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黄州网络推介官 郝诗光老师</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黄州网络推介官</p> <p class="ql-block"> 昨天中午从鄂州紧急赶往陈策楼镇,在陈潭秋故居宣誓广场上观看了一场本土文化小剧《回信》的首演。短剧的确很短,十几分钟就演完了。道具也极简,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和一个道具门框,除此无他。观众在广场上或坐或站,不卖票。</p> <p class="ql-block"> 剧情没有铺陈情节,短小精干,讲的是陈潭秋同志给他的三哥写信,因为他和妻子徐全直参加革命无暇顾家,只能将孩子托人寄养,希望三哥给予照顾。幼子出生后不久,徐全直就被敌人杀害。十多年后,陈潭秋同志也在新疆牺牲了。又过了许多年,陈潭秋同志的孩子以八十八岁高龄重返故居,睹物思人,怆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在陈潭秋的故居,把陈潭秋的事迹搬上舞台,通过艺术设计,用一个极小的切口来还原映射英雄的光辉事迹,本身就是一种文艺形式的创新。谢幕的时候,我捕捉到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扮演陈潭秋同志儿子的演员用衣角偷偷地擦了一下眼角。很显然,如果不是风把沙子吹进了眼睛,那就是这位演员真的被剧情所代入、所感动了。再看围坐在舞台边上的观众,年老的一片唏嘘,年少的满脸惊愕,估计还沉浸在对剧中人物的久久回味中。</p> <p class="ql-block"> 自从东坡庙会三件宝发布之后,我也看了不少各地选送的小剧。如何在极短的单位时间内把故事讲好讲明白还能收获观众的共情?各县市选送的节目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专注于声光电,有的侧重于唱念打,有的搞娓娓道来,有的搞情绪输出,创意层出不穷,观众也反应不一。</p> <p class="ql-block"> 从陈策楼演出的这场小剧来看,我觉得检验一场小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小剧演出结束后,是否能让人长期的反复讨论咀嚼,是否能够让人对剧中人甚至扮演者念念不望,以及是否通过观看这场小剧感悟到某种精神力量从而成为自身动力的一部分。如果不能这样,那跟看了一场烟花表演有什么区别?</p> <p class="ql-block"> 《回信》这场小剧的演出成本极低,演员都不太专业,导演易玲还在现场反复纠正一位演职人员的走位和姿势,所谓的服化道,一台小汽车的后备厢即拖即走,可以说是把成本压到极低。演出团队看似漫不经心,但是台词和音乐又非常震撼,一听就是极有功底的创作,关键是演员一上场,就能够很快地变身角色,融汇情感,我想这就是这场小剧生命力的一种具象体现吧。</p> <p class="ql-block"> 希望以后能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大树底下多看到这种接地气、有人气的小剧演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