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某县秀才李若水,赴邻村朋友之邀。饮甚酣畅,薄暮始归。途中见一老人蹒跚村路上。寒风凛冽,远处狼吼惊魂。李若水怕老人出意外,问他何以孑然独行。老人说:“我之忧难,君莫能排解。多说无益。好意心领,请先行。”李若水动了恻隐之心,没有离去,而是恭恭敬敬等着老人。老人见李若水很诚挚,就说:“没有别的原因,我今夜无地方留宿。如果府上能有一席之地让我睡上一觉,不被虎狼吃了,就非常感激!”</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觉得这不是难事,便请老人与他同行。到了家,李若水把老人安置在书房里。一连几个月都好茶好饭伺候着。老人不说离开,李若水就一直留他住下。每天李若水在书房读书写诗,老人就坐在旁边喝茶。李若水问老人家在何处,故乡还有什么亲人。老人说:“我是河南嵩山人,来这里探亲,不料亲戚已漂泊江湖。家乡也没有别的亲人,走投无路之际,幸亏你收留了我。”</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见老人身世可怜,就让他安心住下。他对老人十分敬重,不敢以主人自居,常持子侄之礼。晨昏定省,从不欠缺。老人刚来时衣衫褴褛,颜色憔悴,经过一段时间的养尊处优,已经衣冠楚楚,神采奕奕。过了半年左右,老人忽然说想回老家看看。李若水问:“不是说家中没有别的亲人了吗?在这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呢?莫不是我有礼数不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老人说:“家中是没有什么亲人了。但过几天是先父的祭日,所以要回去一趟。以前曾欠别人一些钱财,这次回去也要做个了断。”老人停顿了一下,嘴角嗫喏着欲言又止了几次。李若水知道老人没有回家的路费。他就问老人,一共需要多少钱。老人说:“承你的情谊,我在这里白吃白住了半年时间。现在你还要给我路费,我怎么好意思?但我真的是囊中羞涩,又不得不接受你的好意。”</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让老人不必如此客气。他问明老人所需的银两,拿出了银子,又给老人两吊钱以备不时之需。老人客气了一下,接过银钱,回家去了。李若水独自在书房看书,略觉寂寥,晨昏之际就到街巷中去散步。有一天傍晚,他在街上看到一些人在粮行门前争执。李若水走近了去看,原来是粮行的伙计在讨要工钱。粮行老板是当地的豪门,他财大气粗。不但不给伙计们工钱,还恶语相向。伙计们没有办法,就商量着要去官府告老板。伙计们想请李若水帮忙写状纸,李若水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谁知知县收了粮行老板的贿赂,把伙计们定为聚众闹事,恶意讨薪。并说李若水煽风点火为虎作伥。知县不容李若水和伙计们申辩,把他们都打了板子。李若水觉得冤枉,就到府衙去告状。府衙也收了银子,判决李若水煽动伙计们闹事,要挟官府,抄没家产,发配边疆。伙计们见连累了李若水,都过意不去。大家商量着要共同出钱买了酒肴为他饯行。</p><p class="ql-block"> 离亭在城外五里。秋风落叶,夕阳古道。李若水心里不是滋味。伙计们再三劝酒,李若水勉强喝了几杯,就告别伙计,与差役们上路了。差役已得了知县的命令,要让李若水多吃点苦头。他们在途中连打带骂,催促李若水快走。李若水背着行李,戴着枷锁,怎么能走的快?跌跌撞撞,苦状万般。</p><p class="ql-block"> 走到一座山下已是深夜。差役为了折磨李若水故意午饭后又磨蹭了良久才启程。他们提前睡了一天一夜,现在精神饱满。李若水却是饥寒交迫困倦思眠。差役正骂骂咧咧杖打着李若水前行,忽见前方一人提着灯笼站在路边。走近了,李若水认出正是那个回乡上坟的老人。老人对三人说:“老朽已在寒舍摆下了酒肴,请二位官差前往一叙。住上一宿,明早麻烦代捎一封信至汝州西街。另有二十两银子作为酬劳。”</p><p class="ql-block"> 两个差役走了几十里路,也都有些疲惫。听说有美酒佳肴,还有二十两银子,且能住上一夜,都喜出望外。老人早使眼色给李若水,让他不要说话。四人下了大道,穿越一片树林,跨过横溪石桥,到了一个院中。院里灯火辉煌,室内布置得美轮美奂,壁上挂着名人字画,桌案上摆有古董玩器。差役们有些怀疑,但见到另一张方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不由自主就在桌边坐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差役从未喝过如此美酒,在老人的劝饮下频频举杯。很快二人就酩酊大醉,被斯仆扶入客舍睡觉。等他们醒来,发现自己竟然躺在麦秸堆中。他们赶忙起来,找到昨夜饮酒之处。房舍依旧,器具已空。李若水和老人及斯仆更是踪影全无。老人把李若水带至另一个地方,对他说:“如今是个颠倒世界,无是非黑白之分。贪官当道,像先生这样慷慨大义的人反而无立足之地。眼见清兵袭扰于关外,反贼叛乱于西北。内外交困,必将天下大乱。你有何打算?”李若水说:“我近来最看不上的是我自己。百无一用。写些文章还怕别人说是妄议国事,所以必要添上秦月汉关风字样。为民发声,反被认为是别有用心。崇祯刚愎自用,大明朝气数已尽;李自成口是心非,其势易做大而难长久。百姓们都渴望过上好日子。然而即使没有荒年,百姓们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就算推翻崇祯,新的皇帝也未必能让百姓们看到希望。天下虽大,我却找不到一方净土。”</p><p class="ql-block"> 李若水和老人唏嘘不已。他们谈了很久,才决定先到南方去,暂避战火,以免涂炭。老人一路用智谋武功,帮助了许多穷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