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痕 纪念弘一大师卓锡宁波100周年 #宁波文化馆

王feel

<p class="ql-block">弘一大师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美术教育家、艺术大师,一代爱国高僧。他的前半生,满腹经纶,风流倜傥爱红尘,以一己之力实践”以美淑世,经世致用”的美育思想;他的后半生,赤心笃志,戒律弘法皈佛门,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p><p class="ql-block">弘一大师的一生是艺术与佛法的完美结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艺术家和修行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精妙的佛法智慧和高尚的人格精神。</p> <p class="ql-block">1924 年农历五月的一天,甬江畔,轮船码头,一位僧人正面江静立,双眼微合,神态虔诚而肃穆……他,就是弘一大师,正欲转道宁波,前往普陀山法雨寺参礼印光大师,完成拜入师门的夙愿。此行对于大师的佛学生涯意义不可谓不深远,他用心学习印光大师的嘉言懿行,持戒至严、治学至勤,终成一代大德高僧。</p><p class="ql-block">弘一大师(1880 -1942),俗名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原籍浙江平湖° 1905-1911年在日本留学,1912-1918年 执教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的先驱,他先后开创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第一个将西洋画介绍到中国、创办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第一个使用漫画制作广告、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合唱歌曲。</p><p class="ql-block">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禅寺剃度,1942年圆寂于泉州。</p><p class="ql-block">大师曾言:只有很深很深的缘分,才能在同一个地方去了又去。而他和宁波,来来往往前后竟达九年。</p> <p class="ql-block">宁波有着悠久的佛学渊源,大师曾相继在七塔寺、白衣寺、天宁寺、观宗寺等处卓锡弘法,这才有了1930年,白衣寺中,两位佛教界的泰斗——律宗第十一世宗师弘一大师和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长老之会。宁波有着众多的清幽古刹,大师曾卓锡慈溪金仙寺、口五磊寺、伏龙寺达三年之久,办学休养,这才有了他一生中尺幅最宏伟、书写最精妙之作品——《佛说阿弥陀经》十六屏的诞生。宁波还有着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被誉为『小北大』的『省立四中』(现宁波中学),就有大师一生中最亲近的友人、弟子——经享颐、夏丏尊、朱自清、洪允祥,刘质平、丰子恺、黄寄慈、李哲成,大师多次到四中探亲访友,吟诗酬唱,彼此牵挂携伴,亦师亦友,而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留痕无声,弘一大师卓锡宁波已然一百周年!</p> <p class="ql-block">弘一大师在宁波城厢的足迹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鄞县城厢图</p><p class="ql-block">1 - 宁波老外滩轮船码头</p><p class="ql-block">2- 浙江省立第四中学</p><p class="ql-block">3- 宁波火车站</p><p class="ql-block">4- 七塔寺</p><p class="ql-block">5- 白衣寺</p><p class="ql-block">6- 天宁寺</p><p class="ql-block">7- 观宗寺</p><p class="ql-block">8- 延庆寺</p> <p class="ql-block">1924年6月,弘一大师首次莅临宁波。当月,大师由温州出发,经宁波老外滩转乘轮渡到普陀山参礼印光大师,完成了拜师入门的夙愿。此行对弘一大师佛学生涯意义极深,也是其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来宁波境内。</p> <p class="ql-block">1924年秋,弘一大师从温州坐轮船到宁波,到省立第四中学(现宁波中学)寻访好友夏丏尊。1924-1931年,弘一大师曾多次来省立第四中学(现宁波中学)探亲访友。</p> <p class="ql-block">1929年秋,弘一大师在白马湖”晚晴山房”曾小住一段时间,在度过五十寿辰后过路宁波坐船前往厦门。</p> <p class="ql-block">1930年6月,弘一大师又一次莅临宁波老城区。这次甬城之行是大师应安心头陀之邀专程到宁波白衣寺参加弘法活动,早有行程计划,逗留的时间也相对较长。</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初,弘一大师主要在浙东修行,频繁往返于宁波慈溪的金仙寺、五磊寺、伏龙寺(当时属镇海县),或讲经弘法,或著书立说,结下了深厚的法缘。在这其中,金仙寺是他最先到的地方,时间在1930年九月初。</p> <p class="ql-block">1931年三月十五(5月2日),应安心头陀之邀,弘一大师又一次来到宁波白衣寺与他会面,打算第二天一起坐船去上海,开启赴陕西弘法赈灾之行。</p> <p class="ql-block">1931年的夏秋之交,是弘一大师从学律、研律到弘传南山律学的高潮时期。