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照片,带你重回八十年代

孝林广记摄影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经过了十年浩劫,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而我的摄影创作生涯,正是在那个时期开始的。这些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的老照片,真实、生动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那个特殊时代的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 欢迎您关注、转发和收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的第一张新闻照片》~见济南日报1981年10月20日头版。</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槐荫低压锅炉厂革新研究组的同志和工人一起研究炉型改造。</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发表的第一幅新闻照片,从此开始了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创作之路。感谢当时济南日报摄影部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指导和支持。他们是:胡明主任、郝蔚主任、阎兴云、李连、张绍金。</p> <p class="ql-block">  《杨大娘买了一百元国库券》</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1982年5月28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收入普遍很低,就一般家庭来说,每人每月平均生活费也就20元左右。政策规定,只有人均不足8元的家庭,才能达到享受救济、孩子补助学费的标准,可见那时整个社会的家庭平均收入之微薄。好处是那时无论什么人、什么家庭,全部都是依靠工资这唯一的收入来源,文革期间,全国曾十年不长工资。记得我父亲所在的济南第一机床厂的多数职工,每个月工资都是一样的36.5元,俗称米拉唆(音符)。而父亲可能是因为从部队复员到地方,每个月也只有42.5元,所以收入上大致差不多,大家一起穷。多数家庭都是节衣缩食度日子。穿补丁衣服,捡菜叶吃,捡树枝烧的人比比皆是。只有孩子少、负担轻的家庭有点存款。</p><p class="ql-block"> 实行了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开始焕发生机,许多单位开始有了奖金,工厂工人实行计件工资,人们的收入开始得到相应改善和提高,但100元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还是一个大数,像杨大娘这样能拿出100元买国库券,确实不易。</p><p class="ql-block"> 顺便解释一下,这是一张剪报,非原版照片。现在的报纸印刷是激光照排,但那时的报纸还是凹版印刷,所以很不清楚,敬请谅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孤身老人患病 众人相助脱险》</p><p class="ql-block"> ~见1983年1月15日的《大众日报》和《济南日报》,获该年度山东省好新闻奖</p><p class="ql-block"> 时间回放到1983年1月14日这一天……</p><p class="ql-block"> 中午一点多,办事处有个同事跑来跟我说,七居那个捡破烂的老吕可能不行了,派出所驻段民警小高和居委会干部拉着他上医院了。我赶紧拿起相机,骑上自行车,以比赛冲刺的速度赶往槐荫区医院。</p><p class="ql-block"> 总共不到十分钟,我就赶到了医院,在医院急诊室的走廊里,我抢拍下了这个画面。</p><p class="ql-block"> 能拍到这种突发新闻,我如同抢到了宝贝,骑车赶到济南日报,顾不上和摄影部的老师打招呼,便一头扎进了暗房。(因为经常去发稿,济南日报摄影部,从主任到记者,都已经不把我当外人,我是唯一一个可以自行使用暗房的通讯员)</p><p class="ql-block"> 打开相机,用剪子剪下刚刚拍的部分(我都是拍多少张洗多少张,一寸也舍不得浪费。一个胶卷36张,我能用好多次)</p><p class="ql-block"> 冲胶卷:显影、定影、凉干,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p><p class="ql-block"> 放大照片:显影、定影、水洗(必须把药水从相纸中泡出来,不然照片刚洗出来就发黄)、烘干上光,也得大约一小时。</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半,照片终于洗完,我赶紧往办事处打电话,核实我拍完照片走后的情况。写完图片说明,把稿件交给郝主任,离开时已快五点钟了。</p><p class="ql-block"> 作品能在省报《大众日报》上发表,是我梦寐以求的事。由于底气不足,我从来没有亲自上过大众日报社,只通过邮箱发过一些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新闻照片。这次,我觉得必须去闯一次。</p><p class="ql-block"> 赶到大众日报社时,己接近下班,庆幸王瑞华主任此时还在办公室。看到这张照片,他的脸上也泛出了兴奋,非常坚定地说:明天上!</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一直坐在传达室等报纸。</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在《大众日报》发表照片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并获得了当年的山东省好新闻奖。更为可喜的是,我过去通过邮箱寄过去的一些时效性不强的照片,也陆续的被《大众日报》采用。</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这一通忙活,放到现在,用数码相机拍摄,网络传输,那就是分分钟的事。</p> <p class="ql-block">  国营理发店</p><p class="ql-block"> 过去没有个体私营经济,只有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p><p class="ql-block"> 中庆理发店被评为文明礼貌店。</p><p class="ql-block"> ~见1984年3月26日济南日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2年。</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曾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而被取谛的纬十一路集贸市场重新开放。来自全国各地和周边地区送菜的车辆,每天都把附近街巷堵的一塌糊涂。</p><p class="ql-block"> 市场日客流量三万多人,是闻名全国的蔬菜批发市场之一。