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创新 名师引领话评价—海南省2021-2023年度中学生物省级骨干教师课例展示交…

【仙沟思源】蒲珍霞

活动安排 为提升2021-2023年度中学省级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示范指导能力,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组织中学物理、生物学科省级骨干教师开展课例展示及研讨交流活动。 同课异构 10月19日上午,在海南省2021-2023年度中学生物省级骨干教师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中,李普杰和符春丁老师进行课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同课异构。 <p class="ql-block">  这两位教师都充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课前准备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她们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课堂变得更高效。</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课都从身边的实物切入新课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从而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重实践;李普杰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每一个活动都有对应的评估任务,评价贯穿了整节课。符春丁老师的对学生的引导非常到位,注重课堂的生成。</p> 评课交流 李普杰和符春丁老师进行授课思路讲解,两位老师的授课都是思路都特别清晰,各有特点。李普杰老师在课堂活动观察植物的组织时,创设性地设置了三个小环节:直观感受、组织分类、显微镜观察植物的主要组织,三个小环节层层推进,很好地助力了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学习搭建了很好的支架,又特别是直观感受这里李老师让学生撕、尝、看、摸让学生有很强的体验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春丁老师在进行植物的主要组织这一知识点则是以橘子为实验材料进行解剖,由外到内,感知辨认进一步分析,很有条理,知识点非常清晰。 评课交流的老师们非常认真地聆听和做记录。 名师引领微讲座 王志伟老师详细讲了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了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需要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一致。同时,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例,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分析、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评价等。最后,总结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特征和流程,并强调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真实情境、探究活动、问题解决和思维训练等方面的重要性。 刘栋校长首先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在课堂中的体现谈起,他强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设定适当的评价能级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此外,课后作业的设置也应从知识迁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考虑。 学习小结 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本次教师课例展示交流“同课异构”活动,同中有异,异中求同,授课教师“异”出精彩,听课教师“同”样收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海南省中学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将继续精诚合作,砥砺前行,为海南的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图文撰稿:丁勇 蒲珍霞<div>审 核:王志伟<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