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4日晚到达泉州。入住向内民宿,这家民宿不大,但布置充满小资情调,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情调萦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一行人直扑泉州姜母鸭去。从平潭开往泉州的车上,吃货们就一直在网上搜泉州的美食。最后锁定涂门街斯丹姜母鸭。</p><p class="ql-block"> 七问八拐的走到店里,12人点了三锅,姜母鸭肉质鲜嫩可口,口感细腻,入口香飘四溢,<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快朵颐一番风卷残云似的扫荡,锅见了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店里出来,一行人散步回驻地。夜幕低垂,霓虹闪烁,古朴的建筑在霓虹灯的掩映里五彩斑斓。马路上,有车辆不断驶过;街道上,三三两两的人悠闲自在,好一幅人间烟火图。</span></p> <p class="ql-block"> 15日一大早起来,迎着朝阳走在空旷的人行道上,耀眼的光芒穿过行道树叶,为大地铺出一条闪光的路,迎着阳光精神抖擞的大步向前,心中充满朝气,希望总在前方。</p><p class="ql-block"> 起早是为体验泉州人的早餐首选面线糊。一碗面线糊像粥一样柔软浓稠,而面线依然丝丝可见,糊而不烂。我搭配了酸肉,卤蛋,油条,做了一次早起的泉州人。</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最初名为莲花道场,后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为开元寺。它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它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一部分 。</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这里时,园内正在整修,游客寥寥无几,拍了古塔后离开。</p> <p class="ql-block"> 走出开元寺,穿过一条古朴的小街,不长的小街却有好几家簪花店,我被这里的簪花吸引,特别向店里的工作人员求教簪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簪花,这一习俗源于当地埔女,以前埔女下海敲海蛎,为了不让长发掉海里,便将长发盘起来,后来发现带花很好看,就有了带花的传统。簪花体现了埔女的勤劳乐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她是泉州海洋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清源山。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 </p> <p class="ql-block"> 摆脱了市区的炎热和嘈杂,我们的车沿盘山公路而上。到达清源洞。这里山高林密,起伏延绵,空气清新,钟灵毓秀。风从林间吹来,一扫酷热,清凉而舒适。石碑,寺庙见证了这里悠远的历史文化。极目远望,远处高楼林立,纵横交错的公路如城市大动脉尽显活力。</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清源洞,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是拍摄的绝佳场景。我们一行12人,兵分两路,一路人马沿阶梯下山,另一路则在原路慢慢游玩下山与他们汇合。</p> <p class="ql-block"> 老君岩造像以一块天然巨石雕刻而成,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艺术品,其原型正是道教始祖老子。它坐北朝南,背倚清源山,面朝古城,左手轻按膝盖,右手倚凭几案,双目平视前方,双耳垂肩,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望去,都会感觉老君正在深情凝视着你。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p><p class="ql-block"> 二队人马在这里汇合后,都在刻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石碑前拍摄留念。并相互打趣,今天别惹我,‘老子天下第一’。</p> <p class="ql-block"> 洛伽寺位于泉州市石狮滨海东路黄金海岸的宫屿岛上,修建于2000年。寺庙背靠宝盖山,面朝台湾海峡,每当潮水涨起,寺庙仿佛漂浮在海面上,因此得名“漂浮在海上的寺庙”,有着“海天佛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洛伽寺的建筑融合了闽南传统木结构技艺与佛教文化精髓,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错落有致,琉璃瓦,红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中,高达数十米的千手观音像是洛伽寺的标志性景观,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寺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壁画、石刻和碑文等历史文物展示了泉州地区的文化传承。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这里海与天相连,光与佛辉映;海上生庙,庙里看海,庙前庙后,凝神静听,大海涛声阵阵轰鸣次第而来,昭示出生命的顽强和执着的信念,有一种洗涤心灵的冲击。</p><p class="ql-block"> 参佛悟道修其身。修身只为见自己。背不动了,就放下。放下就是放过自己,放过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走累了,可以在寺内品茗休憩,品茶的时光里,心儿慢慢安静下来,除去浮躁,感受内心的淡然,自在,静谧。</p><p class="ql-block"> 或可去大门两侧‘风调’‘雨顺’的门洞前打卡,祈祷天下安宁,平安顺遂。