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代至北宋初政治家词人孙光宪《北梦琐言》:“或曰:‘相国(案:郑綮,晚唐唐昭宗时三月宰相)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p><p class="ql-block">明张岱《夜航船》: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p><p class="ql-block">显然,这“糗”事出自盛唐时诗人孟浩然。却成为美谈,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明于谦《题孟浩然踏雪寻梅》:“满天风雪路欹斜,杖屦行寻卖酒家。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p><p class="ql-block">——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p> <p class="ql-block">2009年,在天津古文化街“泥人张世家”见到《宝琴寻梅》,作者张宇……</p><p class="ql-block">张宇,1978年生,第六代泥人张传人,现任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总经理,天津市泥人张美术馆馆长。自1998年起,一直从事美术(雕塑)专业创作,至今已有23年,国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品《武圣》、《紫气东来》、《肃清钟馗》、《宝琴寻梅》等。2007-2010年,为中国美术馆完成作品88件/套(《看手钏》、《惜春作画》等),作为文化部中国近现代美术家专题收藏。2010年,作品《宝琴寻梅》被天津市博物馆收藏。2012年8月31日,作品《孔子像》被外国政要收藏。2016年9月12日,作品《孔子抚琴》被钓鱼台国宾馆——清露堂收藏。2006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其作品分别在首都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展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泥人张泥彩塑《宝琴寻梅》。(杨彪藏)</p> <p class="ql-block">🏃 小雪日,天阴欲雪,深圳哪里能下雪?模仿踏雪寻梅,来一场踏雪寻展吧……没有驴骑,就晨练慢跑……</p> <p class="ql-block">关山月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一楼有展“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诗与思”(“艺术+科技”主题系列活动),之前没想看,走过路过不好意思不进去,何况人家本来闭幕了又还延长了展期,就算不是为我,我自作多情可以吧!果然也有点冲击感,不过未免单薄了些。有作品《两小儿辩日》……</p> <p class="ql-block">本来已经闭幕了,为我(自作多情)延长展期,再启幕……</p> <p class="ql-block">主展厅(圆厅)空空如也,就这一件作品展品……叫什么?似乎不重要……</p><p class="ql-block">——叫什么,也可以重要,孔子《论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就是出了事故,此作品叫《故障渲染》。</p> <p class="ql-block">寂寞的墙上“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诗与思”《前言》……</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是《策展人语》……</p><p class="ql-block">——其实,不一定非得要往文学艺术“诗与思”强扭的瓜上靠,“斯与斯”也挺好,有想象和发挥空间……</p> <p class="ql-block">原来,主展厅后部,还有一幅光影从墙上滑落下来,如一片彩云:卢家祺《只有云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云知道》定制软件、视频装置,2分13秒,2022-2024年软件艺术作品。是一个调用谷歌云视觉(Google Cloud Vision AI)对图像进行艺术识别的浏览器扩展程序。当软件运行时,从云视觉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传送回的检测结果——配有置信度分数的标签——会随着网页加载叠加在被定义为艺术的图像上。与预先标记的数据样本中像素模式的关联性替代了主观的审美判断,以运算模型的准确率测度无法量化的艺术真实。《只有云知道》邀请观者/使用者思考这种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局限性:什么被遗漏在可识别性的阈限之下?什么将被排除在算法调控的未来之外?这个项目旨在反映对技术视线的信奉如何蒙蔽了我们的视野,并揭示加速的认知自动化如何短路了我们的个体化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我觉得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光影的污染已经太多了,电视,手机,灯光秀,刺眼的警灯,华而不实的吊灯,无人无车灯火辉煌的街道……而一些真正需要照明的地方却依旧黑暗。锦上添花容易,人们乐此不疲;雪中送炭珍贵,世间却吝啬布施……所以说阳光雨露无私且有益。</p> <p class="ql-block">C 展厅</p><p class="ql-block">展厅一隅:《对话在我们花季》。</p> <p class="ql-block">作品展品:《大景观》、《“Myth”神话系列》。</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隅:《瞧》,瞧见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互动作品展品</p> <p class="ql-block">B 展厅,作品展品:《他者的想象》。艺术微喷、棋子雕塑、影像、艺术家书。</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作品展品:《落在夜空生成以前》。</p> <p class="ql-block">作品展品:《阿加尔塔-链接者之歌》、《鸽子传奇-<阿加尔塔>之后100年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进入 A 展厅,还是光影世界:《妖糖》。