</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旧貌换新颜,已很难找到当年市场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纬六路农贸市场搭起了塑料大棚。过去的市场都是露天的。</p><p class="ql-block">~见1984年4月8日济南日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语角》</p><p class="ql-block"> ~拍摄于八十年代初</p><p class="ql-block"> 从文革期间不让学英语,到1978年后鼓励学英语,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掀起学英语热潮,素不相识的人们聚集在公园、广场、校园等,相互学习,练习口语。这是位于解放阁下的英语角,每天都聚集着大量的学习英语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p><p class="ql-block"> ~拍摄于1984年5月1日</p><p class="ql-block"> ~获《泉城一日》摄影比赛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1984年5月22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振奋了民族的奋斗精神,“四化”建设热潮席卷祖国大地,特别是青年人,更是热血沸腾,满怀理想,用智慧和汗水,把自己融入到祖国建设之中。</p><p class="ql-block"> 有一首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豪情壮志和这幅照片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歌词:</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p><p class="ql-block">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p><p class="ql-block">花儿香鸟儿鸣</p><p class="ql-block">春光惹人醉</p><p class="ql-block">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p><p class="ql-block">哦 亲爱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美妙的春光属于谁</p><p class="ql-block">属于我 属于你</p><p class="ql-block">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p><p class="ql-block">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p><p class="ql-block">看看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p><p class="ql-block">天也新地也新</p><p class="ql-block">春光更明媚</p><p class="ql-block">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p><p class="ql-block">哦 亲爱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创造这奇迹要靠谁</p><p class="ql-block">要靠我 要靠你</p><p class="ql-block">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p><p class="ql-block">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p><p class="ql-block">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p><p class="ql-block">为祖国 为四化流过多少汗</p><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p><p class="ql-block">哦 亲爱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自豪的举起杯</p><p class="ql-block">挺胸膛 笑扬眉</p><p class="ql-block">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p><p class="ql-block">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p><p class="ql-block">看看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p><p class="ql-block">天也新地也新</p><p class="ql-block">春光更明媚</p><p class="ql-block">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p><p class="ql-block">哦 亲爱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创造这奇迹要靠谁</p><p class="ql-block">要靠我 要靠你</p><p class="ql-block">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p><p class="ql-block">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p><p class="ql-block">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p><p class="ql-block">为祖国 为四化</p><p class="ql-block">流过多少汗</p><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p><p class="ql-block">哦 亲爱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自豪的举起杯</p><p class="ql-block">挺胸膛 笑扬眉</p><p class="ql-block">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p><p class="ql-block">挺胸膛 笑扬眉</p><p class="ql-block">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p> <p class="ql-block">  团员青年自发组织的互助学习小组,正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学习,备战高考。