</p> <p class="ql-block"> 离开洛伽寺来到梧林古村落。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传统村落。它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闽南古村落。 </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坐着游览车到村口下车,往村里走时与大部队走散了。看着大部队进了一个院落,我们二个人进去却没找他们。只能边看边找。从院落出来,沿着青石板小巷信步漫游,石墙青瓦,小桥流水,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花儿的香味。斑驳的光影洒在院墙,不由自主的融入定格瞬间。戏台,富有浪漫气息的咖啡屋,古今融合使这里更具魅力。</p><p class="ql-block"> 走到路口喝了一杯鲜榨橙汁,酸酸甜甜直抵心间。榨橙汁的老板是个四十左右的男子,非常健谈,聊天才知道他是重庆人,真是‘老乡见老乡’。老乡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因此,仔细向他了解了当地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在回程的游览车上,指着不远处的古建筑,问司机是哪里?司机说,那就是原古村落。嗨,原来我们转了半天,是在新建的民居转悠。</p> <p class="ql-block">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安平桥竣工投入使用;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是泉州市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也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更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时,已是黄昏时分,吟着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踏着夕阳的余晖,昂首走在安平桥上,我还是那个心无旁骛,执着向前的人。</p><p class="ql-block"> 离开安平桥,踏着暮色开往厦门。</p> <p class="ql-block"> 厦门十多年前来过。那时的厦门,养在深闺初长成,如清水出芙蓉清丽脱俗。眼前的厦门携海韵诗意,绿树掩映,碧波荡漾,带高楼林立,时尚潮流,悠然休闲,如梦如幻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16日, 起个大早,早饭后到南普陀寺去。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等我们到时,南普陀寺门外,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行人进去后,匆匆忙忙地转了一圈就离开。</p> <p class="ql-block"> 这里对我来说是旧地重游。看着那些曾经走过的地方依然如故,自己却垂垂老矣。十多年前,那个精神抖擞的人,早已青丝白发,不由感叹时光如梭。期盼岁月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集美学村。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位于厦门集美半岛坐落于集美村。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2016年9月,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陈嘉庚故居:位于集美学村中心,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展示了陈嘉庚先生及其家族的生活场景和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自己是第二次来到这里,心中充满对华侨领袖陈嘉庚的敬仰之情,在故居塑像前恭恭敬敬的鞠躬。缅怀他对祖国的深情挚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在集美,你可以去陈嘉庚故居跟着他的步履,体味他‘牺牲一己之权利 ,从事国民之义务’的民族精神,和灯塔的引领力量;你可以在嘉庚建筑群里,感叹经百年风雨后,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韵味,感受时间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你可以去龙舟池打卡,记录下打动自己最美的瞬间。你还可以漫无目的闲逛,找一个小店,鲜榨一杯橙汁,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惬意感,看着眼前各色行人,唤起心底最美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一行人到曾厝垵。曾厝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最初是一个渔村,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文创村。社区内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闽南建筑,也有现代文艺小店和商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街区在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时是下午时分,游人不多,虽然没有夜市的灯红酒绿,熙熙攘攘的人流,摊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正好我们可以慢步这里的街头巷尾,在古朴与现代不断切换中,慢品这里其独特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买上几个路边小贩手里的福建柚子,解解嘴馋。