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续上篇,接着阐述我所认知的“中国茶道精神”。</p><p class="ql-block"> 继续按照我的思路,依据哲学思辨和美学的思维去理解“精”、“敬”、“悦”和“归”。(之六十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篇,继续探讨“中国茶道精神”中的茶德。今天,继续聊聊第三个层面,就是茶人如何修炼自己的茶德(实践方面11)。</p> <p class="ql-block"> 前几篇,简单说了说绿茶和红茶,前者不发酵,后者发酵比较深。从颜色和口感方面来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红茶,应该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中西合璧,在文化方面,产生许多新的解读和演变了。绿茶不一样,一直延续,特别是唐宋时期,文学巨匠多,作品多,文化积淀深厚,那影响力无法替代。今天说传承,主要是继承和发扬这个时期的文化影响。</p> <p class="ql-block"> 其他四类茶叶,也很具有特色的。我们研究茶文化,熟悉相关的茶礼,非常重要。这四类茶叶,我接触的都不算多。从特征上来说,都是发酵茶。那共性是比较明显的。可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都非常强调自己的“特色”,不太愿意“混同”。另外,它们都非常具有“地域性特征”,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学习、掌握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增进茶德修为,是很有帮助的。主要理由是,这些茶的流行地区,茶礼很具有特色,文化味也很浓厚。当然值得我们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讨、借鉴。</p> <p class="ql-block"> 本篇,想简单说说“乌龙茶”。从现在的国际标准分类来说,乌龙茶应该是“青茶”。按照我自己知道的,整理一下,给大家一点提示。</p><p class="ql-block"> 一是,乌龙茶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对乌龙茶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尤其是名称的传说也很多。各个产茶地区,都想方设法把自己所在地产茶的时间“往前提”,那是越早越好啊。对于乌龙茶,它的前身,准确地说,应该是“北苑茶”。百度上有这样的介绍,我整理如下。</p> <p class="ql-block"> 北苑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之一,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龙启元年(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钧的年号,公元933年),建州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有位茶园业主张廷晖,在凤凰山(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种植了将近方圆30里的茶园,但因战祸,自己无法继续经营,干脆将茶园献给闽王,后改为皇家茶园。因为茶园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御茶园”,那生产的茶叶就称为“北苑茶”,主要是上贡闽国和后来的南唐。</p><p class="ql-block"> 到了北宋时期,官人对茶的喜好发生改变。这时,贡茶的产地也顺势南移到北苑,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赵炅年号,公元977年)在凤凰山还专门设漕司行衙,置北苑御焙(官焙),派漕臣督造北苑御茶。北苑贡茶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制作蒸青团茶,又称龙凤茶、龙团凤饼、建溪官茶等,先后有龙凤团、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几十个品种。民间私焙(壑源等)也随之兴旺。鼎盛时期,有官私茶焙1336处。</p><p class="ql-block">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有这样的评价:“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p> <p class="ql-block"> 那,什么时候变成“乌龙茶”的呢?</p><p class="ql-block"> 且听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