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灿烂星成长】</p><p class="ql-block">木铎金声,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青蓝踏歌,道业相继</p><p class="ql-block">携手逐梦——用思想引领思想</p><p class="ql-block">滋兰树慧——用智慧激发智慧</p><p class="ql-block">杏坛芬芳——用成长成就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名师示范引领掌舵,教育携手共同提升!本学期在高新一小师徒结对活动的安排下,我有幸与王方方老师一同走进了“灿烂星成长”智慧殿堂,我们用小学数学诉说着心中的梦想,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师徒结对,更是一场心灵与智慧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姓名 王方方</p><p class="ql-block"> 西安市教学能手</p><p class="ql-block"> 全国新世纪辩课一等奖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西安高新第三十五小学长里分校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姓名 张苏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第2节教材第33~34页《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 (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探索2、5倍数的特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经历,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为下节课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学情分析】:</p><p class="ql-block"> 2、5 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方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容易。为此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探究规律,在学习与活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总结,启发学生大胆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p><p class="ql-block">【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 1.以旧引新复习导入,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地复习,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掌握情况,然后再教学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归纳、概括得2和5的倍数的特征。 </p><p class="ql-block"> 2.特别强调自然数“0”的特殊情况。在学习奇数和偶数时,提醒学生注意“0”是一个特殊的数,0是2的倍数,也是偶数。</p><p class="ql-block">【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2.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p><p class="ql-block"> 3.学生猜测2、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举例验证的学习过程,归纳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p><p class="ql-block">【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教学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教学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p><p class="ql-block">【教具学具】:</p><p class="ql-block"> 多媒体课件、百数表、学习单。</p><p class="ql-block">【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一、情景导入</p><p class="ql-block">1.师谈话:同学们,今天淘气来到疏菜园,帮李伯伯采摘蔬菜。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p><p class="ql-block"> 生1:黄瓜有2个</p><p class="ql-block"> 生2:西红柿有5个</p><p class="ql-block"> 生3:茄子有10个</p><p class="ql-block">2、师提问:你能说一说茄子和黄瓜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茄子和西红柿的数量又有怎样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生1:10÷2=5,2个为一份,10里面有5个2,茄子的数量是黄瓜的5倍。</p><p class="ql-block"> 生2:10÷5=2,5个为一份,10里面有2个5,茄子的数量是西红柿的2倍。</p><p class="ql-block"> 3、师:同学们,在10÷2=5,10÷5=2这两个算式中,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p><p class="ql-block"> 生1:10是2的倍数,2是10的因数。</p><p class="ql-block"> 生2:10是5的倍数,5是10的因数。</p><p class="ql-block">4、揭题:同学们,关于2、5的倍数可大有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5的倍数的 特征。</p><p class="ql-block"> 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创设蔬菜园的情境,唤醒学生生活常识,辨认常见蔬菜,将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将数量抽象为数,自主寻找2和10、5和10的数量关系,复习倍的意义,以旧引新,导入本节课主题。</p><p class="ql-block">二、自主探究</p><p class="ql-block"> 1.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1)找一找,说一说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①在乘法口诀表里面找一找5的倍数,说一说这些数有哪些特点?</p><p class="ql-block"> 生1: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40、45。</p><p class="ql-block"> 生2: 乘法口诀里面是一位数乘5,这些得数的个位要么是0或要么是5。</p><p class="ql-block"> ②在百数表里面找一找5的倍数,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p><p class="ql-block"> 生1:5的倍数:5、15、25、35、45、55、65、75、85、95。</p><p class="ql-block"> 生2:5的倍数:10、20、30、40、50、60、70、80、90。</p><p class="ql-block"> 生3: 5的倍数的个位是0或者5。</p><p class="ql-block"> (2)猜一猜5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请你猜想一下5的倍数都有哪些特征?</p><p class="ql-block"> 生: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者5,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师:老师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板书:猜想</p><p class="ql-block">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3)验证与解释5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同学们,那5的所有的倍数,是不是个位都是0或5呢?