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文化园.一百零八塔

夜鱼

<p class="ql-block">大禹文化园,位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河东,是青铜峡大峡谷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风格为仿汉代建筑,总体布局分为“一核”“一轴”、“两翼”。“一核”为水路交通转换核;“一轴”为建筑景观中轴线,这一轴线上建有码头、广场、牌楼、入口大门、钟楼、鼓楼、明堂、大殿;“两翼”作为主轴上建筑与文化延伸及视觉延伸,建有河图洛书、九州苑、大禹雕像。整体建筑高度由西向东逐级增高,高差31.05米,形成错落有序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大禹像,高36米青铜铸造而成,他目光刚毅,身穿短衣,左手握耒耜,右手指向前方,代表着要治理好黄河水患,整体形象大气朴实、威严庄重。脚底下还盘旋着一条蛟龙,象征着勇敢的大禹降伏了蛟龙,消除洪水灾害,造福了百姓。</p> <p class="ql-block">禹,史称大禹,禹帝,夏朝奠基者。他是中国上古传说时期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其最卓越的功绩,就是治理洪水并划定中国九州版图,整个展厅以壁画叙事,通过禹生石纽、奉命治水、摄政建国、天下大治、仙逝会稽等众多故事串联,讲述了大禹跌宕起伏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关于大禹的生地,自古至今,议论颇多,但古人一直都有大石崇拜的传说他们相信某些巨大的石头中曾诞生过他们的祖先或者神灵,相传大禹就是从一块刻有“石纽”字样的巨石中诞生,传说中大禹生于河南,因河南有一个石纽乡,禹的父亲鲧又是河南嵩山附近的部落首领,他的儿子的出生地也不会离他太远,所以出生地也就在河南。</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历时13年,最终取得成功,帝尧决定将夏部族的领地分封给他,任司空职,赐姓“拟以”氏。尧去世后,舜接替了尧的位置,舜接管三十二年后,由禹代管政事,史称的“禹代舜事”。在禹摄政期间,征战三苗并取得胜利,深受到百姓的拥护“禹征三苗“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又一重大功绩,对夏王朝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青铜峡市,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是中国现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齐的喇嘛塔群之一;总面积6980平方米。 一百零八塔,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分十二阶梯式平台,由下而上逐层增高,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总计一百零八座,因塔数而得名。是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阵,以其独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西夏历史和深远的佛教文化闻名遐迩。 1963年2月,一百零八塔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塔的砖结构塔身仅有最外面一层,里面包裹着的是土坯塔,共有28×15×5、30×16×4、30×14×5厘米三种规格,所有规格的土坯塔正中心都有一根木质立柱。1987年开始维修时,塔内的土坯塔已经全部损毁,部分砖塔外面抹有白灰泥,部分在损毁后里面露出三层白灰皮,不同层的白灰皮上有用朱砂等颜料画出的不同图案,其中有些残塔的最外层所绘的是“用朱砂彩绘的莲瓣花纹图”。一百零八塔第一层仅有的1座、第十二层的全部19座共计20座塔,其基座呈十字折角形,塔身为覆钵形;第二层至第六层全部23座塔,基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葫芦型;第七层全部9座塔,塔基均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圆筒状;第八层至第十一层全部56座塔,塔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为折腹式。一百零八塔初建时塔心正中立一竖木,土坯砌筑,外施粉彩。后代重修时,在土坯塔体外另用砖包砌,并抹泥皮和粉妆。</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塔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下至上一层层逐渐收缩增高,呈三角形。第一级平台高5、长54、宽5.67米,第一级护坡平台至第十二级 护坡平台总高31.82、总宽59.1米。护坡平台表面平整,修建时先将山石一层层凿平, 于其上铺设方砖地面,现砖多已残损。平台前沿用片石和条砖垒砌,条砖长34,宽17、 厚6厘米。12级护坡平台上共建塔108座。</p> <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塔塔林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下至上一层层逐渐收缩并抬高,整体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第一级平台高5米,长54米,宽5.67米,第一级护坡平台至第十二级护坡平台总高31.82米,总宽59.1米。一百零八塔塔群中最上面一座形体较大,高 5米,塔基呈方型,为过洞式喇嘛塔,面东壁有龛门。2~12层高2.5~ 3米,均为实心喇嘛塔。一百零八塔塔座平面有八角或亚字形的须弥座,上建塔身,刹顶施相轮伞盖宝珠。一百零八塔塔体分为4种类型:第 1 层塔身覆钵式,2~4 层为八角鼓腹锥顶状,5~6 层呈葫芦状,7~12层呈宝瓶状。一百零八塔塔中位于最高处的塔较为高大,1987年时残高为5.04米,塔底直径为3.08米,有塔心室,其他107座塔的大小基本相近,均为实心塔,残高在2至2.5米之间,塔底直径在1.9米至2.1米之间。塔身多使用半块残砖,而基座多使用整砖。</p> <p class="ql-block">谢谢江门钟先生活动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