走进小店,来一碗花生汤,味道柔和,齿间留香,勾勒出人间烟火的温婉诗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是幸运的,一路美景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并于晚霞最绚烂的时候,达到轮渡码头坐上轮渡。在“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画卷中,驶过鹭江到达鼓浪屿。</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的夜宁静而神秘,华灯初上的光亮,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亮了整个夜晚。我们踏着一地碎银,漫步在带着咸味的海风之中。隔着鹭江的厦门市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五彩缤纷的霓虹里生辉。</p> <p class="ql-block"> 两岸的灯火倒映在水中,好似孩提时的五彩梦,随波荡漾。时时有光柱扫过水面,倒影如画,让人心醉神迷。</p><p class="ql-block"> 登上鼓浪屿的我,一直处在亢奋状态,夜晚海边溜达回来,九点多才简单吃了一碗沙茶面,赶快洗澡睡觉。手机调到11点55分,叫醒自己起来抢管风琴的演出门票。 </p><p class="ql-block"> 快12点被手机铃声叫醒,抢到演出门票后,手机还在手里握着就带着满足的微笑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凌晨五点半起床,洗漱后,精神抖擞的出门,趁现在厦门市区游鼓浪屿的游客还没有蜂拥而至的时候,打个时间差拍照去。 </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鼓浪屿还在熟睡中,但早起的鸟儿已扑棱翅膀,梳理羽毛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晨歌。晨曦拉开沉重的夜幕,把温暖洒满大地万物复苏。 </p> <p class="ql-block"> 走在朝阳里,寻觅着光影交错的地方,鼓浪屿的每一个角落,只要你选好角度,捕捉光影交织的瞬间就成美片。小巷,石墙,转角,阶梯,秋千,在我的镜头里有了生命,有生命就有灵性,带着灵性的动和静透出难以言状的美。一个多小时下来,就是一次用心寻美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十几年前,自己是用脚步丈量这美丽的土地。今天是坐着环岛车沿海边而行,阳光洒在草地上,眼前的大海碧波万顷,与天际连成了一片。海风带着清新的空气穿过我的发际,梳理着我的思绪,带走了所有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菽庄花园: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南部,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部分,以其精致的园林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菽庄花园下车后,进入园内,漫步在古色古香,带有江南格调但又别于江南园林的曲廊,绿荫蔽日,楼台亭阁,曲径通幽处,无不述说着久远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走过小桥,沿海边栈道而行,眼前的海浪拍打着堤岸发出轰鸣声,恰似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烟波浩渺不见边,琼楼玉宇在其中。”就是此时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走进钢琴博物馆,里面有人正在演奏舒伯特的《小夜曲》,“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这首曲子的每一个音符,仿佛都插上了天使的翅膀,轻盈而优雅,旋律细腻婉转,直抵心房。这是我最喜爱的曲子,它唤起了自己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耽误听管风琴演奏,昨晚抢到演出门票的我们,早早来到演出大厅等候。趁演出前的空隙拍摄了几张照片。 </p> <p class="ql-block"> 管风琴博物馆位于鼓浪屿八卦楼,2004年开始筹建的风琴博物馆内,馆内收藏有各类风琴60多架(台),圆形大厅中央立着5米高、3米多宽、有着1350根音管的英国“诺曼·比尔德”管风琴。这架1909年出厂的管风琴曾经置于一家英国教堂,那里的听众从来只能看到它的正面;入住博物馆之后,人们可以欣赏它的前后左右,甚至可以登上二楼俯瞰这架巨型乐器。</p><p class="ql-block"> 由于管风琴位于中央大厅10米高的穹顶之下,演奏时乐声响彻整栋建筑的每个角落,声音格外庄严优美。</p><p class="ql-block"> 演出开始,巨大的管风琴,在乐师的指尖下,如涓涓溪流而来,清纯而悠远。低吟高歌,既能表现宏大的气势,有能演绎细腻微妙的情感变化,每一个音符仿佛都在与天使对话,滋养着灵魂。</p> <p class="ql-block"> 从厦门大学成为全国最美大学后,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必须提前预定入校券。可是我们一行人玩疯了,等到想起这事的时候,已经没有门票可抢了。最后只抢到17日下午四点半的门票,且还有三人没有抢到。因此,大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怕耽误参观厦大,听完管风琴演奏,回到酒店午饭后,等各路人马集齐赶快去码头坐轮渡回到厦门的酒店。放下行李,马不停蹄的赶往厦大排队等候入校园。</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最初为私立大学。1929年至1933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陈嘉庚先生将厦门大学无条件献给政府,1937年改为国立。 </p> <p class="ql-block"> 刷身份证进入校园。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校内变化不大,绿树更加茂盛。艺术中心前有几十个学生正在合影,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嘴里喊着自信的口号,一下唤起自己十多年前参观厦大的情景。 </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来这里参观,不用预约排队。从校门进来后,只要不大声喧哗就可以参观。那时,自己还跟着学生一起到教学楼的阶梯教室听了一堂文学讲座。体验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很快晚霞涂满天空,古朴典雅的建筑透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芙蓉湖水碧波荡漾,黑天鹅自由欢快畅游着,远处巍峨高楼的身影披着夕阳的金辉倒映在湖水中,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今天重走十多年的路,打卡每一个熟悉的地方,都会闪回当年的情景。自己一直在过去与今天的时光里切换,享受这种心情舒畅愉悦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原计划要去参观极具文艺气息的芙蓉隧道只能放弃。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校园。</p> <p class="ql-block"> 今天从凌晨五点多起床,一直在不停地走路,体力严重不支,从校园出来到吃晚饭的地方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腰痛得我腿都抬不起来,脚下好似万里长征,一步一步,步履艰难,非常吃力才走到饭馆,不顾斯文,马上拉了三张椅子拼在一起躺下,缓解腰部不适。</p> <p class="ql-block"> 昨晚躺下睡觉时,担心自己今天因为腰疼起不来。经过一夜休息,早上醒来,腰疾不适已经缓解。可以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去土楼饱眼福。 </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永定土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区,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被誉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到达永定高头镇的高北村时,已是各路游游团队到达的高峰期,刚进入世泽楼,我们的人就被游客挤散。只能靠手机保持联系。 在一起的几个人就往人少的地方走走,停停,看看。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穿世泽楼到侨福楼,这里游人相对少些,可以静下来好好体味。侨福楼是典型的单环式圆楼,高三层,共有30间房,采用内通廊式结构。因其家族出了11位博士而被称为“博士楼”。在一个转角处的老旧木楼梯上坐下,一位老奶奶,佝偻着背正在房间里忙碌着,这就是祖祖辈辈的生活日常。侧身抚摸被年轮留下裂痕的台阶,它就是翻开的史书,岁月把故事留在了这些残缺的痕迹里,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和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漫无目的我们居然走到有“圆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它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之一。一进大门就看到同行的人站在第二圈的大门旅拍。从众心理,也跟着花了20元钱稀里糊涂的拍了一张,之后被到带一个茶室等照片,拿到照片后就匆忙离开,什么也没看到。</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驱车来到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为了更好的了解这里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我们请了一位当地姓黄的女导游。她说她就住在土楼里,可以带我们到楼上参观,这算是意外之喜。</p><p class="ql-block"> 在她的讲述中一会就到了入口平台上,我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怎么会有如此养心又养眼的地方?从高处俯瞰,田螺坑土楼群呈现出“一方四圆”的独特布局,形似一朵绽放的花朵。小黄导指着眼前土楼群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四菜一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岽山半坡上,由一座方楼和三座圆楼以及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和文昌楼。</p><p class="ql-block"> 这些土楼依山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被梯田和森林包围,与自然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神奇壮美的山水画卷。一行人在感叹中不断按下快门,将如此震撼人心的绝景定格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沿公路蜿蜒而下,眼前的田螺坑随地势的变化不断变幻,圆楼在金黄稻田的簇拥下,像一朵蘑菇静静地绽放;方楼却时隐时显,似精灵般跳脱。来到坡底公路上,抬头往上看,恰到好处的光影洒在田螺坑土楼群,和漫山遍野的金黄,勾勒出了一幅幅‘山山皆秋色,处处唯落晖’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小黄带着我们进入‘四菜一汤’土楼群的瑞云楼,此楼由黄氏族人于1936年合资建造,坐东北朝西南,进入大门是宽敞的天井,一层为厨房,二层大多为谷仓,三层为卧室。小黄带我们一行人到三楼参观,站在三楼的回廊,环形的建筑层层相套,房间虽多却井然有序,邻里之间和谐共处,处处充满‘鸡犬之声相闻’的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 离开‘四菜一汤’来到裕昌楼(即东倒西歪)。裕昌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而闻名。