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始冬季节,我们坐高铁转坐由中国人民帮建的铁路——中老铁路上(几十年没有坐过)的绿皮硬座火车,走进了东南亚佛国——邻国老挝的琅勃拉邦,这里的空气中充满平和而又迷人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是老挝部落的都城,平静而美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伫立在湄公河畔的城市之魅力,是富有异国风情的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境内山峦起伏,森林密布,多姿多彩,但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旅游资源丰富,物价便宜。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老挝琅勃拉邦独特的人文风俗以及很多的美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里的美女也很有名。琅勃拉邦保留了很多原生态,这里绿意盎然,佛教气息浓厚,随时都能看到镀金的寺庙(听说在市内就有三十多座佛塔寺),身穿橘黄色僧袍的僧人,还有青翠碧绿的稻田和友善淳朴的人民,这里也称“銮佛邦”。还有各种精美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除此之外,湄公河两岸五颜六色的船舶和沿街行走悠闲的游客,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中,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真实享受和怡然自得的状态。这里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汽笛声,日子慢到好像停滞了一样,可以在关西瀑布肆意的玩水,也可以在普西山顶等一场日落,更可以在任何一座寺院中诵经祈福……琅勃拉邦之旅,不仅是一次寻找历史遗迹的过程,更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过海关了</p> <p class="ql-block">老挝琅勃拉邦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来到亚洲最穷但最幸福的国家。中国游客到这里就是土豪,用100块人民币就能换300000老挝币。</p> <p class="ql-block"> 来到琅勃拉邦,就住在这里。安静的随时能听到鸟儿的叫声,钓鱼的队友放下鱼杆回房了。</p><p class="ql-block"> 夜色渐浓,竹曳树密,微风低语,月下世界被温柔覆盖,虫呜轻唤,宛如一首悠扬的小夜曲,如诗如画,宁静中诉说着夜的深情。好好睡吧,明儿还要早起……</p> <p class="ql-block">看到天空的圆月,想起了家乡,今天是我孙女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院里不知名字的花</p> <p class="ql-block"> 今天登普西山,看到这么多的台阶,心里多少有点犯怵,不过,即然来了,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去看看,决定往上行。</p> <p class="ql-block"> 这尊佛像很美,登山途中随手一拍,但不知叫做什么,等日后搞清楚了再告诉大家吧。</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台阶慢慢攀爬,328级石阶到达山顶,本来很多人来这里是看日出和等一场炫美的日落的。但年龄和时间限制了我们,只好在普西山顶俯瞰琅勃拉邦全城的周围景色和湄公河两岸全景,因为这里是全城最高点,当然风景也是别处看不到的,所以说还是非常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市内屋舍俨然,街道整齐划一,墨绿的椰树淹没了砖红的洋楼屋顶,洋溢章显出独特的东南亚风情。看着这么美的景色,真是有些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普西山虽不高,但是琅勃拉邦市区最高山峰。对我们来讲爬到山顶还是蛮费力气的,山顶上看的最清楚的红色房顶的是洋人街里的别墅、酒吧,更多地方都覆盖着东南亚长青的绿植。</p> <p class="ql-block"> 山顶制高点的这座金色佛塔高约14米多,名叫宗西塔,从琅勃拉邦城内仰望也能清析可见。这是老挝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于1804年建造于1914年修复,塔身呈四角形,塔上部是含苞待放的莲花,塔顶全身镀金。没有爬到山顶俯瞰琅勃拉邦全城等日落,等于没有来过这个秘境的佛国。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观景台,在琅勃拉邦就要爬普西山看日落,只因年龄长了,时间也不凑巧,只好留下遗憾了。</p><p class="ql-block"> 山顶佛塔高耸入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年四月,老挝新年期间,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信徒们会前来祈福、点灯,为来年祈求平安和幸福。