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之——锡林郭勒草原的戍边岁月(一)

塞北飘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十章 锡林郭勒草原的戍边岁月(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团队撤销后,我一直在家休息。期间,确定转业的干部陆续离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转业的希望又落空了。其他留队的干部也大都分流到别的部队,家属院经常断电缺水,住户越来越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4日,善后办主任郝欢林通知我次日到军区政治部干部处报到。到干部处见到于占海处长,他告诉我去军区计生办找塔娜主任帮助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塔娜主任抽调几个干部要我们下基层检查督促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情况。我和司令部直工处干事包芳负责东部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5日,我们两人乘飞机直达海拉尔市,从军分区开始,按照几个边防团、边防营、兴安、通辽、赤峰军分区的顺序展开了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边防、认识边防和了解边防,看到满洲里雄壮的国门、大兴安岭的三角山哨所、额尔古纳河航行的巡逻艇等等,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边防军人使命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3年7月20日,内蒙古军区任命我为原边防团政治处主任。当时团部在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那里不通火车,8月3日,我乘坐公共汽车从呼和浩特市出发,当晚住宿宝昌,第二天到锡林郭勒盟所在地锡林浩特市,行程760多公里。到军分区干部科见了科长李峰,他领我去见了政治部主任于福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主任很健谈,也非常热情,他给我介绍了团队领导班子的情况,“团长张平,政委王青山,分管行政的副团长袭普云,分管边防和外事的副团长伊博格达来,他们都是1971年入伍的老同志;鲍智深是团里的老人了,这次由分区教导队长和你一个命令提升为参谋长;后勤处长王瑛是1973年入伍,和你是山西老乡。军区首长们说你素质不错,又来自大部队,希望好好工作,和大家一起把团里的全面建设搞上去,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他还给我讲了团队的历史和光荣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团队担负着锡林郭勒盟700多公里中蒙边境线的边防执勤守卫任务。前身为1950年2月组建的喇嘛库伦边防工作站,后改为乌里雅斯太边防总站,1969年5月改编为北京军区步兵团,次年改为北京军区独立团,1976年1月,根据总参谋部批复,改为内蒙古军区边防团。团队既经历了“三峰骆驼一口锅、顶风冒雪去巡逻”的初创时期,也经历了“地窨子、干打垒、以点建连设哨卡”的发展时期。1977年,团队率先提出“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口号。1990年9月28日,军委江泽民主席为内蒙古军区部队作了“热爱边疆、安心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题词。部队一代代戍边官兵始终把“四边思想”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的尊严,日夜坚守在祖国北疆边防线上,战严寒、斗酷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卫国戍边任务。团队组建以来,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总政治部评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被国家防汛指挥部评为“全国抗灾先进集体”;先后多次被内蒙古军区评为军事训练、边防执勤、边境管理、管理教育、战备工作、装备管理等先进单位。先后有8名干部战士荣立二等功;有4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原军医王新民于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990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军区授予“戍边爱民的雷锋式军医”称号;1991年2月出席了北京军区学雷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被树为学雷锋标兵,并荣立一等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听了这些,深切感受到能够在这样的团队工作无上荣光,觉得自己从内地到边防,从自治区首府到北部边陲小镇,从思想观念到生活适应能力,从工作方式方法到为人处事等诸方面,无疑需要有一个新的转变。为此,一定要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基层干部战士做出好样子,也向于主任保证,下决心要为团队创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主任还领着我去见了司令员张玉发,政委林占彪,他们都鼓励我大胆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上午,我谢绝了主任他们让我在分区多住几天,等有顺车再到团队的好意,由干部干事赵国民送我到汽车站上车。