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阵痛

飞越红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被推荐《小巷人家》,于是回去刷剧。对于某段历史还是了解一些的,所以有种温故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推荐人当时说这么说的,这个剧讲的是那段改革开放前后的事。这句话就一下子在脑海里勾起两个名字:《钢的琴》、《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剧都是围绕着改革开放前后政策调整、社会剧变对普通人,普通家庭,普通村庄,普通企业,所产生的连带性的一系列巨大的、冲击式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巷人家》的剧情相对比较浅显一些,剧情的转换轻快跳跃,《小巷人家》就真的讲了小巷里的几户人家;《平凡的世界》描述了农村的变革,有苦有乐,经历过阵痛终于换来飞跃的新生活,展现的是黄土高坡的世界在改革的春风里焕发重重生机;《钢的琴》诉说东北工业基地的世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屈不饶地从困境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一群大老粗居然凭着书本知识和临摹实物制造出了钢琴,向观众展示了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和坎坷时,他们没有从此沉沦,而是放下所谓的身份和脸面,积极自我再就业。并在家庭和事业内外交困之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还有自己的梦想,及为实现梦想的勇气。后两个电视剧给观众带来的沉重的历史感,直击人心。改革开放时期,无论是国企员工,还是农村社员,他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发生巨大动荡变化,个人及家庭命运因此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每个人都在历史的漩涡里辨别方向,在迷茫中探索出路,反映了时代变革的阵痛,对当代的特殊时期历史进行了真实还原。记得当年同事追完《平凡的世界》后,用着陕西腔在囔囔:“感谢党!”大家会心一笑。此类题材的的电视剧嘛,总会安排一个GE(好结局)的,最不济也是一个开放式透着希望的结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钢的琴》、《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剧都是以人物、家庭的细微处改变来展示时代的浪潮拍岸。《小巷人家》则是时代变化下的家庭剧,有点类似于《正阳门下》一剧,《小巷人家》里时代的变革对社会和家庭的冲击讲述的比较平缓和侧面一些,比较脸谱化及喜剧化。时代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有点模糊的背景板,甚至连婆媳矛盾着墨都比它浓重得多,换句话来说,就是把时代背景剥离了,对剧情也没啥大影响。甩掉那历史的沉重感,整个剧也比较轻快,甚至有点喜剧化,适合于单纯追求情节,对那段特色时期不甚了解的,打发无聊时间的追剧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巷人家》情节占比较多、推动剧情发展的知青问题方面也体现得比较单薄,《孽债》、《知青》这两个电视剧讲得比较全面、深刻,对知青、知青的下一代的困境刻画得更加详细、现实。“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哪里是我的家?”,相信《孽债》里的主题曲催了无数人泪下。时代的翅膀小小的扇动,在普通人身上便是不可承受的巨变,也许普通人在时代的浪潮里只是一颗尘埃,甚至连尘埃都不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它所产生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它所取得的成果也给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的改革开放,广大军迷也不能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大呼过瘾,也许只能像过去一样,盯着《舰船知识》《航天杂志》上的外国机舰精美的插图流着哈喇子,一边感叹好漂亮啊好强大啊,一边幻想着这要是我们的那多好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划时代的,在肯定它的成果的同时,也需要看到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变革,对当代人,家庭产生的冲击。这是时代的阵痛,历史上伴随着每一次的社会变革,进步,总会附带着部分人的痛苦,如同新生儿的到来,经历过分娩的阵痛才能有新生命的延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说痛苦出诗人,这种题材也甚益于文学,或者影视创作,毕竟真正的生活是沉闷乏味的重复,以及痛苦迷茫失望的徘徊,在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抹就是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青春埋藏在里面。影视则浓缩、提炼,夸张情节加喜剧效果组合起来,用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就行,至于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心,就难说了,反正多数人追剧就是图个乐,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