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的美篇

<p class="ql-block">陈天培,广东深圳市人,英语大专毕业,高级教师。《两广诗词论坛》版主,《北上广诗词论坛》常管,《惠州市惠阳诗社》社员,《中华诗经阁》编委,《中华诗词专刊》副总编,《深圳市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长青诗社》社员。现有诗词创作一千多首,均发表在《中国诗词论坛》和《中华诗词论坛》及各类诗词刊物或平台上。</p> <p class="ql-block">令人深思的8个为什么?</p><p class="ql-block">1、为什么世界上所有搞自然科学(数理化)发明创造的工具,如定理、定律、公式、原理、试验等等等等科学理论(包括哲学)都是有拼音文字的西方人先提出来的?</p><p class="ql-block">2、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代数、几何、方程式、分子式、微积分、三角函数、化学元素、分子、原子、粒子等等等等理科知识的产生都来自有拼音文字的国家?</p><p class="ql-block">3、为什么世界上所有自然科学的数理化都用拼音字母表示,或希腊字母,或拉丁字母,或罗马字母,或英文字母?</p><p class="ql-block">4、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基因编码、计算机、人工智能都采用英语字母编程系统?</p><p class="ql-block">5、为什么世界上所有自然科学的物质文明,如飞机、轮船、火车、电灯、塑料、枪炮、电脑、手机、人工智能、宇宙飞船等等等等东西都是有拼音文字的西方人发明创造的?</p><p class="ql-block">6、为什么国际上超过98%的科学论文都使用英语发表,还有超过90%以上的国际会议也用英语?</p><p class="ql-block">7、为什么中国从1840年开始引进西方的数理化知识来学习已经184年了,现在还在继续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p><p class="ql-block">8、为什么近二百年来本国培养的科学家在国际上总是拿不到自然科学诺贝尔奖?</p> <p class="ql-block">汉语字形与思维及利弊</p><p class="ql-block">陈天培</p><p class="ql-block">象形文字是通过图形或图案来表达意义的一种文字系统。象形文字,顾名思义。汉字是象形文字。鉴此,汉字是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时时处处无不使用形象思维,生活上、工作上相互交流都离不开它。汉语汉字自古诞生以来已经朝着形象思维的方向发展,而且形象思维在方方面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形象思维是汉语的强项。具体来说,汉字具有以下优点:</p><p class="ql-block">1、汉语由单音字组成,发音简单,易于说读。</p><p class="ql-block">2、汉字发音有四声,说话抑扬顿挫,音乐性强,语调非常好听。</p><p class="ql-block">3、汉字是方块字,很精练,排列紧凑整齐,占用空间少,信息容量大,文章短小便于阅读。</p><p class="ql-block">4、汉字形象生动 ,每个字都能产生形象思维,联想意蕴丰富,很适合搞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歌赋和书法。</p><p class="ql-block">5、汉字灵活巧妙,任意组合,用字组词造句非常简单容易,表述世间万物功能强大。</p><p class="ql-block">然而汉语汉字也有弊端。例如:</p><p class="ql-block">1、汉字不表音,难读音。</p><p class="ql-block">2、汉字笔画多,难书写。</p><p class="ql-block">3、同音字多,听起来难辨意思。</p><p class="ql-block">4、词语概念模糊,意思难以理解。语言表述时常常意蕴深远、含蓄而多义,使用不当会带来歧义和误解。汉语也倾向于使用委婉和隐晦的表达方式以至于让人理解费尽心思。‌</p><p class="ql-block">5、语句过于精炼或省略,意义难以琢磨。</p><p class="ql-block">6、文字过于形象和具象,难以形成抽象概念及逻辑思维。</p><p class="ql-block">7、词语无词缀形式,难以辨别词性,影响使用效果。</p><p class="ql-block">‌8、汉语缺乏专业术语,对于某些学科领域的表述不够精准‌。</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短板比较明显:</p><p class="ql-block">它无法像西方的文字那样能用简单抽象的字母表达复杂的数理化内容,如公式、代数、函数、三角、微积分、方程式、分子式等等等等,也难以用简单抽象的字符作代码写基因、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编程系统。</p><p class="ql-block">概括来说,汉语汉字在人文科学领域占有先天优势,在自然科学方面却处于劣势。这就为什么说中国自古以来有许多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涌现,但科学理论及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工程师和科学家又较少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注:什么叫形象思维?是指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p> <p class="ql-block">语言文字与思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陈天培</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一种象形文字,另一种是拼音文字。