233公里的路程,由于有一段路是沼泽和泥泞,行驶四个小时才能达到了目的地。团里已接到分区的通知,派干部股长师团来汽车站接我。到团里后,才知道团长、政委他们一班人已备好午宴等了我一个多小时了。连我住的房间都换了新被褥,毛巾、牙刷和牙膏等洗漱用品也都是新买的。那时,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政治处组织股长是董及秀,与我同年入伍,山西运城人,后提升政治处副主任;后来包青春、师团、韩秀平等都担任过副主任。刘振东、朱风林、锡林巴特尔、班书成等都担任过组织股长;宣传股长刘建新,1979年入伍,山东省临沂人;后来丁启、穆占铎、杨金玉等也担任过宣传股长;干部股长师团,1980年入伍,内蒙古黄旗人;后来的干部股长有韩秀平、蔡华、郜志印等。1996年设立保卫股后,邬旭东、史新胜先后担任过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我在团里认识的人有副团长袭普云,曾经在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工作,并一段时间在我们老团队代理过副团长。还有在内蒙古党校的同班、同宿舍学习的老同学,时任团后勤处军需股长杨志强。再有就是老团队撤销后先期到这里的我们炮兵营副营长罗日华,以及修理所长李景献、团直属高机连排长丁启。还有我们营二连战士考入军校后毕业分配到这里,时任政治处组织股干事的周佐义。从我们师撤销后其他团分配到这里的干部也有十几个,他们见到我都显得无比激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天后,我开始深入连队熟悉干部,了解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展情况。先是机关附近的特务连、步兵连,后是驻守在边境一线的十几个连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辖区多为丘陵地,局部为山地,海拔最高的汗乌拉哨所为1648米。边防连队之间相距最远的有90公里;最近的也有39公里。距团部最近的连队52公里;东部最远的连队300公里,属于草甸草原,局部为沼泽地;西部最远的连队340公里,属于荒漠草原,局部地区为露岩石块地。那次我到一线连队熟悉情况,乘坐的是车况很好的电影组放映车。司机李增荣随车携带了装满水的塑料桶、电话单机、爬电杆的脚踏钩和钢丝绳等救援工具。政委亲自安排熟悉连队的组织干事李官亚和原我们师坦克营驾驶员出身的文化干事杜军陪同。我们对所有一线连队、哨所、隐蔽观察点和界标都进行了查看和了解,整整走了20天,其中还拜访了西部连队管段内的阿巴嘎旗五大班子的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次下连队是我军营生活以来感触最深的一次。我真切地感受到边防部队所处环境条件的艰苦,也为我们的边防战士不畏艰难困苦,忠实履行卫国使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所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边防部队的生活条件比较差,连队用电要靠自己机器发电。吃水需要到周边的山沟里去拉,在重要地段担任隐蔽观察任务的战士有时十几天洗不上脸。每年入冬前,所有连队需要在水窖里储存120多吨饮用水。遇到大雪封山,有的连队几个月见不到团里的人员和车辆,除了电台和电话外,几乎与外界隔绝了往来。我也认为,在这里工作的连队干部其素质和能力要强于内地连队的干部,他们除了要有较高的军政素质外,还必须具备统筹协调,组织军警民联防联控的能力;科学管理,带领部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自我生存的能力;机制灵活,随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一线连队回团后,我向团常委会就我个人的感受、连队建设的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加强团队思想文化建设的设想作了汇报,大家一致同意了我的意见和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1日至2日,我到内蒙古军区参加边防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利用这个机会,由我的老同学、军需股长杨志强带车帮助我搬家,将我留在呼和浩特市的妻子和孩子接到团部家属院居住,从而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团队的各项工作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协助政委认真抓了团队的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干部战士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团队的文体活动,以及精神文明、拥政爱民等工作。与此同时,按照分工,对纪检工作、反腐败、反走私教育与查处等都毫不放松地落实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还加强了对家属院、幼儿园的规范性管理;注重了团队俱乐部和战士小乐队的建设;建立了“军人妻子服务队”,为干部战士缝补浆洗;制作了“流动图书箱”在边境一线连队间传递;积极筹建了团史室、荣誉室;在政治处设立了新闻报道组,抽调王永生、孟繁江担任报道员。后来王永生调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孟繁江调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2月初,我参加了团首长带通讯工具应付突然情况演练。这样的演练虽然没有我们原来部队的规模大,但是,边境的野外吃、住、行却又是一种别样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年年底,我们团长张平和后勤处长确定转业,我的前任主任尚剑铭复员回团办理手续。