请你拿出你的练习本,快来验证一下吧!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p><p class="ql-block"> 板书:验证</p><p class="ql-block"> 师:请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第一小组:我们用自然数中较大数计算列举:22×5= 110 30×5=150 65×5=325 发现一个两位数乘5的积的个位上不是0就是5,所以这个猜测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第二小组:我们用自然数中较大数计算列举:131×5= 556 120×5=600 419×5=5920 发现一个三位数乘5的积的个位上不是0就是5,所以这个猜测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第三小组:我们用包含分的方法进行计算列举:1000÷5=200,5个为一份,1000里面有200个5,1000就是5的倍数,1000的个位是0。 2555÷5=511,5个为一份,2555里面有511个5,2555就是5的倍数,2555的个位是5。发现5的倍数的个位上不是0就是5,所以这个猜测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 (4)归纳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验证说明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生1: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2:一个自然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3:一个不包括0的自然数,个位上如果是0或者5,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板书:结论</p><p class="ql-block"> 2.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师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请你拿出学习单,按照刚才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自主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计时5分钟,现在开始!</p><p class="ql-block"> (1) 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师:哪一组同学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 (学习单放到展台上,一人讲解,一人指数,全班学习)</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我们先找出乘法口诀内2的倍数,发现这些数个位上是2、4、6、8、0。</p><p class="ql-block"> 第二组:我们发现百数表中第2列数的数都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第三组:我们发现百数表中第4列,第6列,第8列,第10列的数都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2)猜一猜2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这张百数表上2的倍数,说一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p><p class="ql-block"> 生: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3)验证与解释2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在乘法口诀表、百数表中,我们发现2的倍数的这些特征,那其他的自然数有没有这样的特征呢?同桌两人为一组,快来找一找,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计时3分钟,现在开始。</p><p class="ql-block">师:时间到!哪一组同学来汇报?</p><p class="ql-block">第一组:我们用乘法计算列举: 52×2=104 66×2=132 74×2=148 75×2=150 93×2=186 这些 2的倍数,个位就是0、2、4、6、8。</p><p class="ql-block">第二组:我们用包含分计算验证:1000÷2=500,2个为一份,1000里面有500个2,1000就是2的倍数,1000的个位是0。</p><p class="ql-block">第三组:我们用除法计算列举: 181÷2=90……1有余数,181不是2的倍数,发现个位是1的数不是2的倍数。63÷2=31……1有余数,63不是2的倍数,发现个位是3的数不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4)归纳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刚才举例验证,我们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生1: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2:个位上是2、4、6、8、0的数(非0自然数)都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板书: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3.探究2,5的倍数共同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2、5的倍数是有规律的,不用计算,你能在这张百数表中快速的找出2和5的倍数吗?</p><p class="ql-block"> 生1:我发现第2列,第4列,第6列,第8列,第10列都是2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2:我发现第5列和第10列都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3:我发现第10列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4:我发现个位是0的数,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快来验证一下吧!</p><p class="ql-block">生:我同意这个的说法,我举个例子:1000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000÷2=500,1000÷5=200。</p><p class="ql-block">师:老师真喜欢这个氛围,有猜想有验证,推理过程有理有据,得出的结论,符合科学道理!那么接下来我们轻松来做个游戏吧!</p><p class="ql-block"> 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立!</p><p class="ql-block"> 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p><p class="ql-block"> 师:我怎么发现×××站起来两次,你来说一说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生:因为我的学号是20,20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因为我的学号是30,30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生:你发现学号10、20、30的末位是0,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师: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们得到了2,5的倍数特征。</p><p class="ql-block"> 板书: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p><p class="ql-block"> (5)认一认偶数和奇数。</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2的倍数还有另外一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请打开课本33页,自学“认一认”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师:2的倍数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生:偶数</p><p class="ql-block"> 师:也就是说像2,4,6,8,…这样的数,是2的倍数,也叫偶数。 </p><p class="ql-block"> 板书-----偶数</p><p class="ql-block"> 师:其实还有一类数</p><p class="ql-block"> 像1,3,5,7,…这样的数,不是2的倍数,也叫奇数。 </p><p class="ql-block"> 板书-----奇数</p><p class="ql-block">师:其实偶数和奇数就包括了自然数的所有内容,在数学上其实我们通常把自然数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奇数、偶数。</p><p class="ql-block"> 4.知识拓展再延伸。</p><p class="ql-block"> (1)探究数的奇偶性。</p><p class="ql-block"> 师:观察下面两组数,说一说每组数有什么特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12 26 48 34 58</p><p class="ql-block"> 第二组:13 27 91 71 35</p><p class="ql-block"> 生:第一组数是偶数,第二组数是奇数。</p><p class="ql-block">从每一组数中任意取出两个数加起来,看看它们的和有什么特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计时2分钟,开始!</p><p class="ql-block"> 师:哪一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从第一组中取出两个数计算发现12+26=38,12+34=46它们的还是偶数。</p><p class="ql-block">第二组:从第二组中取出两个数计算发现13+27=40,13+91=104 13+35=46虽然它们两个数是奇数,但是它们的和却是偶数。</p><p class="ql-block"> 师:谁能用等式表达这些数量关系?</p><p class="ql-block"> 生1:偶数+偶数=偶数</p><p class="ql-block"> 生2:奇数+奇数=偶数</p><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如果从两组中各取一个数,把它们加起来,和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大家快来试一试吧!</p><p class="ql-block"> 生:12+13=25,25是奇数。</p><p class="ql-block"> 生:偶数+奇数=奇数</p><p class="ql-block"> (2)练一练</p><p class="ql-block"> 师:同学们,请你运用刚才的知识快来说一说!</p><p class="ql-block"> 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p><p class="ql-block"> 1167+24 2004+98756 37905+4567</p><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关于数的奇偶性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很普遍,为了更加快速便捷的掌握这部分知识,以两组数据为支架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从两组数据的特征,再到两组数据和的特征,研究数的奇偶性,培养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熟练程度。</p> <p class="ql-block">三、巩固练习</p><p class="ql-block"> 1、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填入圈中。</p><p class="ql-block"> 26 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的倍数 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 哪些数既是倍数又是5的倍数?</p><p class="ql-block">2、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由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p><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本节课2、5的倍数的特征,及时进行课堂效果评价,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将知识转化形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四、全课总结</p><p class="ql-block">师谈话:同学们,紧张的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回忆本节课内容,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快来和同学一起分享吧!</p><p class="ql-block">师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p><p class="ql-block">【板书设计】</p><p class="ql-block"> 2,5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猜测 验证 结论</p><p class="ql-block">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p><p class="ql-block"> 是2的倍数 (偶数)</p><p class="ql-block"> 1、3、5、7...不是2的倍数 (奇数)</p><p class="ql-block">即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 </p> <p class="ql-block">师傅点评:</p><p class="ql-block">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与理性思维互相交融的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认知、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要得到发展。张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以理激情,情理相生促提升。首先由“蔬菜园”情境引入“倍数与因数”,接着在乘法口诀中找到5的倍数,再过渡到“百数表”中5的倍数,引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到结论。第一环节的设计,化繁为简,过渡自然,快速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情绪,使学生萌发探究的热情,为发现2,5的倍数特征做好情理双重铺垫。2.学生在探究5的倍数特征时纷纷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有举正例的,有举反例的,有除法算式的,有乘法算式的,有的开始深度思考归纳总结,…孩子对科学知识着迷,经历一次智慧探险的过程,因智力振奋而情趣高昂,因好奇而有趣,因被认可而有信心,全身心投入的探究中,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火花。</p><p class="ql-block">此时水到渠成的探究出2的倍数特征,一切都是刚刚好。3.2的倍数特征,5的倍数特征,顺其自然拓展到,个位上是0的非零自然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张老师善于挖掘教材,教学设计层层深入,有梯度。本节课的教学,张老师遵循儿童好玩、好奇喜欢挑战的天性,依据教材中的知识资源,巧妙设计,展现了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情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享受欢乐的课堂,从而更加热爱课堂,热爱数学,教学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我们的师徒结对行动,不仅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更是一份珍贵的财富。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灿烂星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编辑:张苏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审核:王方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