这里也是老挝过新年游行队伍的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普西山不仅是观光圣地,也是了解老挝人民生活方式的窗口,在山脚下有许多小摊贩售卖当地特色手工艺品、纪念品和小吃。还能看到许多僧侣他们在山道上进行修行或与游客互动,友好而虔诚。普西山的文化和宗教意义也吸引了许多国际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他们用相机记录下美景,也在寺庙中体验老挝的宗教氛围。更是许多人都会选择在黄昏时登上山顶,等待夕阳西下的那一刻,感受那种独特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普西山位于朗勃拉邦中心,算不上巍峨,山顶上有瓦宗寺,是年代久远的古寺,也是香火最旺最灵验的寺庙之一。琅勃拉邦的寺庙是不上香的,只有贡品和花塔,花塔就是当地万寿菊配上绿色的芭蕉叶制做而成的礼佛花。</p><p class="ql-block"> 听说普西山顶上的宗西塔上安装了夜景照明,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全城各处都能看到它锃亮的金顶,在整座城市都非常显眼,既能日夜守护朗勃拉邦的善男信女,也能给到郎勃拉邦的人们指出方位的所在,更是老挝人民心中的精神盛宴。</p> <p class="ql-block"> 这些美丽的佛教图片,因为非常有特点借网友之手给大家看一下。(上普西山有两条路,我们从王宫博物馆对面的路上来的,没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据说每座佛像后面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准备进入王宫参观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王宮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进入王宫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雕像是琅勃拉邦最后的国王——西萨旺瓦达纳国王,他是澜沧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1959——1975)。王宫是1904年建成,这里面是国王的行宫,建筑风格奇特。</p> <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作为老挝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由于曾被法国殖民多年,琅勃拉邦老城的许多建筑亦有浓郁的法式风情。在这里竟能让西方的浪漫和东方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这也是琅勃拉邦的独特之处。</p><p class="ql-block"> 王宫层层叠叠的屋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让人美的窒息。</p> <p class="ql-block"> 王宫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坐落在普西山脚下湄公河南岸边。按照国内风水学的说法,背靠山恋,面朝流水是理想的居住环境,然而琅勃拉邦旧王宫的风水布局却与众不同,前门直对着浦西山,后门紧邻湄公河,起初我们以为这是老挝对中国风水学的误解,后来才得知这样的布局是为了方便王室人从湄公河坐船上岸,直接进入王宫。</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到高大的王宫里,虽然老挝没有了国王,但昔日的王宫如今依然发散发着庄严的气息。入口大厅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王室宗教器具,还有从印度、柬埔寨和老挝收集到的稀有佛像。王宫右前角的房间里面陈列了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其中包括一尊站立的金佛,重50公斤,价值连城,称为琅勃拉邦金佛,是柬埔寨国王赠送给澜沧国王的,后来澜沧王朝迁都万象,金佛留在这里作为了镇城之宝,该城也因改名为琅勃拉邦。国王接待厅墙壁上的壁画是由法国画家于1930年绘制的,描绘了老挝传统的生活景象。导游带我们边走边讲,因为配有免费的耳迈,不管导游在哪里讲都能清楚地听到,还打扰不了别人。王宫内部装饰的富丽而金碧辉煌,彰显了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生活。我们都被这些丰富精美的藏品深深震撼,许多物件是用金银珠宝精心制作而成,还有国王、王后的起居室,国王、王后的华丽礼服和用品,还有几个世纪以来皇家佛教用品和武器,以及柬埔寨、日本、中国、法国、美国等国家赠予的礼品,看的是眼花缭乱。王宫里珍贵的物品太多,严禁拍照,我们老年人没有记住几件藏品,感到非常遗憾。很值得并感兴趣的是一双制作华丽精美的全金尖鞋盖,当国王有重要事宜出席接见时就随时可以套在鞋上,十分方便,看来澜沧国王平时很节简,但面子工程还是要的。</p><p class="ql-block"> 这里说明一下的是,所有进殿人必须把大小包存放,不得带入,不能穿鞋,也绝对不可以穿短裤、短衫和吊带裙入场。