</p> <p class="ql-block">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p> <p class="ql-block">作品展品:《两小儿辩日》。机器人、光敏树脂、光伏板、不锈钢、电子器件等。</p> <p class="ql-block">《两小儿辩日》,寓言出自《列子·汤问》第七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p> <p class="ql-block">两小儿辩日,吾亦在。无他人,吾亦不能决也,吾乃孔子乎?没有人说我多知啊,一直都说我是书呆子老夫子,还真以为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蒙太奇摄影新作也诞生了:《两小儿辩日与第三者》。2024年11月22日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参考)</p><p class="ql-block">……蒙太奇音译自法语“Montage”,原义为建筑的构成、装饰。电影发明后又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但在苏联它被发展为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例如,爱森斯坦在《蒙太奇论》中指出“镜头则是蒙太奇的细胞”,“蒙太奇是撞击,是通过两个给定物的撞击产生思想的那个点”,他更强调不同镜头组合所发生的新的意义。爱森斯坦非常敏锐地揭示了绘画中的蒙太奇效果,他以谢洛夫的《叶尔莫洛娃像》为例,揭示这幅肖像的感染力源于“镜子切入体形”所产生的“蒙太奇对比”……</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1日,为了这个展览“只研朱墨作高山:裘沙王伟君伉俪鲁迅作品绘画展”,我第一次到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州钟楼)。这里竟还附设有欧阳山陈列室、肖红陈列室,真是意外的收获……</p><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鲁迅1933年1月26日《赠画师》:“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注释:画师:指日本画师望月玉成。白下:白下城,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门外。唐武德九年(626年)移金陵县治于此,改名白下县,故旧时以白下为南京的别称。</p> <p class="ql-block">从深圳过来,累了,在二楼展厅坐坐,喝喝茶(做梦)……眼镜放在干枝花花瓶旁,表示我来过……是不是也有点蒙太奇?</p> <p class="ql-block">我的蒙太奇标准经典摄影作品诞生于此:《肖红背后的我》。2021年5月11日于广州鲁迅纪念馆肖红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作品展品:《达芬奇计划:新文艺复兴》单屏数字影像。</p> <p class="ql-block">关山月美术馆三楼是“童味美术:2004年福田区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路过,没看。</p> <p class="ql-block">回到二楼。</p><p class="ql-block">本来就是为“人民的风景:馆藏关山月新中国写生专题展”而来,此前在深圳美术馆新馆看过“雨亦奇:李可染写生70周年深圳特展”,现在关山月美术馆推出这个比较专题展,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比较研究,为什么不能有比较策展、比较观展呢?何况,李可染写生都看了,没有理由厚此薄彼不看关山月写生的。“人民的风景:馆藏关山月新中国写生专题展”计岭南写生、首都写生、江峡写生、湖北写生。不过,客观来讲,展览有点仓促,“写生”并不充分,展厅装饰也是旧瓶装新酒,对我这样老观众来说,有点提不起兴趣和精神,效果打折了。</p> <p class="ql-block">此前在深圳美术馆新馆看过“雨亦奇:李可染写生70周年深圳特展”。</p> <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雨亦奇:李可染写生70周年深圳特展”现场。</p> <p class="ql-block">“人民的风景:馆藏关山月新中国写生专题展”。</p><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1953年,全国国画展览会成功举办,批评家王朝闻撰写展评《面向生活》提倡国画写生,自此国画写生浪潮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前言》和关山月著名作品《绿色长城》。</p> <p class="ql-block">“岭南写生”部分……</p> <p class="ql-block">步入月亮门</p> <p class="ql-block">关山月《岭南春晓》。68.5*46.8㎝,1974年。</p><p class="ql-block">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藏。</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闸坡渔港之二》。33.2*43.8㎝,1953年。</p><p class="ql-block">(照片:1972年关山月在渔港写生)</p> <p class="ql-block">《海陵岛上》。30.8*42.7㎝,1954年。</p> <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海陵岛,原名螺洲,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地理位置为北纬21°33'~21°39',东经111°48'~112°01′。北距大陆4.6千米,距阳江市区20千米。海陵岛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3千米,宽10千米。全岛陆地总面积108.9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105平方千米,区域岸线104千米,主岛岸线75.5千米、海域面积640平方千米。为阳江市最大岛。岛形似角螺,原称螺洲。宋末张世杰兵败崖山,于此遇台风,世杰赴海而死,葬于岛东端历岸村,岛遂易名海陵山。建国后改今名。海陵岛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2.3°C,年降水量为1816毫米。6~11月为台风季节。年平均风速5.0米每秒,4~9月盛行东南风,10~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年晴天31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水浴时间长达8个月。