</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报刊书亭遍布大街小巷。夜幕下,买书的人已然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济南市民迎接济南军区对越自卫反击战轮战凯旋。整个活动历时一周,我每天早上6:00都要赶到济南白马山火车站拍摄采访,这是最为隆重的一天。 ~摄于1984年</p> <p class="ql-block">  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孙镇业现场演出</p> <p class="ql-block">  过去是找英雄签名,现在是找明星签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雄来到我身边》</p><p class="ql-block"> 摄于八十年代。闻名全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盛其顺和经七路一小的孩子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向艰难岁月说再见》</p><p class="ql-block"> 居民群众踊跃参加济南市第一屇家庭运动会长跑比赛</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2年。</p><p class="ql-block">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得到初步的改善,刚刚能够吃上饱饭的人们,开始注意身体健康,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始起步。</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说“刚刚吃上饱饭”。是为了让我们共同回忆那段令人心酸,食不果腹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在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毛主席的这段语录:“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 ,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粮食的危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那年头,买粮食必须到国营粮店,凭购粮本限量购买。一般成年人每月的粮食供应量是30斤,限量的粮食中还分细粮(面粉和大米)和粗粮(玉米面和地瓜面等),粗粮比例大于细粮。就是这样,你还吃不到新鲜的粮食。在粮店里买到的粮食,起码是库存了两年以上的储备粮。当时全国处于“备战、备荒”时期,粮库的粮食需要每年不断的更新,所以老百姓只能吃陈年的粮食。</p><p class="ql-block"> 有人可能会想,现在我们每人每个月吃30斤左右的粮食就足够了。但是,当年却是远远不够。一是由于鱼肉蛋等副食品极度匮乏,二是想经常吃鱼吃肉,家庭经济条件也达不到。由于缺少油水,饭量就大,所以那年头很多家庭粮食都不够吃。每个月的25日,是粮店的“借粮日”(市民可以提前购买下个月的粮食),粮店门前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人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手拿着粮食本和粮袋子,那场景跟难民差不了多少。</p><p class="ql-block"> 粮食不够,地瓜来凑。每年地瓜收获的季节,许多家庭都会买很多储存起来,以抵挡粮食的不足。为了让地瓜一年四季都能吃,人们把生地瓜切成片,晒成生地瓜干;把地瓜煮熟了切成片,晒成熟地瓜干;把生地瓜干磨成粉,成为地瓜面。地瓜本身并不难吃,可天天吃 、长年累月吃,尤其是地瓜面作成的象胶皮一样的黑窝窝,真得让人难以下咽。直到现在,我对地瓜都抱有抵触。</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几乎每天的早饭都是热水泡干粮,倒点酱油,滴几滴香油(有的家里香油是不准用瓶子倒的,而是用筷子沾一点涮到碗里),一年365天,起码有300天的早饭都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听大人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家里,在房梁上拴了一块咸菜,丈夫吃饭时多看了一眼,老婆在一旁大声斥责,不怕咸着啊!现在的人们是绝对不会想出这样的笑话来的。</p><p class="ql-block">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扑面而来,祖国大地渐渐显露生机,农村实行了“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真正激活。自此,各种食品副食品逐年开始多了起来。慢慢的,粮票不用了、布票不用了,煤票不用了,肉票、鱼票、鸡蛋票、茶叶票等也在物资日益丰富,交易限制渐渐放开中,不知不觉失去了作用。到1992年,粮食本终于结束了使命,成为了历史,国人开始从“饥寒”过上“温饱”生活。</p><p class="ql-block"> 本届家庭长跑比赛参加的人数达2000多人,是当时人们精神面貌的一次较好展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环城公园开工典礼》</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4年3月</p><p class="ql-block"> 这大概是济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建设开工典礼。</p> <p class="ql-block">  济南市市委书记翟永浡</p> <p class="ql-block">  济南市市长何宗贵</p> <p class="ql-block">  济南食品厂职工宣传队,正在排演文艺节目。</p><p class="ql-block">~见1983年9月30日济南日报。</p> <p class="ql-block">  青年公园里。举办庆六一联欢大会。</p> <p class="ql-block">  喝“汽水”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那年头还没有“饮料”一词。只有这种“汽水”。</p><p class="ql-block"> 这种玻璃瓶的汽水,需要交押金购买,喝完汽水把瓶子退回去,再把押金拿回来。</p> <p class="ql-block">  压板和转椅</p><p class="ql-block"> 是游园的孩子们的主要玩具。</p> <p class="ql-block">  槐荫区政府大搞青年公园的整顿和建设,这是新建的儿童乐园。