进王宫前大家纷纷把鞋留在了台阶上,场面颇为壮观。要牢记鞋子放在哪里了,以免参观后出来找鞋子还得费一番功夫。</p><p class="ql-block">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文物和维护博物馆的庄严氛围。</p> <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王宫正殿上是一个三头像的图案,这是以前老挝王国的标志,老挝有万象、朗勃拉邦、占巴塞三个相对自立的区域组成,三头象的头就代表三个地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旧国王收藏汽车的车库展厅,看来原来的国王是非常喜欢汽车的,但对这里感兴趣的不多。</p> <p class="ql-block">王宫里保存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p><p class="ql-block"> 香通寺是琅勃拉邦城里规模最宏伟,地位最崇高、保存最完好,最负有盛名的寺庙,也是老挝最美的寺院之一。他与王宫紧密相连,是皇室所有仪式的举行地,是国王举行婚礼和葬礼的地方,也是老挝过新年最重要的庆祝地之一。在1560年由塞塔提那国王建造,1975年以前都是王室的私有财产。</p><p class="ql-block"> 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建筑风格,粗大的支柱上用黄金雕刻图案,墙上描绘着传奇君主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画面里出现穿红色衣服的是我们的王导游。</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p><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树是香通寺的一大法宝,是不能错过的亮点。他伫立在寺庙的一角,诉说着生命的奥秘和力量。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能引领你走进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由彩色玻璃、老挝宝石、玛瑙、琉璃制作而成,色彩斑斓、熠熠生辉。这棵树上记载的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往生故事,将佛经故事诠释在一棵树上的枝叶之间,玄妙无比。</p><p class="ql-block"> 若有机会来琅勃拉邦,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美丽而神密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的香通寺庙直到1975年革命解放后才归到政府管理,其中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在殿内装饰华美的木柱支撑着覆有法轮的房顶,在建筑群的东门附近有一幢王室的葬仪礼堂,里面陈列着一辆豪华的12米高的出殡仪仗马车和王室成员的骨灰坛,礼堂外立面的嵌板上雕刻着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据说通这里的小孔看,看到的佛像越多说明你与佛越有缘。好奇的人都往里面看……</p> <p class="ql-block"> 香通寺里种了好多炸弹果也叫炮弹果树,果实比头都大,结的果也非常多,很好看很显眼,但不能吃。长熟后就像炸弹一样炸开,种子喷散在地上。叶子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若不然香通寺里也不会凭白无故的种这么多。</p> <p class="ql-block"> 不是有个别中国人到处乱刻,外国人也喜欢到处刻字留念哦!</p> <p class="ql-block">去关西瀑布</p> <p class="ql-block">亚洲黑熊救助基地</p><p class="ql-block"> 关西瀑布附近一个特色景点就是这里了,许多救助的亚洲黑熊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了解动物们的机会。游客们可以近距离了解这些黑熊的生活和保护情况,若不然好多黑熊又让抽胆汁和杀熊取胆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黑熊都懒洋洋的躺着睡午觉,懒得瞅我们一眼。</p> <p class="ql-block"> 关西瀑布位于琅勃拉邦郊区,距离市区大约30公里。瀑布群、山林、植物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让人仿佛置于仙境之中。是琅勃拉邦的后花园,是最美的旅游胜地。瀑布从高约200米处落下,水从石灰岩的山峰中倾泻而出,行成了一级级大小不等的水潭,层层叠叠的丝毫没有人工的痕迹,水质清澈见底,所以瀑布池都呈现出梦幻蓝绿,仿佛是天神遗落人间的琉璃。游客游荡在溪水中,穿梭于参天古树之间,以受益于大自然的美妙时刻。这时的气温有30多度,但丝毫感觉不到闷热,反即而有一种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太美妙了,给人们一种心灵上得到净化的感觉。