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犍为县清溪古镇

蒋顺和

<p class="ql-block">我不清楚在全国范围内叫“清溪镇”或“清溪古镇”的有多少?但我知道仅仅我们四川省内,较有名气的清溪古镇就有三处。一处是广元市青川县清溪古镇,我没去过。另一处是雅安市汉源县清溪古镇,曾顺道去过一次,近20年前的事记忆已模糊。我要介绍的是乐山市犍为县清溪古镇,这里与我关系十分密切,我岳父20岁时才离开家乡清溪去外地工作,我爱人也曾经在这里生活、学习了5年。犍为县清溪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著名古镇之一,著名的“茉莉之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厚重的历史底蕴</b></p> <p class="ql-block">清溪古镇位于犍为县城西南10公里的马边河畔,是雷波县、马边、屏山、沐川四县物流总出口。清溪镇所辖总面积为81.5平方公里,古镇面积为0.48平方公里。国道213线南北纵贯全境,乐宜高速经过镇境,马边河从西向东横流而过,水陆交通便捷。</p><p class="ql-block">有文献记载,清溪古镇建镇已有近1400年历史。汉时,这里是通往大小凉山直达滇黔的重要驿站,叫清溪驿。唐朝,这里因地接蛮夷,而蛮夷非我族类,故当惩之,所以设惩非关,取名惩非镇。宋代,这里作为犍为县的治所长达360年。明初,因清水溪(今马边河)流过,旧有清溪驿,遂改名清溪乡,后改清溪镇,也称清水溪。清末民初,清溪商贸繁荣,是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商业重镇,强调为商以德,以德裕镇,这里一度更名为德裕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复改为清溪镇,辖36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曾经的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中郎将唐蒙率民众数万修筑清溪道,由蜀郡经武阳、南安往西南夷。直至东汉建武元年(25年),清溪成为通往朱提(今云南昭通)驿道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唐永徽元年(650年)始置惩非镇,驻兵戍守,成为当时惩治西南夷之扰的前沿重镇。特别是宋元明三代作犍为县城共360年,城池规模得到了很大发展。</p> <p class="ql-block">至清末,清溪镇就形成了“两横八纵”的街道格局。有街道24条,面积0.48平方公里,街面多为青石板,房屋多为木结构,兼有砖木结构,沿河均为吊脚楼,河街和清正二街等主要街道均为亮一柱式的凉厅街。民国时期为拓宽清溪镇街道,将主要街道的亮一柱全部锯掉拆除,使原3米宽的街道拓宽为6米,青石板路面改筑成“三合土”路面。至今清溪古镇仍保留着原来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清溪曾成为南方丝绸之路暨茶马古道的通道之一,自汉设清溪驿人口聚居地后,商品流通逐渐形成。宋元明三代中成为犍为县县治后,其商品流通更是快速发展。至清末,清溪已成为十分繁荣的商品集散地。水路上可达乐山、成都,下可至宜宾、重庆;陆路又可到雷波、马边、屏山、沐川以及大小凉山,使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商业重镇。民国时期实业界和金融界人士在清溪汇集,使其市场进一步拓展,曾一度成为川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高光时期,每日经停清溪的过往船只三四百只,上岸员工三四千人,清溪镇成为盛名远播的水陆码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极大地促进了清溪商贸和服务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不少移民落户清溪镇。他们慎终追远,不忘故土,记住乡愁,建起了自己的会馆,崇祀自己的桑梓大神。这些会馆多以“宫”为名,如广东籍移民所建的南华宫,湖广籍的禹王宫,江西籍的万寿宫,贵州籍的荣禄宫,福建籍的天后宫。加上三圣宫、文武宫、后土宫等,当时清溪镇宫观寺庙齐全,素有“九宫十八庙”之称。然而时光流逝,岁月变迀,曾经的辉煌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仅东皇宫、荣禄宫、南华宫、万寿宫、三圣宫尚存部分遗迹可寻,其余6宫仅有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独特的文化魅力</b></p> <p class="ql-block">清溪古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雷波县、马边、屏山、沐川四县物资总进出口,历来是川南名镇,文风鼎盛,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游历于此,留下了不少赞咏清溪的诗词歌赋。</p> <p class="ql-block">1‌、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24岁的李白离开了家乡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为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开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巴蜀前,在游历了峨眉山后从犍为县清溪镇水码头乘船东下渝州(今重庆),留下彪炳千古的《峨眉山月歌》。