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讲述了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斩神鳌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使万灵得以安居的故事。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女娲补天的原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翻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天柱坏了,九州国土崩裂,天空不能完整覆盖大地,大地也不能完全承载万物;大火燃烧而不熄灭,大水泛滥而不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抓取老人和孩童。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大龟的四只脚作为天的四根柱子,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百姓,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堵泛滥的洪水。天空得到了修补,四根天柱得到了摆正,泛滥的洪水消退了,冀州得到了平定;恶禽猛兽死去了,善良的人民存活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娲补天的故事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母系社会时期,当时女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创世神话中出现了很多女性形象。女娲作为中国神话中的重要女神之一,她的形象被描绘成能够生育、创造万物、修补天地的女性形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具体的故事情节通常与共工怒触不周山有关。王充在《论衡·谈天篇》中描述了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的情景,为女娲补天的行动提供了背景和必要性。共工是水神,与火神祝融交战失败后,愤怒之下撞断了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斩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最终使人类得以安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娲补天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她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对神灵的崇拜。这个传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对创世者和拯救者的崇敬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