很多欧美的游客把这里当成世外桃源,因为这里能让我们最低成本的去亲近大自然,感觉大自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以前开放的欧美人在这里都是裸泳的,后来旅游的人都在这里围观,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也只好穿上了泳衣。</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水真是美不胜收,和我们的九寨沟有一拼,只是我们九寨沟的水冰凉更加深遂,不能游泳玩耍。</p> <p class="ql-block"> 到处是欧美人的身影,一不留神就跳进了我的手机摄影框里。</p> <p class="ql-block">跳水</p> <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了一位亚洲人跳水,我听到他们讲的中国话。</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鸿燕站在这群欧美美女中,也很出彩哦!</p> <p class="ql-block">队里的美女小姐姐</p> <p class="ql-block"> 这池潭水里还有秋千,长住在琅勃拉邦的游客们美了。</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仙境激起老太太我拍照的欲望了,也美一下。</p> <p class="ql-block"> 现在是旱季,若是雨季瀑布会比现在大好多。</p> <p class="ql-block">流连忘返,真的不想走了。</p> <p class="ql-block"> 这棵榕树好高,拍照技术差的不行,显示不出来这树的巍峨,壮美!</p> <p class="ql-block">下山了,再见关西瀑布!</p> <p class="ql-block">关西山里不知名字的花</p> <p class="ql-block"> 只有来到湄公河的游船上,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矗立在湄公河畔名叫琅勃拉邦的城市之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不是我媚外,湄公河游船上的老挝啤酒,真的比银川X5啤酒好喝啊。人家是物真价实原生态的,我们喝的不知里面参了多少科技。</p> <p class="ql-block">岸边老挝小朋友和游船上的我们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 偷拍导游在游湄公河船上跟旅客一起互动的时刻,该有多高兴啊,才能出现的这么自然美的表情!王导游,我们爱你哦!</p> <p class="ql-block"> 魏导游又给大家拿来了啤酒,兴趣真是不一样。有的专注看美景,有的用手机视频给家里人看,有的在船头拍写真片,也有的高谈阔论品啤酒,但只有一个心情,就是这趟游船坐的爽!</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湄公河</p> <p class="ql-block"> 城里上班族下班了,到处是摩托车。我观察了一下,他们所有人停摩托车是不锁的。</p> <p class="ql-block"> 晚市的一条边巷,摆摊的人已经出来了。市场上虽然有些杂乱,但没有嘈杂宣嚣,这里没有叫卖,只有或是蹲着或是守着的安静等待,没有客人的时候尽量的把自己卖的水果等整理整理摆放的好看一点。</p><p class="ql-block"> 小巷口有一个抱幼小孩子的妇女,这种艰辛其实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在街道的另一头,有两个小女孩在卖花。这么小的孩子就做生意了,卖的是佛教节日用的礼佛花,看来这里也是穷富不均呢。</p><p class="ql-block"> 听说琅勃拉邦有好多好多佛教节日。</p> <p class="ql-block"> 很奇怪的是这里晚市上有超大的玉米,也有很小的拇指玉米。</p> <p class="ql-block">朗勃拉邦晚市上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有很多很多中国人在这里做生意,无论在大街上还是晚市上,中国的汉字时刻出现在眼前,街上一眼就看出来很多中国车。</p> <p class="ql-block">这位老兄睡的可美?!</p> <p class="ql-block"> 我怎么什么都好奇哦,市场上卖的菜跟我们吃的菜大同小异啊!</p> <p class="ql-block">1RMB≈3000基普</p><p class="ql-block"> 夜市上一杯鲜榨水果冰沙20000—30000基普,(约7—10RMB),吃饭基本上都是10RMB起步。当然用时减掉3个0,除以3就是约等于我们人民币的面值了哈。</p><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最便宜的就是当地人叫马杀鸡的(按摩),大街上很多店,一次个把小时,只需50人民币以下,能享受的就去享受一下,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听说万象可贵很多。</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晚市的夕阳余晖</p> <p class="ql-block"> 街面上的酒吧,天上挂着我国农历十月十五日的月亮。