</p> <p class="ql-block">2、永泰元年(765)五月,诗圣杜甫去成都经嘉州下忠渝时夜宿清溪驿抒怀心中愁情,一首《宿清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至今吟诵不绝。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辞去嘉州剌史挂印而去,在清溪渡口乘船前往渝州泥溪,咏叹《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苏轼扁舟一叶沿岷江东下,留给清溪青史流传的《犍为王氏书楼》。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屏山知县张曾敏路过清溪作《过犍为清水溪河》。清倪忞祚和清邹塾二人皆作诗《沉犀秋月》。清杨暹作《清溪渔唱》。</p> <p class="ql-block">3、古时犍为有名胜八景,其中清溪就有3处,分别是云亭晓烟、沉犀秋月、清溪渔唱。李白登舟处“古码头”已在清溪屹立千年。</p> <p class="ql-block">4、清溪历代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自唐始有私塾,盛于明清,延至民国。宋时曾在今沉犀山以东专门建有学宫(后称文庙);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根据新学制,清溪镇始办小学,仅三年时间开办小学校6所;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始办初中教育。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央政府在清溪镇三教寺开办了“国立清溪农业职业学校”,旨在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中除前排C位我岳父外,其余熊家老中青三代皆清溪中学毕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茉莉花香四溢</b></p> <p class="ql-block">1993年国家农业部将清溪镇列为万亩茉莉花基地,2011年农业部授予清溪镇“茉莉之乡”称号。犍为茉莉花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里是国内三大茉莉花基地之一,在这里,有着茉莉花2.5万亩的美景,这也是国内首个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景区——“蜀南茉莉香都”所在地。在茉莉花开放的季节,整个古镇一片芳香扑鼻,让人心情愉悦,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五、浓浓的人间烟火</b></p> <p class="ql-block">清溪古镇,拥有1400年历史,见证了朝代的兴衰,承载了岁月的沧桑。行走在古镇的每一条街巷,都能感受到那浓厚的古韵之感,尽管建筑和街道显得有些破败,但却展现出了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人沉浸其中,领略到历史赋予的厚重之感,也能体验到淳朴的民风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在这里,你可以放下城市的喧嚣和繁忙,享受那份宁静和悠闲,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美食也让人流连忘返。大头菜、叶儿粑、甜皮鸭、双麻酥、酥芙蓉、宋羊肉、石黎鱼火锅、杨包谷粑等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四川美食,感受到浓浓的川味文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古镇现状不佳,但未来可期</b></p> <p class="ql-block">清溪古镇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数次朝代更迭下保持了上千年的辉煌。然而时过境迁,荣光尚在但辉煌未续。我第一次到清溪镇是在1989年,转眼35年过去了,除却古镇外围有较大变化外,原古镇的街道及街边建筑因维护和修缮不到位,甚至更显破败。</p> <p class="ql-block">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名山大川、古城古镇众多,相距清溪古镇不远的乐山大佛、峨眉山那是名杨天下,同县境内的罗城古镇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各级政府对清溪古镇投资开发的紧迫性不强,加之地方经济实力有限,再则老街上的建筑大都是上个世纪中叶建造修复的老房子,与当时流行的川西南大型民居建筑风格特色无异。严格意义上讲,清溪古镇可讲的历史故事很多,但让人看的东西却太少。这也许算是清溪古镇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放眼全国花巨资打造的诸多古镇,不少文化内涵不足甚至是缺失。又有多少是靠某本小说中的模糊描述,以新编故事的方式打造景区、景点。作为建镇已有近1400年的清溪古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魅力独特且内涵丰富,只要能平衡“旧”载体与“新”发展的关系,紧跟文旅发展前沿,充分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作为半个清溪人,自觉地认为清溪古镇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11月24日于四川西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