海陵岛丘陵地表层为黄红色粘土,厚0.7~1.5米,平地多为灰色沙土,植被以草类植物为主,合水线处长有乔、灌木。淡水充足,地下水深1~2米,含量丰富。海陵岛拥有风光旖旎的海滨旅游资源,如太傅庙、灵谷庙、古炮台、镇海亭、观音阁等10多处。1994年5月,海陵岛被列为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1月,海陵岛大角湾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海滨旅游区。2023年6月,海陵岛入选全国“和美海岛”名单。渔村闸坡镇位于海陵岛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东阳江开渔节景象</p> <p class="ql-block">《渔港之晨》。44*68㎝,1962年。</p> <p class="ql-block">《千帆待发》。44.5*67.5㎝,1963年。</p> <p class="ql-block">《农村的早晨》。145*82㎝,1954年。</p><p class="ql-block">《南国水乡》。153*79㎝,1960年。</p> <p class="ql-block">《南国水乡》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珠江水上学校》。32.5*43.5㎝,1954年。</p> <p class="ql-block">“首都写生”部分……</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之一》。43*32.5㎝,1954年。</p><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之二》。42.5*32.3㎝,1954年。</p><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摄影对比图。丁澜翔摄影)</p> <p class="ql-block">《北海之冬》。31.5*42.5㎝,1954年。</p><p class="ql-block">《北海写生》。32*43㎝,1954年。</p><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摄影对比图。丁澜翔摄影)</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速写》。31.5*42.5㎝,1954年。</p><p class="ql-block">(颐和园知春亭,载于《人民画报》)(颐和园知春亭摄影对比图,丁澜翔摄影)——不过,这不是知春亭!</p><p class="ql-block">《颐和园写生之一》。44.5*31.2㎝,1954年。</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速写》</p> <p class="ql-block">本人八十年代在颐和园昆明湖畔留影,旁边不远处就是知春亭……</p> <p class="ql-block">《北京颐和园之一》。32.3*43.1㎝,1954年。</p><p class="ql-block">《北京颐和园之二》。32.2*42.6㎝,1954年。</p><p class="ql-block">(颐和园摄影,《人民画报》)</p><p class="ql-block">(颐和园摄影,《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长廊积雪》。32.5*43㎝,1954年。</p><p class="ql-block">(长廊摄影对比图。丁澜翔摄影2014年)</p> <p class="ql-block">《石船》。32*42.6㎝,1954年。</p><p class="ql-block">《颐和园》。32.5*42.8㎝,1954年。</p><p class="ql-block">(石船摄影对比图。丁澜翔摄影)</p><p class="ql-block">(颐和园摄影对比图。《旅行丛书:北京卷附天津》)</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知春亭》。32.2*42.5㎝,1954年。</p><p class="ql-block">(颐和园知春亭摄影对比图。《人民画报》1953年2月号)</p><p class="ql-block">(颐和园知春亭。丁澜翔摄影2014年)——对!这才是知春亭。</p> <p class="ql-block">《首都之冬》。43.5*34㎝,1954年。</p> <p class="ql-block">《首都西郊》。32*42.5㎝,1954年。</p><p class="ql-block">《首都碧云寺》。32*43㎝,1956年。</p><p class="ql-block">《北京少年宫》。23.5*40.5㎝,1956年。</p><p class="ql-block">《首都写生》。31*42.2㎝,1956年。</p> <p class="ql-block">《首都写生》局部图(茶社)——可惜现在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苏联展览馆速写》。32*43㎝,1954年。</p><p class="ql-block">(苏联展览馆明信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红领巾》。32.2*42.5㎝,1956年。</p><p class="ql-block">(电影《祖国的花朵》剧照,1955年)</p><p class="ql-block">(关山月文章《中国画如何为人民服务》1951年)</p> <p class="ql-block">《长城内外尽朝晖》。142.3*219.4㎝,1974年。</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看展也是体力活,坐下歇歇吧。咱们聊点什么……</p> <p class="ql-block">旧瓶装新酒的展厅布置有点琐碎,容易喧宾夺主……</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隅</p> <p class="ql-block">“江峡写生”部分……</p> <p class="ql-block">《夔门》。92.5*46.5㎝,1978年。</p> <p class="ql-block">《巫山烟雨之一》。92*47㎝,1978年。</p> <p class="ql-block">《巫山烟雨之三》。141*68㎝,1979年。</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p class="ql-block">——此景在很多画家描写三峡的画面中出现过。