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上虞小越镇曹家,不仅是个鱼米水乡,而且从古至今水网发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起陆路交通日益便利和发展,水网运输显得缓慢日见萎缩。从地理形成要追索到远古时代,由于,宁绍地区是冲击平原,当时受海水侵蚀从而沼泽一片,可还都是盐碱地。后经百万年自然修复改良,再加上地壳版块运动,逐渐盐碱得以淡化,呈现密集水网,才有如今一派江南水乡景象,大自然最终赐予一块人类赖于生存的土地。人类不但从此得以生存,还不断掀建水利工程完善稻耕、捕鱼、手工制作文化。目前“良诸文化”遗址群的发掘就是一个最好佐证,距今已有4千多年,现在仍在继续发掘,近期发掘再见良诸城外有一套颇具规模的完整水利系统,经碳14测定距今约有5千多年历史,良诸城遗址整个占地面积约有100平方公里,2019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称谓“中华第一城”,期待有不断惊喜出现。而“大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和发掘更佐证了,人类在8千多年已在此制作陶器并使用陶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小越之名,始于五代十国。相传,吴越王钱镠曾在此斩杀巨蟒,为民除害,后又将小女嫁于此,故名“小越”。</p><p class="ql-block">在小越街道伏龙山北坡,钱镠当年磨剑的古井还在。小越街北首,也矗立着吴越公主的雕像。勤劳善良的吴越公主,带领着百姓,将此地发展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一方重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堰头车坝已经没有过去宽了,据说为了扩展道路改建所致。记得我小时候就读于横山小学(春晖学堂)时,学校组织到白马河畔的(春日中学)参观,坐木船前往时就要此过车坝,那时坐的船前面“用拖机宝”拖着,即前面的船动力就是用拖拉机的发动机安装到船尾处,带动抽水机下面吸水上面排水而获得推动力。此时坝宽约有10米左右,约一半是木门水闸,小越地区地理位置较低,外江水位置相对较高用调节小越江水,避免涝灾的发生。而另一半用翻坝过船,坝面用一层稻草一层烂泥层层堆叠而成,过船时在最上面烂泥上浇水起到润滑作用,坝的前方用麻绳牵引连接绞盘,有人力绞动绞盘得以翻坝。现在此坝已废弃,在上游另有现代水闸控制了,再则陆路运输更加方便快捷。</p> <p class="ql-block">江边老哥们喝着老酒,闲聊打趣。</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粮管所和船厂的旧屋</p> <p class="ql-block">小越江埠头</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丁宁桥</p> <p class="ql-block">会源桥</p> <p class="ql-block">积庆桥</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兼镇老年食堂。</p> <p class="ql-block">晒做莓干菜的原料</p> <p class="ql-block">小越特色剪纸艺术</p> <p class="ql-block">横山脚下陈春澜故居</p> <p class="ql-block">粟米田,粟米是做烧酒的原料</p> <p class="ql-block">乡绅贤士陈春澜雕像,他是“春晖学堂”的创办人。后来又是“春晖中学”联合创办主要人。</p> <p class="ql-block">陈春澜故居</p> <p class="ql-block">春晖学堂旧址,后来改称横山小学。(学校位置在横山脚下)在动荡年代我在此学校上学,二、三、四级年学业在此完成,后来回上海继续完成余下学业。最后因生源不足,小孩都到镇小学上学,就租赁给私营企业,现在又给村委会做办公用地。</p> <p class="ql-block">村头日落</p> <p class="ql-block">萧山机场航线正掠过村落上空</p> <p class="ql-block">村头日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