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最忠诚的藩属国是怎样被日本吞并消化(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万国津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太平洋西北方,琉球群岛如一串珍珠,呈弧状散落在南北跨度达1000余公里温暖的海面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琉球民族的诞生众说纷纭,一说是秦汉时期不愿接受中原王朝统治的百越一支,跨海来到琉球;亦说琉球先民是从日本九州岛而来,即所谓的“日琉同祖论”;还有说法琉球民族拥有印尼等南岛民族的血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琉球人佩戴日式刀具,但服装更近汉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在琉球的神话传说中,琉球人是天神阿摩美久的后代,阿摩美久的子孙建立了琉球最早的天孙王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这段民族叙事来自琉球王国官方正史《中山世鉴》,与日本传说中的伊邪那岐、伊邪那美兄妹创造日本几乎如出一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中国隋朝时就有关于琉球(书中作“流求”)的粗略记载,但直到12世纪,琉球人才脱下神仙皮肤,以凡人的形象出现在南宋的史书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琉球群岛自北向南可大致分为奄美、冲绳、先岛三大群岛,早期的琉球君主只能控制中部的冲绳诸岛。各地“按司”(地方豪族)实力强大,王朝几经更迭。到14世纪分裂为三个国家,即琉球历史上的“三山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三山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1372年,琉球中山国遣使入明,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成为大明藩属国,国君被赐姓“尚”(此前琉球人有名无姓)。明太祖赐船工等在内的“闽人三十六姓”来到中山,中国的服饰礼仪深深影响着琉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通过朝贡,中国获得天下共主的核心地位,并借此展开与朝贡国的官方贸易。朝贡国新君登位需得到中国皇帝的册封,进而获得统治合法性。通过朝贡进入中国主导的东亚政治、经济秩序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朝贡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到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一统三山,建立第一尚氏王朝,在大明的朝贡体系下进入发展黄金时期。本着“怀柔远邦,厚往薄来”的原则,明朝总是以数倍甚至十数倍的价格回馈藩属的贡物。</span></p> <p class="ql-block">明朝知道这是亏本买卖,因而限定藩属国朝贡次数,琉球被允许“二年一供”。实际上琉球却是变着花样来进贡,仅《明史》可查的就有171次,与之相对的朝鲜、安南(越南)分别是30次和89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接待琉球贡使的福州柔远驿(琉球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由于明朝的海禁等政策,琉球承担起部分东南亚—东亚的转口贸易,琉球港口舟辑相接,各国的文化也随商船而来,琉球获得万国津梁的美誉。1469年,琉球国王尚德去世,重臣们拥戴颇具威望的尚圆称王,建立第二尚氏王朝。第二尚氏王朝时期,琉球继续与明朝保持紧密的宗藩关系,在朝贡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充足的财力为琉球国王提供了扩张的底气。16世纪初,琉球军队远征奄美、八重山等岛,将统治范围从冲绳诸岛扩大到整个琉球群岛,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征服整个群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中国之外,日本是与琉球交往最密切的国家。公元645年,日本效仿唐朝制度推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集权国家。8世纪末成书的《日本书纪》中,记录了日琉最早的官方交往。11世纪日本武士阶层崛起并建立幕府统治日本,以天皇为代表的公家势力被架空,琉球先后与镰仓、室町两个日本武家政权保持联系。幕府有时会单方面将琉球的贸易货物称为“贡品”,实际上日琉之间并无册封关系。1467年,日本爆发应仁之乱,列岛随即陷入长达一百余年的战国时代,日琉联系减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1582年的日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他在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并计划入侵明朝。日本要求琉球提供给养和船只,但被琉球国王一口回绝。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家政权德川幕府。在德川幕府的体制内,统治地方的诸侯大名按照信任程度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种。与琉球隔海相望的萨摩藩就是得不到德川将军信任的外样大名。萨摩经济落后但民风剽悍,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萨摩藩主岛津氏入侵了琉球。久未经战的琉球军很快就被击溃,仅一个月的时间,萨军就占领了琉球首都首里城。</span></p> <p class="ql-block">萨摩入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日本为了假借琉球之名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故而极力隐瞒自己对琉球的控制。已近王朝尾声的大明听闻了有关消息,但已无力顾及。德川幕府则要求琉球国王按时遣使拜见将军并接受册封,即上江户。大量日本货物以“琉球贡品”的名义运抵中国,曾经养肥琉球的朝贡贸易,如今又成了日本的摇钱树。近代琉球学之父巧波普献将琉球比作“日本的鸬鹚”,辛苦捕捉的“鱼”全被日本拿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琉球朝贡主要通过福建市舶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