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艺术需要哲学的指引和评论,否则艺术会被沦为商品,而哲学亦需要艺术的表达,不然哲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如心学创始人周敦颐所说,道即是艺,艺即是道,道与艺并非二事。</p><p class="ql-block"> 在今年11月22—23号澳门原生艺术画展及其学术沙龙上几位教授多次谈到胡塞尔提出的主体间性概念与荣格所探讨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之间的关系。我以为这是一个关于从哲学到心理,再到艺术的思想演进过程,应加以理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胡塞尔将现象学定义为关于纯纯意识的本质的研究。</b></p> <p class="ql-block"> 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年4月8日-1938年4月26日),著名德国哲学家,现象学之父,是近现代最伟大哲学家之一。如果说胡塞尔早期的学术思想重点在于解决个体自我意识的先验本质(意向性,意识构造和意指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话,那么在晚年的学术后期则重点提出了主体间性的理论来解决“我们”(这个关于人—类)如何成为可能的认识基础问题。</p> <p class="ql-block"> 所谓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即指两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作用。胡塞尔之所以提出的主体间性概念,旨在探讨认识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和共同性,为理解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的目的:解决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他认为,纯粹的自我意识在自身的意识经验中构造出他人,这种对他者的构建是主体间双向和交互的活动。通过引入主体间性,他试图为先验现象学的个体式自我寻找出路,将认识的客观性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主体之间的关系之上。也就是说,主体间性理论旨在揭示:单个主体的认识是如何通过与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而达到客观性和实现普遍性的,即每个主体都通过与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来理解和认识世界。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在哲学和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翻译学等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为认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还推动了本体论、解释学等领域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海德格尔</b></p> <p class="ql-block"> 作为胡塞尔思想的继承人从海德格尔(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开始,主体间性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具有了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将其应用于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入剖析中。海德格尔致力于探讨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他认为,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他强调,生存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体构造和客体征服,而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他指出,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的,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他认为,有两种共在,一种是处于沉沦状态的异化的共在,这种存在状态是个体被群体吞没;另一种是超越性的本真的共在,个体与其他个体间存在着自由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根据康德的观点,“存在等同于被知觉性。”也许不同的人能从梵高的作品《鞋》中知觉到不同的东西,那便是艺术存在的真谛。</b></p> <p class="ql-block"> 在海德格尔看来,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使得社会科学在认识论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转向,即从关注主体性和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把人类认知的对象世界,特别是精神现象不再看作客体,而是看作主体,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主体间性理论对我们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个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尊重他人的存在,通过对话和交流来达成共识和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海德格尔也喜欢用他的哲学去评论艺术,他甚至与艺术史家夏皮罗围绕梵高的作品《农鞋》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而且两人对此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评论。夏皮罗认为梵高“是以自画像的角度来描绘鞋子的”,即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个人密不可分,这双靴子包含的是他自己终生步行实践的象征,是其朝圣生活的理想。而海德格尔则认为,这双鞋象征了农民的世界,作品是对物普遍本质的再现。简而言之,两人艺术观的不同就是对个性与共性,个人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作用不同侧面关注的强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艺术史家夏皮罗</b></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的分析心理学脱胎于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其核心贡献则是对集体无意识问题的探索,而这一探索无不受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影响。与胡塞尔试图通过主体间性来解释“我们”这个认识基础形成的机制一样,荣格则是想通过“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来解释个人无意识的底层逻辑。不过,荣格探索路线的不同是:主要从各种文化中的绘画、梦、神话传说、宗教艺术等各种意象来寻找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而不是从理性概念和逻辑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b></p> <p class="ql-block"> 由这段跨学科比较的思想史可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的建立受胡塞尔现象学的直接影响。每个荣格学说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一定要多读一些现象学,才知道荣格也有自己的思想启蒙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蝴蝶等这些原生艺术作品的分析中观察到原型意象的普遍存在。</b></p> <p class="ql-block">邱鸿钟教授在作品讲解时力图表明的观点是:原生艺术作品既非实在的临摹和写生,也非理性观念的东西,而是具有纯纯意向性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