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许多人都去过清代皇帝的夏宫—承德避暑山庄,却鲜有知道隋唐皇帝的避暑离宫—宝鸡麟游九成宫(仁寿宫)。</p><p class="ql-block"> 九成宫距离西安(京城长安)仅160公里 ,是隋唐皇家的避暑胜地,离宫之冠。</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与武昭仪(武则天)等先后驾幸离宫20余次。这里一度是国家的政令中心,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就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九成宫还珍藏着两块千年名碑。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最高艺术珍品—《九成宫醴泉铭碑》,及唐高宗李治御撰御书的《万年宫铭碑》。</p><p class="ql-block"> 今年10月中旬,和朋友相约,一起去麟游,造访了九成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成宫景区大门前耸立着纂刻巨石大印“九成之宫”。</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最引人注目就是矗立于九成宫景区中心位置,高37米的主题雕塑:“金笔石揽”。</p><p class="ql-block"> 该雕塑为一支巨型的毛笔,竖立在台基之上,采用优质花岗岩精制而成。为纪念欧阳询对中国楷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特别是他的最高书法艺术珍品—《九成宫醴泉铭碑》而精心设计打造的。展现了欧阳询一代书圣的笔迹。砚台正下方碑文为欧阳询书丹的“九成宫醴泉铭”的现代摹笔,其余碑文为欧阳询草、隶、行书作品。该石雕被誉为“天下第一笔”。</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的甬道两旁,分别伫立着唐朝著名功臣与武将:秦叔宝、尉迟敬德、李靖、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这些石制雕像栩栩如生,人物表情丰富多样。</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延福殿、景福宫、两仪殿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示</span>九成宫历史文化,介绍隋唐皇帝在九成宫避暑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个院落,里面的两个亭子里分别展立着《九成宫醴泉铭碑》和《万年宫铭碑》。</p> <p class="ql-block"> 贞观六年(公元六三二年),唐太宗李世民首次驾幸九成宫避暑,因宫中饮水困难,圣心怀之不忘。四月十六日,唐太宗闲步西城之阴,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其清若镜,味甘如醴,故名醴泉。宫廷中出现醴泉,被认为是吉祥瑞应之兆。因此,李世民敕命宰相魏征撰文,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镌碑立石,以记其事。这通名碑是唐王朝遗留在九成宫故址上的一颗明珠。历时一千三百七十多年,一直受到人们尤其是书法界的推崇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此碑以书法、文章俱佳而驰名中外,特别是欧阳询以七十六岁高龄之力作,名冠楷法之首,作为研习书艺的范本而久负盛名。《九成宫醴泉铭碑》一九七九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书法艺术名碑,一九八七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世人对此也多有议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圣人出,醴泉涌”,唐太宗在九成宫发现醴泉,是祥瑞之兆。古人相信,圣明的君主出现,醴泉也会涌现。</span>强调了醴泉的出现与唐太宗的德行紧密相连。被视为对唐太宗治国理政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欧阳询书丹《九成宫醴泉铭》</p> <p class="ql-block"> 《万年宫铭碑》是唐高宗李治撰文并书写的碑文。李治将“九成宫”改名为“万年宫”,并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驾幸万年宫避暑时亲笔书写了《万年宫铭》碑文。</p><p class="ql-block"> 碑文不仅赞美了万年宫的宏伟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表达了他立志做一个英明皇帝的抱负。</p><p class="ql-block"> 《万年宫铭》也是李治的文章和书法代表作之一,其书法行草兼有,飘洒俊逸,备受书家和爱好者的赞誉和推崇。</p><p class="ql-block"> 此外,《万年宫铭》碑的背面还刻有随从的三品以上48位文武官员及学士的官职和姓名。</p> <p class="ql-block"> 王皇后、萧淑妃、武昭仪(武则天)也随同来万年宫避暑。<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万年宫,高宗与武昭仪情投意合,恩爱有加。王皇后、萧淑妃与武昭仪三人不合,这</span>也埋下了“废王立武”的伏笔。</p> <p class="ql-block"> 九成宫初建时叫仁寿宫,是隋文帝杨坚兴建的。文帝先后6次驾幸避暑。<span style="font-size:18px;">隋时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诞生及派发舍利子等都发生在仁寿宫。最终,隋文帝也驾崩于此。是因病而亡还是被谋</span>害,至今尚无定论。</p> <p class="ql-block"> 麟游"龙泉漆水,碧山架峰"。这里群山结秀、诸水环布、风光旖旎、气候清爽。<span style="font-size:18px;">夏无酷暑,冬无暴寒,是理想的避暑休闲养生胜地。因而成为隋唐的离宫。后</span>迭经水患和兵燹,九成宫逐渐沦为废墟。</p><p class="ql-block"> 唐以后的一千多年,九成宫遗址和留存在遗址上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成为文人墨客凭吊寻访的胜迹。杜甫、王维、李商隐、王勃等多次莅临游览,留下了大量的诗赋。</p><p class="ql-block"> 如果您喜欢读史,或喜爱书法,不妨来此一游,特别是酷夏时节,还是很值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