。桂生,湘潭市安全生产局局长。李陵,湖南作协会员、醴陵作协理事,著有《野人山》等文学作品。李刚,硕士研究生,广洲药学院学生处处长。三都精英、方兴未艾、代代有英才。</p><p class="ql-block">湖茫胜公三十六世孙,湖南省六届人民代表、北京三十五周年国庆观礼代表、三都李氏理事会常务理事长忠毛谨撰。</p><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十月二十日呈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