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水燕子洞,看采燕窝人徒手攀岩》

车六

<p class="ql-block">  来到云南建水四天了,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时光缓流的世外桃源,每一天都充满了新奇与惊喜。而今天的燕子洞之行,更是为这段旅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当我踏入燕子洞的那一刻,就被它那壮观而神秘的景象所震撼。洞内怪石嶙峋,钟乳石千姿百态,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宛如梦幻般的仙境。抬头望去,仿佛有燕子在洞顶盘旋,奇幻的景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地采燕窝人徒手攀岩的绝技。他们身轻如燕,仅凭手脚和简单的工具,就能在陡峭的洞壁上如履平地。看着他们在悬崖峭壁间灵活地攀爬,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既为他们的勇敢捏一把汗,又被他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p><p class="ql-block"> 在采燕窝人的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勇敢和技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他们世代相传的攀岩技巧,不仅是为了获取燕窝,更是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这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深受触动。</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四天在云南建水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古老的街道、古朴的建筑,还是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燕子洞的奇观和采燕窝人的风采,则成为了这段旅程中最璀璨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建水,这座充满魅力的小城,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我诉说着历史与文化的故事。我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走进它、感受它。离别之际,心中满是不舍,但我知道,这里的一切都将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贵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勇敢前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游览燕子洞的美景记录视频</p> <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的视频记录</p> <p class="ql-block">  从清朝时期至今三百多年历史的“采燕窝”、“钟乳悬匾”这两项绝技,它的产生是当地早期人们不断挑战大自然难题,为求生存练就的一项技能,是深入发掘人类内心的狂野,是激发坚韧和顽强本能的一种尝试。这种求生存的行为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逐渐形成了充满民俗文化气氛,并颇具观赏价值的民间劳作文化形为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游客观赏到这一惊心动魄、世所罕见的徒手攀岩绝技,燕子洞风景区特聘请数位采燕窝高手长期为游客进行表演,让“采燕窝”、“钟乳悬匾”活动中的徒手攀岩绝技得到了保护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徒手攀岩绝技表演一攀岩高手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沿着长满青苔的悬崖峭壁,徒手攀岩到40-50米高的洞顶,他们不带任何安全保护和辅助工具,徒手赤脚,穿梭于对岸的绝壁和钟乳石之间,上演着一场场震撼人心的“岩壁上的芭蕾”,他们身手矫健,胆识过人,充分展现出“采燕窝”、“钟乳悬匾”的“惊、险、奇、绝”四大特色,堪称旷世奇观。</p> <p class="ql-block">朱德委员长与燕子洞</p><p class="ql-block">朱德委员长早在辛亥革命后,任滇军营长驻军建水南校场期间,就游历过燕子洞。1962年6月9日,委员长来滇南视察看望段志罡,路过此洞,停车再游,兴致盎然,在游览至旱洞吊脚楼时,年逾百岁的段道长将委员长迎至楼上品茶小憩、观燕、下棋。委员长赞扬了道长维修风景名胜的精神,并嘱咐陪同的当地领导要好好保护和修整燕子洞,使之成为劳动人民的游览胜地。随后,作《燕子洞》诗一首:“满岩燕子窝,燕儿舞婆娑。春来秋去也,唯尔子孙多。游客题诗话,农夫禁网罗。洞内新天地,贯通建水河。二十公里远,开远露伏波。前曾为匪窟,肃匪动干戈。道人称百岁,香客信无讹。临安风景地,避暑气温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