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搬次家,犹如一场激烈的“虎口夺食”,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锅碗瓢盆姑且不论,单单是那些鞋袜衣衫和被褥,就让家人陷入舌辩之中。</h3></br><h3>“这双鞋是上次在某个地方买的,别扔了,还能凑合着穿!”</h3></br><h3>“这件衣服是多少年前的,是和你姑姑一起走到镇上买的,提起你姑姑,哎!说来话长,自己拉扯着两个孩子也真不容易……”</h3></br><h3>“这条被子是我亲手缝制的,看看当初的针线,比今天的被子质量好多少!还是别扔了,留着吧!”……</h3></br><h3> <h3>物品越积越多,购买的几个尼龙袋子一会儿功夫便被用完了。曾经在夹层、壁橱、床底、柜子内隐藏的东西此时都露头了,原来找不到的东西也显露“真身”,让我等慨叹当初放置它们时的无心或巧妙。</h3></br><h3>爹娘年岁大了,怀旧成了日常的底色,每每闲谈“话桑麻”,必然是几十年的“陈芝麻烂谷子”,说得我一头雾水,遑论晚辈的孩子。</h3></br><h3>津津有味的谈天论地,说起某个人物或事件,两人的争论还相当激烈。只有谈及“近代”的乡土风情,我还偶尔能搭上话,他们仿若“他乡遇故知”,纷纷给我讲解这些人情风物的来龙去脉。</h3></br><h3>倾听也是一种享受,权且当做一种时光的消磨,我的思绪会随着他们的话语飘荡在故土。一草一木,夕阳晚霞;一砖一瓦,晨曦微露;一禾一苗,凝露鸣虫……乡村的静谧在眼前掠过,熟悉、温暖的味道氤氲在我心田。</h3></br><h3> <h3>随着孩子考学结果的“尘埃落定”,欣喜之余也有些许担忧,校园距离居所有两个半小时车程,全家商量之后,果断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少跑路省时间提效率。</h3></br><h3>随着孩子开学时间临近,搬家被提上议事日程。翻箱倒柜、打包捆绑、舍旧留新,件件物品被翻出来,重新叠放整理,每一物件都能扯出一长长的话题。爹娘忙忙碌碌,整整消耗近一周时间,终于把物品归类装好。</h3></br><h3>屋子里到处堆的都是包裹和箱子,连迈脚处都需小心翼翼探试之后才能单脚搁置。物品堆积,显得屋子空间愈加仄狭窄。我埋怨他们舍不得扔掉一些物品,两人异口同声夸赞某件物品价值几何,面对满屋的东西,想想这漫长一周的劳累,我只得默默无言。</h3></br><h3>破家值万贯。一针一线、一布一衫都是爹娘汗水挣来的,曾经的贫穷和苦难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之中。“舍不得”成了日常生活的口头禅,用极简的一日三餐和一年四季“始终如一”的衣衫雕琢着荏苒光阴。</h3></br><h3> <p class="ql-block">他们就是一代人的写照和缩影,贫穷和节俭黏连在一起,铸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家风。每每在电视中看到同时代人的穿着,他们唏嘘不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感觉换了一个崭新的“人世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穿不愁,节俭依旧,这是爹娘硬朗的标配。一件衣衫缝缝补补,一双袜子补丁显露,洗得发白的衣服“意气风发”地穿着在身,瘸腿的桌子被铁丝紧绑。餐桌面凹凸不平,却用一块大理石板铺垫其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舍不得,让时光氤氲着一种安闲之态,生活中也多了一层厚重铺垫。小小物件,雕琢着光阴,蕴藉着辛劳,共同组成了一个凌乱却“繁华”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里,最舍不得的那一页,总是隐藏得最深最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