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贯通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修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26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正式名称为“大运河”。</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申报世遗是以三条运河组成的。这三条运河分别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和杭州起始,浙东大运河则从宁波入海并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大运河全长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申报世遗的系列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理,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大运河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先辈开凿的中华文明杰出成果大运河的敬意,我以北京为起点开始大运河探寻之旅。</p> <p class="ql-block"> 隋唐大运河</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问鼎中原,利用长江、淮河之间的自然水系,开凿了一条人工渠道——邗沟,世界最早的运河。邗沟南起长江边的邗城(位于今扬州市区),北到淮河的山阳湾末口(位于今淮安市区),长150公里,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p><p class="ql-block"> 隋统一后,经济重心南移,而政治中心仍在北方,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中央政权,公元605年下令开凿修整大运河,历时六年,610年开通。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长2700公里,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隋唐大运河的开通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便利了物资向洛阳、长安的输送,更为隋唐两朝稳固政权、掌控四方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p><p class="ql-block">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之后,这座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人口剧增粮食需求加大,而南宋初年的战乱使得黄河改道,淮河以北的运河遭受泥沙淤积,隋唐大运河部分水道已经不能通行。保障南方的粮食漕运至大都成了当务之急,元世祖忽必烈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议,延用隋唐大运河,改道并裁弯取直,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这条新的大运河不再绕道开封和洛阳,而是直接从大都(今北京)通往余杭(今杭州),形成了一条近乎直线的走向,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1283年开工,1293年完工。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北京至杭州缩短了906公里,运输更加便捷。京杭大运河全程分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古称“邗沟”)以及“江南运河”七段,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成为元明清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修建通惠河</p><p class="ql-block"> 大都成为元朝都城后,大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漕运需求激增。而元以前的隋唐大运河只到通州,南粮北运经大运河至通州后,然后改用陆路运输,这不仅花费巨大,还非常辛苦。郭守敬提出大都开凿一条运河至通州,汇入运河水入大都都城的方案,这一方案的关键是找到汇入运河的水源,<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span>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在昌平龙山东北麓发现了水量丰沛的白浮泉,郭守敬建议引白浮泉水作为大运河北端的水源。得到元世祖忽必烈批准,郭守敬主持修建了通惠河,从白浮泉引水济漕,修建了白浮瓮山河,将西山诸泉汇聚至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再经高粱河注入积水潭(今什刹海),经通惠河汇入大运河,成功解决了大都城的用水和漕运问题,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p><p class="ql-block"> 通惠河全长82公里。工程由1292年开工,1293年完工。</p><p class="ql-block"> 至此,白浮泉引水和大运河终于交汇并在北京内城形成了一大片水域,元朝称之为积水潭,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回来经过积水潭,感叹这片水域之广阔,漕运的船只可以直接行至大都都城,舳舻蔽水,一派繁华盛景,龙颜大喜,给连通到通州北运河的这段河道起了个名字:通惠河。</p> <p class="ql-block"> 白浮泉遗址</p><p class="ql-block"> 白浮泉遗址位于北京城北昌平区化庄村东的龙山东麓腰处,又名龙泉。是历史上北京大运河西山诸泉水源之一,是诸泉中地势最高、最北端的一处。泉水从山根的碎石间流出,形成一潭水,因旁边的村子名叫白浮村,故称“白浮泉”。泉水流量大且稳定,是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p><p class="ql-block"> 明朝永乐年间,在泉下兴建了九龙池,池壁采用花岗岩,嵌有汉白玉雕刻的龙头,泉水从龙头口中流出,注入九龙池。