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晋中游记之八 平遥古城(副本)

李建华

<p class="ql-block">摄影 编辑 制作</p> <p class="ql-block">李建华</p> <p class="ql-block">平遥,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帝尧初封于此,至帝舜制陶耕稼,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秦始皇赐名“平陶”,后因避北魏太武帝名讳而更名为平遥。如今,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城之一,城区面积达2.25平方公里,城墙绵延6162.68米,街巷纵横交错,共有199条,明清传统民居3798处,全县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国家级20处、省级2处、市级4处、县级117处)。文物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以市楼为中心,南大街为主轴,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布局,总面积2.25平方千米(1500亩)。古城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宛如一幅八卦图。城内有6600户居民,1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省、县级保护单位。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构成了“干”字形的商业街,繁华依旧。</p> <p class="ql-block">平遥镇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上游,是一座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被誉为古代城市的原型。相传,这里是陶唐氏帝尧的居住地,因此古称“陶唐遗墟”。西汉北魏时期,因避太武帝名讳,改名为平遥。自此,平遥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帝尧初封于此,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赐名“平陶”,后为避北魏太武帝名讳更名平遥。古城面积2.25平方公里,城墙长6162.68米,街巷199条,明清传统民居3798处,全县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各级文保单位143处(国家级20处、省级2处、市级4处、县级117处)。文物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县级城市中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平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哺育了孙楚、孙盛、雷履泰等历史名人,养育了郭兰英、阎维文、刘旺等当代精英。古城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魅力独具。平遥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不断演绎着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精彩画卷。</p> <p class="ql-block">平遥是一座文旅融合的名城,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漆器文化、饮食民俗等文化繁荣昌盛。平遥是明清古城的活样板,古建筑的博览地,匾额书法篆刻艺术的展示区。这里商业氛围浓厚,是晋商的发源地,日昇昌票号开创了中国商业的先河,被誉为“近代银行业的乡下祖父”。明清时期全国51家票号,平遥就占了22家,曾一度掌控中国经济命脉。</p> <p class="ql-block">汇武林是平遥唯一一家武馆,与著名的日昇昌票号毗邻。这里是八卦拳师王伦先生会友习武的旧址,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陈列馆,共三进院,后面则是一个演武场。汇武林不仅展示了平遥的武术文化,也成为了游客了解古城武学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蔚丰厚票号是介休贾村侯氏开办的另一家票号,成立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总号设在平遥县城西大街,后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号。该票号资本银17万两,每股以一万两作股,加上人力股俸,共有人银股50余股。蔚丰厚票号以“信义勤俭”为经营宗旨,职员不得兼顾他业。初创时每年可净获利三至五千两,光绪年间达到年获利20万两左右,成为当时重要的金融机构。</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是平遥古城通票中的重要景点,昔日的马家大院规模宏大,如今开放的仅是原院落的五分之一。大部分院落在土改时被分配给了当地老百姓,部分建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租用人买走。因此,马家大院已无法恢复原来的“馬”字形状。目前对游人开放的几处院落,是马中选及其母亲和三位太太的生活起居院落,展示了当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平遥人的商业气息浓厚,自古以来就是晋商的发源地。这里的商人以诚信为本,勤劳致富,不仅在国内各地开设票号,还远赴海外拓展业务。平遥的商业文化不仅体现在日昇昌、蔚丰厚等票号上,也渗透到了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走在古城的街道上,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商业氛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明清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