从第二层开始,回廊木柱向不同方向倾斜,最大的倾斜度达到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雨和地震考验,依然稳固如初,是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p><p class="ql-block"> 裕昌楼的祖堂有三个门,分别对应喜事、生门和丧事,寓意着人生的喜怒哀乐。</p> <p class="ql-block"> 从裕昌楼出来,再到塔下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村落格局保存完整,展现了客家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的传统。这里水绿山青,两座自南向北起伏延绵的大山,环抱幽静的山谷,山峰叠翠,山峦雾岚缥缈,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流穿山而来,溪水欢唱自然流淌,清新的空气,恍然间回到年少顽劣的时光,那时的山水就是这样,干净,清纯,透明,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肆意撒欢。</p><p class="ql-block"> 土楼仍然有不少住户,生活气息浓郁、各自经营着美食、工艺品、土特产等。是首批中国景观村落,2019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车到云水谣已是黄昏时分,正好观赏夜景。请了一个导游带我们走景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和贵楼,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以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而闻名。它建在沼泽地上,大松木作为地基,松木有‘水泡万年松’之说,因此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楼内设有两口水井,相距仅十八米,却一清一浊,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和贵楼的天井卵石地面踩上去会产生涟漪般的震动,听了导游的讲解,还特别在鹅卵石地面试了试松软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此时正值傍晚时分,晚霞如色彩斑斓的调色板,赤橙黄绿青蓝紫任意泼墨,大地就是梦幻仙境,不知今夕是何年。</p> <p class="ql-block"> 离开和贵楼,导游带着我们,走在洒满星辉与灯光的小路,沿着十里长教溪向怀远楼走去,这里共有三个自然村,一路上导游如数家珍,给我们的行走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我们不知疲倦,欢歌笑语一路向前,还调侃自己每天早出晚归,一万到两万步的行走赶上了特种兵。</p><p class="ql-block"> 踩着一地星光,穿行在云水谣村落小巷古厝的石板路上,若隐若现的光亮,把高低远近的村居勾勒成天街般的梦幻;微风拂过脸庞,湿润的空气,青草的芳香沁人心脾。走在水泥跳块上,看激流从脚下涌过,听水声清脆悦耳,醉在田野风光的画卷里。</p> <p class="ql-block"> 最后走到怀远楼。怀远楼是简氏开基祖简德润从永定培丰镇洪源村迁来。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大环和其他土楼一样为住宅,小环为怀远楼特有的学堂。2008年7月,怀远楼作为福建土楼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走到这里我已经走不动了。坐在台阶上,回想今天的参观,感慨万千,土楼是一本读不尽的书,融建筑艺术、地理科学,传统伦理,风土人情与一体。这里的一石一瓦,一草一木,低语山水,传承血脉,相互守望,诉说着百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记载着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客家人的传统文化,见证了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一夜星光当被,溪水作枕。19日清晨醒来,没有看够云水谣的我们,早饭后再次来到溪边,清晨的云水谣,褪去夜晚的神秘,清水出芙蓉般的清丽脱俗与天地。远山含黛,轻盈的薄雾萦绕其间,长较溪欢快奔腾而去,浓密的树枝纵横交错织成绿色的伞,为游人遮挡太阳。忍不住走上跳块石,披一身金辉,录下着暖暖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九点,依依不舍告别云水谣,向东山岛出发。</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二点到达东山岛游客码头。</span></p><p class="ql-block">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福建省第二大海岛,中国第七大岛。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 </p><p class="ql-block"> 一行人决定先饭吃再说玩的事。一路问到一个叫海钓之家排挡的网红店吃饭。 </p><p class="ql-block"> 老板娘是一个热情健谈的人。听说我们下午想去看风动石,立刻给我们介绍去的路线。从餐馆去南门湾不远,从南门湾沿着大堤散步既看了沿途的风景又走到了风动石景区。</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看着眼前火辣辣在太阳,立马把去南门湾的想法打消。决定先回住地休息后再出游。</p> <p class="ql-block"> 三点过,我们商量后,决定先坐车到鱼骨沙洲。鱼骨沙洲位于东山岛岐下村,是一块大自然馈赠的神奇沙洲,因在退潮后,大海中间会出现一个像鱼骨形状的沙滩,故人们称之为“鱼骨沙洲”。</p><p class="ql-block"> 等我们到了售票窗口,工作人员告之,因涨潮景区关门。看了一眼墙上的涨潮表,要明天上午才能退潮,只能往回去南门湾看风动石。</p> <p class="ql-block"> 四点多,到了南门湾沿大堤前行。大堤上,已有三三二二的人坐着品茶看海。