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1月24日龙岩一中退休支部的老党员们到湖雷镇上南村“万源楼”的“中共永定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万源楼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主楼高三层,主楼前为一方形天井,天井两旁各有厢房与主楼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土楼民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万源楼”楼门上镶嵌一块花格匾,上书“万源楼”三字,遒劲浑厚。楼前有一方天井,天井两边各有厢房数间,墙上砌图案,墙与厢房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大门为石柱门框,上刻对联:叠祥崇陋室,积善庄安居。整座楼院灵秀小巧,贵气呈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6年初夏,刚刚成为共产党员不久的阮山、林心尧等人根据中共厦门总干事会和中共汕头特委的指示,胸怀满腔热血,从厦门秘密返回家乡永定县,在湖雷镇上南村“万源楼”,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闽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国共产党永定支部委员会,阮山当选为首任支部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鼎丞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重温入党誓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军街后面有一段宽约1米、高不到2米的残墙,这段历经百年沧桑的残墙,是张鼎丞故居仅剩的一段残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鼎丞在家乡的房子在1928年发生的农民武装暴动的时候被敌人烧为了灰烬。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家乡的父老乡亲多次提议要求进行重建,但是几次下来张鼎丞都没有同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央红色交通线教育基地、福建省红色保密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暨中央苏区隐蔽斗争历史展览馆、张鼎丞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央红色交通线教育基地向世人展现的这段历史,也让我们记住这条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将成为我们树立国家安全观、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新的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午老党员们学习最新文件,并展开热烈的讨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愉快踏上归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的党员活动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要“<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