</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闲逛逛,随手一拍。</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的清晨,从布施开始。</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与布施活动,清晨五点半和队友一起参加琅勃拉邦的布施,静静等候僧侣们到来。老挝是一个全民信佛的国家,清晨静谧的街道,身着桔黄色僧袍的僧侣们从各个寺庙赤脚婆娑走来,只听见沙沙的声响,他们斜挎化缘的钵和布袋排成一条长龙,赤脚列队沿街接受人们的布施。 此时布施的我们身上斜戴传统披肩,(披肩戴法男女有别)左手抱着食钵,右手拿着糯米饭或食品高过头顶,敬重地放到僧侣的钵里,示意着佛高于一切,同时也通过僧侣把问候带给死去的亲人。大家屏声息气的专注“一舍一得”,僧侣们一个接一个走过,一切都很安静很井然有序。霎时间我们内心充满了敬畏和知足,这是因舍而得。布施时间虽然只持续短短的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但是留给布施者的都是满足与美好。这是琅勃拉邦人民对佛教的信仰,也是对佛教的虔诚。每天每个寺庙的僧侣走的路线是一样的,年长的僧侣,年幼的小僧人每天身着桔黄色僧袍赤脚游走在清晨城市的大街小巷,犹如一道金色的光夺人眼目,这种仪式的布施,被信奉小乘佛教的老挝人民祖祖辈辈延续下来。这是一个得与舍的过程,是信仰和奉献。参于者一定要脱帽脱鞋,鞋放在身后,僧侣们过来时所有观看、拍照人一律往后撤。僧侣们是过午不食的,这是他们一天所吃的食物。我们的参于只是走个形式,外面街上都是当地人,他们都是跪着自发的把自家做的食物布施。琅勃拉邦的寺庙很多,僧侣也很多,我们在老挝可能就这么一次。路边的桶不是拉圾桶,而是僧侣们的钵满了后他们会掏出一部分放到桶里,由专门的人送到寺庙,年纪长的走在前面,年纪小的跟在后面,他们的钵是永远不可以放在地上的,我们布施的时候也要把装糯米饭小筐拿起来抱在胸前,不能在放地上,这不是作秀,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这是他们平时的生活方式,只是来源于琅勃拉邦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如果得到的少,他们就吃的少,僧侣们都知道你给予他,他以后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布施是绝大部分游客来朗勃拉邦旅游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也是琅勃拉邦别样的景观,这是一场延续上千年的老挝传统。在琅勃拉邦的寺庙里是不能生火做饭,所以僧侣们每天都沿街接受布施,不论刮风下雨布施都会进行。布施的时间是清晨5:30~6:30布施完毕,时间不长,僧侣们会坐船返回寺庙,然后诵经祈祷。布施是双向的,有老人或小孩的布施位上往往会放着一个空篮子,接受布施的僧侣也会把收到的食品反布施给年幼或年长的老人。接受布施的僧侣有时候还会停下脚步专门祷诵一段经文,为布施者祈福,这时人们就会双手合十低头接纳。布施完毕我们沐浴着清晨的阳光,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满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万事皆有因果,富贵与福报都是从布施中来。</p><p class="ql-block"> 布施作为朗勃拉邦的一景,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眼球,在互联网的今天将其拍摄下来容易,但要在内心恐怕真的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如此,也许这就是一种文化和信仰植入人心的过程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耐心等候,琅勃拉邦的清晨五点半就是我们的北京时间四点半呀,一夜未眠。</p> <p class="ql-block"> 老挝人认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的外国人,也在街对面好奇等待看布施。</p> <p class="ql-block">这里装的是布施给僧侣们的糯米饭。</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小甜点</p><p class="ql-block"> 听说也可以放一些水果或用塑料纸装饰的小额老挝钱币。</p> <p class="ql-block"> 如果钵里已装满,就放到旁边的筐子里,然后收起来统一分配。</p> <p class="ql-block"> 年纪小的僧侣左边胳膊上都会挂一个布袋,如果有他们喜欢吃的小饼干之类的零食就可以放到袋子里一些拿回去自己食用。</p> <p class="ql-block"> 小僧人笑的多甜,要在中国,亲人看见他们这么小的年纪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赤足走来接受布施,该多心疼!</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小小僧人好可爱哦。