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 治 村 <p class="ql-block">奥治村位于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距县城约40公里,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去奥治村纯属偶然,本是从平顺县城去岳家寨。早晨虽然雾大,能见度也还行。324国道与浊漳河伴行,弯多直道少,大货车多得成队成行,咱这车就开得憋屈又过瘾,弯道耐着性子跟直道有条件就超。几次杀出重围后,看道边不多远就有个“赤壁悬流”字样的宣传牌,而后就见有一可以开车通往对岸的桥,对岸还有着鳞次栉比的房屋坐落在如刀削般的崖壁之上,就说过去看看吧?同伴们都说行。</p> <p class="ql-block">于是就闯入了这个背依连绵起伏的太行山,好似挂于山崖之间的村庄,村名奥治。</p> <p class="ql-block">奥治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居山腰下河流边的台地上。</p><p class="ql-block">据说,奥治村这个名字跟大禹和他父亲鲧有关,古时浊漳河没有规矩的河道,常泛滥危害村民。父子俩先后在此治水,鲧治水靠堵失败而懊恼,禹治水赖疏有奥妙,大禹治水后村名即称作“奥治”,由此可见村庄历史久远。据《平顺县志》记载:“传言伯鲧治水至此引漳南行功不成,禹因势利导去其壅塞漳始东流,疏凿之痕至今犹存。”至今村里留下了许多关于治水的传说和地名,如:“错錾沟”“禹旮旯”“大禹葬”等。</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跟太行山区的石板岩村庄不同。所在地相对开阔,有横平竖直的村路,更像平原上有规划的村庄;建筑更多用的是砖瓦,应该是出入较为方便,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吧!</p> <p class="ql-block">边上这家可以提供住宿,村里做农家乐的应该不止这一家,依赖赤壁悬流景区,旺季应该也有不错的收入。</p> <p class="ql-block">崖畔一古旧民居,应该是一般人家的宅院,门垛、前檐有简单的雕刻和彩绘。</p> <p class="ql-block">崖边有台阶和道路可通往谷底。</p> <p class="ql-block">谷底浊漳河汤汤流淌,河畔是赤壁悬流景区巨大的停车场。秋冬季节是枯水期,景区已暂时关闭。</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临时拍脑壳进来的地方,没有攻略也不了解。不知道奥治村中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大户人家的古院落,院落里到处是精美的石、砖、木雕;不知道村中保存有古老的大禹神庙、关帝庙、三教庙;也没有碰到可以给予我们指点的村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看整修一新、整齐划一的外墙颜色,想应该是个有看点的村子。也仅在村子外围看浊漳河谷下有众多的旅游设施,搞清楚这里是近些年开发兴起的“赤壁悬流”景区的起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惦记着岳家寨,在此处观景小憩后离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红 旗 渠 源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路过一个村庄。</p><p class="ql-block">再走,路边闪出旅游标识牌,发现有“红旗渠源”且距离只有几公里,几个人决定再次偏离目的地前去探访。</p> <p class="ql-block">在这一片美丽的杨树林边驶出324省道。</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个浊漳河大桥,就到了红旗渠渠首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河南林县(林州)自古苦旱缺水。林县历代兴修水利从未间断,但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里缺水的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决定修建“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开建,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p><p class="ql-block">这是新中国第一条人工水渠,从1960年开始,30万林县人民苦战10年,仅靠人力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条,挖砌土石1,640万立方米,用工4,000多万个,硬是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逢山开洞,遇河架桥,修建成总长超过1500公里、被誉为“人造天河”、“当代万里长城”的红旗渠。期间有81位英雄为此牺牲了生命!我们向英雄致敬,向林县人民致敬!</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坐落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源头就在这里,山西平顺县石城镇崔家庄侯壁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渠首枢纽建于1960~1965年,由拦河溢流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联合组成,为无调节河道自流引水。</p> <p class="ql-block">溢流坝横跨河床,长95米,最大坝高3.5米,底宽13.46米,顶宽2米,为安全,嵌入基岩下0.3-0.4米。砌石1804立方米,用工1.28万个。</p> <p class="ql-block">渠源引水隧洞上口位于溢流坝以上18米处的浊漳河南岸,长105米,洞后经55米的明渠至进水闸。进水闸上游左侧又设冲沙闸,在进水闸前设直墙导沙槛,防沙入渠,退水冲沙流入浊漳河。</p> <p class="ql-block">引水明渠</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总干渠70多公里,其中山西段全长19.7公里,从石城镇崔家庄村侯壁断下设坝引水,沿浊漳河南岸,过境崔家庄、石城、青草洼、克昌、豆口、东庄、苇水、王家庄、白杨坡、马塔、牛岭等11村入林县境。这十几公里,也是红旗渠建设史上牺牲最多、付出最大、工程最艰辛、最关键的地段。仅仅此段工程,就斩断了45座山崖,搬掉了13座山头,填平了85道山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修筑红旗渠的过程中,平顺人民为林州人民敞开了宽广、无私的胸怀,沿线总共不到万余口人的乡镇,几乎村村有民工,家家有客人。仅开山修渠倾倒下的石渣,就向渠外覆盖延伸80米以上,大量农田被掩埋、房屋被震坏,但平顺人民陶尽门前土、不顾屋上瓦,他们用大善大爱接纳和支援了红旗渠建设。</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不仅是河南人民的,也是属于山西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与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太行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代表和典范,是服务人民,挺起人民脊梁的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友谊碑另一侧为晋豫边界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渠,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它不仅滋养了一方水土和人民,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那一段艰难岁月中的壮举,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浊漳河大桥上游</p> <p class="ql-block">大桥桥面</p> <p class="ql-block">大桥下游</p> <p class="ql-block">夏日此处应为戏水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路上拍到这个图片,了解以后才知道:平顺战备渠是山西省平顺县北部河谷浊漳河畔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始建于1971年,12年后正式通水。主渠全长54.5公里,拥有46条、330多公里的支渠,战备渠龙门渡槽是其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战备渠是平顺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它覆盖了北耽车、阳高、石城三个乡镇的26个行政村,使得沿河台地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惠及约1.7万人口。粮食亩产从原来的80公斤左右提高到1000公斤左右,主要经济作物花椒的年产量也从5万公斤上升到80多万公斤。这一工程为当地的工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当地百姓称为“幸福工程”。</p><p class="ql-block">和红旗渠一样,也是个伟大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PS:</p><p class="ql-block">回来后百度了一下侯壁,不禁惊讶:红旗渠首的侯壁竟然有2000年的建村史,也是中国传统村落。相传它的名字来源于“完璧归赵”的故事。在战国时期,赵国宰相蔺相如携和氏壁出使秦国,蔺相如料定秦国爽约,便在出使前安排人在侯壁村这个地方等候接应和氏璧回国,因此名为“候璧村”,但在后来的书写中,慢慢变成了“侯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内还保留着多处古建筑,包括回龙寺、大禹神祠、崔维新故居等,还有董天智烈士墓和崔家祠堂。候壁村的文化底蕴深厚,民居古朴典雅,是一个充满古韵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里坡多平地少,花椒种植普遍。石城镇源头村,做起了花椒深加工,建起了花椒博物馆,并研发出花椒特色宴、花椒啤酒、花椒锅巴、花椒油、花椒醋等系列产品,不断提升花椒附加值,形成集吃、住、玩、游、购、养于一体的花椒小镇,做起了花椒康养文旅。</p><p class="ql-block">这次出行走马观花,遗憾颇多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