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山坡羊》中的诗意人生

江培祥

<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长河中,张养浩的《山坡羊》宛如一首宁静而悠扬的田园牧歌,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至简至真的理想生活画卷。它似陶潜笔下的桃花源,以质朴的语言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对简单幸福的向往,带领我们逃离世俗的纷扰。</p> <p class="ql-block">“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寥寥数语,便将农耕生活的质朴与随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由让人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那片并不广袤的田地里,农夫与犁牛相依为命,面对收成的不确定性,他们没有焦虑与不安,而是怀着一种豁达的心态。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恰似庄子在《逍遥游》中所传达的顺应天地之法的思想,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在生活面前的坦然。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为了目标而拼命奔波,对结果患得患失,却忘了有时放下执念,像诗中的农夫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或许能收获更多内心的宁静。</p><p class="ql-block">“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饮食,本是为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而在这里,它超越了物质层面,成为了一种简单的快乐。粗茶淡饭,虽没有山珍海味的奢华,却能带来三餐的满足。每一口食物,都饱含着对生活的感恩。此景犹如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比当下,我们在丰盛的餐桌前却常常食不知味,被各种欲望所驱使,追求更精致、更昂贵的食物,却忽略了最纯粹的味觉享受其实来自于内心的平和。</p><p class="ql-block">“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衣物,只是为了抵御寒冷,给予身体温暖。诗人笔下的布衣,没有华丽的绸缎那般耀眼,却有着别样的温馨。穿着布衣的人,不在乎其长短款式,只在乎那份温暖。这与晏婴“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的节俭美德相呼应,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对时尚和品牌的盲目追逐,人们往往为了外在的装饰而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却忘记了衣服最初的功能和价值。</p><p class="ql-block">“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住所,不必是高楼大厦、金碧辉煌的宫殿,几间草屋茅舍便足以安身。在这个简单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地行走、安然地入睡。诸葛孔明在隆中时,“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虽居草庐,却心怀天下。这种对居住环境的淡泊,与现代社会中为了房产而背负沉重压力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在追求更大、更豪华的房子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了在简陋居所中才能拥有的安稳睡眠和自在生活。</p><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这是一幅多么惬意的画面啊!雨后清新的空气中,驾着小船飘荡在水面上,一边是鲜活的鱼儿,一边是香醇的美酒。这仿若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然之态,这种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情趣,是现代人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难以企及的。我们被电子设备和工作束缚,很少有机会去体验这样纯粹的快乐。</p><p class="ql-block">“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家庭的温暖在这一句中展现无遗。夜晚归来,与儿女围坐在灯前,谈天说地,无论是今时之事还是古老传说,都成为了情感交流的纽带。此景恰似“二十四孝”中老莱子彩衣娱亲,充满了天伦之乐,这种简单而真挚的亲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日上三竿犹在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这恰似庄子笔下逍遥自在的境界。在梦中化蝶,不知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摆脱了尘世的束缚,享受自由的酣眠,是一种心灵的大自在。</p><p class="ql-block">“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这画面,似有魏晋名士的遗风。厌弃了世俗的纷扰,选择在这静谧的山谷中与书卷为伴。不被功名利禄所羁绊,不为世俗规矩所束缚,如同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在打铁声中奏响自由之音,在自然与思想的交融中展现独特的生命姿态。在南山空谷的每一步,都踏出了诗意的韵律,每一次翻阅书卷,都是与心灵的深度拥抱,在这一方天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p><p class="ql-block">张养浩的《山坡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生活画卷,与这些典故相互印证,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不在于物质的丰富和功名利禄的追逐,而在于内心的简单、满足和安然。在纷繁复杂的现代世界中,我们不妨偶尔停下脚步,回归这种质朴的生活态度,去寻找那被我们遗忘在角落里的简单之美和诗意之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