</p><p class="ql-block">~见1982年11月10日济南日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碍观行》</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p><p class="ql-block"> 1982年11月24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1983年1月25日《大众日报》</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住房条件很差,许多居民住的都是沿街房,凉晒衣物和做饭也都是在大街上。但像这户人家把尿布挂满人行道,显得还是有点过分。</p><p class="ql-block"> 大众日报的编辑还为这张照片配了一首打油诗:</p><p class="ql-block"> 人行道边一住户,</p><p class="ql-block"> 马路扯绳晾尿布。</p><p class="ql-block"> 行人经此皆不变, </p><p class="ql-block"> 都劝改掉这习惯。</p><p class="ql-block"> 另外,这张照片里,像这位裹着脚的小脚老人,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买奶</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食品食物极度匮乏。这是早上五点多钟,位于经四纬八路的济南牛奶制品厂,卖奶的窗口前挤满了前来买奶的人们。这里每天只供应前几十人,并且每人只能买两瓶。</p> <p class="ql-block">  挂车</p><p class="ql-block"> 行驶中的公交车。由于挤车的人太多,车门关不上是普遍现象。有时车门上挤着三四个人。所以有了“挂车”一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苦行记》 </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5年。</p><p class="ql-block"> 上海至济南的列车上拥挤不堪。过道里、座位下全都是人,甚至有人爬到行李架上。站了二个多小时的我想挪挪脚,一只脚抬起来,竟再也找不到下脚的地方了,那真叫~无立足之地。</p><p class="ql-block"> 火车严重超员的现象,在我国持续了有二三十年。相信现在40岁以上的人对此都会有深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蜂窝煤》</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5年。</p><p class="ql-block"> ~见1986年12月2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提起蜂窝煤,应该是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永远抹不掉的回忆,因为它关系到人们每天的烧水做饭等起码的日常生活需求。三十多年前,每个家庭每年几乎都有几次昼夜排队到指定的国营煤店凭票购买蜂窝煤的经历。买一次煤排几小时甚至一天的队是常有的事,如果运气不好,还可能买到劣质的蜂窝煤,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难。图为煤店领导同意更换质量有问题的蜂窝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庆六一》</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三年摄于济南市育红小学(现为纬六路一小)。</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所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区域的一所小学。</p><p class="ql-block"> 破教室、土台子,是当年济南市小学校舍条件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一个用于讲话的麦克风,成为舞台音响设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宣传站的高音广播》</p><p class="ql-block"> ~摄于八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配置:几张桌子,一只卡带机,一台扩音机,外接几只150瓦的高音喇叭。它传出的声音响彻方圆几百米,噪声吵得附近居民不得安宁。但是,从没有人敢当面提出过反对意见。</p><p class="ql-block"> 那年头,城市里不仅有宣传站,还有宣传车,经常沿街流动着进行各种内容的宣传。而农村里更是高音广播常态化,每个村子都安有固定的大喇叭,而且功能已多元化,村支书对社员进行思想教育、传达文件、下各种通知、叫人到大队部接电话(每个村只有一个电话),全都是用高音喇叭广播。从文化大革命开始,高音喇叭发出的刺耳的高分贝声音,一直伴随着城乡人民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那时在街道办事处任宣传干事,上级有什么宣传材料,我都是自己播音,自己放。也是一个噪声制造者。</p> <p class="ql-block">  严打时期的宣传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水楼台的泉城人家》</p><p class="ql-block"> 摄于80年代初。</p><p class="ql-block"> 市民们在护城河(今环城公园)洗衣服。</p><p class="ql-block"> 济南护城河,全长6.9公里,全部由泉水汇流而成。能用这么清澈甘甜的泉水洗衣服,是不是让外地人感觉到羡慕和奢侈呢?</p><p class="ql-block"> 另外,说点题外话,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老济南人的生活用水情况。</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济南人全都是用公用水管。一个水管几户、十几户、甚至是几十户共用,都是正常现象。大家一般都是用水桶打水回家使用。每个月水费大家共摊,有的人用水多一点,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不满。水费的收缴,一般是大家选出一个邻居中的热心人,每个月挨家挨户的上门收取。</p><p class="ql-block"> 冬天最冷的时候,尽管水管包裹的仅露着水龙头,依然会经常被冻住,有时冻厉害了,用火都烤不开。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听天由命,等气温上来,水管自行解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国人如同外星人》</p><p class="ql-block"> ~1982年摄于曲阜孔庙。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渐渐开放国际旅游。外国人开始来到中国。这些西方国家的人,在国人的眼中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和神秘感。