</p> <p class="ql-block"> 龙泉禅寺</p><p class="ql-block"> 龙泉禅寺位于昌平区龙山东麓,与山顶的都龙王庙分别被称为下寺和上寺。该寺始建于唐代,具体年代不详,据现存记事碑文记载,龙泉禅寺旧时称“海角龙泉梵苑”,直到明朝前期,基址尚存,并于明正统景泰年间进行过重新修缮和立碑,赐名“龙泉禅寺”。</p> <p class="ql-block"> 都龙王庙</p><p class="ql-block"> 都龙王庙位于龙山之巅,明洪武年间重修,明清时是著名的祈雨之所,香火鼎盛。庙坐北朝南,由影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组成。</p><p class="ql-block"> 不同于别的龙王庙,都龙王庙是北京历史上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的龙王庙。这庙门口有一副对子。上联是:九江八河天水总汇,下联是:五湖四海饮水思源。尽显王者之气。</p> <p class="ql-block"> 九龙池</p><p class="ql-block"> 九龙池,白浮泉的出水口。碑亭上悬一匾额“白浮之泉”,亭中立一石碑,正面刻有“白浮泉遗址”,背面则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撰文、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写的《白浮泉遗址整修记》,详细记录了白浮泉遗址与元大都及通惠河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生产生活经年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现白浮泉已干涸,仅留存雕刻精美的九个石质吐水龙头成为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引北浮泉水汇入运河,解决了漕船自通州至大都的水源,然而大都地势远高于通州,为了解决这爬坡一难题,郭守敬创新性地改进了升船闸技术,使得漕船能够逆流而上,直接驶入大都。他利用连通器原理,在通州通往大都的运河上每十里设置一座水闸,通过调节水量和节制水流,方便船只逆流而上,每道闸口分别设置上下闸,共24道船闸。设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先提起下闸让船进入闸内,然后关闭下闸闸板,待闸内水位和上游持平后,再打开上闸,漕船继续向上游行驶。两个水闸配合使用,即一启一闭互相配合,这样,在河道坡度较大的地方,可以使水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漕船便可自东向西,由低到高,节节攀升,直至大都城内。郭守敬在通惠河内使用船闸技术,其应用在北京地区是首创,充分展示了元代水利科学技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 广源闸</p><p class="ql-block"> 广源闸建于1292年。广源闸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水闸,位于海淀区紫竹院地区五塔寺与万寿寺之间的长河上,号称“运河第一闸”。广源闸不仅具有调节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的作用,而且在闸上铺设木板,具有桥的功能。历史上,广源闸是元代通惠河上游的头闸,具有重要的交通和水利调节功能。广源闸的建筑结构包括闸门、闸墙和基础三部分,闸口宽约13米,长约6米。</p><p class="ql-block"> 广源闸还是皇帝乘船赴颐和园的换船地点,明清两代皇帝常在此换船继续前行。 每逢北京东部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粮船时,都会派专职官员赴广源闸旁的龙王庙祭祀水神。</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22日广源闸被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敕建护国万寿寺</p><p class="ql-block"> 万寿寺位于通惠河(长河)畔,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由明朝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李太后为树立天子形象而修建。皇太后崇佛重礼,以不动用国库为标榜,带头捐资,由皇室出资建万寿寺,以此体现万历朝的新气象。万寿寺竣工之时正逢万历皇帝大婚亲政,现万历朝的新气象。万寿寺竣工之时正逢万历皇帝大婚亲政,这座皇家寺院兼具了为帝王祈福的功能。这座皇家寺院兼赐名“万寿”。到了清代,顺治帝赐匾额“敕建护国万寿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下旨重建扩建,被誉为“京西小故宫”。万寿寺曾是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乾隆皇帝曾三次在此为母亲祝寿。</p> <p class="ql-block"> 万宁桥</p><p class="ql-block"> 万宁桥位于什刹海旁,是大运河与北京中轴线的交汇点,区位极为特殊。大运河与北京中轴线都成功进入世界遗产,万宁桥具有双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万宁桥也叫后门桥、海子桥,建于元代的1285年,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桥东、桥西各存两只镇水兽。万宁桥是大运河漕运河道的起点或终点。</p> <p class="ql-block"> 澄清上闸</p><p class="ql-block"> 澄清上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中段,连接前海(什刹海~的一部分)和玉河故道。它是元代通惠河二十四闸之一,澄清上闸与万宁桥合为一体,兼具水利和交通功能。是为调节积水潭水位、满足漕船航运需要而建造的重要水工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澄清上闸建于1292年,最初名为海子闸,1295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澄清闸”。桥的西侧设有澄清上闸,闸槽和绞关石至今尚存。澄清上闸不仅是大运河的一部分,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22日澄清上闸(万宁桥)被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镇水兽叫趴蝮(拼音:bā xià)又名蚣蝮(读音:gōng fù)蚣蝮: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传说为龙王九子之一,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是保佑一方平安的吉祥之物,在古代随桥闸而建。