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童年,那是一段充满纯真、无邪与无忧无虑的时光。当我们沉浸在童年趣事的回忆中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心灵净土的大门。我的童年是在故乡度过的,那是一段虽穷苦却充满快乐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心中仍是满满的温暖与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庄人多,热闹非凡。每到饭前饭后,儿童们就如同出笼的小鸟,纷纷从各自的家中奔出,自发地聚在一起,开始属于我们的欢乐时光。我儿时的玩伴多数是年龄相仿的男孩子,也有少数年龄小几岁的男孩和女孩,他(她)们现在分居各地,很难见上一面,但儿时玩耍的情景却时常浮现在眼前。那时候我们没有电子产品和精致玩具,但却拥有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那些简单纯粹却乐趣无穷的游戏,很多有趣活动,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过新年</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常听老人们念叨:“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才能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东西,可以放鞭炮,还有压岁钱等。在我童年的记忆长河中,过新年无疑是最为绚烂多彩的篇章,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无尽的光芒,也是我整个童年时期内心深处最殷切的向往,承载着无尽的欢乐与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的清晨,冬日的寒风依旧凛冽,那风如冰冷的小蛇,悄悄地从领口、袖口钻进身体,带来丝丝寒意。但这丝毫无法消减新年带来的喜悦与热情,反而像是为这热闹的节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父母轻柔地把我从香甜的睡梦中唤醒,给我穿上那崭新的漂亮衣服。衣服颜色鲜艳,款式新颖,仿佛瞬间披上了一层幸福的铠甲,让我觉得自己如同童话中的小王子,满心欢喜地去迎接新的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我在哥哥的带领下,如同欢快的小鸟般,一户户地前往各位长辈家中拜年。每到一处,我们都怀着无比的虔诚,恭恭敬敬地跪地磕头作揖。长辈们见状,脸上满是欣慰与慈爱,赶忙将早已备好的糖果、花生、炒米等各类美食,一股脑儿地往我们的袋里塞。那一双双温暖的大手,传递的不仅仅是美味的零食,更是浓浓的关爱与祝福。就像村南头的二伯二妈,总是把最大最红的苹果放到我的口袋里,笑着说:“小宝贝,新年要顺顺利利快快长大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拜完年,我低头看看自己,全身的大袋小袋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仿佛一个小小的宝藏库。糖果的甜蜜在舌尖上绽放,那五颜六色的糖纸如同梦幻的翅膀;花生的香脆让每一次咀嚼都充满了满足感,仿佛能听到它们在嘴里欢快地歌唱;炒米的脆软,混合在一起,构成了幸福的味道,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拥有了全世界。我和哥哥一边走一边比较着谁得到的糖果更多,谁的花生更饱满,笑声在小巷中回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初三的时候,我们踏上了给舅舅舅妈、姑爷姑妈拜年的路途。一路上,寒风呼呼地吹着,刮在脸上像小刀轻轻划过,但我们内心充盈,丝毫不觉得辛苦。路边的树木像是一排排站岗的士兵,虽然叶子已经掉光,但依然坚定地挺立着。我们满心好奇地张望着,渴望见识新环境新事物。到达目的地后,那丰盛的美食瞬间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红通通的红烧肉,油亮亮的烧鸡,绿油油的青菜,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舅舅给的打发钱,更是让我们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揣在兜里,仿佛握着一份无比珍贵的宝贝。那崭新的钞票,还带着舅舅手掌的温度,感觉是那么亲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年期间的走亲访友、拜年祝福,不仅增进了亲人间的情感联络,更是我们一年中能够尽情享受欢乐、收获关爱的美好时光。在这一过程中,尊老爱幼、和睦友善、家族凝聚、亲情浓烈的传统美德得以彰显和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划龙船</p> <p class="ql-block">童年时期,每逢春节过年,村里都要举行划龙船的盛事。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划龙船无疑是少有的、令人瞩目的文化娱乐项目,宛如一抹绚丽的色彩,点亮了整个村庄的节日氛围,给原本平淡的日子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曾多次操持划龙船。船队一般由三人组成,划船人是我父亲,他手持快板和撑船竿,以清亮的嗓音唱戏,那婉转的腔调,犹如夜莺的歌唱,穿透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他眼神专注而坚定,饱含着深情与祝福。乘船人为年轻女子,稳稳地站在那由纸或布精心制作而成的彩色龙船里,随着节奏轻轻摇摆,仿佛置身于波涛之中。她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裙摆随风飘动,恰似一朵盛开的鲜花,姿态优美动人。还有一人则负责收取彩头,他那殷切的目光和热情的笑容,让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这份活动所蕴含的期待与祝福。他那热情的呼喊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忍不住想要慷慨解囊。</p><p class="ql-block">从正月初一的早晨开始,父亲便开始挨家挨户地献艺表演。他怀着诚挚的心意,给农户家人拜年恭贺。每到一户人家,那充满吉祥寓意的唱词便会响起,为这户人家带来新年的美好祝愿。而受拜的人家,也会心怀感激地拿出一些烟酒、年糕等作为酬谢,赠送给辛勤的划船人。这一来一往之间,流淌着的是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温暖关怀。有的农户还会拉着父亲说:“谢谢,辛苦了,喝口热茶,暖暖身子。”</p><p class="ql-block">那划龙船的场景真是热闹非凡!龙船被装饰得五彩斑斓,龙头昂首向前,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要腾空而起。船身上画着精美的图案,有祥龙瑞凤,有繁花似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船里女子轻摇身姿,手中的彩带随风飘舞,与周围的欢声笑语相互呼应。围观的人们也是满脸喜庆,有的跟着节奏拍着手,有的跟着哼唱,孩子们则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时不时发出欢快的尖叫。</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是当时的村小学教师,知识渊博,擅长唱戏,头脑灵活机敏。面对不同农户的现状,他总能即兴创作出一些极具针对性的贺词。或是祝福农户家的庄稼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比如“这家主人会种田,春种秋收乐无忧。粮仓满满笑声醉,岁岁丰登喜不休。”或是祝愿家中的孩子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像“家有学子志高远,笔墨飘香书海甜。金榜题名荣耀日,未来璀璨耀人间。”又或是期盼老人身体康健、福寿双全,“这家主人岁月悠,安康长寿乐无愁。儿孙绕膝天伦享,福满家门笑语留。”他那真挚而贴切的贺词,总能深深地触动村民们的内心,因此深受大家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我和村里的一群孩子们,从早到晚都像一群快乐的小尾巴,屁颠屁颠地跟着围观,跟着吆喝。我们的眼睛紧紧地追随着龙船的身影,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心情愉快得如同飞翔在云端,兴奋不已。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争抢一个好位置而挤来挤去,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在意,拍拍身上的土又继续跑。那一幕幕欢乐的场景,一声声悦耳的唱腔,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卷,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时时翻阅,时时温暖着我的心灵。(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