每当遇到这些金发碧眼的歪果仁,人们便会象看天外来客一样,争相围着他们看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迷人的小画书》</p><p class="ql-block"> ~摄于八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现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记得陪伴他们走过童年的小画书。这是孩子们在青年公园里租画书看的场景。花一到二分钱租上一本,几个人围着看,已成为儿时抹不去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男声小合唱《唱支歌儿给党听》</p><p class="ql-block">~摄于八十年代初的群众文艺汇演。</p> <p class="ql-block">  中大槐树办事处妇联主任郭庆珠在街头为群众演唱《只生一个好》</p><p class="ql-block">~见1983年1月10日济南日报。</p> <p class="ql-block">  街头演出。</p><p class="ql-block"> 每当有中心宣传任务,基层单位都要组织街头宣传活动。这些小节目基本上都是临时拼凑,论质量基本上没什么质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照片~《选》</p><p class="ql-block">~拍摄于街头书摊</p><p class="ql-block"> ~刋登于1983年1月30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当年拍摄这张照片时,我发现她在书摊前己呆了很长时间。我想,她主要不是在选哪本书好,而是在与自己带的钱做匹配。或者,压根她的兜里就没有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闹元霄》</p><p class="ql-block"> ~见1984年2月15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耍狮子、玩龙灯、划旱船、踩高跷。这在今天看来非常普通的街头民间文艺活动,在当年来说,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p><p class="ql-block"> 一场文化大革命,使许多传统文化形式被当作“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而破除。文革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样板戏”。</p><p class="ql-block"> 消失了十多年的民间扮玩活动,从这一年开始重新出现在城乡的街头和广场,象征着我们的许多社会文化生活在被文革阻断了多年之后,正在悄然回归到正常状态。</p><p class="ql-block"> (请年轻人自行摆渡“文化大革命”,了解那段让人心惊胆颤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那年头机动车非常少,随便在街头打个场子就耍起来,如果要放在现在,非把交通弄瘫痪不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评说民间事》</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3年。</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山东画报》1985年第11期。</p><p class="ql-block"> 从1981年开始,新闻摄影和摄影创作,几乎成了那时的我工作和生活的全部。我不仅学会了拍摄,还学会了冲胶卷、洗照片,自费购买了照相机和放大机,积极参加市文化馆组织的摄影活动。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带上两个烧饼,骑着自行车在大街小巷和公园中寻找题材。痴迷之中,我每年在报纸上发表照片都在20幅以上,作品也多次在省市影展和比赛中获奖,我也因此从街道办事处调到区委宣传部工作。这是1983年在公园里抓拍到的一幅作品。在1985年齐鲁大地摄影展上荣获银牌奖(金牌空缺)。时任山东省省长李昌安亲自为我颁奖。</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照片中间的那位老人的儿子,终于联系到我,专门跑到区委,说老人己经过世,非常想要一张这幅照片,我便又洗了一张,送给他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报刊门市部》</p><p class="ql-block"> ~摄于八十年代初。那时候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只有广播和报纸。机关单位的人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收发室拿报纸,而很多没有条件看公家报纸的人,只好到报刊门市部排队买报。这几位市民刚买到报纸,便急不可耐地看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自谋职业》</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1982年2月27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1992年以前,国家对中学生一直是包分配。随着大量青年毕业,很多人处于待业状态(没工作)。高中毕业生李万华自谋职业,在街头代售图书,便成了值得宣传的新闻人物。</p> <p class="ql-block">《双反相机》 </p><p class="ql-block"> ~1982年摄于大明湖。</p><p class="ql-block"> 这种已基本见不到的有两个镜头的古董般的相机,叫做“双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双反”。是三十年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胶片相机。上面用做取景的镜头,由于只有一片反光板,所以在取景器中,摄影者看到的,是脚朝上,头朝下的180度反着的影象,很是别扭。</p><p class="ql-block"> 它使用的是120的胶卷,每个胶卷只能拍12张(也能调成窄幅16张,但少有人用,因为取景器看到的还是12张的景象,稍不留意就会把人头都拍到了画面外)。</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胶片相机,拍摄完后是不能立即看的,还需要拿到照相馆去冲洗。当时,拍照片还是一种奢侈的消费,拍照的时候都尽量节约,每拍一张都掂量再三,所以很多时候一个胶卷多次才能拍完,大大延长了能看到照片的时间,所以想看到照片,还需要相当的耐心。就是一次性拍完了,拿到照相馆冲洗,也至少一周时间。</p><p class="ql-block"> 用这种相机拍照,让人懊恼和遗憾的还有,那时候的相机没有自动曝光和聚焦,由于操作和摄影水平的原因,没拍上、拍虚了、曝光过了、曝光欠了的情况经常出现,等了好多天,啥也没看到,让人很是失望。</p><p class="ql-block"> 那年头只有极少数的家庭拥有相机。出门游玩能借到相机,在主人眼里,那可是有大面子的人。