</p> <p class="ql-block"> 京杭运河积水潭港遗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什刹海</p><p class="ql-block"> 什刹海原为高梁河道,金代开凿并拓宽为湖泊,初名白莲潭,又称积水潭,明代改称什刹海。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是元代重要的水系之一。元代郭守敬修建通惠河,白浮泉的水最终汇入此处,这里也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通惠河开挖后,行船漕运粮食可以运至积水潭,因此积水潭成为大运河的终点码头。这里曾商船云集,千帆竞泊,热闹繁华。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经通惠河运到大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p> <p class="ql-block">通惠河玉河故道遗址</p> <p class="ql-block"> 玉河故道</p><p class="ql-block"> 玉河是通惠河的一段水域,于大都城内,西起万宁桥,东至东不压桥,长480米,也被称为“御河”。1293年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元代,玉河作为漕运的主要通道,连接了北京与南方的粮食和物资运输。玉河曾经迤逦贯京城、曲水穿街巷,与之相关的地名延用至今;曾经水清鉴桥影、岸柳垂涟波,是京城的一道风景;明代因上源水量骤减,无法通漕,改称玉河,逐渐变为景观河,玉河景色秀丽,夹岸衙署、贵胄人家辐集,作为一条内河长流在京城。……民国中期始,水源严重不足,玉河被逐段改成排水系统,到了1956年,玉河全部改成了暗渠,那闪着粼粼波光,淙淙流过元明清三朝的玉河水,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2006年启动了“北京玉河历史文化恢复工程”,玉河故道终于重见天日。</p><p class="ql-block"> 玉河故道作为历史上漕运和运河文明的珍贵遗存,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玉河畔的铜质屏风《玉河记》向人们诉说了玉河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东不压桥</p><p class="ql-block"> 东不压桥原名为东步粮桥,位于玉河河道上。元代时,这里有两座步粮桥,一座在东,一座在西。明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为了扩建皇城,拟将积水潭南部的一部分水面圈入皇城,把皇城的北墙向北推移,由于东不压桥临近市集,车多人多,一旦宫墙占据桥面,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影响皇城的安全,于是大臣们建议将皇城北墙东侧适当南移,以错开东不压桥,方便百姓。永乐皇帝听后决定北墙压在西压桥上,故称“压”,东不压桥与皇城有一定距离,故称“不压”。于是西压东不压名称便流传开来。</p><p class="ql-block"> 东不压桥整体呈西南、东北向,中间窄,两头宽,侧面呈弧形,总长推测约471米。1955年河道改为暗沟。桥上部被拆除,桥拱埋入地下,今桥南侧部分压于地安门东大街人行道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澄清中闸</p><p class="ql-block"> 澄清中闸位于澄清上闸延玉河故道东南方向东不压桥下,是元代及明代初期漕船行至京杭大运河北端终点什刹海的必经之路,该闸初名海子闸、分上、中、下三道闸口。澄清中闸比澄清上闸垂直海拔低2米,船只通过时,澄清中闸与澄清上闸和澄清下闸配合使用,通过调节水位,使漕船能够逆水而上。澄清中闸始建于1292年,原名海子闸,公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经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澄清闸”,后将其木质结构改为石材重建,</p><p class="ql-block"> 随着明城墙的外扩,玉河故道失去了行船功能,澄清中闸逐渐被废弃,现仅存闸口遗迹。2008年在考古发掘中,澄清中闸的遗址被发掘出来,主要保存了闸口、闸墙、闸槽石等构件。</p><p class="ql-block"> 澄清中闸是大运河重要的人文遗产见证,成为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2014年6月22日澄清中闸(东不压桥)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东不压桥胡同</p><p class="ql-block"> 明代属靖恭坊,是一条依河道而形成的街巷,“东不压桥”在胡同东南端,故以此桥得名。清代属镶黄旗管辖,称“马尾胡同”。1947年称“东不压桥东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河沿、口袋胡同并入,合称“东不压桥胡同”。胡同西北起帽儿胡同、万宁桥,东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445米,宽5米。胡同内23号曾是建国前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著名作家文康的故居均位于此。</p> <p class="ql-block">通惠河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 平津闸</p><p class="ql-block"> 北平津闸是目前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内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元代闸口,是通惠河唯一保留下来的漕运码头遗址。</p><p class="ql-block"> 平津闸始建于1292年,由郭守敬主持建造,是通惠河上的一处重要水闸。平津闸位于高碑店村北,京通路南,闸口呈对头燕翅型,闸口长13.9米,至今仍能看出完整的闸型,并保存有闸槽、绞关石、巨型条石等原有建筑构件旧物。这些原件展示了元代水闸的原始风貌,对于研究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北京平津闸龙王庙——始建于明嘉靖辛酉年(1561年),专供朝廷和漕司官吏,举办祀祭龙神仪式的重要庙祠。