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似水流年

映山红

<p class="ql-block">《小巷人家》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似水流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映山红 2024.11.2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0集的年代剧《小巷人家》终于迎来了大结局,一直追着看,水准可以媲美《父母爱情》、《人世间》等优秀的年代剧。该剧故事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至90年代,主要讲述了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的庄家、林家、吴家三个家庭,其家长和孩子们的命运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该剧的叙述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每个时代的特征都逼真还原,让我们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重新回到了父辈与我们共同经历的过去,那时的生活确实艰辛不易,但人们却都能向阳而生,努力抓住每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争取相对美好的生活。这份向上的力量,也许才是那个时代的人身上最弥足珍贵的,也是我们对那个时代缅怀追忆的真实所在。</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体制发生最激烈变革的时代,剧中的主人翁是国营苏州棉纺厂职工及家属,本来是过着不够宽裕却也安稳的生活,体制的变革也给他们的下一代创造了更好的出路,然而,苏州棉纺厂职工最终被时代所抛弃,被置身于改革的风口浪尖之上,停薪留职、下岗成了他们许多人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该剧将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基本都有一一呈现,例如:</p><p class="ql-block">1、福利分房,分房时的争夺。那时的国营工厂职工真是工厂主人,厂领导无权开除职工,职工有争取自己权益的权利,所以厂领导做事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起码也要做到表面上的,不然,感到不公的职工肯定会公开表达不满的;</p><p class="ql-block">2、恢复高考,让青年学子可以有一个最公平的平台来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3、流通领域的逐渐放开,从严禁倒买倒卖,到鼓励发展个体经济;</p><p class="ql-block">4、知青大返城,一代知青经历了农村艰苦的岁月,渴望重回城市,而城市已没有他们的落脚点,这一代人是最令人唏嘘的;</p><p class="ql-block">5、技术人员到别的地方兼职从不能到允许;</p><p class="ql-block">6、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p><p class="ql-block">7、上海爆发流行甲肝;</p><p class="ql-block">8、放开物价导致物价上涨、全民抢购,也形成了倒爷现象;</p><p class="ql-block">9、房改,职工可以买下单位分配给他们居住的福利房。</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些影响亿万中国人的大事件,都丝滑地穿插在剧情之中,让人能再次回顾来时路,体验个中的酸甜苦辣,庆幸中国人经历千难万险终于生活得越来越好。然而,近年来欧美对我们打压得相当厉害,美好生活的延续依然前路漫漫,但愿后来人能承续前辈的进取精神,创造更辉煌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小巷人家》还有一个值得称道之处是,它直面现实,将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戚之间、邻里之间、恋人之间的矛盾直面呈现,不夸大也不回避,冷峻的笔触像张爱玲的风格,告诉你生活就是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小巷人家》故事发生地是在苏州,自然带有浓浓的长三角人的特色,情感细腻,精明、比较维护个人权益,所以,其所呈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矛盾更显冷酷、直接,尽管其他一些地区的人不太爱摆到台面上,但并不代表在私底下不会有这种矛盾。该剧的人物对这些矛盾的认识及处理也可谓人间清醒、极富生活哲理,可以让有类似经历的观众获得共鸣,让没有类似经历的年轻观众获得一些社会生活知识、做好心理建设:现实社会并不会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但也不会让人绝望,做好自己才是应对一切的王道。</p><p class="ql-block"> 夫妻之间的关系处理:</p><p class="ql-block"> 剧中的宋莹与林武峰堪称夫妻关系的典范,丈夫有责任、有担当、能包容,妻子漂亮、能干、热心直率,两人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p><p class="ql-block"> 而黄玲与庄超英这对夫妻,表面上还是挺让人羡慕的,但实际上包含了妻子黄玲多年的委屈与隐忍。作为丈夫的庄超英对自己小家也是尽责的,但他的愚孝让他将自家利益总是置于父母的利益之下,总是要委屈自己、妻子、儿女去满足偏心父母的一切要求,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妻子黄玲本是比较贤惠、顾全大局,对丈夫及公婆一些行为也是隐忍的,她颇具那个时代特有的独立女性思想,一直主要靠自己的能力抚养儿女、维持家庭。但在面对涉及儿女前途的根本利益会受到损害时,她勇敢地与丈夫、公婆进行抗争,哪怕连儿女当时也有点不太理解。</p><p class="ql-block"> 最突出的一段就是第9、10集里所演绎的:丈夫庄超英的妹妹是下放到贵州的知青,自己回不了苏州,想让儿子向鹏飞在苏州生活、学习,一边等回城指标。可公婆自己不想收留这个孩子,又想推给愚孝的庄超英,还要另外两个侄子也住过来。黄玲在这种会直接影响儿子备战高考的情况下,选择了不再隐忍,她让儿子庄图南和女儿庄筱婷留下,表示这件事情他们也应该听一听。黄玲表示庄超英是家里的老大,父母总要求他让着弟弟妹妹,他让着让着也成习惯了,更何况家里人从来都没有感激他,不过庄超英让着也就算了,自己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女儿也过这样的日子的,所以自己绝对不会同意鹏飞他们住过来,庄图南就要高考了,不能受到影响。庄图南表示自己会好好学习,不会受弟弟们的影响。黄玲表示庄图南太天真了,鹏飞他们住进来之后,阿爹阿婆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自己不答应,就会跟庄超英一直吵,那庄图南不可能不受影响。黄玲这一次也是撕破脸了,把之前的事情都说清楚,表示庄超英之前一直把工资放在阿爹阿婆那里,自己生孩子跟他要回来,庄超英在自己坐月子的时候跟自己吵,自己一辈子都记得这个情景。阿爹非常愤怒,觉得庄家没有这样的媳妇,黄玲表示自己就算离婚自己也绝不会让步,现在这个房子还是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的。庄超英气得冲出家门直接住学校去了。</p><p class="ql-block"> 庄图南也不理解黄玲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还是林武峰给他开导说: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事情都跟你想的那样,你必须要学会去适应。他提起了自己以前的事情,他母亲会拿着扁担和邻村去抢水,如果不抢的话,他们家就没有水喝。你爸爸和姑姑可以怨恨你妈妈,但是你不行,因为你妈妈抢的是你和庄筱婷的水。</p><p class="ql-block"> 黄玲与庄超英的夫妻关系,用黄玲的话形容:不是一条心。她羡慕林武峰一直是宋莹的依靠,多少带有对丈夫的失望。不过,后来庄超英在维护儿女的利益方面与父母起了冲突,也让他体会到了满足父母的要求也应该有一个度;及后儿女不征求他的意见、甚至隐瞒一些决定,也让他逐渐意识到夫妻关系才是最应该重视的,他做了很多改变,夫妻关系也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处理如黄玲与庄超英这样的夫妻关系,让我想到网上的一段心灵鸡汤:</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发现你嫁错了人,还生了孩子,又想离婚又放不下孩子,千万不要内耗自己,离婚不一定是救赎,再婚也不一定会幸福,你只需要降低对他的期待,不要把他当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要试图去改变他,管好自己和孩子就好,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选择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余生多爱自己!</p><p class="ql-block"> 《小巷人家》还有许多婆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戚之间、邻里之间、恋人之间关系处理的小技巧、小经验及小智慧,对年轻人都不无裨益,当今的社会纷繁复杂,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会非常迷茫,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年代剧在追忆过往时,又能关照到这部分受众,不受到广泛欢迎那也是不可能的!去年的爆款《人世间》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