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后人仰望的星辰。曾国藩,这位晚清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便是这样一颗璀璨的星辰。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传》以细腻的笔触、深刻的剖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曾国藩形象,尤其对曾国藩的人生规划、坚韧毅力和勤俭清廉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志存高远的曾国藩</p><p class="ql-block"> 他对自己的一生有战略高度上的谋划,而不是顺其自然。书中写到,“人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欲望,特别是青年时期,可能是一个人最追求完美的时候。三十岁这一年,在曾国藩的生命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这是曾国藩中了进士到北京为官不久后就给自己立下的志向。他善于反思,到了北京,进了翰林院,他从身边人身上发现了自己这个湖南土包子的差距,书中讲,“他这才发现和这些圣贤人物比起来,自己的视野多么民窄,境界多么低劣。”如何洗刷自己身上的鄙俗之气,成了曾国藩新的焦虑,经过思索斗争,立下了学做圣人的终生愿景。</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他追求的是超凡脱俗、超凡入圣的境界,这才使得他的一生能够淡然视之平常人所孜孜以求的东西,从而拥有更大的胸怀和格局;这才使得他的一生,不断与自己争斗、日日精进;这才使得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以自己为对手,不断磨练心性,提升自我。这种对人生的把握和对人生的思考谋划,使曾国藩在动荡不安的晚清时期,能够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向成功。</p><p class="ql-block"> 正如作者的思考:回顾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发现,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人的能力发挥多少,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因此,“立志”或者说确立一个终生的奋斗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曾国藩自己对这一点体会也极深,他曾说过,立志譬如打地基。可以说,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立志高远。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促使他“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坚韧毅力的曾国藩</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本人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他一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圣之基”,他在给几位弟弟的信中写到:“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立下学做圣人的高远志向后,认为实现的路径就是“写日记”。曾国藩向嘉庆年间的进士、一代理学大师唐鉴请教如何自我管理。唐鉴告诉他,最关键的是每天都写日记,而且还告诉他记日记最主要的是反省自己,这是入圣之基。从此以后,曾国藩坚持每天写日记,在摸索出方法之后就从未再间断。当然,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曾国藩也不例外,自己监督自己也会有偷懒的时候。“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他为了把写日记习惯坚持下来,主动把日记给朋友看,给家人看,主动把自己的行为坦诚地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曾国藩为了自己的坚持真可谓煞费苦心。阅读至此,想到我自己承诺每月读两本书,不也是这样吗?说出去,让别人简单自己!</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一生中做其他事也是一样,一旦下定决心,他就没有退让过一步。比如,曾国藩的戒烟:曾国藩的烟龄很长,曾经是成天烟筒不离手的。三十岁以前他也曾试着戒过两次烟,不过都没有成功。在立志自新、开始写日课之后的第二十一天,曾国藩发誓戒烟:“客去后,念每日昏锢,由于多吃烟,因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烟,明神殛之!”</p><p class="ql-block"> 但是,戒除多年的烟瘾,对任何人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曾国藩也不例外。戒烟过程中,曾国藩也经历了“彷徨无主,寝食不安”的过程,他甚至用“失乳彷徨”",把戒烟喻为婴儿断乳,可谓戒烟的过程相当磨练一个人。也就是在成功戒烟的过程中,更加锻炼了曾国藩的意志力,让他进一步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的意志力还体现在他坚持了一生的不停自省中。我们看他的日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这一生,就是不断自我磨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哪怕到了62岁时已经功成名就的他,依然在反省自己。在一次次反复磨练中,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坚持一生的修身过程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地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他的胸襟可以扩展十倍,他的见识可以高明十倍,他的气质可以纯净十倍,再愚钝的人也会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勤俭清廉的曾国藩</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一生恪守“勤俭”的为人处世原则,严于律己。他虽位居高官,权倾一时,但生活依旧秉持俭朴。他常说:“我从三十岁开始,便以做官发财为耻辱,以官宦公饱私囊为子孙聚敛财富为耻、为羞。”这种清廉自守的态度,使他在官场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p><p class="ql-block"> 在赴水营之前,他特别致信杨载福、彭玉麟,“请阁下告诫各营,无迎接,不办席,无放大炮。”要求他们不要搞迎送仪式、不要办宴席、不要放礼炮。这种力戒浮华之风的态度,使他在官场上树立了务实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书中还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曾国藩刚开始当总督的时候,给他送礼的人每天都在门外排成行。因为他拒收礼物,慢慢形成习惯,后来便很少再有人给他送礼了。幕僚赵烈文到了曾国藩家,看到曾国藩的菜里没有肉没有鸡也没有鱼,就问他,总督府里连火腿也没有吗?曾国藩回答:“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亦每斤零沽。”</p><p class="ql-block"> 他不仅自己唯恐增长傲气,也时刻关心着他的四位兄弟及子侄们能否“戒傲”。他希望家人子弟都能感受他的期望,戒去骄傲的习气。他在家书中反复告诫后辈,一定要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以保持前辈的传统,千万不要沾染官场习气。这种对家族子弟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使曾家子弟能够自强不息、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的一生是充满智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一生。他清廉为人处世等品质使他在动荡不安的晚清时期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善于磨练心性、善于自我反思等精神品质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借鉴曾国藩的智慧和精神品质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卓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