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田发刚</p> <p class="ql-block">(本文阐发的是个人学习体会的观点,欢迎讨论切磋,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收到毛昌恒给我寄过来的《建始围鼓戏选集》,先很好奇的翻了一遍全书的内容和篇章结构,回过头来细读了林继富教授写的“序言”和整理者的“后记”以及建始围鼓戏第五代传人樊振荣老人对围鼓戏的介绍,并与文世昌先生通了电话咨询,应该说是惊叹之余徒生敬意。</p><p class="ql-block">昌恒可算我的晚辈,鹤林与我同在一条线上共过事。他们在民族文化抢救保护与研究领域算是年轻一代。他们各自在工作中已有了很多成就,如《建始絲弦锣鼓教程》就是一项代表性成果。而《建始围鼓戏选集》的整理出版无疑标志着他们在非遗抢救保护领域的辨识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方法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在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地方戏曲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和深厚底蕴。《建始围鼓戏选集》,由毛昌恒、张鹤林两位年轻的文化工作者从(意外)发现樊振荣老人的手抄本发端,经过两年的追寻访录,精心整理而成,不仅是对一种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资源的紧急抢救,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贡献,其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建始围鼓戏,又称“建始絲弦锣鼓围鼓戏”,俗称“喊戏”或“折子戏”,是流行于建始长梁镇及附近乡镇一种民间艺术说唱艺术,属于民间传统戏曲。作为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独有的地方戏曲,可以说是与建始絲弦锣鼓相伴相生的民间艺术(注1),已有近200年历史,是当地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建始围鼓戏选集》的出版,如同一道温暖的光芒,照亮了这些即将被遗忘的文化瑰宝,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毛昌恒、张鹤林的工作,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守望,是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精神与情感的延续。《建始围鼓戏选集》通过系统的整理与收录,不仅让围鼓戏的经典剧目、唱腔、表演形式得以保存,更重要的是,它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并了解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而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自豪感。这种文化自信的建立,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推动地方文化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建始围鼓戏选集》的出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更是一次文化创新的尝试。它启示我们,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在保留文化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通过数字化的记录、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围鼓戏得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为其他类似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p> <p class="ql-block">在此,我们向毛昌恒、张鹤林先生等所有默默耕耘于文化保护事业前沿的同仁致以深切的敬意。近几年来,建始县在文世昌、袁希正、肖茂荣等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及民间艺人作出贡献的坚实基础上,经由谭德富、严奉江、毛昌恒、张鹤林、樊振荣等专业及业余文化工作者与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成功挖掘并整理了土家族婚俗、花坪火龙、建始围鼓戏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建始的非遗资源,更在于其汇聚并培育了大量人才,涵盖文化工作者及民间艺人,许多人可以说是文化志愿者。正是这些同仁的执着与奉献,使得濒临消失的文化记忆得以留存,使后人得以窥见历史的真实面貌。他们的努力,构成了文化传承的桥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为非遗文化的抢救、挖掘至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建始围鼓戏选集》的出版,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抢救与保护行动,也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一次深情回顾与自信展现。它提醒我们,应珍视每一份文化遗产,让文化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民间文化人士的贡献,充分关注社会文化力量,在职能部门的引导下,搞好与社会文化力量的聚合,借以推动非遗文化事业的全面、有序发展。</p> <p class="ql-block">【注1】建始围鼓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概定为“戏剧”,本人认为既是说唱艺术,明确为“曲艺”更准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