</p> <p class="ql-block">《巴山蜀水》。83*51㎝,1979年。</p> <p class="ql-block">《巴山蜀水图》。145*113㎝,1979年。</p> <p class="ql-block">《轻舟已过万重山》。193.7*145㎝,1990年。</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庚申夏日容庚题关山月国画长卷《江峡图卷》。</p> <p class="ql-block">关山月《江峡图卷》。35.5*1410㎝,1980年。</p><p class="ql-block">(1978年关山月与夫人李小平、黎雄才、骆文从武汉、重庆往返两程,游长江三峡……)</p> <p class="ql-block">容庚题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出峡图》。62*123.3㎝,1991年。</p> <p class="ql-block">(参考)</p><p class="ql-block">《永恒的三峡记忆:伍必端写生画集》荣宝斋出版社2012年10月一版一印。(杨彪藏)</p> <p class="ql-block">伍必端留下的三峡记忆。</p><p class="ql-block">——笔墨当随时代。</p> <p class="ql-block">“湖北写生”部分……</p> <p class="ql-block">《中南美专雪景》。32.5*43.5㎝,1956年。</p><p class="ql-block">《柳荫下》。32.5*44.4㎝,1958年。</p><p class="ql-block">《东湖写生之二》。32.5*43.4㎝,1956年。</p> <p class="ql-block">《中南美专雪景》</p> <p class="ql-block">《柳荫下》</p> <p class="ql-block">《东湖写生之二》</p> <p class="ql-block">《武钢工地》。41.3*32.2㎝,1958年。</p><p class="ql-block">(1958年关山月、吉梅文和中国画系毕业班学生在武汉钢铁厂)</p> <p class="ql-block">《汉水铁桥在建设中》。32.8*43.5㎝,1954年。</p> <p class="ql-block">《汉水流水解冻》。35.2*46.7㎝,1954年。</p><p class="ql-block">《长江码头》。36.8*50.2㎝,1954年。</p><p class="ql-block">《河冻写生》。35.5*47.4㎝,1954年。</p> <p class="ql-block">《山村跃进图》。31.3*1529.5,1958年。</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隅</p> <p class="ql-block">《山村跃进图》局部图</p><p class="ql-block">画跋:一九五七年根据鄂北山区社会主义建设所见所画补成斯图一九五八年夏画成于武昌扬子江之滨一九八〇年初夏关山月并补识于珠江南岸。(钤印漠阳、关山月印、从生活中来……)</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关山月1955年《新开发的公路》。(原作在其他展览中看过。此为画片印刷品)</p> <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30日,受父亲嘱托,观展“丹青百作绘辉煌:中展典藏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精品展”。该展2021年7月9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简称“双馆)举办,展期至8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青百作绘辉煌:中展典藏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精品展”展览海报。</p> <p class="ql-block">“丹青百作绘辉煌:中展典藏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精品展”,第一幅展品,就是关山月1954年《新开发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1958年湖北省工人农村参观访问团访问均县专辑。</p><p class="ql-block">1959年关山月风景写生集。</p> <p class="ql-block">观展尾声……</p> <p class="ql-block">那一瞥回眸</p> <p class="ql-block">“人民的风景:馆藏关山月新中国写生专题展”,美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致敬!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留步,关山月先生!</p> <p class="ql-block">九点五十多出来,走路前往附近的深圳博物馆。如果真骑了驴来,还真不知道在哪里停驴,怎么收停驴费,而且还不知道符不符合国标呢……</p> <p class="ql-block">路上经过少年宫、“双馆”。</p> <p class="ql-block">路上已经看到博物馆飞檐和平安大厦尖顶。</p> <p class="ql-block">路上,路面几天前连阴雨的痕迹尚存。天气阴冷。</p> <p class="ql-block">到了深圳博物馆(新馆)</p> <p class="ql-block">深圳博物馆十点钟开门。</p> <p class="ql-block">人还不多,周末节假日才多些。</p> <p class="ql-block">深圳博物馆(老馆)过去的门票我还保留着。现在都不需购票了。</p> <p class="ql-block">老门票</p> <p class="ql-block">“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集部古籍善本(下)”展览在二楼……</p> <p class="ql-block">进入展厅</p> <p class="ql-block">嗨!经、史、子、集四部都展过了,看完了,书都看完了,好书都看完了!多清朗,多优雅!纸好,墨好,刻好,印好,《御选唐宋文醇》,看看人家皇家内府御制刻本,多好……</p> <p class="ql-block">集(雧),群鸟在木上也。——《说文》。</p><p class="ql-block">集部,结集,集合,集中,集体,集聚,集思广益,集腋成裘,聚散无常……</p> <p class="ql-block">展品从贾谊开始……</p><p class="ql-block">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初年人,世称贾生。