弘一大师的第二次慈溪之行,使五磊寺成为他创办南山律学院,实践弘律夙愿的“最相宜的地方”,广受佛教界各方关注。</p> <p class="ql-block">1931年至1932年,弘一大师四次驻锡镇海县(今属慈溪市)伏龙寺,在闭关房书写《佛说阿弥陀经》等三百多幅作品,堪称其书法创作黄金期,后人亦称伏龙寺乃“弘体书风发祥地,佛家书法之祖庭”。</p> <p class="ql-block">1932年二月十五(3月21日),驻锡于慈溪金仙寺的弘一大师前往余姚县双河乡毛家(今慈溪市桥头镇五姓村),到他的皈依弟子胡宅梵家作客。</p> <p class="ql-block">弘一大师最重要墨宝〈佛说阿弥陀经》</p><p class="ql-block">1932年,弘一大师住伏龙寺闭关房期间,为纪念先父农历六月初五诞辰120周年,由"名虽师生,情胜父子”的刘质平每天起早磨墨两小时,备足一天所需新鲜墨汁,恭书《佛说阿弥陀经》,整张大小,共十六幅,每幅六行,每行二十字,分十六天写成。《辞海》解释《佛说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经文描写阿弥陀佛所在西方极乐净士的景象,劝人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即往生净土。因法门简便,在佛教中有很大影响。为净土宗所依主要经典之一。“刘质平说:“为先师生平最重要墨宝。•⋯余执纸,口报字,师则聚精会神,落笔迟迟,一点一划,均以全力赴之。“</p><p class="ql-block">这是弘一大师一生尺幅最宏伟作品,为“弘体"成熟之标志,故后人称伏龙寺为“弘一体书风发祥地,佛家经典书法祖庭”。</p> <p class="ql-block">《晚晴老人演讲录》弘一法师撰,民国三十二年初版。</p> <p class="ql-block">《安海法音录》弘一法师讲述,沙门丰德编录,1939年印制。</p> <p class="ql-block">《素食特刊》【孤品】</p><p class="ql-block">封面蒋维乔题,太虚法师序,吴铁城、王震、叶恭绰、弘一法师、太虚法师、丰子恺、丁福宝、戴传贤、张道藩、朱家骅、龙华性空等名家题词题画。</p> <p class="ql-block">《清凉歌集》</p><p class="ql-block">作歌者弘一法师,作曲者刘质平等,1930年10月初版。</p> <p class="ql-block">《歌曲集》(中华民歌五十曲)作者:李叔同,丰子恺、裘梦痕合编,1927年出版。</p> <p class="ql-block">《海潮音》第十二卷(1-12)两册全</p><p class="ql-block">第十二卷第十二号有宁波白衣寺欢迎虚云弘一二法师合影,1931年发行。</p> <p class="ql-block">《护生画集》</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书 丰子恺画 马一浮序1930|印行 开明书店流通 美成印刷印制</p> <p class="ql-block">《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丰子恺真迹画</p> <p class="ql-block">《老实念佛》一音书,弘一大师真迹书法</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扇面画与书法》</p><p class="ql-block">丰子恺画。背面丰子恺书法《清平乐•六盘山》词一首。</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漫画书法》(红日东方)民国装订旧纸。作者:丰子恺,年代:1949年4月。</p> <p class="ql-block">《沪上墨展》</p><p class="ql-block">1936年丙子 57岁</p><p class="ql-block">4月19日,“弘一上人书法展览会"在上海新华艺专内举办。11月3日至5日,师之各体书法作品在上海中国画会第六届书画展览会支辟一至展出。两次展览,《申报》《时事新报》《越风》等报刊均作实时报道。前者为独立个展,展出”立轴、屏条、小册、手简约数百件”;后者为“中国画会第六届书画展览会”下属个人展览,展出”各体书法百余件”。展品皆为师弟子刘质平累年所藏。这或许是历史上第一次为在世名僧举办的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护国爱教》</p><p class="ql-block">1941年辛巳62岁</p><p class="ql-block">初冬,师睹菊而有所感,题《红菊花偈》:”亭亭菊一支,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后于泉州开元寺,结七念佛。逢日本攻陷福州,师愤而手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其以为“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自"七七事变"始,</p><p class="ql-block">"殉教"“念佛救国“屡屡见于师之笔端口中,或</p><p class="ql-block">明志,或呼吁,其护国爱教之衷心已融于虔诚弘法之中,且置己之生死于度外。</p> <p class="ql-block">《悲欣交集》</p><p class="ql-block">1942年壬午 63岁</p><p class="ql-block">6月,师居泉州温陵养老院,日渐虚弱,夜不能寐,只饮开水。因其一生严谨持戒,更盼往生“圆满成就”,故尤重仪轨,将临终助念及焚化事宜一一交代。更书下最后的遗墨”悲欣交集”四字,或如夏丏尊所言:“欣者是顿悟'多情之佛心’,悲者是'国之积贫积弱,河山破碎,民不聊生。””亦或以出离婆娑为悲、往生西方为欣,如其致好友信中所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10月13日晚,师含笑西归,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