就拼音文字而言,拼音文字是一种通过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系统,由于具有简明易学的特点,广泛被各国所采用。目前世界上,除了中国还在使用象形文字外,其他所有国家都在使用拼音文字。</p><p class="ql-block">拿英语来说,根据一项数据,全世界有15亿左右的人在说英语,大约占总人数的20%。英语和文字是一种带逻辑、抽象、客观、理性的语言文字。字母符号,属于抽象符号,单个没有表达形象意义的功能,只有组成词时,音节和单词才有意义。虽然单个字母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但作为一种符号时,它被放在公式中可以指代某个应用场景的具体意义。英语单词是形式化组合体,具有明显的逻辑属性,单词组合严谨、清晰、合理,看起来,很有规则性和规律性。英语词语有前缀、后缀之分,词性形式凸显分明,很容易辨别。名词有数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词语有固定搭配,句型有固定的形式,规则性和规律性都很强。正因为英语有一套系统完整且良好天然的语言属性,所以才使得英国人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性),即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也包含了客观理性的正确思维。</p><p class="ql-block">英语不仅适应于社会科学的领域,也适应于自然科学的领域。不但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上的交流,而且运用在文学上的创作,如诗歌、散文、小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运用到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编程系统中。</p><p class="ql-block">优秀的文字和正确的思维是产生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文字与思维,思维与哲学,包括科学理论,他们之间有着相互密切的关系,这就为什么说西方自古以来一直不断地产生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缘故。</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字母的发明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对于有逻辑抽象的拼音文字与思维的产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并对社会和自然哲学的产生,包括科学理论的兴起,以及后来科技的发明创造无疑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注:优秀语言文字定义:</p><p class="ql-block">字符简单抽象,思维逻辑紧密,词语概念准确,句法规则合理,意义表达清晰,既适合应用于人文科学,又适合应用于自然科学。有易说易写,易读易记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注:搞科学需要4种思维:</p><p class="ql-block">1、抽象思维 2、逻辑思维 3、实证思维 4、批判思维。</p><p class="ql-block">注:什么叫逻辑(抽象)思维?</p><p class="ql-block">逻辑思维‌是指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思维方式。</p> <p class="ql-block">英汉两种语言之差异</p><p class="ql-block">陈天培</p><p class="ql-block">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比如,铜和铁、银和金。金属元素不同,成分就不同。成分不同,性质就不同,即本质属性不同。即使同类的金属也有区分,同样是钢,单纯的钢与合成的钢,其性质作用也是不同的。同理,世界上的语言文字同样呈现多样性。就拿汉语和英语来说,由于语言的属性不同,所表现的语言特性、表达形式就有所不同。那么,汉语和英语究竟有何不同?两种语言除了语音、词汇、思维的不同之外,还有句法结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具体来说:</p><p class="ql-block">1、文字差异。</p><p class="ql-block">英语是一种字母拼音表意文字,使用字母来表示音节和单词的意义,而汉语则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使用笔画或部首来表示意义‌。英语拼音文字,词语虽然简单抽象,但是易读易写。汉语文字是表意文字,词语不但复杂具象,而且难读难写。英语是拼音文字,词语像密码符号,学习使用需要解密。汉语文字就像明码符号,学习使用无需解密。</p><p class="ql-block">2、语音差异。</p><p class="ql-block">汉语由于不表音,所以拼读起来比较麻烦。古人拼读汉字很复杂,用的方法主要有反切法、读若法、直音法和譬况法‌,而现代人拼读汉字用拼音法就显得简单容易。因为他借用了拉丁字母的组合形式。英语是拼音文字,拼读更加直接了当。只要学会26个字母,懂得一些读音规则,就能轻松读出单词的发音。汉语单词发音是四声调,而英语单词发音是轻重调。中文发音是点式的,句子没有连读,而英语发音是流线式的,句子连贯顺畅‌。中文主要是降调,而英语主要是升调,句子的结尾才降调‌。</p><p class="ql-block">3、词汇差异。