著有《新书》(刘向编成,初称《贾子新书》)。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汉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所著主要有文赋两类。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赋则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知名。唐李商隐有《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p> <p class="ql-block">回溯楚辞的诞生,《楚辞》版本……</p> <p class="ql-block">《楚辞》明万历凌氏刻套印本</p> <p class="ql-block">楚辞代表屈原</p> <p class="ql-block">《文选》(《昭明文选》)版本</p> <p class="ql-block">《文选》(《昭明文选》)梁萧统编,六〇卷。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海录轩刻朱墨套印本。</p> <p class="ql-block">《文选》版本</p> <p class="ql-block">“……日暮涂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哀江南赋》的作者庾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生于湖北江陵。中国南北朝后期官员、文学家,南梁中书令庾肩吾之子。庾信出身于一个“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族,“幼而俊迈,聪敏绝伦”,成为昭明太子萧统的侍读,后来又与徐陵出任太子萧纲的东宫学士,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在此期间他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投靠梁元帝,并奉命出使西魏。南梁灭亡后,留居于西魏,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官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当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允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归南方。庾信在北方身居显贵,成为文坛宗师,受到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却又思念故土,为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享年六十九岁,被追赠为荆淮二州刺史。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创作,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使其人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并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庾子山集》传世,后散佚。现存版本以清倪璠《庾子山集注》最为完备。</p> <p class="ql-block">“曲水流觞”流千年……</p> <p class="ql-block">《六朝文絜》清道光五年刻套印本。</p> <p class="ql-block">《河岳英灵集》</p><p class="ql-block">《唐诗归》</p> <p class="ql-block">何谓“河岳英灵”……</p><p class="ql-block">《河岳英灵集》,是唐代殷璠编选的专收盛唐诗的唐诗选本。书中自序说:“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所谓“河岳英灵”,黄河五岳(或泛指祖国河山)孕育的杰出人才也。此书宋刻本分上下两卷,明刻本分上、中、下三卷。选录了从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年24位诗人共234首(今存228首)诗,书的序、论简述了诗歌发展历程,正文中对所选诗人均作了评论。此书论诗标举”风骨“、”兴象“,提出了“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等重要文学理论观点。该书选篇精到,评论中肯,是现存的唐人选唐诗中最重要的一种。</p> <p class="ql-block">杜甫时代</p> <p class="ql-block">《唐诗归》明末闵刻套印本</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宋人生活……</p> <p class="ql-block">《宋文鉴》明嘉靖刻本</p> <p class="ql-block">三苏风采</p> <p class="ql-block">《三苏先生文集》</p><p class="ql-block">《三苏先生文粹》</p> <p class="ql-block">《古文渊鉴》清康熙内府刻套印本</p> <p class="ql-block">多清朗,多优雅!纸好,墨好,刻好,印好,《御选唐宋文醇》,看看人家皇家内府御制刻本,多好……</p> <p class="ql-block">《御选唐宋文醇》清乾隆三年内府刻套印本</p> <p class="ql-block">《御选唐宋文醇·醉翁亭记》书影</p> <p class="ql-block">词选版本</p> <p class="ql-block">《汉魏诗乘》明万历刻本</p> <p class="ql-block">半簾竹影,不可一日无此君……然而,竹簾魅影,似乎现在又有一个趋势,展厅越来越吓人了!</p> <p class="ql-block">《花间集》明正德十六年(1521)刻本。</p><p class="ql-block">《花间集》是五代后蜀文学家赵崇祚编选的晚唐至五代词总集,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940)。全书共分十卷,书前有蜀人欧阳炯所写序文,书中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作共五百首。由于花间派词人继承了温庭筠的词风,因此他的词收录最多,共计六十六首,并且放在全书开头。所收词多反映君臣花间尊前宴享娱乐的生活,风格偏于浓艳华丽绮罗香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若干描写南方风土人情之作,语言优美,接近民歌风格。