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的老街巷

许鑫

注: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镇江是一座承载着三千多年历史,充满着盛世繁华的文化名城,在这里,每一条街巷都藏着光阴的故事。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条街位于中山路东头,是以关河流淌的网巾桥为中心,从南北方向引出的五条街巷,南边是南门大街、梳儿巷和网巾桥,北边是第一楼街和中街,五街交汇故得此名。五条街南北贯穿,交通便利,形成了热闹的商贾云集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十年代时,在网巾桥河道东段靠近东门坡那儿,仍然还有一小段河水,水草,芦苇非常茂盛,偶尔有三五只鸭子在水中嬉戏,大人孩子常来河边捕捞鱼虾螃蟹带回家解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的河道南岸耸立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房,附近有棵枝干虬盘,枝繁叶茂的皂角树。到了秋天,当成熟的果荚由绿变褐成熟时,有很多人来捡拾风吹落地的皂荚或用木棍敲打皂角荚,那年代,我们都用过皂角洗衣或洗头发。河道,随着垃圾、泥土、煤渣之类不断的填埋,河水渐渐消失,慢慢变成平地,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沿着南岸低洼的小径可走到梳儿巷。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小时就读的梳儿巷小学,隔壁有两间文物保护院落,一间是“毛氏宗祠”,另一间是“育婴堂”,“育婴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现成为居民大杂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诗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南朝皇帝刘裕的乳名,大诗人辛弃疾借词描绘了皇帝刘裕曾经居住在镇江梳儿巷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网巾桥河边东门坡下有座明末清初修建的尼姑庵,起名“兴善庵”,原有些薄产土地,香火兴旺。庵内种了一大片竹子,夏天,青翠竹林浓阴遮蔽,阵风吹过籁籁作响,青灯古佛,竹林清幽。但几经朝代、战火的岁月洗礼,就逐渐走下坡路,随着1954年明真师太染疾圆寂,庵堂也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庵堂附近有一口石栏古井,相传北宋时期就存在。常有附近人家在这一方坪地打井水洗涤衣物被单,洗衣人先把皂角捣碎,裹在洗涤物里,用棒槌敲打,一会儿就泛出许多泡沫,再用井水涮洗干净。夏天,古井旁的砧杵捣衣声、女人们嘻哈喧闹声、树上知了蝉鸣声、河边草丛青蛙呱叫声、再配上兴善古庵念佛的钟磬禅音,汇成了揽清歌,余音不断,缥缈尚萦流水的天然交响乐曲。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网巾桥河边的关河是南北走向,南至东门坡,北至中山路,想当年,网巾桥可是关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位于网巾桥河畔,有一座青砖灰瓦高墙院落,是陈氏家族祖屋,也是我的夫家。听我家爱人的小叔叔说,这儿原来有条河,有一座白玉色石栏杆的三孔半圆石拱桥,名叫网巾桥,是镇江古代漕渠上的名桥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关河从东门坡穿过网巾桥,与街对面的河相连,约二三百米远,再斜向西北一直通到千秋桥。后来,由于这条河道慢慢淤塞,1929年,省政府迁到镇江,开始填埋关河,这座桥也就失去了作用,一段古河道就变成了巷道,称网巾桥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家住在中山路,与网巾桥巷仅三家之隔。那时中山路马路不宽,汽车很少,自行车、人力车、汽车都在一条马路上行驶。站在家门口,可以与对面马路街坊聊天,每天清晨,五条街菜市场的早市喧嚣声,总会惊醒香甜的美梦。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条街菜场位于梳儿巷与网巾桥两条巷中间,当年,因河道干涸变成空地,便聚集了许多挑担赶车前来卖菜的小贩。菜场最早是用粗大的毛竹围成简单交易市场,后又用竹片、芦苇、油毡等盖上顶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家搬到中山路时,菜场己由简易竹结构翻建成木结构,木柱支撑,木板条围墙,外面用黄泥巴涂抹后刷层石灰浆水。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小贩们从四面八方,各显神通将瓜果蔬菜,鸡鱼肉蛋运到菜市场叫卖。讨价还价、吆五喝六的市井百态充满了人间烟火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条街菜场后面有块空场地,除天寒地冻阴雨天外,晚间就成了草台戏班的地盘,有唱地方戏、玩杂耍、说相声等表演。下午三四点钟,就会有七八个卖唱讨生活的盲人早早来此拉胡琴弹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代,没有手机、电视之类电子产品,没有学生繁重的回家作业,演出小广场便成了人们晚饭后娱乐休闲场所,叫个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草台班子的演出也带来了商机,在锣鼓铿锵声,大人孩子鼓掌叫好声中,充斥着商贩的各种叫卖声,有零食和玩具,从女孩头饰到家用小日杂品。因为基本上都是在露天表演,在观看节目时,人们最反感流动小商贩的吆喝声,除直接影响观赏听觉和视觉心情,还有小孩子经不住商贩吆喝声的诱惑,闹着要买东西。这时,大人呵斥着才吃过饭或家里有不买,当犟不过孩子无赖央求时,也会掏出几分钱让孩子去过把瘾。稍微大点的孩子除对杂耍感兴趣,更多的是小伙伴儿在一起嘻戏打闹,捉迷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网巾桥巷与梳儿巷之间有条不长的狭窄小巷,叫荷花园巷,是孩子们捉迷藏时逃生最好的通道。五十年代后期,有两位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在革命战争时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残,解放后他们不愿在荣军疗养院过悠闲的休养生活,带着家人搬到荷花园巷居住。他们与人和善,左邻右舍谁家有了困难,有了纠纷都愿意找他们出面帮助解决。经常受邀到梳儿巷小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故事,讲述那段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两位老红军永不退色的军人风采,深受附近人家的敬佩和爱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那些曾经的往事,网巾桥河边古老的河道,石拱桥、禅院、古井和爬满青苔的矮墙,通幽小巷里街坊四邻的市井烟火风情,都记载着历史的滚滚红尘。它已变成镇江这座城市中古老的记忆,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