</p><p class="ql-block">汉字是方块字,结构有上中下,或左中右之分。汉字的词性是隐形的,没有某种形式出现,很难分辨。汉字词语没有形态变化,需要通过助词来补充。字体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每个字符都有其独立的意义。汉字的组合方式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字符组合来表达新的概念。例如,“结合、混合、联合”等词汇都是由具有共同意义的字符组合而成。英语字是横向字母组合体,结构有前缀、后缀、中间之分。英语的词性是显形的,凸显分明,容易辨别。英语词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等。例如,“work”(工作)可以变成“works”(复数),“worked”(过去式),“working”(现在分词)等。汉语的简写形式通常是通过选取词语中的关键字符来构成简称,例如“城乡建设委员会”简称“城建委”‌。英语的简写形式则通常是通过选取单词的首字母来构成缩写,例如“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BA”‌。英语单个字母能在数理化公式中作某种符号或代码,而汉语单个字符却不能。‌</p><p class="ql-block">4、句法差异。</p><p class="ql-block">英语句子重“形合”,即句子在形式上的结合。通过词形变化、连接词、介词、定语从句等来表示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句子结构严谨。而汉语句子重“意合”,即句子在意义上的结合。通过词语的含义和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语言传递,句子结构相对松散、自由‌。英语语序较为灵活,可以在句首、句末或谓语前使用状语,而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的位置也较为灵活。汉语语序则较为严格,定语通常在修饰词前,状语一般在谓语前‌。英语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示时态,如“I am reading.”表示现在进行时。而汉语则通过状语来表示时态,如“我正在读书”表示现在进行时‌。英语句子重心在前,先说最近发生的事,再说先前发生的事,先总结后阐述。而汉语句子重心在后,先交代事情,然后再总结。英语句子结构复杂,常用主谓宾结构,形容词不能做谓语,需用主系表结构。汉语句子结构简单,形容词可以做谓语‌。英语中单词做定语在前,短语和句子做定语在后;单词做状语可在句首、句末或谓语前,短语作状语在谓语后。汉语中定语和状语通常都在修饰词前。汉语‌连接词很少出现或不出现,句子结构多为意合,即通过意思连接。英语‌则使用显性连接词,句子结构多为形合,即形式上通过连接词明确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p><p class="ql-block">5、语用差异</p><p class="ql-block">汉语表达习惯主观性强,喜欢先交代背景后给出焦点,表达方式较为含蓄。英语表达习惯客观性强,喜欢先给出焦点后交代背景,表达方式较为直接和具体‌。</p><p class="ql-block">6、思维差异</p><p class="ql-block">汉语惯用形象思维,辩证思维、感性思维及主观思维。英语倾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客观思维。</p><p class="ql-block">7、习惯差异</p><p class="ql-block">汉语‌习惯先铺陈背景,再进入重点,句子结构多为并列关系。英语‌则开门见山,先放重点,再添加细节,句子结构主从分明,通常只有一个主句,从句用于补充背景信息‌。汉语‌习惯使用主动语态,而‌英语‌则更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以避免指明动作的执行者‌。汉语‌强调在一开始说清楚,然后代词代替或省略,而‌英语‌则先把句子主干说清,再说定状补等成分。中文‌由大到小,由整体到细节,例如时间表达上先年、月、日、时;地点表达上先省份、市、区、路、号‌。英语‌则由小到大,由特殊到一般,由近到远,时间表达上先时、日、月、年;地点表达上先路、号、栋、区、市、省‌。汉语‌一字一音,声调响亮清晰,发音位置主要在口腔前半部。英语‌发音则有大量的连音、吞音,声音比较浑浊。发音位置主要在口腔后半部分,包括胸腔的使用‌。‌</p><p class="ql-block">8、文化差异</p><p class="ql-block">在汉语中,人们常问“吃了没有”来表示关心,而在英语中,这种问候方式并不常见,可能导致误解‌。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表达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误解。例如,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常用“lover”,但在英语中“lover”通常指情人,而不是配偶‌。历史典故在不同语言中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同。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成语,对中国人来说容易理解,但对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直译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其含义‌。地域文化差异也导致语言的不同。例如,“东风”在汉语中常代表好运,而在英语中,“西风”才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注:什么叫逻辑?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