我们一班人在国门的边境线上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4年3月3日,我被晋升为中校军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年4月5日至12日,我随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群众文化处处长齐宝海、内蒙古军区文化工作站站长王士新和兴安盟文化局科长苗铁吉到广西南宁参加了国家文化部召开的全国边境文化长廊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针对边防特点,适应军民需求,努力为繁荣边境文化事业作贡献》发言,受到文化部领导的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月27日中午,团队驻地的沙麦苏木发生了特大草原火灾。我们边防七连哨所最早发现并上报。团作战值班室根据参谋长指示,及时通报给旗政府。团迅速组织出动400多名干部战士,配合森警和当地牧民群众进行扑火。当时,我乘坐吉普车在边防连队检查工作返回途中。突然,风向转变,十几米高的烟火迎面扑来。我急忙让司机牛军调转车头回撤,车速开到80迈,大火在车后紧追不散,风把燃烧的牛粪团吹起,落到草地上又形成新的火源。那恐怖的场面令人毛骨悚然。老人们常讲,“日落西风定”,直到太阳落山,火势减弱,参加灭火的人员才展开了作业。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到次日才扑灭了余火。我随同旗里的领导查看了火灾情况,其局面惨不忍睹。大火中四处奔跑的牛躺得漫山遍野;火海里挤成一团的羊群象一堆堆小黑山;多处的蒙古包都烧成了一滩白灰。这次火灾过火面积达10.5万公顷,造成了5人死亡、3人重伤、8人轻伤,烧死牲畜6322头(只),并烧毁约618.04万元的生产、生活用品。火灾过后,我们团还组织干部战士为伤员献血和为灾民捐款捐物。后来团队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记防扑火集体一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月底到7月初,我带新闻报道组陪中央电视台《边海防纪行》摄制组到边防六连与驻地的军民那达慕进行了实地采访和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月10日至14日,我协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阎明林、自治区文化厅齐宝海处长,以及盟、旗文化部门的领导积极组织并筹划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在团部召开的全区军民共建边境文化长廊工作座谈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计财司司长侯恩佘,总政文化部文化工作总站副站长李留春,北京军区文化站政委李国芳,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志宏,内蒙古军区副政委关树人,八个省区的代表以及各边防团队、边境盟市和文化部门的领导共26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人员听取了王青山政委代表旗委、旗政府和部队作的《以兴边富民为目标,军民共建边境文化长廊》工作汇报;参观了旗政府和团队的文化活动中心;观看了战士小乐队与旗乌兰牧骑的联合演出。还到边境一线参观了连队俱乐部、苏木文化站、军民那达慕及篝火晚会等。高占祥副部长、赵志宏副主席、关树人副政委和李留春副站长等领导对我们军民共建、共用、共乐的边境文化长廊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会议期间,关树人副政委专门召集各边防军分区和团队的领导开会,安排部署抓好军民共建边境文化长廊的工作事项。高占祥副部长还对我们边防六连与当地牧民两口井的故事所感动,当场挥毫书写了“拥军井,爱民井,一拥一爱见真情”的诗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一建军节期间,我还带领团军人妻子服务队和战士小乐队深入一线连队为战士们拆洗被褥、床单、衣服和理发,表演文艺节目。期间,还陪中央电视台《人间万象》摄制组到边防四连,对连长高小更进行了采访和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月15日至16日,我主持召开了团队的共青团第四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团委班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军事指挥和部队管理水平,这一年的9月,报名参加了石家庄陆军学院为期两年的军事指挥专业函授学习。后来又参加了两年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月份,空缺了多半年的团长职位终于由李凤岭接任了。他是1970年12月入伍的,河南省临颍县人,原是我们师23团参谋长。为人忠厚朴实,勤于学习,很能吃苦,干什么事都爽快利索,从不拖泥带水。我与他相处非常合得来,后来我俩成为最好的搭档和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这一年的10月份开始,在我的倡导下,团队每年举办一届“奉献杯”篮球比赛,由团机关、直属队、一线东部和西部片区,以及驻地学校、机关等参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5年春节期间,我在新兵营首次组织了秧歌队、高跷队和舞龙、舞狮队。正月十五,还在团部礼堂门前举办“元宵节篝火晚会”,镇里的居民大都前来观看。进一步活跃了部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章第一节完,第二节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