想起导游的一句话,在老挝所有的男性必须到寺庙出家一次去寺庙当僧人,不但要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各种文化包括天文地理等,让他们煅炼成为坚韧不拔的人。在寺庙修行几年都可以,有些小僧人因家里贫困可以多呆上几年。若不然返俗后是讨不到老婆的,女人会认为这个男人没有出息,不会嫁的,也有一辈子不还俗当僧人的,这要看自己的意愿造化。</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能看到镜头下的一位老奶奶下边有一个筐,僧侣们即是接受者也是赠予者,把自己得到的食品分发给这些更需要的人,其实看到这一幕顿时会非常地有感触啊!</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善意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这是韩国旅游团参加当天的布施活动。</p> <p class="ql-block"> 布施后僧侣们有的坐着长尾船,有的步行回自己的寺庙去了。🙏</p> <p class="ql-block">接受完布施的僧侣在诵经……</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的织布村</p> <p class="ql-block"> 年轻人到这里都会买上一块两块手工布,年纪大的不太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这里羊长的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织布村里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在琅勃拉邦。每个村村寨寨都会有自己的寺庙,在传统节日都要到寺庙里礼佛、祈福、布施。清晨布施这种习俗依旧在农村同样传承着。平日帮村里的人们处理一些事情,相当于我们宁夏回族的清真寺,只是大小不等。</p> <p class="ql-block"> 地接导游表示非常感谢中国人民,帮他们铺建了铁路,运来了水泥,给她们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美好东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p> <p class="ql-block"> 地接导游告诉我们,老挝是没有婚姻法的,女人不满意婚姻可以随便走,男人有钱可以娶几个老婆,婚姻是得不到保障的,我们中国人偷着乐吧,婚姻法对国家人民该有多重要!</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织布机</p> <p class="ql-block"> 织布村以精湛工艺和华美外观的手工纺织闻名于世,这里的织布过程保留了传统的手工织机生产模式,天然染色的纺线多由老挝农村妇女手工制成,图案和花纹通常有老挝人民的精神象征神话、图案或是动物等构成,具有鲜明的老挝特色。</p> <p class="ql-block"> 听地接导游讲,这是她们这里第四代房屋,用中国的水泥建造而成,结实、干燥且美观实用。</p><p class="ql-block"> 在琅勃拉邦听导游讲的最多的一段话,就是感谢中国政府,感谢中国人民帮她们修建了铁路,使她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上个台阶。</p> <p class="ql-block">村里很宽敞干净</p> <p class="ql-block">老挝民族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文化园里挂着习主席和老挝主席握手的大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 队员们体验一把朗布拉邦温婉柔和的舞蹈,这种舞蹈是老挝最著名的民间舞蹈之一——南旺舞,动作古自然,端庄文雅,体现了琅勃拉邦人民的团结和欢乐,还体现了他们特有的社交方式。</p> <p class="ql-block">讲解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光脚踩玻璃碴</p> <p class="ql-block">高温铁板点烟</p> <p class="ql-block">舌㖭烧红的铁板</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不知叫什么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些图片,发给大家分享一下。</p> <p class="ql-block"> 用我看到美丽老挝琅勃拉邦的片段,告诉大家一个东南亚秘境中的佛国,一座虔诚的古城,一个小乘佛教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整座古城作为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双遗名录,自有它的过人之处与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带着你聪慧的大脑,带着你发现美的眼睛,带着你的各种照像器材,来这里记录下那些让人难忘的瞬间吧,让富有异国风情的老挝琅勃拉邦永远驻在你的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