海天一色的大海在太阳的照射下泛起金色的涟漪,走走停停,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打卡留念。</p><p class="ql-block"> 不觉中太阳西沉,不知道风动石景区还有多远的我们,还在慢悠悠赏风景。天快黑才从渔人码头进景区,不知道走了多少上下阶梯,等找到风动石头时,天已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孤独的风动石在灯光下,像一位守候家园,等着亲人归来的老人迎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 风动石自古闻名,早在明代张岱的《夜航船•荒唐部》里就有记载:“漳州鹤鸣山上,有石高五丈,围一十八丈,天生大盘石阁之,风来则动,名风动石。”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前后左右重量平衡极佳,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了,故称风动石。</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与先到的队友汇合拍照。还好,总算没有辜负一路的辛苦。</p> <p class="ql-block"> 昨晚一夜的大风刮得门窗好像有人在使劲摇晃,咣啷咣啷扰人清梦。</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福建旅游的最后一天,要回家了,精神感觉好很多。早上起床,天空阴沉,降温了。</p><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到金銮湾去。金銮湾在东山岛的东南沿岸。是一个长约5000米、宽60至100米的海湾。</p> <p class="ql-block"> 车到金銮湾,天气变化海风带来阵阵凉意。走到路口,看到一处标语:‘富美全靠木麻黄,幸福不忘谷文昌’。标语中的谷文昌是当地老百姓说得最多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谷文昌河南林州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随大军南下,加入到解放福建的战斗中。解放后,留在东山工作。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面对着风沙肆虐、吞噬田园的恶劣环境,他带领全县人民,经过14年的战天斗地,在194公里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旧貌,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人民把他高高举起。’</p> <p class="ql-block"> 走到海边的高台上,没能看到金峦湾最美的景色。此时的金峦湾上空乌云密布,浊浪翻涌,海风吹着哨声在天地间打转,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在摇晃,有人说这样的天气不易拍摄,我却特别看好这样的天气,那一层一层的乌云间阳光顽强的穿透,浅层处总会有光亮如舞台的聚光灯射出,海水变成了灰色,与天空呼应,再加上海风的推力,给出明暗交错乱云飞渡的景象,这样场景拍出的照片,有动感,有层次,我非常喜欢。 </p><p class="ql-block"> 因为风太大,每个人匆忙拍摄了一张照片后赶快离开。</p> <p class="ql-block"> 转到马銮湾去,这里依然是天地混沌,灰灰蒙蒙的一片,色彩都被吸走的天地,颜色单一,给人一种阴郁而压抑的感觉。但能看出这里沙滩坡度平缓,沙质干净细软,海面宽阔洁净,辅以周边葱茏青翠林带,艳阳高照时,这里肯定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行人没有被这样的天气影响心情,反而开心奔跑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天气不适合久留,怕影响晚上大家回家的行程,决定返回厦门市区,到厦门植物园去看看,那里离机场近。</p><p class="ql-block"> 厦门园林植物园,俗称“万石植物园”,建于1960年。位于厦门岛东南隅的万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紧邻中山路商圈。</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快二点,我们来到了这里,坐观光车先到南门九号观景平台,站在观景台可以眺望大担群岛,这里距离最近的大担群岛约7.6公里。因为时间有限,匆匆忙忙的看了一眼。</p><p class="ql-block"> 急火火的直接坐到多肉园站下车。进入多肉园,仿佛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高低不同,大小各异的多肉植物在园丁的精心呵护下,绿意盎然。穿行其间,犹如在沙漠行走,脚下是黄沙,身边是错落层叠的仙人掌,沙的无言,仙人掌的生机,与低语的微风,汇成一首无字的歌。</p><p class="ql-block"> 偶有多肉植物上长出小花,娇嫩的花瓣以清丽的色彩和优雅的形态,成全了仙人掌的丰盈。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的碰了碰它,肉肉的,如婴儿的肌肤。</p> <p class="ql-block"> 12天的福建行到此结束。每天一万多步的行走,更有几天近两万步的暴走,把我这个有腰疾的人硬生生走成了特种兵。好多次我的腰接近罢工,都靠意志坚持下来。</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12天下来,很累,很累。除了考验自己的体能更考验着自己的毅力和坚韧。但更多的是收获。</p><p class="ql-block"> 看山,玩海,见自己。惊奇,惊喜,惊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不曾走过的路,看不曾看过的风景,遇形形色色的人。</span>出去浮躁,屏蔽糟心的人和事。内心一旦平静,外界便是安宁,就会遇见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原创不易,盗必究,转载请注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