</p> <p class="ql-block"> 郭守敬</p><p class="ql-block">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河北邢台人,元代著名的科学家。在天文、水利、数学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p><p class="ql-block"> 1275年提出了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的方案,并得到元世祖忽必烈批准,使得京杭大运河的行程缩短了900多千米。这一规划初步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格局。</p><p class="ql-block"> 1291年任都水监,负责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主要包括解决了运河水源问题和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p><p class="ql-block"> 1276年他与许衡、王恂等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定出《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通行三百六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 通惠河</p><p class="ql-block"> 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1293年完工。最初是从昌平县白浮村的神山泉开始,经过瓮山泊(即现今的昆明湖),一路延伸至积水潭和中南海,然后由崇文门外的文明门向东,穿越朝阳区杨闸村,最终在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汇入潞河(北运河故道),全长约82千米。</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通惠河上段从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一段因白浮泉水逐渐断流而废弃,通惠河的水源逐渐转向依赖玉泉山和高粱桥的泉水,流经朝阳区高碑店、双桥,于八里桥入通州区境界向东经城关镇取中庄、永顺村在北关闸下600米处入北运河。河道全长21公里。通惠河就在此入北运河。</p><p class="ql-block"> 通惠河通州段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处的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p> <p class="ql-block"> 通州段的大运河在秦代称沽水,隋代称潞水,元代称潞河,清代称北运河。早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通州就被明确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2015年,通州政府在五河交汇处立下了“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标志碑,正式确立通州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p> <p class="ql-block"> 大光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最初被称为“验粮楼”,是明清时期户部官员在通州漕运码头上验收漕粮的场所。在同治年间重修时,南北添建了平台各三间,因其功能和技术特点,大光楼也被称为“坝楼”或“河楼”。</p> <p class="ql-block"> 石坝码头</p><p class="ql-block"> 石坝码头于明嘉靖七年 (1528年)建,因码头采用条石砌筑呈台阶状石坝而故名,是明代朝廷颁诏钦定专用且级别最高的漕运码头,又是接收转运北京官仓的专用码头,任何私人商船客航一律不准使用和停泊。石坝码头从建成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北运河停漕的近四百年中,为北京城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1987年,修建通济桥新桥时发现大量石坝所用的城砖和条石,成为了古代石坝码头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 “三庙一塔”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三教合一古建筑群,是北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三庙一塔”分别指文庙、燃灯塔及其附建的佑胜教寺、紫清宫。</p> <p class="ql-block"> 燃灯塔</p><p class="ql-block"> 燃灯塔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城,大运河北端西畔,又被称为燃灯佛舍利塔。北周年间,佑圣教寺始建通州燃灯塔,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通州燃灯塔又被民间称为镇水塔,意在防止洪水泛滥威胁运河和保护两岸人民免遭水灾。</p><p class="ql-block"> 燃灯塔是京杭大运河千里漕运最北段的标志。在漕运盛行的年代,许多运送粮食的船队都将燃灯塔作为导航的标志,只要看到了燃灯塔,就意味着船队已经到达了通州1。这种象征意义使得燃灯塔成为通州古城的象征,清代诗人王维珍的诗句“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景象。</p> <p class="ql-block"> 通州文庙,始建于元代大德二年(1298年),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孔庙。燃灯塔与文庙相映相依,成为城市副中心地标性古建。</p> <p class="ql-block"> 佑胜教寺是一座千年古佛道场,始<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北齐(550—577),</span>寺内燃灯宝殿内供奉着光明遍照燃灯古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院内的燃灯佛舍利塔建于北周末期(577—581),略晚于寺院;与寺院同时并存的还有古槐一棵,它们共同见证了寺院1400余年的兴衰历史。</p> <p class="ql-block"> 紫清宫俗称“红孩儿庙”,始建于明代中期,现为清代建筑。现存山门、正殿和东、西配殿各一座。正殿东山墙正中有铭文记载清光绪年间重修紫清宫的始末。</p>