</p><p class="ql-block"> 现在,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拍照片已成为最简单不过的事。不仅相机能拍,手机更成了拍摄的主流设备,而且即拍即看,还不用吝啬拍摄的数量,全民皆是摄影师。</p><p class="ql-block"> 昨天注定是黑白,今天注定是彩色,明天,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家庭消防演习。</p><p class="ql-block"> 在有管道煤气之前,几乎每个家庭都是统一使用煤气罐和这种简易的炉架。</p> <p class="ql-block">  纬十路小学的学生在街头设立宣传站,向行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p><p class="ql-block">~见1983年9月7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雷锋做好事,街头服务活动。济南市青年突击手残疾青年郭景春,为群众免费裁剪服装。</p> <p class="ql-block">  学雷锋服务活动,来到干休所为部队老干部维修家电、修锁配钥匙。</p><p class="ql-block"> ~见1984年3月13日济南日报。</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买东西不是没货,就是排队。送货上门是拥军优属的一项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见1984年1月30日大众日报。</p> <p class="ql-block">  低压二次风锅炉</p><p class="ql-block"> 这种锅炉比一般茶炉在构造上复杂一点,两层炉箅子,可二次燃烧的低压锅炉是市场上的环保新品,畅销全国。</p><p class="ql-block"> ~见1982年8月25日济南日报。</p><p class="ql-block"> 厂里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他们认为自己生产的锅炉在全国很畅销,在技术上很先进。于是想把锅炉卖到国外去。有一次,他们邀请了一位来中国旅游的德国人到厂里参观。在厂长石健佐的陪同下,这位德国朋友在厂里转了一圈。回到办公室,厂领导问对产品的印象怎么样。这位德国人对他们说:这种锅炉他爷爷那辈用过,好像在古书上看到过。对此,厂领导还很生气,多次提到这事儿,说外国人很狂傲自大。其实,我们这种锅炉的技术含量确实有限。</p> <p class="ql-block">《腰鼓队》~摄于八十年代初</p> <p class="ql-block">  军用水壶和仿制的军用水壶,是那时候学生外出活动时的标配。~摄于八十年代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航拍济南~《建设中的东方大厦》</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6年 ​​​</p><p class="ql-block"> ~它曾是济南90年代的地标建筑和最风光的酒店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航拍济南~《青年公园》</p><p class="ql-block"> ~拍摄于1986年</p><p class="ql-block"> 青年公园(现在的槐荫广场)当年是槐荫区群众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以及集会的重要场所。右下为济南第20中学。</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济南青年公园位于槐荫区六大马路纬八路处,原为中国军队辛庄兵营的阅兵场。1928年5月被日本人强辟为日侨专用公园。1934年日本人在公园内修建纪念为济南惨案时丧命的157名军人的"忠魂碑"。抗战胜利后,济南民众将其废除,建成"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解放后拆除),公园改名胜利公园。1948年更名为青年公园。</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济南青年公园</p><p class="ql-block">地址</p><p class="ql-block">槐荫区六大马路纬八路处</p><p class="ql-block">前身</p><p class="ql-block">中国军队辛庄兵营的阅兵场</p><p class="ql-block">更名时间</p><p class="ql-block">1948年</p><p class="ql-block">公园附近有民国时期的纬八路刑场,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等于1931年4月5日牺牲于此,八十年代在园内立“四五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公园内建有田径场、假山、小亭,地下挖有防空洞。1998年,被大规模改建,拆田径场、假山,更名“槐荫广场”,后一度出售冠名权更名“博远广场”。2008年10月起再度大规模封闭改造,砍伐树木,拆除地面建筑,开挖地下工程,欲建为槐荫全民健身广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航拍济南~《八一广场和八一礼堂》</p><p class="ql-block"> ~摄于1986年</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八一广场与八一礼堂隔路相望。(这幅照片拍摄后不久,因建设八一立交桥,原八一礼堂部分拆掉,后在广场的东北角位置重新修建了八一礼堂。)是山东省和济南市党政军民最重要的大型集会场所。</p><p class="ql-block"> 这里发生过太多的故事,相信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有深刻的回忆,详细情况欢迎您自行摆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航拍济南~《明星电影院》</p><p class="ql-block"> 拍摄于1986年。它曾经是槐荫区上世纪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航拍~济南水泥厂、济南东方红水泥厂》</p><p class="ql-block">摄于1986年,现在的阳光新路。当时的济南水泥厂和济南电东方红水泥厂,曾是济南的支柱企业,但它们释放的粉尘,却常年笼罩在济南上空。这两家企业在九十年代被搬迁,确切情况连百度都无法搜到了,</p> <p class="ql-block">济南记忆《十八股》</p><p class="ql-block">航拍于1984年.济南火车站调度枢纽.济南人俗称十八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桥南口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  航拍完成后,与机组和相关协助人员合影留念。(左一)</p> <p class="ql-block">  感谢关注、转发与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