《花间集》是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风影响很大,被誉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此外,唐末五代词家之作因此得以流传后世,对研究词的产生与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花间集校》。李一氓校,1981年二印本。李一氓签名钤印致张致祥同志签赠本。“在瑞金时期,毛主席第一次见到爷爷,就说“孟子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氓:音meng)。毛主席引经据典地道出“一氓”的出处,令爷爷非常佩服。”(李一氓后人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一氓签赠本《花间集校》。(杨彪藏)</p> <p class="ql-block">李一氓签名钤印致张致祥同志签赠本。</p> <p class="ql-block">李一氓和战友们在新四军时期。</p><p class="ql-block">李一氓(1903-1990),四川省彭州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一氓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科长、南昌起义参谋团秘书长,后在中央特科工作。参加过长征。先后任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秘书长。抗战胜利后,李一氓先后任苏北区党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大连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书记。1958年4月至1963年9月任驻缅甸大使。1962年后,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入狱6年。1974-1982年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常务副部长、顾问等职。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纪委副书记,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先后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常委。由于他对研究中国古籍文献方面有功底,1982年陈云推荐他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还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郭沫若研究会会长。1990年李一氓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87岁。</p> <p class="ql-block">文学与音乐的结合——“词”,然后是“曲”。</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隅</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隅</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隅</p> <p class="ql-block">《增定南九宫曲谱》版本</p> <p class="ql-block">《纳书楹曲谱》版本</p> <p class="ql-block">《长生殿传奇》</p><p class="ql-block">《桃花扇传奇》</p><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p> <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李斗撰,清乾隆六十年(1736)刻本。</p> <p class="ql-block">《全唐诗》</p> <p class="ql-block">《钦定全唐文》。清董浩等编,一〇〇〇卷,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扬州诗局刻本。</p> <p class="ql-block">《佩文斋咏物诗选》。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内府刻本。</p> <p class="ql-block">藏之名山,经典流传</p> <p class="ql-block">《渔洋山人感旧集》</p><p class="ql-block">《列朝诗集》清顺治九年汲古阁刻本。</p> <p class="ql-block">《中州集》</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唐宋四妇人集》。清沈恕编,清嘉庆沈氏古倪园刻本。清代写刻精品。</p> <p class="ql-block">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展览结语:“传承之道系列古籍善本展自二〇一八年发端,至今已走过七个春秋,……与君七载,何其幸哉,传承之道,再见。”</p> <p class="ql-block">我以往参观后保留的几种《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系列古籍善本展》图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部(上)</p> <p class="ql-block">子部(上)</p> <p class="ql-block">子部(下)</p> <p class="ql-block">子部(下)</p> <p class="ql-block">据说,今年没有作展览图录(只有电子版),只好将就把“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集部古籍善本(下)”纪念图章,下在古代深圳展览简介折页上了。抱歉,亵渎了……</p> <p class="ql-block">玩虚的(头一下钤印虚了)……</p> <p class="ql-block">呵呵!俺买不起,藏不起,还看不起啊!走啦!看完了……</p><p class="ql-block">聚散无常不由你我……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雪节气后一日撰文配图(基本为本人拍摄,个别网图)编辑。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